15萬的房7萬就賣 沒貓膩才怪
房產證是真的,房主卻是假的
滿心以為,花7萬塊錢買到了一套便宜房子,貴陽市民劉阿姨沒想到,交錢後再打賣主的電話就打不通了,通過查找才得知房子原來另有主人,她是被人騙了。
1.15萬元的二手房 花七萬元就買下了?
據劉阿姨介紹,她家一直想尋一套二手房。今年6月份,她通過中介得知沙衝路玉田巷14號有一套52平米的房子要出售,便直接與該房登記的房主「包亞松」聯繫。對方是一名大約40多歲的男子,聲稱自己與妻子離異,目前他和父親住在中天花園。父親生病急用錢,不得不將這套房子賣掉,如果劉阿姨有意要買房子,可以15萬元的價格賣給她。
「當時想著房產證都是真的,手續什麼的也是齊全的,也就沒有多想,籤合同也是在該房裡面籤的。」劉阿姨回憶,在聯繫過程中,「包亞松」還帶劉阿姨看過房子,拿出了5月20日補辦的一個房產證、法院的調解書等相關手續。劉阿姨本來覺得價格有些貴,打算放棄。「包亞松」表示,自己急需用錢,如果劉阿姨誠心要買,先交7萬元錢便可以籤合同,把鑰匙及房產證交給劉阿姨,但要求劉阿姨用現金交易。
6月16日,劉阿姨與「包亞松」籤訂了買賣房屋合同,交付了7萬元現金。當時「包亞松」沒有提供本人的身份證複印件,於是劉阿姨當天下午又撥打「包亞松」的手機,卻發現電話關機了。
「當時我以為是他事情多,手機沒電了。」劉阿姨又等了兩天,發現「包亞松」的手機電話還是打不通,家人這才著急了,趕緊去派出所請民警幫忙查找,結果發現之前與劉阿姨進行房子買賣的「包亞松」竟是個假的。
2.真房東說是租客把房子賣了
「我自己也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租出去的房子卻被人給轉賣了。」昨天,正在外地出差的房主包亞松在電話裡無奈地對記者說。
包亞松稱,房子是在今年4月6日通過中介租給了一個名叫葉健華的男子,租期一年,當時付了半年的租金,並通過中介籤有協議。誰想突然這位劉阿姨拿本房產證找來,說把這個房子買了。
包亞松說,他到貴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進行核實時發現,劉阿姨手持的房產證是真實的。在房產處他了解到,是有人冒充他,聲稱房產證遺失,去補辦了這本新的房產證。他還看到,用於辦房產證的身份證複印件,上面的確是他本人的身份信息,只有頭像不是他。他認出頭像正是租他房子的男子葉健華。包亞松告訴記者,他事前對於這一切完全不知情,租房前與葉建華並不認識,也不清楚籤協議時葉建華提供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實。
3.房產處:願意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出了這樣的事情,劉阿姨很難過,她認為當時買房時自己的確是有疏忽大意,但當時看到房產證都是真的,自然不會懷疑房子有問題。
昨天,劉阿姨手拿著房產證前往貴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進行詢問,想查查她手裡面這份房產證當初的具體辦理情況,以便能找出騙子的去向。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監理處對居民的資料信息在審核是只能履行行政審查,無法核實相關證件的真實程度,市民在辦理相關業務時資料齊全,行政審查通過後就予以辦理。
由於劉阿姨所持的該房產證上並非是劉阿姨本人的名字,出於對當事人的信息保護,劉阿姨並不能查看相關資料信息,如果要查看可以找房主本人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同時也可以找有資質的律師進行調查,他們都可以配合。
4.律師建議:市民在購買房屋時要謹慎
就該情況記者諮詢了律師,據貴州華頓律師事務所的袁戀律師介紹,劉阿姨所遭遇的是一樁房屋詐騙案件,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報警。
袁律師提醒,市民在購買房子時一定要謹慎小心,需再三審核房子所涉及的所有相關資料,同時要到房產監理處進行正規的變更過戶等一系列程序,而不是私下交易,另外,在付房款時最好不要支付現金,而是選擇銀行轉帳形式,以免上當受騙。
(金黔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