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如父 87歲哥哥照顧78歲弟弟已堅持了27年

2020-12-18 人民網教育

  「總怕聽到他咳,不去看一眼晚上都睡不好覺。每天他臥床沒法出門,我的心也必須留在房裡。」這是昨天記者在採訪申建華時,聽到的最有感觸的一次對話。在本應該被人照顧的年紀,87歲的申建華卻與妻子一起承擔起照顧78歲弟弟申芝祥的責任,用行動書寫著「長兄如父」這四個字沉甸甸的擔當,這一照顧就是27年,成為合江亭街辦大慈寺社區廣為傳頌的一段佳話。

  記者直擊:弟弟癱瘓在床全靠87歲哥哥照顧

  昨日,記者在位於天仙橋北路附近的一居民樓內見到了申建華,只見他滿頭銀髮,卻顯得精神十足,走進其家中,簡單的家具給人整齊、乾淨的感覺。記者剛在客廳坐下,房間裡傳出的咳嗽聲立刻讓申建華從沙發上「彈」了起來,繞過沙發,他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弟弟的房門前,把門推開一個縫隙,看到弟弟沒事,他才又退了回來。

  「怕他從床上掉下來,不得不注意。」申建華對自己條件反射式的行為解釋說,三年前,弟弟在外出時摔斷了腿,一直無法下地行走。「有一次他要上廁所,最後從床上滑到了地上。」申建華說,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和老伴都要費很大勁才能把弟弟抬回床上。

  申建華說,弟弟身體一直不好,哮喘、支氣管炎、糖尿病、精神病算是得全了,1976年就在單位辦了病退,之後他便把弟弟帶在身邊照顧,而這一照顧就是27年。

  來龍去脈:他接母親的班照顧弟弟

  當記者提出想進房裡看看老人的弟弟時,申建華笑呵呵地說:「你們別見怪哦,他不愛說話。」跟著申建華,記者來到申芝祥老人的床前,老人正躬身躺在床上睡覺。當記者準備退出房間時,老人轉過頭來,掙扎著從床上坐了起來,並不說話。

  申建華說,弟弟很早就離婚了,沒有兒女,因為身體不好,「開始是母親照顧他,母親去世後,我就開始照顧他了。」申建華告訴記者,很多人曾勸他把弟弟送到養老院,可一想到要將弟弟一個人孤孤單單留在養老院,他就狠不下心來。

  「年紀是大了,但我身體還行,他吃喝拉撒我還照顧得過來。」說著說著,申建華自己笑了起來,「你看,他都長胖了!」

  「每天,我都要給他擦身子,有時候被單弄髒了,都是我和老伴手洗的。」申建華說,自己有一個兒子,兒子一家都住在南門上。從他從把弟弟帶在身邊後,自己就和老伴一起到二仙橋北路這邊的房子照顧弟弟。

  「還好,兒子、老伴都支持,這樣我就能一直照顧他了。」申建華看著老伴滿懷感激地說。

  兄弟情深

  守護弟弟他不肯逃離火場

  「他就只有這個弟弟,當寶似的。」申建華的老伴李玉貞告訴記者,去年年初,他們所住的居民樓因為電線起火,鄰居們嚇壞了,都往樓下跑。「弟弟不能下床,走不了,他就不肯走,非要守著,還好,消防隊員上來把我們背了下去。」說到去年年初發生的那起火災,李玉貞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濃煙很大,真以為逃不了了。」聽到老伴略帶責怪的話語,申建華老人立刻笑了起來,「當時就想,這麼大年紀死了算了。」玩笑過後,申建華收起了笑容,他說,「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一直把弟弟照顧下去。」

  社區幫忙

  志願者和他們結成幫扶對子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大慈寺社區居委會,居委會的陳主任告訴記者,「老人這麼大年紀,還要照顧多病、行動不便的弟弟,真的很不容易,很讓人感動。」他說,早在8年前,社區了解到申建華老人照顧弟弟的情況後,就對三位老人進行了重點幫扶,社區志願者也和他們結成了幫扶對子。錦江區相關部門每年都會給三位老人送去幫扶物資和補助金,並為申芝祥老人辦理了低保及殘疾證等。(成都晚報見習記者 塗文全 攝影 謝輝)

(來源:成都晚報)

相關焦點

  • 長兄如父
    英國奶爸,愛裡沒有懼怕http://blog.sina.com.cn/tzhou35毛毛有個患腦癱還不會走路的弟弟,叫子恩。一天晚上,子恩耍賴皮,想讓我餵他吃飯。毛毛看了他一眼,板起臉說:「子恩,不可以!你自己吃! 」子恩沒買哥哥的帳,回敬到:「不,你只是嫉妒!
  • 長兄如父!他用51年完美詮釋
    長兄如父!他用51年完美詮釋 2020-12-04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哥哥打工4年為殘疾弟弟攢手術費——「長兄為父,現在我信了」
    韋小全,今年19歲,初中畢業後,他便輟學前往廣東打工,至今已經4個年頭。當人們問起他,為什麼小小年紀就出去打工?他說,因家裡窮,沒錢給弟弟看病,為了讓弟弟粘連在一塊的五根手指能夠分開,這4年來,他省吃儉用,終於給弟弟存到了2萬塊的手術費。
  • 三對水滸兄弟:哥哥未必是好人,卻都長兄如父,還有一人認弟為子
    長兄如父,老嫂比母,這是兄友弟恭的最高境界,傳說中包拯就是嫂子撫養成人的。這當然是傳說,正史中包拯排行第三,他當大理評事(八品審判官)、建昌知縣的時候,父母仍然健在,包拯為了奉養父母,還曾經辭官不做。
  • 「長兄如父,我理應照顧半癱的哥哥」「你哥絕後了嗎?」
    而離婚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老公有一個癱瘓的哥哥,老公要照顧這位哥哥,所以讓阿姨很不平衡。阿姨的老公說:「長兄如父,我理應照顧半癱的哥哥。」阿姨的老公從小就是在自己的哥哥身邊長大的,因為自己的父母都是無法養活自己的人,所以那時候自己上學還是找老婆依靠的都是哥哥。阿姨的老公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於是哥哥癱瘓了之後就陪在了哥哥身邊,即便是自己的哥哥還有孩子,然而阿姨的老公卻覺得自己照顧哥哥哥的話比較放心。
  • 「我的婚姻,是被長兄如父四個字毀掉的」
    所以,她的老公時常說一句話,我和我妹一直相依為命,且長兄如父,我從小就擔起了保護她的角色。她老公告訴她這些事的時候,他們確立關係沒多久。她聽完以後,比較心疼他的遭遇,也能理解他和妹妹的感情。那時的她,想不到長兄如父這四個字能夠有多大的能量,大到她都高估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她一直以為,自己才應該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才是。認識的時候,她25歲,他29歲,一見鍾情,當然是他對她,後來開始追她,半年後兩人正式在一起。
  • 我為小叔子傾家蕩產,比扶弟魔更可怕的是:長兄如父
    常言道:「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這句話蘊含了我國由來已久的優良傳統,在子女中當老大的就有承擔家庭的責任,當兄長的不僅要照顧弟妹,還要肩負教育、培育的責任但需要明確的一點,這份責任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究竟承載的是怎樣的任務?而我們,將它們的位置都擺正了嗎?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我們今天要講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長兄如父,長嫂如母」。01「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舊時的理解有失偏頗,因為舊時很多人條件都差不多,並不富裕,所以總是主觀認為做哥哥嫂子的,在照顧小叔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 毛主席弟弟24歲當上軍政委,29歲就犧牲,鄧小平高度評價
    其他三位是我們課本上常見的楊開慧,毛澤民,毛岸英等優秀黨員,還有一位就是毛主席的親弟弟毛澤覃。毛澤覃在新中國未成立前便英年早逝,所以後世對他了解不過。事實上,在革命早期,毛澤覃對我黨的貢獻並不輸給哥哥。
  • 王一博關係最好的兄弟,不是肖戰,不是大張偉,而是長兄如父的他
    王一博關係最好的兄弟,不是肖戰,不是大張偉,而是長兄如父的他說到王一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王一博是一個非常有人氣的男明星,有不少的網友喜歡他都是因為看了他和肖戰主演的電視劇《陳情令》,這部劇是去年夏天開播的,當時非常的火,《陳情令》在還沒開播的時候其實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 長兄如父——父親節有感
    解放前,因為父親常年有病,家裡沒有男勞力,兩個哥哥小小年紀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人還沒有犁高,就得一人牽牛,一人扶犁去犁地,年紀小沒有勁,連犁都扶不住,可想得多作難了。大哥十二歲就去石寺坡下邊的煤窯裡拉煤掙錢,貼補家裡。
  • 他是偉人的親弟弟,享年106歲,晚年說出哥哥78年未回老家原因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他是偉人的親弟弟,享年106歲,臨終前說出哥哥78年未回老家原因2017年10月,鄧總設計師的親弟弟鄧墾逝世,享年106歲。鄧氏一家一共有兄弟姐妹5人。鄧是家裡的長子,由於家裡很重視教育,在他15歲的時候,家裡就變賣家產,湊了三百塊錢送他赴法留學。然而,從他1919年到1997年之間,他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家,究竟是為什麼,他的弟弟鄧墾說出來原因。1978年,鄧總設計師曾經到四川考察,當時四川廣安縣的領導給他匯報工作,並且希望他回到老家指導工作。卓琳說:「他很忙。
  •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不來養我的弟弟誰來養?
    導語:長兄如父,長嫂如母。這句老話被世人傳承了很久,確實沒毛病,但是要看是什麼情況。有些男人根本不適合結婚,因為當他結婚的時候,不僅自己不幸福,反而連累了整個家庭。當婆婆失去行動能力時,她需要有人來照顧她。賈加親切地把婆婆帶回家照顧她。不得不每天去上班的賈加變得更加辛苦了。她甚至不得不在中午回家見婆婆,看看婆婆有什麼需要。然而,她的丈夫似乎沒有看到她的辛苦,反而覺得這是應該的。有時,因為她下班回來晚了,婆婆也會向丈夫抱怨她故意回來晚了,不給自己做飯吃。她想餓死,這讓賈加很生氣。起初,她非常願意帶婆婆呆在家裡。
  • 長兄如父!即使苦難重重,也會義無反顧
    1987年11月2日,弟弟呂超出生,看著胖嘟嘟的臉,他就想著,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弟弟,後來,爸媽又生了兩個妹妹,家裡就更熱鬧了。閒暇時間,兄妹們就在一起嬉戲玩鬧,看著媽媽揚起的嘴角,他覺得一家人在一起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兄妹中,呂先生跟弟弟關係最親近,兄弟倆不論有什麼事情都互相溝通交流。弟弟上中專時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對計算機網絡這塊情有獨鍾。
  • 越南臭名昭著的「龍夫人」,18歲嫁給總統弟弟,87歲客死異鄉
    18歲時,陳麗春與32歲的吳延瑈相戀,但因年齡差距太大,兩人的戀情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不過,在陳麗春的堅持下,兩人最終還是結為了夫妻。當時越南的最高領導人雖然是吳延瑈的哥哥,但其實權卻掌握在吳延瑈的手中。所以,陳麗春的堅持,也是在為自己謀取利益。由於吳延瑈的哥哥並沒有夫人,所以陳麗春在婚後成為了越南實際上的第一夫人。
  • 長兄如父/百家故事
    這眼看新學年報名開始了,兄弟倆一人幾塊錢的報名費還沒有著落,看著病床上的父親,想想田裡地裡馬上就要出來的農活,哥哥做出了無奈的選擇,自己放棄學業,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讓弟弟一個人去繼續念書,當拿著東借一塊西借一塊的錢去給弟弟報名回家的時候,哥哥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了!
  • 彭昱暢在妹妹心中真的很高大,一句問話,代表著「長兄如父」
    在文章開始之前,有這麼一個小問題,想提問那些有哥哥的觀眾們——身為妹or弟,你覺得自家兄長,在心中的形象會是什麼樣的呢?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大約回答千差萬別。但在正常兄妹的相處間,大家對兄長的的感情,往往不是依賴這麼簡單。特別是在家中發生大的變故,或者沒有了父母的指點時。
  • [德州]一句「長兄如父」哥嫂成了小叔子的「提款機」
    婆婆說「長兄如父」,於是結婚8年來,自己家成為小叔子的「衣食父母」,不斷地被以各種理由要求資助。  如果說長兄應該在弟弟成家之前如父親一樣盡心盡力照料是一種傳統,那麼這個「長兄如父」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期限?小叔子成家後,是不是就應該獨立成長?
  • 天官賜福:淺析風水師的兄弟情,水師長兄如父,守護了青玄的一世
    在《天官賜福》中,不僅有著跨越800年的愛情,還有著讓人動容的兄弟情。風水師的兄弟情,誰看完不嘆一聲無奈呢。(本文由銀空動漫原創,禁抄襲、搬運。)或許這就是人性,不能用善、惡這兩個字就蓋棺定論的東西,複雜中卻能窺見一絲真情。都說長兄如父,我想在風師青玄眼裡,水師無渡大概也是這個位置吧。
  • 長兄為父 家庭棟梁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回老家、清明回老家,行至半途,我已淚流滿面。  再也沒有您在殷殷期盼著我;再也沒有您饒有興趣地為我準備飯菜;再也沒有您忙碌地為我返城找這找那;再也沒有您默默地聽我敘說。分別時,您總是對我說:「咱們都自己照顧好自己,誰也不要牽掛誰。」我回城後就忙起了工作,真的不再牽掛您,可是,父親,您卻時時刻刻在牽掛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