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和丈夫李欣(化名)都在德州某事業單位工作。身為外鄉人的他們,已經在德州安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房子和車子。在外人眼裡,琳琳的生活幸福和美,但苦處只有她自己知道。
婆婆說「長兄如父」,於是結婚8年來,自己家成為小叔子的「衣食父母」,不斷地被以各種理由要求資助。
如果說長兄應該在弟弟成家之前如父親一樣盡心盡力照料是一種傳統,那麼這個「長兄如父」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期限?小叔子成家後,是不是就應該獨立成長?然而,婆婆家世代相傳的「長兄如父」的傳統,徹底顛覆了琳琳的人生觀。現在,就連已成家的小叔子買車,也成了兄長必須全力資助的義務。
最美的讀研時光遇到最好的他
見到記者時,琳琳的情緒很低落,然而她並沒有急於說明原因,而是首先講述了自己結婚前的一段唯美時光。「我和他是在上研究生的時候遇上的,我家來自小縣城,他家來自外市的農村,我們剛剛戀愛時家裡人並不是太支持,因為他家條件較差,最主要的是他還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弟弟,而且是燒錢的藝術專業。但我看上的是他的勤奮,從上大學開始他就很少從家拿錢了,讀研究生所有的費用都是自己用業餘時間掙出來的,我感覺那時候的他是一個特別能擔當的人。」琳琳說。
研究生畢業後,琳琳和李欣各自在德州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結婚的事也提上了日程。「我以為憑我們努力工作,在德州一定會創造出幸福的生活。但幸福往往也有不幸的一面。」
傾其所有為公公治病卻被婆家看成「提款機」
從大學畢業開始,琳琳就幻想著有一天能夠穿上潔白的婚紗,接受親朋眾人的祝福,為此研究生畢業後她就自己偷偷買了套白色婚紗。沒想到,她的這一美好原景卻在婆婆那裡化為泡影。
「2009年結婚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新房,婚禮是在老公的老家舉行的。按照彼時彼處的傳統,婚禮上的新娘都要穿紅色的婚紗,沒辦法我只得放棄了家裡買的婚紗,又去租了一套婚紗。當時我的同學看見我穿上大紅色婚紗時,都感覺有點老土。」琳琳說。
新婚生活,甜蜜而浪漫。後來,原本是琳琳對公婆表孝心的一次機會,沒想到卻意外地使自己成了公婆眼中的「大款」。
「2010年初,公公得了腦血管瘤,需要到北京做手術,需要大約10萬元的手術費。當時公公婆婆來德州準備去北京,婆婆拉著我的手聲淚俱下,說家裡為了供兩個孩子上學幾乎沒有什麼積蓄,希望我們能夠出點醫藥費。當時我感覺婆婆家確實比較困難,於是將我和老公這些年的所有積蓄拿出來,湊了8萬元錢全部給了婆婆。原本以為婆婆在這件事後會和我的關係更加親近,沒想到卻弄巧成拙地使婆婆認為我們很有錢,而此後婆婆更是將我們當成了提款機。」
琳琳準備在德州買房子時,正好趕上房價上漲的浪潮。本以為公公做手術時,自己把全部積蓄都拿了出來,現在買房子了,婆家也會鼎力相助,沒想到回家拿錢的李欣卻碰了一鼻子灰。「當時老公豪情萬丈地說,他會回到老家去湊夠買房錢的,沒想到老公回到老家後,所有的人都對他說:『你不是有錢嗎,幹嗎還回來借錢?』老公這才知道,婆婆回家後已經在村子裡廣而告之,說自己的大兒子現在是有錢人了。」琳琳說,李欣回老家就拿了1000元錢回來,結果這1000元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又被要回去了,理由是小叔子上學還需要錢。沒辦法,琳琳只得回到娘家借錢,湊足了買房款,在德州市區購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