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叔開餃子館,通過「姓楊的顧客免費吃」,一年到手150萬

2020-12-18 品牌打造秘籍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家新開的餃子店,在競爭壓力如此大的市場環境下,是如何打開知名的,增加銷量,甚至還在一年內開了一家分店的。

【1】案例背景

楊老闆是東北人,但東北的人都嚮往外面的世界,年輕的人都往外流走,楊老闆也不例外來到了重慶。

東北人愛麵食,做餃子的手藝也是就一絕,楊老闆的妻子也正是因為喜愛他做的餃子才在一起的。因此楊老闆夫倆妻便在市區開了一家餃子館。餃子店裡做的餃子全是純手工做的,堅決不用速凍餃子,質量和口感都有保障。

可現實是這餃子館的生意狀況非常慘澹,一天客流量不到50人,客流量這麼少的情況下,營業額肯定就不好了,每天都入不敷出,夜晚看著孩子入睡,想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尋求改變,讓店面生意好轉。

楊老闆在網上各種手機資料學習,最後整理出一套方案,經過落地實施後,不僅不愁客戶,還讓自己的餃子館開了分店呢。

那麼他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呢?

【2】具體方案

引流:姓楊的顧客免費吃

老闆在店門口放出了一則活動消息:為慶祝兒子滿月,現特意推出特惠活動,以回饋新老客戶。

在活動期間,凡是姓楊的顧客,可憑身份證(或是駕駛證,只要能證明自己的姓氏的憑據)到店享受免費吃的福利,但由於本店店小,接待能力有限,每天限20人。(註:活動時間:3天,且此福利的免費金額在15元內,超出金額需自行支付超出部分)

這個活動一經推出,就廣受大家矚目,大家都在討論老劉的餃子館,也吸引了大量的顧客進店,而已經享受了免費吃的客戶更是對楊老闆的餃子館讚不絕口,很多新客戶都是老客戶帶過來的。

這顧客是已經吸引進店了,又該如何留下他們呢?

並且全部都免費吃,這楊老闆豈不是要虧慘了。那麼,楊老闆又是怎麼保證自己不虧返賺的呢?

【3】分析

相關焦點

  • 東北老闆開餃子館,通過「一枚印章」,收益翻了三倍,怎麼做的?
    那什麼樣的活動可以吸引到顧客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餃子館老闆用「一枚印章」,就讓店裡的收益翻了三倍還不止。【1】案例背景老城區有一家餃子館,名字就叫「東北餃子館」。雖然名字叫東北,但其實這座城市是地地道道的南方城市,喜歡頓頓吃餃子的顧客並不多,好在店裡面也有其他的菜品出售,所以生意也還算過得去。
  • 東北大叔開餃子館,餃子免費不收錢,賺得盆滿缽滿,你也可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餃子館老闆讓顧客免費吃餃子,不但不虧錢,反而月收入十六萬,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案例主人公姓張,張老闆42歲,經營這一家餃子館,生意非常火爆,每次到了飯店,餃子館都能坐滿顧客,還能接不少外賣訂單,這種火爆的情況已經維持三年了,依舊沒有變得冷清。
  • 應季水果免費送一年,顧客是挺多的,可盈利點在哪裡?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水果店老闆免費把當季水果送給顧客,一送就是一年,老闆不但不虧錢,還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現在不管是什麼行業,老闆動不動就喜歡讓顧客充錢。你說充錢就充錢吧,老闆還沒責任心,一旦經營不下去就跑路,沒一點擔當。
  • 東北大娘開餃子館,利用「一部手機」,收益翻五倍,怎麼回事?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餃子館老闆只因為「一部手機」,就讓顧客紛紛前來消費,自己的收益直接翻五倍還不止。【1】案例背景有這麼一家餃子館,雖然面積和裝修什麼的都不是特別好,但是顧客卻不少,還在當地開了兩家分店,生意都非常火爆。很多人看這家餃子館現在的生意這麼好,都不知道它以前冷清成啥樣了。
  • 大爺開餃子館玩了一個新套路,兒童和老人免費吃,一天賣出500份
    大眼隔三差五就給孫子做,更是揚言要給孫子開一家餃子館。之前孫子太小了,不太方便。而現在孫子已經上了一年級,是大爺兌現承諾的時候了。但也趁著孫子白天上學的時間,剛好可以經營這一家餃子館,讓孫子下學之後,每天都能有新鮮的餃子吃。於是很快那也就讓兒子給自己物色了一家人流量比較大的門面,餃子館就這樣開了起來。
  • 中年大叔開茶樓,免費讓顧客喝茶,反而賺更多,生意策略很簡單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茶樓老闆利用免費給顧客喝茶,不但不虧錢,反而月賺5萬,賺得盆滿缽滿。我認為這個老闆的經營模式適用於很多行業,今天就在這裡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汲取到適合自己的經驗。【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姓葉,葉老闆今年50歲,是一位70後大叔,經營著一家茶樓。
  • 西安大嫂開餃子館,生意火爆,想吃要排長隊,顧客:有種家的味道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有一家非常熱鬧的餃子館,他們家的生意一直以來都非常的火爆,讓街邊鄰裡都非常的羨慕,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家的餃子到底有什麼樣的特色吧。西安大嫂開餃子館,生意火爆,想吃要排長隊,顧客:有種家的味道。
  • 東北大叔開燒烤店,「48元喝100瓶啤酒」,顧客是多可怎麼盈利?
    每次到了吃夜宵的店,店門口都會擺出十幾張小桌,供顧客使用。那開燒烤店怎樣可以賺到錢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燒烤店老闆推出一招,48塊錢喝100瓶啤酒,不但不虧,還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是一位來自東北的大叔,這位大叔今年52歲,姓王,來自國內非常有名的燒烤之都——錦州。錦州燒烤可以說是聞名全國,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啟了錦州燒烤,不過別的老闆是不是錦州人,我就在不知道了,反正這位老闆可是地地道道的來自錦州。
  • 這家「珍珠」餃子館火了,包餃子得用牙籤,顧客:這麼小得吃多少
    這家「珍珠」餃子館火了,包餃子得用牙籤,顧客:這麼小得吃多少美食,顧名思義就是好吃的不得了的食物。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沒吃過這些美食怎麼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吃貨呢?這道就是中國最具特色的美食。何為美食?美食就是讓你一看就有食慾的食物。
  • 這家東北18元一位的自助餃子館火了,任你吃到飽,簡直太過癮了
    這家東北18元一位的自助餃子館火了,任你吃到飽,簡直太過癮了現在很多的人,他們都在工作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吃飯,所以每天都會點外賣來吃,只有周末有空的時候才會去吃一點好吃的,但是,對於那些打工的人來說,如果去餐廳吃飯的話,價錢就會特別的高,
  • 楊超越一年掙3000萬到手才180萬
    楊超越曾在一檔綜藝裡說過「我不想交男朋友,我只想掙錢」,看她的年齡說這話時才21歲,也沒錯!經紀公司也不會讓。楊超越還在一檔節目中提也上海房價太高,買不起。也說過自己掙的不是很多。所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就是楊超越掙的錢怎麼分配。
  • 「龍鳳餃子館」馬精泰:餃子館就是我的家
    如今,不少在香港學習、工作的內地人經常光顧他的餃子館,尋找地道的家鄉味道。他叫馬精泰,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 辭掉工作,和妻子一起開餃子店 馬精泰選擇開餃子館,是源於對餐飲業的喜愛。 開一家自己的餃子館,這是馬精泰妻子夢寐以求的想法。考慮到開餃子館比做會計更有優勢,2011年,馬精泰辭掉了會計工作,和妻子一道,在灣仔謝斐道243號開辦了一家名為「龍鳳餃子館」的東北菜館。 做年輕化的東北菜 「香港東北菜館少,不少餃子館比較老糙,服務業不太好。」
  • 小小餃子館一年賣500多萬元 老闆娘是如何做到的?(圖)
    (原標題:小小餃子館一年賣500多萬元 老闆娘是如何做到的?(圖))   在南岸區南坪南城大道,有一家經營了21年的齊魯餃子館,顧客給的評價是這樣:「味道正宗、價格公道、誠信經營」。就是這樣一家深得大家喜愛的小小餃子館,2015年年銷售額達500餘萬元。
  • 為啥東北餃子館都開在了外地,本地卻很少見?因為實力不允許啊!
    而東北餃子,緊緊地跟上了東北菜館的步伐,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以餡足、實惠等優秀品質,成功收穫了無數粉絲。話說,這東北餃子優秀,是與生俱來的。好餃子,離不開勁道有嚼勁的餃子皮。而東北的小麥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汲取到了充足的營養,再加上充足的日照,使東北小麥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吃起來也比南方的面更帶勁。
  • 重慶美女開服裝店,不賣衣服「送衣服」,一年到手365萬,真厲害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90後美女開服裝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6000件庫存清理乾淨,回收資金150萬元,一年輕鬆實現收入365萬。這6000多件衣服的成本價也差不多小30萬,30萬能做多少事情,可以去外面旅遊,看風景,吃美食,買化妝品等等,而現在這30萬成為了一堆賣不出去的衣服。殘酷的現實,讓小慧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他突然醒悟過來,不是衣服的問題,是人和經營的問題,他在心裏面暗暗發誓,至少三個月一定要把庫存減半。
  • 餃子哪都會做,為何餃子館都開成「東北連鎖」,全叫東北餃子館?
    中國自然是餃子的老家,吃餃子的飲食習慣自然也是最濃厚的,現在因為麵粉全國到處都能買到,而且餃子本身也不算複雜,所以很多家庭都會自己做餃子吃,還有城市的大街小巷上,也到處是餃子店,平常一些人也經常吃餃子來滿足自己的胃口。餃子雖然就是簡單的麵皮包上餡料,但是因為餡料多種多樣,所以味道也是很豐富的,所以也算是百吃不厭的食物了,這些餃子店單單賣餃子也能獲利頗豐。
  • 一家東北餃子館的「憶」與「易」
    正值飯點,位於安順經開區西航路雙陽新區對面的貴飛餃子館,一股暖意撲面而來。抬眼望去,三五成群的食客坐在餃子館,有的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有的和朋友喝著小酒聊天。和面、擀皮、調餡兒、包餃子……在大廳中央的明檔廚房,隔著敞亮的玻璃窗,穿著白色廚師服的領班馬麗,帶著3位廚師正在裡面手腳麻利地包餃子,一套工序下來,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就擺在了案板上。
  • 55歲大媽開餃子館,靠「一場遊戲」,成功拿下周圍訂單,你也可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大媽投資10萬開餃子館,用一個小遊戲,三個月就收回成本,現在輕鬆月入上萬的案例,具體是怎麼操作呢,我麼一起來看一下。一、55歲大媽開餃子店,比兒子賺的還多張大媽就是我們本次案例的主人公,大媽今年已經55歲了。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了,本該享福的年紀,他卻享不來福。
  • 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
    吉林印記 新興園餃子館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往往寄託著遊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生活的眷戀。在吉林市的河南街,一家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餃子館,可謂是是吉林市地標性的百年老店了。這家店曾經陪伴著吉林人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就是新興園餃子館。
  • 江西美女開美甲店,推出「網紅美甲免費體驗」,一年到手120萬
    通過一年時間的學習,自己也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美甲師,累是真的累,從早忙到晚都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但是到手的工資卻沒有多少。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王女士感覺到心中很氣憤,去找了老闆申請加工資,但是老闆直接駁回了她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