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該做什麼?猶太人是這樣回答的

2020-12-19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這三個問題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來的,每個人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那麼,猶太人是否也對此做出了解答呢?

先從第一個問題說起,我是誰?如果從文字記載來推算,猶太人問自己這個問題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在東歐,猶太人似乎是俄國人,這裡曾經是猶太人在歐洲數量最多的地方,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承認,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公民權,在西歐,猶太人似乎是德國人,這裡是西歐猶太人數量最多的地方,但是,經歷過二戰的大屠殺後,還倖存的,選擇依然留在德國居住的猶太人,已經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德國人了,因為一個人的祖國不會因為他是猶太人就把他關進集中營。

在匈牙利,猶太人以盛產諾貝爾獎獲得者著稱,然而這跟匈牙利沒什麼關係,因為匈牙利曾經在二戰時期是德國組建的國際反猶聯盟成員,而且他們的教育體系跟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沒什麼必然聯繫。

1948年以後,猶太人似乎可以稱自己為以色列人?這只能說服一部分猶太人,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對此持反對態度,因為猶太教的虔誠信徒認為,建立以色列國應該在上帝派來的救世主彌賽亞的領導下實施,而不是不信神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沒有經歷過大屠殺的猶太人甚至會抱怨猶太復國主義者惹事生非,結果反倒讓日子更難過,讓阿拉伯鄰居與自己反目成仇,第一次中東戰爭中,這些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向圍困城市的阿拉伯軍隊舉手投降,就像幾千年前,只因為缺乏食物和飲水就指責救猶太人脫離苦海的摩西一樣。

哪怕在歐洲的猶太人中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之所以會發現那麼多的悲劇,是因為猶太人拒絕融入當地環境,如果有必要,應該放棄猶太教,放棄猶太文化,放棄所有跟猶太歷史有關的東西,讓自己徹底變成當地人,這樣就不會再有歧視,不會再有仇恨,到了那時候,猶太人在被問及「我是誰」時,可以平靜地回答「我是X國人」,然而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猶太人都不敢在找工作時,直接表明自己是猶太人。

「我是誰」可以被解讀為自我認知,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沒辦法回答,那就很難再回答第二個問題——我能做什麼?

出人意料的是,猶太人成功地解答了這個問題,猶太智慧之書《塔木德》在很久以前就給出了答案——「如果我們不為自己,那誰為我們?如果我們僅僅為了自己,我們成了什麼?我們到現在還不明白,何時明白?」

儘管還迷茫地不知自己是誰,但猶太人已經在歷經磨難後明白了自己能做什麼: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自私的人,任性的人,把一個人的惡發揮到極致,你不僅不會成功,還會遭到敵視和更大的傷害,為了生存,你必須做一個理性的人,學會控制自己,這跟道德無關,是關係到你是否能看到明天太陽的生死考驗。

我該做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一千個人能有一千種答案,但猶太人只總結出三條:第一,做了事情就別後悔,第二,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覺得不可能,那就別信,這樣你就永遠不會上當受騙,第三,做任何一件事就好像爬樹,如果你認為自己爬不上去,那就別費力往上爬。

這個答案聽起來與中國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相牴觸,甚至讓人覺得猶太人在這種人生大問題上回答的如此消極和不求上進,配不上世界最具智慧的民族的稱號,但其實這不難理解。

首先,猶太人的生存環境長期處於很惡劣的狀態,這讓他們往往需要抓住一切可以擺脫困境的機會,哪怕那機會風險很大,這時,後悔就是一種很多餘的情緒,它不能有所幫助,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其次,全世界所有的騙術究其本質,都是在用各種辦法把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說成是可能的,那麼,你只需要把所有你認為不可能的事都當成騙術,你自然就不會上當,當然,這樣也會使你錯失一些機會,但更多時候,你會因此受益。

最後,爬過樹的人都知道,當你覺得不可能的時候,不要輕易做嘗試,爬樹不是心靈雞湯,一旦氣力不繼,是會摔死人的,所以,在爬之前,你要對自己的能力和現實情況有一個足夠理性的判斷,如果能把這一條做得足夠好,甚至可以打破第二條的禁令,從中漁利,歷史上不止一個猶太人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雖然是風險很大的偏門生意,回報卻十分誘人。

總的來說,猶太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職業規劃,有的回答甚至並不完美,但它的確指明了方向,而且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直到今天仍然很具實用性,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
    本文摘自《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以色列] 施羅默·桑德 著,喇衛國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6月出版緬懷所有的受害者我們,波蘭的猶太人1944年4月,詩人朱利安·杜維姆(Julian Tuwim)發表了他的悲情詩《我們,波蘭的猶太人…… 》,詩的開頭這樣寫道:「如果我必須明確我的國籍,確切地說,我的民族情感
  • 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 | 歷史
    由於無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強加於我虛構的民族屬性,更難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詡上帝選民俱樂部的成員,我願意放棄做猶太人並不再自認為是猶太人。——施羅默·桑德 我們,波蘭的猶太人1944年4月,詩人朱利安·杜維姆(JulianTuwim)發表了他的悲情詩《我們,波蘭的猶太人……》,詩的開頭這樣寫道:「如果我必須明確我的國籍,確切地說,我的民族情感,我會說我是波蘭人,這樣說有許多簡單而幾乎淳樸的理由,
  • 面試官問我「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時,我該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也許是很多求職者都會面臨的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到底該如何回答呢?老王認為,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你要從3個方面來思考:1、你必須要知道面試的本質是什麼?你可能會說,在面試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該如何回答?我們先了解一下老闆的著眼點,或許對這個問題有啟發性。
  • 誰能做?反正我是抽筋了~
    誰能做?反正我是抽筋了~這應該是個連續劇~這個水龍頭相當魔幻~下面送你3個笑話,給大家樂一樂吧  1二郎神被追殺,求救沉香: 「沉香 ,你救救我好不好?」沉香說: 「挺好的,就是有點暴躁。」那位婦女對此感到非常震驚,她大聲問:「你是誰?」「我是你的保護神呀! 」那個聲音回答:「嗯,我猜你一定有問題要問我。」「你猜對了。」那個婦女說道:「我的問題是我結婚那天你到哪去了?」3我去水果店買水果,旁邊一個女人問老闆娘:「有什麼水果能醒酒的嗎?我老公喝高了到現在還在說胡話。」
  • 從我出發,就是我要做什麼,而不是家長要求我做什麼
    從我出發,就是我要做什麼,而不是家長要求我做什麼。每一個家長一直希望不愛學習的孩子能完成一種轉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很多教育機構也如此宣傳,但是最後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原因除了我們不了解孩子的自我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並沒有理解學習對自己的意義。如果他理解不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問題,那麼所有讓他主動學習的努力都是無效的。
  • 「人格分裂」的袋鼠國: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
    另一方面,又和自己的西方親戚離得太遠所以就迷茫啦:「遠親和近鄰」到底該和哪邊關係走得近?所以自己常年陷入: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該做什麼?崔洪建:在中美搏弈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是最沒有定力的一個,往往打頭陣的是澳大利亞,而且很多事情它比美國還要積極。這個跟它身份的特殊有關,它是美國在亞太的鐵桿盟友之一,在文化、歷史上,澳大利亞和亞洲人又是格格不入的。所以現在澳大利亞處於一個非常困惑的情況。
  • 女人問我喜歡她什麼?我究竟該如何回答呢?
    今天有一個朋友問我女人如果問自己到底喜歡她什麼,如何回答才會更加完美呢,估計很多人都是一臉的茫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回復這個問題。這樣下去感覺她不可能會喜歡上自己的?兄弟,你真該好好改變一下了。其實聊天真的沒有那麼困難,要像小編一樣光靠聊天就能撩到女生。以前我也和你一樣,什麼都不懂,只知道一個勁兒地圍著女生轉,結果換來的就是一張好人卡。
  • 我有什麼 我是怎樣的人 我能做什麼
    公式講座開始先做遊戲。孫同學填寫的「3I」圖表。記者 俞素梅 通訊員 施成紅 文/攝「我有老師、美食、父母、家、玩具、堅強意志、健康身體……」「你擁有這麼多,真是個大富翁。」這是12月3日下午,海曙區信誼小學六年級的孫同學和周耀飛老師的對話。周耀飛是心理健康教育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寧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會副秘書長,當天,她在信誼小學舉行了一堂題為《生命教育——我的能量小宇宙》的講座。
  • 平庸之惡:什麼都沒有做,是我的錯嗎?
    例如二戰的時候,納粹德國新建了很多集中營來囚禁猶太人,在裡面對他們進行毒害與虐待的時候,集中營整個國家機器裡面的那些小官僚、所謂的技術官僚到底有沒有責任?其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案例,就是有個人說:我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聽希特勒的命令。上級給我的命令是,你現在去建個集中營,按下按鈕把那些猶太人毒殺,那我就應該要做。
  • 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洞穿以色列等級差別和殖民本質
    圖片來自網絡緬懷所有的受害者我們,波蘭的猶太人1944年4月,詩人朱利安·杜維姆(Julian Tuwim)發表了他的悲情詩《我們,波蘭的猶太人…… 》,詩的開頭這樣寫道:「如果我必須明確我的國籍,確切地說,我的民族情感,我會說我是波蘭人,這樣說有許多簡單而幾乎淳樸的理由
  • 佛星劉濤:學佛告訴我什麼事情該做,並幫我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不過,家中沒人信佛的劉濤確實很早就開始了解和接觸佛教,沒有什麼人的指引,也沒有什麼事件的轉機。「我沒有把信佛當成一件多麼神秘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對人的道德行為的一種約束。信仰能讓你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做什麼,做人是第一標準,佛的道理會給你很多啟示。
  • 面試最後「你還有什麼要問我的」,該怎麼回答?
    很多人年後都在找工作,大大小小也面試了很多次,無論在同一個面試了多少輪,相信每個人在面試快結束的時候,都會被問到:「你還有什麼問題嗎?」。此時,我們該怎麼回答,我們到底是回答「有」還是「沒有」呢?第二,我們能從他的工作描述中,判斷我們自己是否感興趣,哪些工作我們可以接受,哪些工作我們能夠勝任。無論他以後是你的同事還是上級,你都能了解到自己以後的日常工作情況。2. 能否簡單介紹下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比較高大上一點,如果你面試的是高級管理崗位的話可以提。3.
  • 當今這個時代,我能做什麼?
    但,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想過一些可能性,但終究覺得不是合適或讓自己心動的。據說,只要心誠,只要足夠企盼,向上天呼應,上天就會給你回應,滿足你的。這是《吸引力法則》裡面提到的。那麼,我就每天念它千萬遍吧。當然,實際行動還是要做的。創業,抑或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一直是我的夢想。閱讀寫作或許是最能激發我熱忱的吧,但細分領域呢?具體哪一塊才可能迎合未來趨勢,利用現有優勢呢?
  • 懸疑推理:古代帥哥,都圍著我做什麼?當心我的解剖刀!
    哈嘍~我是你們的「中華小說庫」,希望你們可以喜歡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說是:懸疑推理:古代帥哥,都圍著我做什麼?當心我的解剖刀!>一、《古代女法醫》內容簡介:她是冷口冷麵的法醫屆翹楚,見到她手中閃著寒光的解剖刀,現代男人唯恐避之不及不幸在辦案的雨夜被歹徒殺害,醒來時卻成為了大興王朝不受寵的顧家嫡長女不欲風波起,豈料柯南附體行走之處儘是兇殺案撲朔迷離,獨霸顧家的妾室母女也步步緊逼重執解剖刀,看她一步步成為大興王朝第一女仵作,將多事的小人踩在腳底哎,你們這些古代帥哥,都圍著我做什麼
  • 我是誰?我在這裡做什麼?你能夠從這裡獲得什麼?
    微信公眾號:Jabin的成長之路我是誰?你好,我是Jabin,新聞傳播學在讀研究生一枚。你在這裡看到的所有分享,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是它們編織著我的未來,也是我對自己的一份承諾!這就是我。我在這裡做什麼?
  • 面試官問我:「你最近都在看什麼書」,我該如何回答
    由於主觀性很強,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又偏偏是這樣,導致很多同學在回答時踩了坑。比如下面這些:@面試者A: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耶。小心給面試官留下「不愛學習」的印象)@面試者C:最近在看《xxxx》,覺得蠻好看的,但具體情節我記不清了。(這種回答只能博面試官一笑,你自己聽了都會覺得很虛)2如何回答才能加分?
  • 二戰時期的中立國都在做什麼?瑞士表示:誰來我打誰
    我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了許多國家,在當時主要分成兩夥勢力,一個是同盟國一個是協約國,不過即使這樣也存在著不少的中立國,那麼中立國在二戰時期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西班牙二戰爆發後,西班牙剛剛平定了國內的內戰,在經濟方面上,也無力再捲入另一場大型戰爭,他們最要做的就是恢復並發展自己的經濟,其實西班牙人還是很會做生意的,他們從盟國方面進口了大量的糧食與石油,然後又加價賣給了德國。
  • 你在原地等我,你什麼也不說,我也什麼都不做
    你在原地等我,你什麼也不說,我也什麼都不做,咱們就這樣耗下去,就當做我們還在一起。愛情就是這樣,沒什麼道理可講,你最想給的,卻不是他想要的。縱然你有千萬優點,偏偏他只貪戀另一人的缺點。一個人無論怎麼失敗都還有得救。但世界觀出了問題,就真的沒救了。
  • 當面試官問: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該怎麼回答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每當面試接近尾聲,HR都會對你提出這個問題,這時候,你心裡也許會犯嘀咕,該問什麼呢?這時候,一些有經驗的人會覺得這個是個機會,一定要趁此好好表現自己,但很多沒經驗的人,會覺得什麼都不應該問,本能的回答說:「沒有其它問題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問題是肯定要問的。因為這是你唯一的主動權,也是你的機會,你問了問題,也會讓HR覺得你是在認真對待這次面試。
  • 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我答:「我信。不過,老輩子有句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真的沒必要給兒孫留那麼多。」他笑了,說:「什麼是福?我上半輩子窮怕了,不能再讓我的兒子、孫子重複我的窮。我就是要讓他們守著金山,過像樣的日子。」他說的是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