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區,「歸雁們」做起外貿生意

2020-12-18 中原新聞網

新華社西安12月14日電 題:秦巴山區,「歸雁們」做起外貿生意  新華社記者 張斌

沿海地區一度是外貿型企業落戶的首選。而記者近期在陝西採訪發現,隨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越來越多外貿型企業正在秦巴山區「安家」。

「月薪4000元,每天工作8個小時,周末雙休,離家挺近。」45歲的徐勳俠正在機器前趕製服裝樣品。曾在福建泉州等地務工的她,如今回到家鄉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在一家名為益成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作,對自己的「歸雁生活」,她頗為滿意。

白河縣位於秦巴山區深處,這家公司包括管理人員在內,大多是當地召回的「歸雁」。

益成公司負責行政工作的陳學梅說,公司2019年正式開業,主營外貿服裝,當年產值1800萬元,今年儘管有疫情影響,產值也達到了2000萬元。「我們還在鄉鎮設立了兩個小廠,招聘了二三十名老鄉。」她說,公司員工平均工資達到2500元。

從「遠走高飛」到「落腳家鄉」,最吸引「歸雁們」的當屬一系列暖心政策。「當地招工比較方便,生產成本低,而且還有各類獎補政策,比如今年水電補貼就有10萬元。」陳學梅說,「這些錢我們用來培訓新員工、發放獎金,節省支出,也讓員工得到實惠。」

白河縣委書記陳暉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白河縣圍繞招商引資不斷出臺各種優惠政策,覆蓋項目、場地、人才等多方面,產業類型不斷豐富。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全縣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領導牽頭、一個部門負責、一套班子服務、一個方案落實」的工作機制,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不斷加快經濟復甦步伐,目前多項經濟指標增速都由負轉正。

位於白河縣的陝西聚創燈飾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外貿型企業,主要製作加工彩燈等文創產品。「我們剛做完一批價值500萬元的訂單,現在手上還有1000萬元的訂單正在趕工。」公司負責人胡濱說,「這些貨物會統一發到沿海港口,然後運往國外。」目前,聚創燈飾採用「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的模式,已在當地鎮街孵化公司6家。

「在山區發展,除了實打實的低成本,還有一對一的貼心服務。」胡濱說,「我一直想直接做出口業務,但手續比較複雜,得知我的想法後,招商局的幹部找到我,準備帶我去辦。」

記者採訪發現,不僅在白河縣,秦巴山區裡外貿型企業正越聚越多。今年12月8日,首列「安西歐」中歐班列就從位於秦巴山區的安康市順利首發,班列滿載43個貨櫃、700餘噸貨物,一路駛向歐洲。

胡濱相信,不久後,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自己公司的彩燈也將坐上中歐班列,直接開啟「跨國旅程」。

相關焦點

  • 秦巴山區武都迎來花椒收穫季
    秦巴山區武都迎來花椒收穫季 2017-07-25 17:08: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位於秦巴山區的武都村落
  • 靠3萬元做起外貿生意 穆德:立足義烏 拓展全球貿易
    2002年,大學畢業的他隻身來到義烏打拼,靠3萬元初始資金做起外貿生意。如今,他將義烏小商品出口到約旦、阿爾及利亞、坦尚尼亞、摩洛哥等13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到千餘個貨櫃,2019年出口額預計將增長20%以上。 立足義烏創大業 穆徳來自約旦,他是家裡的第六個孩子,從小渴望幹出自己的事業。
  • 來自秦巴山區一個深度貧困鄉鎮的黨建報告
    秦巴山區一個深度貧困鄉鎮的脫貧攻堅故事,再次生動地證明: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一把鑰匙能開多把鎖」,才能扶真貧、得實效。三顧茅廬:回引優秀人才當「頭雁」四個多月前,某品牌產品區域總代理何振華向客戶們告別,回到老家重慶市開州區大進鎮關坪村擔任村支部書記。
  • 個體戶也能做外貿生意
    本報訊(記者李秋玲實習生李珍)記者昨日從市外經貿局了解到,新的《外貿法》及其配套措施《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7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標誌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最後解放,自然人(個體工商戶)也可做外貿生意了。
  • 線上外貿生意經
    當前的外貿形勢下,以更積極的姿態擁抱網際網路似乎已成為很多外貿企業的共識。記者在長三角採訪,不止一次聽見外貿企業提出,要把生意搬上網。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國際站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80%,剛剛過去的7月份,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105%,訂單規模增長177%。
  • 今年外貿生意為什麼越來越難做了?
    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各國貿易摩擦不斷等因素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感嘆,近年來外貿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不像十年前客戶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合作,現在好時光過去了。不僅是做外貿生意利潤越來越薄,客戶越來越少,而且外貿企業的各項成本在不斷上升,也是外貿企業感到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 「大暑」時節訪武都 花椒飄香秦巴山區(組圖)
    中新網蘭州7月25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 劉玉桃)「大暑」時節,位於秦巴山區的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境內,大山深處片片紅,正值花椒成熟期。圖為花椒採摘。 楊豔敏 攝  武都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這裡是中國花椒原產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堪稱「千年椒鄉」。
  • 不妨做點外貿生意
    由此可見,企業做外貿生意靠「臨時抱佛腳」不行,需要長期積累。這件事給行業的啟發是,化工企業都應該做點海外生意。  在化工行業中,真正做強做大的化企大都會做海外生意。這些企業通過一單單外貿訂單,及時了解所在行業的技術進步、市場變化和產品標準等,通過與國際市場接觸,了解自身產品、技術與國際市場和同行的差距,並在不斷改進和改變中成長壯大。
  • 在秦巴山區穿梭了六十餘年
    列車長向寶林看著鄉親們買賣豌豆。去燕子砭賣桃的老鄉。孩子們在「通學座位」閱讀。馬文豪、劉森、王義博三位小朋友在上學途中。秋季學期開學前,列車為孩子們舉辦「開學第一課」。這其中,就包括全國81對公益「慢火車」,它們大多開行在偏遠山區,票價低廉、逢站必停,助力沿途群眾脫貧致富。有這麼一趟公益「慢火車」:票價最高21.5元,最低1元;單程350公裡,運行近12小時;跨行陝、甘、川三省,在秦巴山中穿梭了60餘年。這趟車,是鄉親們的致富車,是孩子們的通學車,更是鐵路人的使命車。
  • 被資本綁架的外貿生意
    為何外貿平臺會出現如此大的分化?外貿平臺的資本化為何是把雙刃劍?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消失的訂單和拖欠的帳款  尷尬的外貿平臺和供應商們 之所以會引發這麼連鎖的欠債事件,其實和國內的外貿平臺的特性、還有製造行業的沉痾痼疾有關。 在中國製造業裡,帳期和欠債的問題由來已久,基本上波及到每一個行業的每一個環節。國內的製造業,在1980年代,剛開始起步時都是現款現貨。
  • 福建德化,一座千年外貿瓷都的「疫碎」生意
    陶瓷易碎,生意「疫碎」,對德化的陶瓷人來說,全球疫情、商貿遇阻是「三分天註定」,多元發展、轉型升級依然「七分靠打拼」,滔天巨浪中的親歷者們,試圖通過改變,將破碎的生意黏合、縫緊。 外貿瓷企榮損與共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
  • 生意難做怎麼辦? 學者:中國外貿需轉型升級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做外貿生意的蔡金金明顯感覺「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蔡金金經營的寧波餘意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家用型和小型商用型咖啡機,產品主要銷往義大利等國。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今年上半年,她的公司貿易額縮水了一半以上。
  • 正規劃做醫藥外貿生意
    說起未來規劃,Oscar表示自己想利用廣州外貿優勢做醫藥方面的生意,「希望能以此展開我的事業,在經濟方面為家庭做一些貢獻。」人們充滿善意,很友好Oscar在美國紐約讀大學時認識了現在自己的妻子,「當時我想學中文,她想學英文。」
  • 甘肅秦巴山區小村落蛻變記:從「視覺貧困」到美麗鄉村
    秦巴山區,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當地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位於甘肅南部的毛家溝村位於其中,地處偏遠陰溼山溝。2015年以前,通村路尚未硬化,砂石土路時好時壞,老百姓生活極為艱辛。圖為鐔永強手繪的毛家溝村地圖。
  • 被資本綁架的外貿生意-虎嗅網
    為何外貿平臺會出現如此大的分化?外貿平臺的資本化為何是把雙刃劍?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消失的訂單和拖欠的帳款  尷尬的外貿平臺和供應商們 之所以會引發這麼連鎖的欠債事件,其實和國內的外貿平臺的特性、還有製造行業的沉痾痼疾有關。 在中國製造業裡,帳期和欠債的問題由來已久,基本上波及到每一個行業的每一個環節。國內的製造業,在1980年代,剛開始起步時都是現款現貨。
  • 外貿:和英國人做生意,應注意哪些細節呢?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深,尤其是貿易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從事外貿工作。小編覺得做外貿的可以不斷揣摩入鄉隨俗這四個字,因為除了產品的質量一定要過關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之外,與客戶交往的很多小細節也要多加注意,才會更加順利。
  • 陝南民居:秦巴人民的根和脈
    在歷史的不斷演進中,三千裡漢江所穿越的,恰也是南北交融最為頻繁的秦巴山區。現如今,沿江而行,一棟又一棟恬靜優美、形式多樣的民居或大或小坐落於山間或岸邊,既用自身的風格特色講述著秦巴山區的歷史,也在見證著這片土地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 綠色秦巴|安康市關廟鎮文化村環保隊擴大增員宣講會
    關廟鎮文化村環保隊擴大增員宣講會安康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就是安康在漢江水域保護的一顆閃亮的行星,為推動漢江水源保護行動,安康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開展漢江水源涵養區石嶺溝小流域保護,與2020年11月14號在安康市關廟鎮文化村開展環保隊擴大增員宣講會。
  • 70後「海歸」放棄外貿生意接手武館 成國際級泰拳裁判
    曹老爺子那個年代的拳擊比賽跟約架差不多,比賽雙方各叫上四五十人壯聲勢,真正比武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動手,拳拳到肉的打上一場,輸的一方當場拜師,跟著贏的繼續練拳,他的徒弟們大多是這麼收的。其實,在接手武館之前,曹安銘自己的事業也做的有聲有色,結束海外留學之後,他往返於青島、加拿大做起了外貿生意,不用在擂臺上打生打死,收入也是遠比父親教拳賺得多。但父親退休之後,武館還辦不辦便成了壓在曹安銘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父親很體諒我,如果我不願意接班,武館咱就關了,但是我捨不得。」
  • 新外貿法降低外貿經營門檻 個體工商戶反應平淡
    南方網訊新《外貿法》降低了外貿經營權門檻,首次允許個人從事進出口貿易。不過,據記者了解,新外貿法實施兩個多月來,人們所預計的個人踴躍申報外貿經營權的局面並沒有出現。記者在與一些個體工商戶和業內人士接觸後發現,個體工商戶做「洋生意」面臨多道「門檻」,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讓個體工商戶們望「洋」興嘆,也使個體工商戶對參與外貿生意反應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