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難做怎麼辦? 學者:中國外貿需轉型升級

2020-12-06 海外網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比較迷茫,我們很認真的在做企業,可困難還是來了,一時不知該怎麼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做外貿生意的蔡金金明顯感覺「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蔡金金經營的寧波餘意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家用型和小型商用型咖啡機,產品主要銷往義大利等國。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今年上半年,她的公司貿易額縮水了一半以上。

  全球經濟低迷導致外貿形勢嚴峻

  「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就業形勢不好,消費市場疲軟,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蔡金金告訴記者:「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實際呈上升趨勢,我們的貿易以歐元結算,近兩年虧損很大。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快、實際稅收增加也是生意難做的重要原因。「自2007年創業迄今,勞動力成本已翻了好幾番。」她說。

  中國統計局7月15日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進出口總額仍然呈下降趨勢,但降幅收窄,一般貿易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上半年,進出口總額111335億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4027億元,下降2.1%,收窄3.6個百分點;進口47307億元,下降4.7%,收窄3.7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16720億元。

  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看來,世界經濟貿易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2008年經濟危機後,世界經濟形勢處於大調整時期,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來看,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著歷時50至60年的周期性波動理論。「老的周期結束,新的周期還未開始。」金柏松認為,新的周期啟動的標誌是科技產業革命,而當前世界各國的技術革命動力不足,如果沒有重大的技術突破,世界經濟就處在低迷狀態。

  「美元走勢是和大宗商品價格相反的,美元匯率持續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這也導致國際貿易增速放慢。」據金柏松計算,2015年美元升值11%左右,人民幣對美元相對貶值,但人民幣對全球其他貨幣的匯率平均升值了9.6%,這會導致以人民幣計算的出口額降低,但如果以除美元和人民幣以外的其他貨幣計算,出口額並不低。「多種因素疊加來看,中國出口的附加值實際是在增長的。」金柏松說。

  「此外,世界經濟再平衡調整也是導致國際貿易減少的重要因素。」金柏松認為,美國等國實施貿易平衡戰略,重振製造業以減少貿易赤字,導致國際貿易需求量減少,不僅中國,大部分國家的出口額都處於下降趨勢。「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具有一定韌性,所以進出口額表現還不錯,降幅收窄,外貿呈回穩向好趨勢。」他說。

  在中國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看來,中國進出口額降幅有限,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中國外貿水平能保持相對穩定已實屬不易。「現在也有一些支持外貿回暖的利好因素,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提升,全球大宗商品比如礦產品、農產品價格也有企穩回升跡象。」張建平說,中國進出口額略有下降並不意味著外貿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力下降了,現在每年中國的進出口額仍然超過4萬億美元,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出口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

  外貿企業應提高創新力度

  中國應該如何更好地提振出口,並擴大內需?在張建平看來,中國應該進一步推動轉型升級,擴大內需,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並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創新力度,增加核心競爭力。

  金柏松認為,中國外貿需要儘快轉型升級,再依靠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已經不掙錢了,勞動力、土地、能源價格紛紛上漲,應該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經營自主品牌,生產多元化的產品,或到海外併購發達國家的知名品牌,通過他們的研發平臺和銷售網絡幫助自己轉型升級。此外,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以往中國中國企業製造,但不會經商,不會流通,往往依賴外商,這樣一旦出問題便活力不足。中國處在開放的經濟體中,企業必須要用開放的行為、開放的心態構築內外部關係。

  「中國要從外貿大國變成外貿強國,必須加大力度推進供給側改革,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金柏松認為,這需要改革稅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鼓勵企業研發創新,鼓勵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只有通過系統的努力,才能培育出更多中國的品牌,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創造外貿的新優勢。

  蔡金金和她身邊做外貿生意的「小夥伴」們都還在觀望外貿形勢會如何發展,如果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她將會考慮轉型,研發新產品,拓展新的市場,並轉向內銷。但這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她希望,中國政府出臺的若干扶持政策更夠更好地惠及中小企業。

責編:呂文寶

相關焦點

  • 今年外貿生意為什麼越來越難做了?
    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各國貿易摩擦不斷等因素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感嘆,近年來外貿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不像十年前客戶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合作,現在好時光過去了。不僅是做外貿生意利潤越來越薄,客戶越來越少,而且外貿企業的各項成本在不斷上升,也是外貿企業感到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 玉溪外貿轉型升級逆勢上揚
    這份亮眼成績單,是該市優化營商環境,傳統外貿企業調整結構,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印證。    「易門外貿自2010年開始發力,一邊從當地收購蔬菜,一邊從文山、昭通、蒙自等地收購水果出口。目前一大批企業正積極響應國家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號召,轉型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易門縣外貿行業協會會長李雲輝說。今年3月,易門辰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熟制蘿蔔條成功銷向臺灣,跨出了易門縣農產品出口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
  • 外貿生意難做?這家外貿企業從0基礎快速成為行業龍頭!
    廣州市雄雲視聽設備有限公司(簡稱雄雲視聽),一家生產投影屏的企業,從主做國內市場,轉變為國外市場。因緊抓視頻營銷風口,僅兩年內,外貿業績飛速暴漲,每周保持出單,每月業績增長10%,外貿團隊也從兩人擴增到十餘人,火速成為行業龍頭。
  • 外貿生意越來越難做 浙江出口企業轉移「戰場」
    這是以出口生意見長的浙江企業尷尬局面的縮影,隨著各種壓力的來臨,浙江出口企業不斷感到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為了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轉型和創新成為浙江出口企業開闢的「第二戰場」。  「這次出口退稅調整來得太突然了,沒有任何過渡期,對很多外貿企業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康凱說:「因為杭州相當一部分外貿企業在外銷這一塊都是按成本價『平進平出』的,賺的就是退稅返點的錢。」他舉了個例子,包黑炭生產的竹炭鞋墊,以前每個月發往德國的銷量起碼有3萬雙,現在一下子降到了3000雙,減少了9成。與之相對應的是,鞋用品的退稅返點從原來的13%降到了現在的5%。
  •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最近外貿圈裡流傳著一句非常寫實的話,「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要打完全場」。海外疫情的拐點還需等待,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著各種未知的挑戰。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幾乎所有選擇「咬牙堅持」的外貿企業都在尋求轉型,希望在這場「戰疫」中成功突圍。
  • 線上外貿生意經
    「傳統外貿向數位化新外貿轉型,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發展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這可能是今後外貿行業最大的確定性。不過,上雲並不直接意味著轉型。疫情下的線上外貿,也要有些冷思考。2013年,「廠二代」陳莉辭職回家接班,動了向線上轉型的念頭。陳莉辦事風風火火,當年10月,她就開始在淘寶賣叉車,從最初的3天賣一臺,到一天賣一臺,現在一天能賣到200臺左右叉車。但隨之也遇到了瓶頸,很難實現業績上的再突破。2018年,公司開始轉戰外貿,一開始難免有些「水土不服」。
  • 外貿生意難做?這幾位廣東廠長說不一定
    穩外貿是當前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疫情以來,新電商平臺的一些創新模式正在為外貿企業轉型國內市場、打造消費者品牌提供新的思路。珠三角外貿企業各顯神通,不但渡過眼下之危,更找到發展之機。
  • 四師可克達拉市全面加快外貿轉型升級
    天山網訊(記者李惠報導)記者日前從四師可克達拉市商務局獲悉,2018年,該師市實現外貿出口總額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6.7%。  2018年,四師可克達拉市全面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提升外貿發展質量。
  • 洛陽再添一家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13日,洛報融媒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河南省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鋼製家具)正式通過商務部認定。至此,我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達到4家,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 個體戶也能做外貿生意
    本報訊(記者李秋玲實習生李珍)記者昨日從市外經貿局了解到,新的《外貿法》及其配套措施《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7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標誌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最後解放,自然人(個體工商戶)也可做外貿生意了。
  • 福安電機電器產業入選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繼7月份福安電機電器產業和古田食用菌產業雙雙入選為福建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後,近日,福安電機電器產業又升格入選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據悉,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國家和地方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集生產和出口功能於一體的產業集群體,是培育信息、營銷、品牌、質量、技術、標準、服務等出口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載體。
  • 三個外貿人的「難生意」:接單難、收款難、客戶收貨難,賣房撐住...
    在去溫州開鞋廠之前,我在杭州做了五年的服裝外貿生意,客戶主要在非洲。那個時候是單純做貿易,相對輕資產,只是在中間環節賺一些差價。當手上有了客戶資源和出口渠道之後,我就開始進入生產製造端。經過近半年的市場考察,2011年,我帶著在杭州賺到的200萬元來到溫州,租廠房、買設備、招工人,開始進入製鞋領域。
  • 銀川經開區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為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推動外貿穩中提質。近日,商務部外貿司下發了2020年新認定的64家國家外貿轉型升級新基地名單,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銀川經開區」)通過考核,被新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新基地。
  • 不妨做點外貿生意
    6381次閱讀 作者:江北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0月27日 收藏
  • 重慶九龍坡區獲批有色金屬材料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近日,在商務部《關於下發2019年新認定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名單的通知》中,重慶市九龍坡區成功獲批有色金屬材料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九龍坡區作為重慶市的工業大區和科技強區,近年來,鋁產業集群的長足發展是九龍坡獲批有色金屬材料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主導因素。
  • 2020年外貿生意還好做嗎?逃離還是堅持?
    兩波清洗下來又有多少外貿人失去了信心,放棄了堅持?於是大多數人都在唱衰外貿行業,唱衰跨境電商,很多無腦的人會跟著一起附和,說今年這個形式外貿確實不好做啊!但是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疫情衝擊之下,中國的外貿數據出奇的好,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南懷謹說過一句話:「危機的本質就是機遇」。善於在看似是危機的危機中尋找生機和機遇,才是聰明的外貿人應該做的事情!
  • 江蘇15家基地入圍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
    交匯點訊 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商務部日前發布了2020年新認定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名單。此次認定名單中,江蘇共有15家基地入圍,包括新獲認定4家,及原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機電產品出口基地經考核獲認定11家。截至2020年底,全省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共計38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 浙江東方發布「東方優品」定製品牌 將深入推進外貿板塊轉型升級
    原標題:浙江東方發布「東方優品」定製品牌 將深入推進外貿板塊轉型升級   日前,
  • 快藥難治慢病 轉型升級才是中國經濟「命門」
    中國經濟復甦之路比人們想像的更為艱巨。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為50.6%,但連續7個月高於臨界點。專家指出,PMI回落說明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經濟增長動力還需增強。
  •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本市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和持續穩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本市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和持續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滬府辦發〔2015〕53號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關於本市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和持續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