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某桌遊吧幾位白領在玩危機管理遊戲。本報記者 原麗陽 攝
長江商報消息 「樓上又一家桌遊公司要關門了,問我們要不要買他們的桌遊產品。」昨日,記者在江漢路長盛大廈13樓見到了拼拼樂桌遊吧的王玄,他苦笑著說道,桌遊吧好開不好做,特別是在KTV、影院等大型消費場所的衝擊下,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已經陸續有多家桌遊吧關門歇業。
記者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有網友列出了武漢30多家的桌遊店名單,但當記者打電話諮詢時,80%已經是空號,而名單裡列出來的,長盛大廈裡就有近10多家桌遊吧,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僅有王玄的拼拼樂桌遊吧在樓下有提示。
長盛大廈7家桌遊減至兩家
位於江漢路步行街的長盛大廈一直是武漢桌遊玩家的聚集地,最繁華時達到了數十家。
趣玩、樂活、渦桌、搜樂……長盛大廈裡桌遊吧的名字充滿動感,而他們的生命也隨著這躍動的名字而曇花一現。
王玄介紹,三年前,他辭掉工作,租下了大廈13樓的一個100平米的「小窩」,開起了自己的桌遊吧。「之前在第三空間玩的時候看到桌遊挺受歡迎的,加上積累了一些人脈,就想試一下水。」有這樣想法的不只王玄一人,因為操作簡單,投資小,大多數桌遊吧都是玩家自己玩過之後「依葫蘆畫瓢」,開家桌遊吧。
據了解,武漢市桌遊前兩年發展到頂峰,達到數百家。但是風潮一過,很多不善經營者因租金高、顧客少等因素,紛紛轉行。
一直以聚會娛樂為主的武漢市第三空間,也感受到了經營的壓力。武漢第三空間茶樓徐東店總管王慧介紹,「相比較往年,今年平均每天營業額要少4000元。」隨著業務量下滑,她坦言,現在員工們的經營壓力都很大,加上3、4月份,大家都比較關注戶外活動,在室內活動的很少。除了總店萬松園店經營比較穩定外,其他的店面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門檻低投資小引來扎堆開店
王玄認為,桌遊淘汰率高和開店率高,雙高共存的原因,在於其門檻低,投資風險小,「一般投資都不會超過5萬元,不過,大多數玩家還沒有形成特色就支撐不下去了。」他坦言,很多玩家完全是抱著好玩的心態開店,並未對自己的店有長久的規劃。
現在好的時候,一天可以一次性來30—40人,每人收15元,提供點飲料和零食,平均每個月能收入3000左右。本小利薄,是他對該行業的總體概念。他坦言,現在也只能維持正常的收支,沒有太大的收益。
王玄認為,這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培養骨灰級穩定玩家,開店初期,因為門面小,肯定會有不適應,基本上要靠著自己的老玩家撐起來。隨著老玩家的聚集,會吸引更多的玩家過來,這個圈子基本上是靠口碑。
本報見習記者鄭瑋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