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才能避免吃虧上當!

2020-12-14 人生智慧全解讀

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才能避免吃虧上當!這一計便是36計第十計「笑裡藏刀」,其原文為「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其大意是說,表面上要裝的讓敵人深信不疑,使其安下心來,喪失必要的警惕,而我方則在暗地裡另有圖謀。使用這一計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然後再採取行動,千萬不可引發敵方的意外變故。這是一種表面上柔和、骨子裡卻極為剛強的兵法謀略。

「笑裡藏刀」這一計在商戰中也有著廣泛的運用,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戰案例。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學名叫做「銅胎掐絲琺瑯」。根據考證,這種工藝品最早出現於唐代,不過,到了明景泰年間,才開始廣泛流行起來,也因此而得名。清代以後,景泰藍開始遠銷國外。景泰藍的製作工序總共分打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而其中最為複雜細緻的是掐絲和點藍這兩種技藝。至於其品種,則有碗、盤、瓶、檯燈、菸具、糖罐、獎盃等。中國的景泰藍在國際上十分受歡迎,每年都有很大的出口量,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眼看我國的景泰藍暢銷不衰,日本某些廠家便起了眼紅之心,其中一家首飾製造廠一心想仿製我國的景泰藍,但因為沒有核心工藝,所以始終都沒有得逞,徒然浪費了許多財力、物力和人力。這家首飾製造廠不甘心就此作罷,其老闆費盡心思,終於想到了一條笑裡藏刀之計,花重金收買了一位華僑,交給他盜竊景泰藍製作工藝的任務,並交代了使用「笑裡藏刀」之計的具體方法。

這位華僑和我國的景泰藍廠家接觸後,裝出一副菩薩面孔,極為「誠懇」地要求當景泰藍在國外的代理商,並滿口答應幫助該景泰藍廠家擴大出口量。這件事發生在幾十年以前,當時,誠實的中國企業家還沒有經受太多市場經濟的洗禮,缺少商戰經驗,將這位華僑當成了一心愛國的海外遊子,被他所講的那一套報效祖國、回報故裡之類的言辭所輕易蒙蔽,不僅熱情地接待了他,還帶著他參觀企業的生產,對他所提的問題幾乎是有問必笞,甚至在對方一副熱情洋溢的笑臉下,對於「景泰藍」生產工藝的關鍵技術也沒有保密。

景泰藍大瓶

這位華僑也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日本老闆所交代的後續招數基本都沒用,就輕易達到了手段,於是,他又是照相,又是攝像,並拿走了許多成品和半成品的樣品。

這位華僑離開後,該景泰藍廠家翹首以待,可卻始終音訊皆無。不久之後,由日本企業製造的景泰藍投入到了國際市場,開始與我國的景泰藍產生強烈的競爭關係,而且因為日本當時的技術、設備比我國更先進,其產品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我國的產品,在日本的景泰藍強烈衝擊下,我國景泰藍的許多國際市場就這樣被日本人給搶走了。

這件事看起來像是兒戲,但卻是真實發生過的,也是難以避免的「交學費」。事實上,日本的許多企業老闆以及管理者,在接待外國公司的經銷人員時,往往都會表現得極為熱情,不管生意做得成還是做不成,都會對你問寒問暖,無微不至,讓你享盡日本式服務。這種「好客」當然也有禮儀的成分,但往往也隱藏著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無非是「笑裡藏刀」,想以此摸對方的底牌。

其實,不僅是日本企業的老闆,在如今的生意場上,像這樣善於「笑裡藏刀」的競爭對手或者其他人物,也都不在少數,生意人對此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心,如此,才能避免吃虧上當!另外,「笑裡藏刀」這一計一般有三種含義,這裡一併分享給大家:1.口蜜腹劍。嘴裡講的話比蜜還甜,心裡卻藏著殺人的利劍;2.剛中柔外。表面上和善謙恭,實為韜晦之術;3.偽裝順從。表面上對你表示心悅誠服,暗地裡卻想著如何對付你。(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引客戶主動「上鉤」,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引客戶主動「上鉤」,賺錢不難!這一計非常之厲害,連千古智慧化身諸葛亮都曾中招,可能是諸葛亮一生唯一的一次上當,這一計便是「36計」中的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
  • 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善於棄小利換大利,先賠後賺,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善於棄小利換大利,先賠後賺,賺錢不難。這一計就是36計第十一計「李代桃僵」,其原文為「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大意是說,當局勢發展必然有所損失的時候,要善於捨棄局部的損失,以換取全局的優勢。
  •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做到待機而動,後發制人,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做到待機而動,後發制人,賺錢不難!這一計就是36計第四計「以逸待勞」,其原文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這一計的主旨是說,要想擊敗敵人或者使其陷入困局,不一定要採取打的辦法,應該使強敵因疲憊而削弱,使己方由劣勢轉化為優勢。
  • 創業做生意,悟透這一計謀,善於模仿創新,賺錢就不是難事!
    創業做生意,悟透這一計謀,善於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賺錢不難。這一計謀就是「36計」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其原文為「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大意是說,在與敵軍作戰時,設法將其主力調開,接著抓住其弱點進行攻擊,就能戰而勝之。
  •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一心理效應,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一心理效應,避免以己度人,請設身處地理解員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現在這些網際網路大佬避免因為996而影響聲譽的關鍵,這一心理效應正是上面講到的「投射效應」。
  •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用心傾聽員工的心聲,員工才會用心回報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用心傾聽員工的心聲,做到高效溝通,員工才會用心回報,賺錢不難。這一定律就是管理學中著名的「威爾德定律」,他出自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人際溝通始於聆聽,終於回答。」
  • 「吃虧是福」的五種智慧!若能悟透,福氣不請自來,人生少有災禍
    答案是「吃虧」。在很多人看來,吃虧不是好事,至於原因,也能說的頭頭是道,可古人卻偏偏留下了「吃虧是福」的訓誡。那麼,為什麼說「吃虧是福」呢?以下分享「吃虧是福」的五種智慧!若能悟透,福氣不請自來,人生少有災禍,這五種智慧也講透了「吃虧是福」的原因,來看看吧。
  • 36計【攻戰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36計【攻戰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古經】:疑一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 【解釋】:懷疑就要查實,仔細觀察後再決定行動;反覆叩實查究,而後採取相應的行動,查清敵情是發現敵人意圖的重要前提。
  • 做生意,悟透這一流行的理論,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戶,賺錢就不難
    做生意,悟透這一流行的理論,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戶,賺錢就不難。數據統計顯示,在噹噹、京東圖書這樣的網上書店的營業額中,幾乎有一半是那些非暢銷書所貢獻的。」這句話聽上去很拗口,可事實他想表達的就是現在市場上十分流行的「長尾理論」!生意人肯定知道「二八法則」:「生意80% 的利潤來自20%的客戶。因此,做生意應該重點關注那些20%的客戶。」
  • 不計免賠到底是啥意思?業務員:這2點趕緊弄懂,學會不吃虧
    不計免賠到底是啥意思?業務員:這2點趕緊弄懂,學會不吃虧在日常生活中汽車已經屬於必不可少的一個東西了,買了汽車之後,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方便,同時也存在著危險,隨著汽車的大量增加,出現事故的概率也是越來越高,因此車主們在買車之後都會給自己的汽車上保險,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在發生事故的時候能少賠付一些錢。
  • 當你負債纍纍時,要「悟透自己」
    當你負債纍纍時,一定要悟透自己,才能東山再起。與其瞎折騰,不如休息一小會,看清了自己,再好好折騰,避免做徒勞無功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01悟透自己的能力。有一句歇後語:「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一件事,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方說,一個伐木工,用鋸子把大樹鋸斷就行了,工作特別簡單。可是,鋸子到底要從哪個地方開始鋸?預計大樹要倒向哪一邊,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萬一鋸子卡住了,要怎麼辦?一系列的問題,都要伐木工去面對,想清楚了,做好了,才能夠保證安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不做自負、自大的老闆,否則,容易吃大虧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不做自負、自大的老闆,不要讓你的下屬討厭你,否則,容易吃大虧。這一定律就是心理學中的「法厄同行為」,這條定律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是太陽神赫利俄斯生活在人間的兒子。
  •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的這一天規,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留下的這一天規,在競爭中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這一天規出自《孫子兵法·行軍篇》,其原文為「夫唯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大意是說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自恃輕敵的人,一定會被敵人俘虜。
  • 莊股資金斷鏈是空城計,別又上當了!
    有細心盯盤的朋友早就發現,這兩天實際都是跌多漲少,並且還和一些有氣無力的震蕩不同,不少股票最近都是加速下跌,跌的蠻兇的。也正好今天和一個私募牛人溝通,人家這兩年做的很好,去年收益翻倍,導致今天管理資金規模翻了3倍,而在翻三倍的基礎上,今天收益繼續100%增長,牛的不行。而對於最近幾天市場的調整。人家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 《羅織經》智慧: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悟透了這3種人性
    如果我們也想在社會中立足的話,就不得不看一看這本千古奇書《羅織經》,警惕人心,悟透人性。《羅織經》智慧: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悟透了這3種人性。一、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信念這世上,真正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如果你輕易對別人掏心掏肺,最後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 36計「攻戰計」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36計【攻戰計】第十六計【欲擒故縱】【古經】: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對於自己的宿敵和潛在之敵宜採取這一策略。吹大了再扎。捧殺猶如吹氣球,等到氣球吹得足夠大時再扎破它,才會發出震耳的聲響。在爆炸聲中,被捧殺的對象則會身敗名裂。歷史上的許多「笑面虎」對付地位高、權勢大的政敵多用此法。
  • 《羅織經》:真正聰明的人,都悟透了這3種人性,別等吃虧才後悔
    世界上並不是非黑即白,人更是善與惡的共同體,雖然我們不免對他人與世界充滿了美好的願景,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世上也會有黑暗的一面。只有看懂了人性,讀透了人性,才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免去了很多的麻煩。但是人心隔肚皮,我們如何才能看透人性,提防人心呢?
  • 做生意,兩種東西千萬不能信,生意人應該看看,別等到吃虧才醒悟
    做生意,兩種東西千萬不能信,生意人應該看看,別等到吃虧才醒悟。商場如戰場,其間充滿著各種不可預估性,也從不少欺詐和詭秘。在做生意時,生意人千萬不要輕信口頭協定、君子協議這兩種東西,一定要了解清楚對方的資信情況,堅守「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生意經。生意人嘴邊上常常有這麼一句口頭禪,叫做「空口無憑」。交易時,不能掉以輕心,盲目輕信的生意人永遠不會成功,而且往往是別人「吞吃」的主要目標。
  • 千古不朽《羅織經》透露:總被玩弄是不懂人性,悟透真理立身保命
    與西施並稱「四大美女」的貂蟬,也是「美人計」的主角,司徒王允用她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係,成功誅殺了董卓。讀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美人計的手段可真高明,其實越王與司徒王允只是對人性、權謀,有更深刻的認識罷了。
  • 人生落魄時,需悟透這幾句話,才能越走越順
    人生落魄時,需悟透以下這幾句話,才能越走越順。這些話,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是為逆境中的人,指明了崛起的方向。1.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一棵大樹,長得越高,那麼根就越深,與其拼命長高,不如使勁紮根深處。一個人要成為德高望重的人,就要修養身心,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常常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