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的這一天規,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

2020-12-11 人生智慧全解讀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留下的這一天規,在競爭中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這一天規出自《孫子兵法·行軍篇》,其原文為「夫唯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大意是說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自恃輕敵的人,一定會被敵人俘虜。將這條天規運用生意場上的競爭中,就是告誡那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公司,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手,須知市場風雲變化莫測,大與小並沒有絕對的差別,大公司如果不能重視小公司的挑戰,那麼,就很可能兵敗千裡,很容易吃大虧。

在這一方面,阿迪達斯和後起之秀耐克之間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腳穿阿迪達斯是你取勝的保證!」在1950~1980年的國際大型體育比賽上,這個充滿鬥志的廣告隨處可見。1954年西德國家足球隊正是穿著「阿迪達斯」運動鞋走向了世界盃領獎臺的。1976年蒙特婁運動會,82%的金牌得主都穿阿迪達斯。阿迪達斯是運動員能力和運氣的象徵。

阿迪達斯是德國一個擁有很長歷史的運動鞋生產廠家,壟斷了世界上高級運動鞋市場達幾十年之久,阿迪達斯的經理們怎麼也想不到會在短短的幾年之間,輸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手中,這個公司就是後起之秀美國耐克公司。

1936年,美國運動員傑西·歐文斯腳穿阿迪達斯運動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使這個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廠頃刻聞名全世界。阿迪達斯也從這件事情中得到啟發,從此大規模地生產運動鞋並開始以極大熱情支持體育比賽。

1949年由於生意理念的差異,創建公司的兄弟倆分道揚鑣。安道夫創辦阿迪達斯公司。在安道夫的積極運作下,阿迪達斯每年都能推出新的運動鞋。該公司產品從田徑鞋、足球鞋、網球鞋擴展到各種運動鞋,銷售市場達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

正當阿迪達斯豪情萬丈,要壟斷世界體育運動市場的時候,競爭對手出現了,這就是美國的耐克運動鞋。

60年代和70年代,美國興起了全民健身活動,成千上萬的男女走上街頭和田野,以各種方式從事鍛鍊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便是慢跑。伴隨美國從事跑步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多,對舒適的跑步鞋的需求量就增大許多,到了70年代末,據估計市場需求達到2500萬雙,如果每雙運動鞋的價格按5美元計算,一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2億美元。對任何一個從事鞋類生產的公司而言,這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市場。

耐克公司就是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它是由美國中長跑的名將菲爾·耐克和他的教練比爾在1972年創辦的,所生產的牌子就叫耐克。出身運動員的兩位創業者當然知道什麼樣的運動鞋受歡迎,他們根據力學原理對運動鞋進行改造,使它更能適應鍛鍊和比賽的目的,產品推出後深受大眾的歡迎。公司的擴展非常迅速,1972年創辦時,它的產值才200萬元,到了1976年就達到了1400萬元之巨,之後一年上一個臺階,1982年達到了6.9億美元。耐克公司僅僅用了10年時間就成為美國市場佔有額最大的企業,阿迪達斯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不斷縮小,甚至要退出美國市場。

有幾十年經驗的阿迪達斯為什麼會敗給耐克公司?為什麼對美國蓬勃發展的運動鞋市場,阿迪達反應如此地遲鈍呢?原因出在阿迪達斯本身,在美國開始興起跑步的時候,阿迪達斯作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判斷。他斷定在美國這樣一個流行快、消失也快的國家,跑步將只是一個時尚,不久就會煙消雲散。但是席捲美國的全民健身運動持續時間之長,範圍之廣,使他們喪失了進入美國市場的絕好時機,這中間遲鈍的反應是阿迪達斯失敗的關鍵。

但是,阿迪達斯輕視小公司,對他們的挑戰不屑一顧,也是它失敗的重要原因。阿迪達斯的經理還在想,耐克公司無非和以前的一些小公司一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沒想到耐克根本不是想像中的等閒之輩,他看準了機會,先是在美國市場徹底擊敗了阿迪達斯,又在全球市場蠶食阿迪達斯的市場份額,使得阿迪達斯遭遇了一場很大的危機,過了很長時間,才緩了過來。

所以,作為公司的領導者,沉湎於過去的勝利、輕視弱小的對手是危險的。阿迪達斯曾經很厲害,但在成績面前放鬆了警惕,結果敞開大門,讓耐克抓住了機會。對於耐克公司而言,擊敗阿迪達斯並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招數,它的制勝法寶就是有效地模仿,從阿迪達斯那裡學到生意和銷售的經驗,然後用來對付阿迪達斯公司。阿迪達斯所有招數幾乎都被耐克採納,而對耐克的創新卻置若罔聞、十分輕視,這種對比恰好是這場競爭勝負的反映,也為生意人敲響了警鐘——商業競爭中,千萬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這一天規,善於察言觀色、看人說愛,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這一天規,善於察言觀色、看人說愛,賺錢不難。這一天規是鬼谷子的一段話,原文為「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事;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戰者言,依于謙;與能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
  •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這一天規,做到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這一天規,做到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賺錢不難。這一天規出自鬼谷子:「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做生意賺錢,最重要的也是抓住市場的運作規律,順應市場某種層次的要求,做到順勢而為、因勢利導。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寧夏某公司出產了一種名為「元福記」的枸杞產品,在當地名氣很大,公司老闆想要將其推向全國市場,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各地量販店或地區經銷商大力發展批發業務。李某是負責「元福記」枸杞天津業務的,當他按照總部的計劃行動時,卻受到了挫敗。
  •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不做自負、自大的老闆,否則,容易吃大虧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不做自負、自大的老闆,不要讓你的下屬討厭你,否則,容易吃大虧。這一定律就是心理學中的「法厄同行為」,這條定律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是太陽神赫利俄斯生活在人間的兒子。
  • 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才能避免吃虧上當!
    做生意,悟透36計這一計,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才能避免吃虧上當!這一計便是36計第十計「笑裡藏刀」,其原文為「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其大意是說,表面上要裝的讓敵人深信不疑,使其安下心來,喪失必要的警惕,而我方則在暗地裡另有圖謀。
  • 當你負債纍纍時,要悟透曾國藩的「六個字」,悟透了,越走越順
    現如今,人生就怕沒錢,沒錢的時候,誰都看不起,做什麼都不順。如何讓人生越走越順,我們應該學習曾國藩的「良好家風」。他被稱為「晚清第一完人」,其後代也有所作為,他是如何「治家」的,總結起來為「六個字」:勤、孝、儉、仁、恆、謙。當你負債纍纍時,想要東山再起,需悟透曾國藩的「六個字」。
  •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用心傾聽員工的心聲,員工才會用心回報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用心傾聽員工的心聲,做到高效溝通,員工才會用心回報,賺錢不難。這一定律就是管理學中著名的「威爾德定律」,他出自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人際溝通始於聆聽,終於回答。」
  • 做生意、賺大錢的八條天規,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不看虧大了
    但五千年華夏文明,商人始終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也總結出了不少包含大智慧的經營天規。以下就分享做生意、賺大錢的八條天規,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大智慧,若能悟透,賺錢就不是難事。做生意,利潤其實就源於買賣的差價,也就是低進高出。時賤而買,時貴而賣,這一條經營天規是被公認為「商祖」的白圭提出的,白圭強調,做生意要看準時機、把握時機,在恰當的時機選擇買進或賣出,做到當機立斷。二、「見端知未,預測生財」。
  • 男人慾成大器,悟透孔聖人的這一天規,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
    男人慾成大器,悟透孔聖人的這一天規,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這一天規出自《論語·微子篇》,原文是「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歟?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強調的是,君子應該堅持自己的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通俗地講就是:即使無能為力,也要努力為之。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悟透兩條天道,遲早飛黃騰達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悟透下面這兩條天道,遲早飛黃騰達!一、昌家之道留餘忌盡《周易·復卦·象辭》上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指的是太陽到了正午,就會西落,十五的月最圓,殘缺之時馬上到來。天地有此虧盈消長之道,人世間的事物也是如此。
  •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一心理效應,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一心理效應,避免以己度人,請設身處地理解員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現在這些網際網路大佬避免因為996而影響聲譽的關鍵,這一心理效應正是上面講到的「投射效應」。
  • 做生意,悟透這一流行的理論,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戶,賺錢就不難
    做生意,悟透這一流行的理論,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戶,賺錢就不難。數據統計顯示,在噹噹、京東圖書這樣的網上書店的營業額中,幾乎有一半是那些非暢銷書所貢獻的。生意人肯定知道「二八法則」:「生意80% 的利潤來自20%的客戶。因此,做生意應該重點關注那些20%的客戶。」「二八法則」在以往商業社會的確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可在最近一二十年的商業實踐中,或許生意人也發現了這樣一個尷尬的情況:新客戶越來越少,而那些所謂的重點的20%的客戶越來越不「重點」,指望這些客戶的話,銷售額會越來越低。
  • 一個男人,若想出人頭地,需牢記這三大成事天規,悟透助你成大事
    老祖宗的智慧:一個男人,若想出人頭地,需牢記以下這三大成事天規,悟透助你成大事;男人慾成大事,需牢記這三大成事天規,來學習下吧。二、做事要問心無愧,立業需量力而行原文:「處事有何定憑,但求此心過得去;立業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譯文:處事應該以什麼作為評斷是非的標準呢?
  • 當你負債纍纍時,要「悟透自己」
    當你負債纍纍時,一定要悟透自己,才能東山再起。與其瞎折騰,不如休息一小會,看清了自己,再好好折騰,避免做徒勞無功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01悟透自己的能力。有一句歇後語:「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悟透了自己的能力,才能找到立足點,讓能力配得上自己的位置。俗話說:「好馬配好鞍。」一個合適的位置,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成為一個很好的跳板。02悟透自己的人脈。
  • 悟透這一做人天規,人緣會越來越好
    悟透這一做人天規,人緣會越來越好這一天規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一章,原文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自以為是」是人性最大的弱點之一,在這條天規中,《道德經》認為,只有真正做到自知,人們才能克服「自以為是」的弱點。
  •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做到待機而動,後發制人,賺錢不難!
    做生意,悟透36計中這一計,做到待機而動,後發制人,賺錢不難!這一計就是36計第四計「以逸待勞」,其原文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這一計的主旨是說,要想擊敗敵人或者使其陷入困局,不一定要採取打的辦法,應該使強敵因疲憊而削弱,使己方由劣勢轉化為優勢。
  • 若能悟透,福氣不請自來,人生少有災禍
    若能悟透,福氣不請自來,人生少有災禍,這五種智慧也講透了「吃虧是福」的原因,來看看吧。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下的吃虧,未必就是壞事「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曾經給一個叫鄭煊的遠房親戚送過這樣一句話:「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 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
    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好與興趣是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道德經》是一首思想與內涵極其豐富的「哲學詩.《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老子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主要論述「道」與「德」之義。
  • 做生意,當老闆,悟透這6個成語,管理好你的員工,賺錢往往不難
    做生意,當老闆,不會管理員工怎麼辦?悟透下面這6個成語,做好管理工作,輕鬆幫你搞定,賺錢往往不難。不過,擁有人才,並不等於就擁有成功、就能讓人才幫你賺錢,關鍵之處還在於怎樣去使用人才,給人才找一個合適的、可以讓他最大限度發揮光和熱的位置,也就是知人善任。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潛能,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否則的話,即使是再優秀的人才也有可能被埋沒,成為庸才,最終只能落得江郎才盡的悲哀結局,而對公司和老闆而言,也是巨大的損失。
  • 王陽明:一個人若想成大事,要悟透這一「天規」,否則一事無成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不是靠求人,也不是靠借力,而是……靠自己;一個人,要想成大器,需悟透這一天規,否則,會一事無成,這句天規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求人不如求己」。龍場的環境非常惡劣,剛到那裡,王陽明的隨從就病倒了,王陽明放下自己的身份,親自照顧隨從,熬藥,打掃衛生,什麼都做。也正是這一次的流放,讓王陽明頓悟:聖賢的意思,就是努力去踐行自己內心的良知,以最終求得真理,而這良知不在外面,就存在每個人的心裏面。王陽明的這次流放被稱為「龍場頓悟」。
  • 人生,悟透了,也就釋然了
    人生已過半,回首當初,世間人海茫茫,誰曾為你駐足停留;時光流水飛逝,誰曾與你相伴。當你悟透時才懂得,這世間真心知己亦不過一二。反之,假仁假意,存心利用你的人倒是不少。悟透了,也就釋然了。每當難眠之夜,靜心思緒,人的一生來也匆匆,去亦匆匆,每天都在為錢財名利而爭鬥,活得太累。為了生活,為了自己與家人,拼搏到無能為力,辛苦到感動自己。這一路的辛酸,得到了許多,同時亦失去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