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買房遇上洋房、高層二選一時,你的選擇會是什麼?——景德鎮江山一墅!
很久以前地不缺、人不多,所以城市中的樓房建設的都不怎麼高,但隨著城市土地供應越來越緊張、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再建這麼矮的房子就不合適了,於是高層順勢而出,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對房子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
房子太高、人太多,每天晚上小區裡面都是鬧哄哄的;難得的休息日,想要曬會太陽,哪想陽臺的陽光一半都被前面的房子擋住了;好不容易抵抗住手機的誘惑,決定早點睡,結果樓下大媽跳廣場舞的聲音震天響,無奈中玩手機又是11點……
很多人選擇高層住宅,就是想著一能夠在城市落腳,不用因為租房到期而頻繁搬家;二是能夠住在離工作更近一點的地方,不至於早上遲到扣錢。但他們從沒想過住進高層之後每天都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
種種現實面前讓業主更少、綠化率更高、容積率更低的洋房脫穎而出,但洋房更高的價格真的值得買嗎?或者說洋房在以後會比高層更值錢嗎?
對買洋房的疑慮,大多數人總是在價格和未來升值空間上考慮過多,而答案也是非常明顯的,以目前市場來看洋房比高層更值是肯定的!
1、價格
首先必須得承認,相同面積下洋房的單價肯定也更高(當然不排除有和高層價格幾乎相同的洋房存在),但這多出來的價格你能夠享受到了社區氛圍是高層不能比擬的,對于洋房來說,固定的層高就已經向我們證明未來入住後,你將享受到更多的綠色、更多的公共空間和休閒設施,而高層你就只能寄託於附近有個公園了!
2、潛在升值能力
樓層越高需要為維護所付出的價格和時間就越多,以外立面維護為例,一個只有5層的洋房一天就可以把小區的外立面維護做完,而那些動輒二三十層的住宅,一天可能只維護了幾棟房而已。
時間越長高層維護工作就越難,越到後面高層需要維護的內容就越多,需要因為適應社會而做的改造就越多,而這些工作就需要協調上百個業主才能輕鬆達成,但協調業主的活卻並不輕鬆。
也就是說多年以後出現必須出現拆除的情況,高層這麼多業主不僅協調難,如果政府不對承建商進行財政補貼,那對承建商來說絕對是一筆虧本的買賣,而洋房好協商、好拆除,最重要的是拆除後的商業價值更高,也就是說洋房潛在的升值能力會更高。
所以說不管是當前還是未來,洋房都會越來越符合業主購房的需求,而高層恰恰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越來越不值錢!
70年的產權,50年後就出現「疾病」,這2個高層「疾病」,難治!
有條件,為什麼要享受假洋房?這,才是真洋房!你還蒙在鼓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