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下上海歷史,到1849年法租界建立後,上海共有三個租界,租界在蘇州河北岸臨黃浦江的地區,英租界在蘇州河南岸與洋涇浜之間,法租界則在洋涇浜與上海縣城的護城河之間。1851年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3月,太平軍順長江而下攻佔了大清的陪都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國王朝,江南形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年9月,上海又爆發小刀會起義,義軍在一夜間就佔領和控制了上海縣城,上海知縣袁祖德被殺,後又復職的上海道臺吳健彰被擒。面對瞬息變化的局勢,列強和在華的外僑也難以判斷清廷與太平天國誰能取得勝利。
為了保護租界和僑民,他們提出了「武裝中立」的口號。《北華捷報》是上海出現的第一份英文報紙,1850年8月3日出創刊號,在創刊號的第一版就公布了一份《上海外國居民一覽表》。當時上海有僑民141人,到1853年上海的僑民人數大概在二三百人。僑民們深知,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應付這混亂的局勢,克服和渡過難關。小刀會起義是由福建的小刀會、金線會和廣東的三合會、天地會等多幫派聯合舉事。僅在一年之後,各幫派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內訌,軍處於「群龍無首」的混亂局勢,他們的敗局已定。列強也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放棄了「武裝中立」的口號,在從清廷那裡獲得若干利益後決定與清軍聯合鎮壓義軍。
1855年春,小刀會被鎮壓了。同樣,在南京的太平天國也發生了嚴重的內訌,他們不可能取代清廷成為統治者。對租界來講,他們已經度過了最困難和最危險的時期。1862年4月,法國領事愛棠(今餘慶路舊名「愛棠路」,即以其名字命名)以當初三租界聯合之事未被法國外交部批准為由,決定退出工部局,自己獨立成立「公董局」,而英、美租界表示繼續聯合。1863年,兩租界宣布正式合併,中文習稱「英、美租界」,但習慣上仍稱蘇州河南岸的原英租界為「英租界」,蘇州河北岸的原美租界為「美租界」。前面提到,1848年上海道同意以蘇州河北岸的虹口「沿江三裡之地」為美租界,但並沒有確定邊界線,這為以後美租界的界址埋下了隱患。
今虹口的長治路和東長治路舊名分別為「熙華德路」和「東熙華德路」,就是以862年至1876年美國駐上海領事熙華德的名字命名的。熙華德到任後,上海的局勢已經平穩,他就向上海道提出正式確定美租界的界線問題,並提出了一個被稱為「熙華德線」的方案,但被上海道駁回了,於是他對原「熙華德線」進行縮小修改。1863年,上海道臺黃芳同意了申請,確定美租界西起泥城浜對岸之點(約相當於今西藏路橋的北堍)向東沿蘇州河及黃浦江到楊樹浦(楊樹浦河,即今蘭州路所沿的河)向北三裡為止,從此向西劃一直線,回到泥城浜對岸之起點。但是這個協定議定後不僅沒有進行實地勘定界線。
又沒有在邊界上豎立界石於是一直到1893年上海道合聶緝槼、上海知縣黃承暄、會審公堂官員蔡匯滄組成一個委員會,才與美國領事正式籤訂《虹口租界章程》,租界的東界伸到了楊樹浦(河),面積達7856畝。從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籤訂之後的五十餘年中,中國與列強籤訂的許多條約為「通商條約」,即準許外國人在通商口岸可以「通商無礙」,以及涉及通商而確定的辦法。1894年開始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大清戰敗而告結束,次年,中日籤訂《馬關條約》,該條約的第六款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
日本臣民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其於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內地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該條款實際上承認日本人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建廠,生產的商品可以在中國各地銷售,而根據「最惠國條約」的原則,所有與中國籤訂有「最惠國條約」的國家同時獲得了這項權利。眾所周知,從西方資本主義誕生起,西方資本主義主要以「商品輸出」為手段,即通過將本國生產的商品輸向外國市場來獲得利益。而進入19世紀末,西方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向「資本壟斷」發展。
對外經濟政策也由「商品輸出」向「資本輸出」轉變。所以,中日《馬關條約》也迎合了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特徵。《馬關條約》之後外國在上海投資建廠成了潮流,同時,外國資本的輸入也促進了中國工業的誕生、發展和進步。租界是列強利用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領土上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他們採取西方國家的城市模式,建立城市的組織領導機構—工部局,規劃城市的發展,領導組織城市的管理和建設,使租界成為完全不同於中國任何城市的一個模式,加快了中國城市近代化的進程。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各位看官大大,都看到這了,麻煩給小編點個大大的讚唄!!您的關注和點讚,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嗯~,360度各種姿勢來求贊求關注!!?動動您發財滴小手,舉手之勞感謝各位看官們!!?祝各位看官們生意發發發,學業事業成成成,身體康康康!!!?感謝大家的支持!!小編在這裡感謝各位看官們了!??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看官們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雷同純屬巧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