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啥意思,你懂嗎?

2020-12-10 每日農業資訊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啥意思,你懂嗎?永遠被老農們掛在嘴邊的一樣東西,肯定就是二十四節氣,而且「冬至」在農民的心裏面,肯定就是二十四節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了。每當到了冬至的當天,農村的家家戶戶都會湊在一起吃餃子,甚至在很久之前,冬至這一天還是大家都要放假的日子。不過小編想說的並不是關於冬至的慶祝活動,而是這一天的天氣情況,在農民朋友的思想裡,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它當天的天氣如何,對年後的農業具有怎樣的參考價值呢?

在農村裡,關於冬至這一天的俗語就非常多,每年只要到這天,就能聽到不同類型的俗語從村民的口中吐出來,其中就有一句叫做「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究竟我們該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具體意思呢?這背後究竟藏著怎麼的道理。單純是按照整個句子的字面意思,那就是在冬至的這一天,倘若恰好遇到一個非常晴朗的天氣,也就是太陽掛在天上,那些在來年的秋天,就一定能夠看到大豐收的場景,所收穫的糧食豐盛得把家裡面用來拉糧食用的牛都累死了。

不過關於這局俗話,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不少的人都覺得,這個解釋已經過時了,現在這種說法根本就是不靠譜的。但是小編就認為,無論這句話在現在來說究竟是對還是錯,它還是充滿了曾經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對待冬至這個重要節氣的尊敬,還有對待將來家庭在農業生產上面最好的憧憬。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啥意思,你懂嗎?

但是這句農村的俗語,對於天氣情況的分析,在現在還真的沒有一點科學的道理了嗎?冬至的這一天天氣與第二天的秋天聯繫,還有與明年夏天的天氣狀況,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沒有什麼關聯的,似乎還真的很難用科學的道理去把這句話解釋清楚。不過這也許就是老一輩的農村人通過代代相傳之後,對天氣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罷了,至於這句話最後對於農業的發展方面有沒有幫助,這個誰也說不準,也就不要太較真了。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我們在農村是非常容易聽見的,大部分都是從老人的口中說出來,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是正確的,但都是在過去什麼東西都不太發達的社會裡,人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而已。小編只能說,這些句子具有參考價值,但就是說不清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冬至剛剛過完,今兒一早,不少鄰居就聚在了鄰居老廖家的熱炕頭上聊起了天。農村人嘮嗑的話題無非就兩點,一個天氣一個收成。大家望著院子角落的積雪,無意間就談起了來年的收成會不會好的話題。這個時候,對「農諺預測「比較熟悉的老廖說道:」昨天就是冬至,咱老祖宗們以前會用冬至天氣來預測下一年的收成!這二者有著一定的關係呢!「隨後便用兩句諺語解釋了起來!一,「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這句農村諺語說的是,要是冬至天氣爽朗,那麼來年的瓜果梨棗就會豐產,比如我們這裡的桃子、大櫻桃、蘋果之類的水果就會大豐收。
  • 「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老農告訴你,來年莊稼收成怎麼樣!
    期待已久的冬至終於到來啦!今天老農剛出門就碰見了隔壁家的張大爺,遠處只見張大爺抬頭看了看天,然後又低下頭嘴裡念叨著什麼,走進一問才知道,張大爺說的是:今天是冬至,冬至這一天天氣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到來年莊稼收成的好壞。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關聯」呢?
  • 「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聽老農說說,過年冷不冷
    農村人說農村事,與您暢聊身邊農村人與農村事,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哦!獲取更多農村有趣事,好玩事。作者:小單【原創.首發作品】清晨孩子上學,看著田地上灰白色的霜,問那是雪嗎?然後高興地說:是不是可以堆雪人了!
  •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是要過年了,這不,明天就是冬至,大家肯定會知道這天是要吃餃子的,民間有這樣的習慣,據說吃餃子是為了保護耳朵不被凍,當然這種說法怎麼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 為什麼農村人說「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話有何依據
    為什麼農村人說「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話有何依據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老李聊聊農家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一轉眼已經到冬至了,2018年馬上就過完了,在過一個月多就是春節,估計大家跟我心中都是又悲又喜吧!冬至對於北方來說更是個重要的日子,每家都會包餃子吃,而且很多地區都稱冬至為「小年」,這天也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如果遠在外地的親人,也會打電話發消息,告知這一日要吃點好的,記得也要吃餃子。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冬至節氣,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日照時長開始增加,黑夜逐步的縮小,因此,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當然,在農村,冬至節氣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比如說以下3句俗語,大家認為有道理嗎?一、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啥意思?
    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寒冷。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七夕立秋兩相連,秋收過後快耕田」,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今天是七夕節,而明天確實立秋,七夕是我國特有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今天剛好是陰曆的七月初七,而在農村人們為了紀念這種傳統節日會進行一些風俗活動,但是七夕也被稱為中國版的情人節。七夕節農村還有很多俗語「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七夕立秋兩相連,秋收過後快耕田」、「六月立秋愁死牛,七月立秋慢啾啾」,這些俗語都流傳已久,很多農村人依然在傳承這些特殊語言。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農村俗語「早立秋,涼悠悠;晚立秋,熱死牛」,什麼意思?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在農村,對於農民來說,一般都看重農曆,今日立秋是農曆六月二十六日,因而今年立秋在六月!在農村,有俗語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很多青年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沒有啥意思,但是真的如此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看重農耕,因為人們要吃飯,填飽肚子,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可是古代糧食也不高產,所以人們才會非常注意天氣的變化,創造出冬至這一說法,甚至會吃餃子以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還有6天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大寒節氣。
  • 2020年進入大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
    然而今年是「伏包秋」現象,大暑期間明顯降溫還是不太可能,俗話是「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正是體現了大暑期間氣候情況對後期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那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呢?這是運用了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牛是指的黃牛、水牛等耕牛,它們並不會笑,也就更談不上「笑死」。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耕牛會比較開心,因為有吃不完的青枯飼料和草料。如果大暑期間降溫、降雨現象明顯,玉米、水稻和小麥等農作物就會長勢很差,抽穗孕穗沒有足夠的日照和熱量也會有很多乾癟的穗粒。農業種植效益差的時候,秸稈、乾癟穗粒就會被收集起來餵羊餵牛,冬天牛就不愁吃了。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關於俗語老話,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隨口來上幾句,但若是要針對某個節氣變化來說幾句經驗之談,可能就有些困難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太多的行業值得我們去分心和專注,故而一些時令俗語很多人就漸漸忘卻了,秉承著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宗旨,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句關於冬至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還有不到三天一年一次的冬至日就又要來臨了,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農村俗語:「冬至『飈』大雪,糧價往下跌」,是啥意思?
    同時,從「冬至」的詞意上來看,真正的冬天也會從這一天開始,況且,民間也會從這一天開始計算「數九寒天」,從「一九」開始數起,直到「九九」結束為寒盡。從以上的介紹來看,冬至原本只是一個節氣,只是「數九寒天」的開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在民間卻有這麼一句俗語-----「冬至『飈』大雪,糧價往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