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聽老農說說,過年冷不冷

2020-12-04 鄉村小單

此生有幸能與君在此相識,感謝您願讀小單的文章。農村人說農村事,與您暢聊身邊農村人與農村事,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哦!獲取更多農村有趣事,好玩事。

作者:小單【原創.首發作品】

清晨孩子上學,看著田地上灰白色的霜,問那是雪嗎?然後高興地說:是不是可以堆雪人了!是呀,冬天雖寒冷,但它也帶給了我們歡樂,冬天到了,轉眼間已是2019年的農曆冬月底了,早晨人們紛紛穿上了棉襖,中午卻又紛紛脫去棉衣,村裡的王大爺憂心忡忡地說「該冷不冷,該下不下」恐怕這年景難成咯!

古人云「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時下整個冬月就剩一周左右的時間了,而入冬月以來,老天降下的雨水量真是少之又少。也難怪村裡的老人們,近來對這個冬季的天氣探討不斷,王大爺要想知道後續天氣冷不冷,看冬至那天的天氣如何,可得知一二,接著大爺他說了這麼3句農諺,以此來作為他的理論依據。

冬至在月尾,開春雪花飛

2019年冬至日是農曆冬月廿七日,而這句農諺老話的意思是,如冬至日在月底,那麼,這一年冷得就比較晚,開春之後才會見到雪花飛。從今年的冬至日時間和農諺老話的意思來看,今年冷天氣還在後面。

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

冬至,古代時就無論宮廷和民間都十分重視,古代君王會在冬至日向天地祈禱,祈求減少國中的人民的疫疾,荒年和人民的飢餓與死亡。而民間百姓除了習俗,古代人們認為冬至正值「陰陽」相爭之日,通過冬至日的天氣陰晴變化,是預測未來晴雨、冷暖的好時機。

這句農諺老話就是根據,如果冬至日出太陽總結出的,一預測未來天氣如何農諺話語,意思說,如果冬至日天氣晴朗出了太陽,那麼這一年的春節前後就會特別的冷,提醒農家養牛人要注意管理好,及時給牛圈做防寒保暖等工作。

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冬至日天氣晴朗出了太陽,那麼這一年的春節前後就會特別的冷,因為寒冷能凍死田地中的害蟲和蟲卵,同時一些雜草也會被凍死,此外冰雪充足,能使土壤質地變得鬆散,土壤水分足,利於來年農事生產,後句的意思,指的是莊稼糧食作物大豐收。

村裡上了些年紀的人們,對於王大爺的說法都持贊同看法,不過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因為有精準可靠的天氣預報,都覺得農諺老話,如今不過是農閒打發時間的話題吧了,加之時代的不同,早就做不得準了。王大爺他們確堅持說,這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經驗,我們年輕人太不懂。相持不下,想想本就是一場閒聊,大家也就沒繼續爭論必要了。或許真如農村老人們所言,農諺預測天氣確實具有一定的準頭,但無可置疑的是農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大家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

又是一年末,今年冬季的雪也真是該下的時候了,相信這個時候,不少朋友都在盼望著,盼望一場鵝毛大雪從天上飄落下來,給麥田蓋上厚厚的「棉被」,讓村莊銀裝素裹,讓孩子的戲耍笑聲響徹山谷,在雪地裡打滾,給雪人安眼睛加鼻子,但伴隨全球氣候的變溫暖,這樣的冬季美景,在筆者家鄉,幾乎已達二十多年無此「盛景」啦!同時再提醒大家,要多關注氣候及環境問題。

不知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你們家鄉今年下了幾場雪了呢?歡迎評論留言,暢聊一二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村人說「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話有何依據
    為什麼農村人說「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話有何依據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老李聊聊農家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一轉眼已經到冬至了,2018年馬上就過完了,在過一個月多就是春節,估計大家跟我心中都是又悲又喜吧!冬至對於北方來說更是個重要的日子,每家都會包餃子吃,而且很多地區都稱冬至為「小年」,這天也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如果遠在外地的親人,也會打電話發消息,告知這一日要吃點好的,記得也要吃餃子。
  •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
    農村老話:「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咋有這說法,真那麼冷?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是要過年了,這不,明天就是冬至,大家肯定會知道這天是要吃餃子的,民間有這樣的習慣,據說吃餃子是為了保護耳朵不被凍,當然這種說法怎麼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 今年過年冷不冷,村裡老人卻說「冬至月半,秋衣過年」,啥意思?
    答案就是「俗語」,農村有很多俗語,各式各樣的都有,天氣方面的也不例外,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掌握了解天氣的秘訣,看冬至前後的溫度就能掌握過年甚至三月份的天氣,朋友們是不是感到很神奇?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幾句在農村流傳甚廣關於預測天氣的俗語吧!
  • 「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老農告訴你,來年莊稼收成怎麼樣!
    期待已久的冬至終於到來啦!今天老農剛出門就碰見了隔壁家的張大爺,遠處只見張大爺抬頭看了看天,然後又低下頭嘴裡念叨著什麼,走進一問才知道,張大爺說的是:今天是冬至,冬至這一天天氣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到來年莊稼收成的好壞。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關聯」呢?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 農村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現在是幾九,過年時候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現在是幾九,過年時候冷不冷?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的時節階段按照民間的說法,是集中在三九和四九期間,這也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數九歌之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關於俗語老話,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隨口來上幾句,但若是要針對某個節氣變化來說幾句經驗之談,可能就有些困難了。這一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冬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的,雖然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了一年的最南端。關於如何預測接下來的天氣到底冷不冷,老祖中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這,就比如這句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依照這句俗語的表面意思是指如果這個冬至日在十二月的開頭,那麼在過年的時候天氣將迎來大寒,非常寒冷。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啥意思,你懂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啥意思,你懂嗎?永遠被老農們掛在嘴邊的一樣東西,肯定就是二十四節氣,而且「冬至」在農民的心裏面,肯定就是二十四節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了。每當到了冬至的當天,農村的家家戶戶都會湊在一起吃餃子,甚至在很久之前,冬至這一天還是大家都要放假的日子。不過小編想說的並不是關於冬至的慶祝活動,而是這一天的天氣情況,在農民朋友的思想裡,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它當天的天氣如何,對年後的農業具有怎樣的參考價值呢?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19年春節到底冷不冷?看看老農是如何說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今年冬至是哪一天?過年期間到底冷不冷?
  • 冬至為什麼大過年?
    冬至大過年 ◎ 劉明武 粵港澳臺四地均有「冬至大過年」之說,但是民間與學界均沒有「所以然」的答案。親愛的讀者朋友,您知道冬至為什麼大過年嗎?首先應該知道的是,冬至是太陽節,是太陽回歸的第一節! 一、《周髀算經》論冬至 冬至,確定在立竿測影之下,具體確定在中午日影的最長點。《周髀算經·天體測量》:「冬至晷長丈三尺五寸。」晷,立竿測影之儀器也,立竿測影之竿也。晷長者,日影長度也。一丈三尺五寸,這是冬至這一天中午的日影長度。
  • 19年過年的時候會很冷嗎?
    19年過年的時候會很冷嗎?正常每年的數九是從冬至那天開始的,而今年的冬至是2017年12月22日開始的,那就數九天被!一九就是2017年12月22日至30日。二九就是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那三九就是從2018年1月9日至17日了。數九以後,我們老家這邊大雪連天,天氣預報說連續三天有雪。
  • 冬至大如年 阿拉上海人冬至講究什麼?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 俗語說:「陰過冬至晴過年」,啥講究?冬至將至,不妨一看
    俗語說:「陰過冬至晴過年」,啥講究?冬至將至,不妨一看不知不覺冬至馬上就要到來了,大家早上出門都要裹緊衣裳,從而抵禦嚴寒。在農村,一些稍有經驗的人也在猜測冬至的天氣如何,他們說"陰過冬至晴過年",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如果是陰天,那麼過年的時候就會是晴天。這句話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我們的先輩們總結出來的俗語,雖然聽起來還挺不靠譜的,但是經過多年的觀察,這句俗語的"中獎率"還挺高的。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摘要: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文/農夫也瘋狂臘月十五就到了,從這天開始也要迎來春運了。今年的春運來得有點早,從1月10日就開始了。說到過年,現在雖然沒有以前那麼渴盼了,想起小時候春節剛過去不久就有在期盼著下一個新年了。如今當初的小孩子已經長大了,對於過年卻反而有點害怕了。害怕過年,春節也不敢回家。就算是回到農村老家了,過年走親戚也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去到親戚家裡放下禮物,前腳剛到後腳就又要準備離開了。和過去相比,如今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年味卻更變淡了。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至是在頭還是在尾?
    村子裡的一些老人說冬至就要到了,應該降低溫度。從冬至節氣開始,進入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時間。至於冬天天氣冷不冷,村裡看天氣的老人說:「冬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冬天結束了,冰冷的幽靈「有道理?冬至是在今年的開始還是結束?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確定年最早的節氣之一。俗話說冬至有一年那麼大。因此,冬至也被稱為「亞洲年」和「小年」。在過去,冬至不僅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今大雪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