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國的拆遷政策,拆遷戶只有在獲得拆遷賠償後才允許正式進行拆遷,安置房是拆遷賠償的主要形式,然而一些拆遷戶在得到安置房後,對安置房並不滿意,想要將它轉賣出去,再拿轉賣安置房的錢購買新的商品房。由於安置房在轉賣之時價格普遍比新商品房要低,中介公司在介紹房源之時也喜歡推薦安置房,一些著急買房的人難免貪圖便宜,打算購買安置房。然而中介的推薦真的可信嗎?安置房究竟能不能買?
首先,不是所有的安置房都允許買賣的。安置房伴隨中國拆遷政策而生,推出目的是解決業主房屋土地被徵收後如何安置的問題,屬於保障性住房。目前安置房存在兩種,一種是有房產證的,令一種是沒房產證,只有擁有房產證的安置房才允許在市面上進行交易買賣、轉讓,否則屬於非法的交易行為。因此在購買安置房時,一定要查看該房源擁有者是否擁有房產證,否則就算自己花了錢,房產也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除查看房產證之外,還需注意該安置房是否處於交易限制期內,有些安置房只有居住滿五年之後才允許上市交易,否則也屬於非法交易,因此購買安置房之時,一定要查看房產證日期,確保該房源滿足交易條件。
最後,安置房作為保障性住房,不僅在市價較低,升值空間也較小。安置房的出現就是為了快速解決拆遷戶的居住問題,因此建造安置房時對於地段的選擇不比商品房用心,甚至較為偏僻,購買商品不但難以升值,轉賣時還容易虧本。普通購房者住房需求太過迫切,願意接受更為繁雜的手續購買安置房,買回來也不划算,房產投資者就更不要選擇安置房了,買回來也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