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規定:限制未成年人觀看直播,許多遊戲主播要「涼涼」?

2020-12-05 電競咕咕姬

隨著遊戲行業的發展,電子競技的行業化、正規化,直播行業也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中,但觀看直播的人越多,就開始暴露出一些問題了。關於未成年人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充值巨額用於打賞主播等報導層出不窮。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北京時間7月31日,由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上海市網路遊戲協會、上海市網際網路上網服務行業協會、上海市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電子競技直播轉播平臺管理規範》正式發布。該文件除了對主播和彈幕進行監管以外,首次發布了關於未成年人觀看直播的限制規定。

該規範主要規定了未成年人的觀看時長和消費限制。時常限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直播平臺不應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直播服務;未成年人每日觀看直播不得超於1.5小時,法定節假日不得超於3小時。

對未成年人用戶消費限制:除非徵得監護人明確同意,平臺不得向未滿八歲的用戶提供任何付費服務;8-16歲的用戶單次充值不得超過50元,每月累計消費不得超過200元;16-18歲的用戶單次充值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不得超過400元。

對於這樣的規定,對於部分未成年粉絲較多的主播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目前電子競技直播領域,最火的四個遊戲直播分類分別是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絕地求生,其中絕地求生觀眾大多數觀眾均為成年人,所以這樣的規範對其影響並不太大;英雄聯盟方面,雖然有一部分未成年玩家,但大多數直播打賞用戶仍是成年人。

新規後的重災區莫過於王者榮耀直播和和平精英主播,這兩款遊戲雖然用戶數量龐大,玩家年齡層老少都有,但在直播方面,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用戶,所以對於未成年人觀看時常的限制和消費限制,對於這兩款遊戲主播來說,人氣和打賞都將大大減少。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除非做到人臉識別加上身份證驗證,否則很難做到真正的鑑別成年與否,而目前未成年用戶只需要記住父母的身份證號碼就能為其提供成年服務,這樣的新規不過是一紙空文。

相關焦點

  • 直播行業的風停了,要涼涼
    監管部門接連出手發布監管條例: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11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11月1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直播行業迎來史上最嚴監管。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疫情以來,中小學生在家中上網課更多了,「熊孩子」們在網絡平臺「一擲千金」打賞主播、給遊戲充值等現象也頻繁發生。不少家長向平臺申請退款遭拒而起訴,而訴訟結果各有勝敗。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廣電總局出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
  • 探秘未成年人直播:打網遊、撒嬌挑逗、喊麥「社會搖」
    不過,仍有不少直播平臺的認證門檻較低,沒有對年齡進行特別限制,直播間裡也不乏低俗內容。這類主播在直播中經常穿著水手服或者學生制服,會刻意向粉絲賣萌撒嬌要禮物,甚至舉止性感挑逗。有中學生想輟學當主播  因為日趨火爆的未成年主播,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的馬建斌正經歷一場風波。  馬建斌的弟弟今年上初一,「之前,他並不沉迷遊戲。可能因為周圍的鄰居小夥伴都搬走了,沒有玩伴,他便開始玩遊戲。
  • 鬥魚女主播越來越誇張 穿貓女裝直播太低俗,未成年人該如何把持
    說到近來對於直播平臺上內容的尺度似乎有放寬的跡象,不過這樣的情況卻導致了一些女主播們越來越過分,為了流量和禮物不惜將一些低俗的東西直接搬上舞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近日的直播中,鬥魚的一場連麥PK就讓不少水友大開眼界,其中來自絕地求生的女主播一套類似貓女裝的服飾上鏡徹底震驚了在場的水友,在眾多女主播中這樣的裝扮爺算是極其誇張了。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目前,儘管國家沒有明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法律法規,但部分地市出臺了相應的規範。2016年,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與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企業共同發布了《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
  • 保護未成年人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將出臺
    據統計,每10個直播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理性自控能力不足,甚至出現「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等事件。對於當下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的問題,你有什麼建議?近年來,關於一些未成年人將學費、生活費用於打賞主播,盜用家長資金帳號在直播平臺上「一擲千金」的新聞屢屢發生,對於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存在的激情打賞和高額打賞行為,必須嚴厲規範,培養孩子的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正向的興趣愛好。2.分析問題原因(1)未成年人年齡小,自身自控能力缺乏。
  • 未成年幾歲可直播?八成網友稱應禁止 專家:電競、教育類可放寬
    事實上,「是否應該限制未成年人直播」「多少歲以上可以直播」等問題早就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南都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份,全國青聯就在兩會上提出了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建議。有知情人士透露,即將出臺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中將新增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相關規定。
  • 【最美「警」色】金沙公安分局幫助群眾追回未成年人網絡直播消費...
    【最美「警」色】金沙公安分局幫助群眾追回未成年人網絡直播消費錢款獲贈錦旗 2020-11-30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行業禁止未成年人「涉足」?全國青聯的這一提案,網友一致說好!
    近日,全國政協青聯界別在兩會上提交了《關於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提案》,建議儘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及考慮對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作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提案引發網友熱議:近年來,網絡直播行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
  • 未成年人主播成父母賺錢工具 主播「娃娃兵」該管管了
    近日,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提出,「直播營銷人員或者直播間運營者為自然人的,應當年滿十六周歲。」受訪專家認為,徵求意見稿為保護未成年人主播提供了法律遵循,同時,保障未成年人主播的合法權益,還需要家長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學校、平臺、政府相關部門等的共同努力。
  • 十幾歲孩子做直播自律公約如虛設 未成年網絡主播背後隱憂
    不過,仍有不少直播平臺的認證門檻較低,沒有對年齡進行特別限制,直播間裡也不乏低俗內容。  未成年主播都直播什麼  通過3天的搜索整理,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網絡直播平臺上,未成年主播的直播內容可謂各種各樣,其中就包括此前已引起關注的未成年媽媽。
  • 終於有相關規定出臺!未成年人不允許在「直播平臺」上打賞
    電商平臺還帶動了直播平臺的發展,當然也有的直播平臺並不是以賣衣服為主。比如說有一些主播是以顏值吸引顧客,他們賺錢的來源就在於顧客送出來的禮物。直播平臺有利有弊,但對於未成年人而言,好像是弊端大於好處。大家經常能夠在網絡上看到相關新聞,某某小朋友趁著家長不注意給直播平臺主播打賞上萬,讓家長操碎了心。有善解人意的博主會把錢退給家長,也有一些態度比較強硬,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打賞,自己並不會退錢。
  • 封禁未成年人打賞,律師:落到實處還需明確懲罰措施
    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近年來,未成年人動輒高額「打賞」的新聞屢見不鮮。未成年人是否能夠打賞主播,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之一。記者注意到,國家廣電總局此次明確規定,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平臺負有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的義務,並作出了限制打賞金額、處理問題主播等具體規定。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網絡安全】亂象頻生:未成年人成「老鐵」直播賺錢,該不該立法...
    「就知道要禮物」,舒奧華媽媽隨口說的一句話引起了老鐵們的反感。未成年主播不能直接索要禮物,似乎成了直播圈裡不成文的規矩。在部分觀眾看來,小孩子不好好學習,做主播都大人的主意,「有幾個小孩子想著自己賺錢的?」舒奧華媽媽不是這樣認為的。
  • 主播天佑被封禁:用說唱詳細描述吸毒感受
    針對備受關注的未成年人擔任視頻主播事件,2月1日起施行的《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規定,視頻直播網站聘請未成年人擔任主播或者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應當徵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多位專家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武漢通過立法的形式對未成年人擔任主播作出規定,具有強制約束力,有利於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 「萌娃」直播理若偏 監護人要把責任擔
    這樣的感觸,再一次把網絡直播要不要設年齡門檻的爭議提到前臺。未成年人直播,非營利性的自娛自樂是基本不存在的,直接的是賣貨、接受打賞,間接的是通過獲取流量來為商家做廣告而套取利益。由於利益衝動的存在,直播又不分級,受眾群既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小主播們自然會投其所好。
  • 未成年人抖音打賞主播2萬元,抖音卻回復:靠用戶自律!
    卻不想,睡一覺的工夫,孩子居然偷偷拿走手機刷抖音,並且給主播打賞近2萬元。近期,又有媒體報導一起未成年人抖音打賞主播事件。在報導中,父親林先生查看支付寶餘額時發現,孩子趁林先生睡夢之際,用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給抖音帳戶充值,併購買抖幣後瘋狂打賞主播。根據媒體報導:打賞持續了數小時,萬金散盡。
  • 給直播「打賞」戴上「緊箍」
    □樂 兵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通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通知要求,網絡直播用戶「打賞」需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備受爭議的網絡直播「打賞」終於被戴上了「緊箍」。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少年兩個月打賞女主播40萬」「熊孩子看直播頻現巨額打賞」……近年來,未成年人高額「打賞主播」的事件屢見不鮮。由於未成年人理性自控能力不強,金錢觀、消費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在主播的各種誘導下,往往會「情不自禁」打賞。特別是很多直播平臺上,用來充值、打賞的是遊戲幣、虛擬幣,更讓一些未成年人產生「花的錢不是錢」的錯覺,大把打賞不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