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壓沈萬三,將其流放不解恨,又對全族迫害,真因為仇富嗎

2020-10-21 薇顏淺史

富貴一詞,人人關心。有人為了它努力終生,也有人為了它一夜白髮。然而,在元末明初,富貴一詞卻直接被一個人名替代。提起此人,人們便想起潑天富貴。而此人,便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沈萬三

但是,雖然沈萬三雖然擁有無盡的財富,但是其人卻被朱元璋流放充軍,其子孫也遭朱元璋百般打壓。那麼,到底誰才是沈萬三呢?朱元璋為什麼要幹掉沈萬三呢?沈萬三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想要知道這一切的原因,首先我們得要具體地了解一下沈萬三其人。

沈萬三是誰?

沈萬三是明朝江南首富,在元末明初的時代裡,沈萬三就是財神爺的代名詞。甚至在民間,還流傳著沈萬三與聚寶盆的故事。

傳言沈萬三家中藏有一聚寶盆,每到夜間,在茫茫月光下,聚寶盆便能直接長出金銀財寶,所以沈萬三富可敵國,富貴潑天,成為一方巨富。

雖然故事只是傳說罷了,但是沈萬三的財富卻是真的。據說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卻沒有錢財修建城牆,沈萬三為了向朱元璋示好,主動提出幫朱元璋修建城牆,並且犒賞三軍。這些傳聞,足以可見沈萬三的財富之多。

早在元朝中葉的時候,沈萬三便隨其父遷徙至周莊,其發家致富後,也一直將蘇州當做是他經商的重要場所。

發家致富

沈萬三的故事雖然傳奇,但是他最初,其實也是靠著耕田種地才能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周莊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因此,雖然沈萬三家的只是一片低洼地,由於沈萬三的勤勞肯幹,很快就成了當地產量頗高的田地。

古書記載,沈萬三「躬耕起家,好廣闢田宅,富累金玉」,其周莊八景之一的「冬莊積雪」,便是再現當年在周莊躬耕時的場面。

沈萬三雖然勤勞踏實,努力躬耕,但是其第一桶金卻是由當時的富商陸德源所贈。陸德源是沈萬三生命中的貴人,他很賞識沈萬三的聰明才智,對於他的誠實守信也非常賞識。

當時他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也已經看破紅塵,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乾脆將自己的全部錢財轉贈給沈萬三,自己逍遙於山水之間,當了一名閒散道士。

沈萬三得到這筆財富後,增置田產,同時也明白,自己身處周莊,水路交通方便,不若利用這種方便,積極開展水上貿易。

他明白互通有無的道理,將內陸的絲綢和瓷器等東西,通過水路運往海外,同時也將內陸缺少的珠寶、象牙等東西採買回來,從中謀取利潤,財富再次爆炸式增長,最終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富商。

沈萬三為人好郊遊,結識好友,為人也樂善好施,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他最後的悲慘命運。那麼,朱元璋到底為什麼要殺掉沈萬三呢?為了躲避抄家流放的命運,沈萬三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幫助張士誠

如果說什麼原因讓朱元璋開始起了殺心,這個原因肯定首當其衝。當朱元璋扛起造反的大旗,救民於水火,最終稱王稱帝的過程中,可謂是千難萬險。而其中最大的兩個敵人之一,便是張士誠。

張士誠在跟朱元璋相爭天下的時候,將國都定在蘇州,而當時,沈萬三的主要發展地,則也是在蘇州。

或許是沈萬山敬重驍勇的張士誠,亦可能是被迫,反正在張士誠逐鹿中原的時候,沈萬三給予了張士誠不少幫助。張士誠非常感謝沈萬三,甚至還給他立了一個功德碑,表彰他的功績。

而這些舉動,無疑就跟朱元璋結下了梁子。朱元璋攻打蘇州,久攻不下,不知是否心裡也因此恨上了沈萬三。

其次,朱元璋出身貧窮,本身便有仇富心理,平定天下後自然也就看沈萬三不順眼。即使日後沈萬三為了平息朱元璋的怒火,主動承擔了修建南京城牆的責任,又費盡心力地犒賞三軍也於事無補。

最後,沈萬三貴為蘇州首富,平時又喜歡結交朋友,這在當地儼然已經形成了一股勢力。即使後來沈萬三真心想要投誠,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卻仍舊是一種威脅。

朱元璋本人經歷多年的戰爭,本身性格便十分多疑,自然更加不能留沈萬三。

於是,朱元璋才開始對沈萬三進行打擊,並且一次比一次更狠,更加地不留情面,開始不遺餘力打擊沈萬三。

第一次打擊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沈萬三就已經變成了他心底的一根肉刺,必須要除而快之。

沈萬三也料想到了朱元璋對他的不滿,於是主動提出出錢出力修城牆,還幫著朱元璋犒賞軍隊。但是顯然朱元璋並不領他的情。

明史記載,沈萬三主動要求幫助朱元璋修城牆,非但沒有讓朱元璋滿意,而且還說;「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

可以看出,朱元璋認為沈萬三是亂民,應該誅殺,對他的態度是深惡痛絕的。

就連一向以心善著稱的馬皇后想要勸諫,也只能說:「不祥之民,天降誅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

馬皇后知道朱元璋對於沈萬三的厭惡,不能直接正面勸諫,只能勸說將其流放雲南。經過了馬皇后一番勸諫之後,朱元璋稍微消了一些怒氣,但還是將沈萬三流放了雲南。

第二次打擊

朱元璋將沈萬三流放之後,仍舊餘怒未消,也覺得沈萬三的勢力還沒有消除殆盡。於是,又開始對其子孫進行迫害。

沒過幾年,朱元璋便讓人將沈萬三的兒子沈旺和兩個孫子逮捕,通通丟進監牢。對沈萬山的直系子孫進行打擊,這樣一來,沈家也就真正地元氣大傷。

第三次打擊

第三次打擊是最後一次打擊,也來得最為猛烈。有人上奏稟報朱元璋,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跟藍玉來往甚密,並且還支持藍玉謀反。

朱元璋怒不可遏,當即決定對沈萬三全族進行打擊。他當即下了一條命令,將沈萬三女婿以及剩下的沈萬三族人全部斬首,再次對他們進行抄家,財產充公,田產沒收。經過這一系列的打擊之後,沈萬三家族的勢力終於被抹殺殆盡。

沈萬三富甲一方,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讓人嘆息,從中,也足以可見人性的險惡,讓人不得不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朱元璋和沈萬三,看「仇富皇帝」的仇富那些事兒
    真實的朱元璋和沈萬三沈萬三其實在民間的知名度一直很高,《明史》記載他曾出資為朱元璋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後來自告奮勇說要出資犒賞三軍,惹怒了朱元璋,在馬皇后求情之下免其死罪,流放雲南。其實朱元璋和沈萬三並不相識,明朝建立之前,沈萬三便病死了,二人自然不可能再發生後續一系列的故事,當然,聚寶盆之說也只是個傳說而已,不過現在很多人還是會將聚寶盆供奉起來,以求好運,你家有嗎?雖然沒有出資修建南京城,也沒有流放雲南,但是沈家的確是在朱元璋一手組合拳下沒落下去的!
  • 明朝回憶:沈萬三為何被朱元璋流放
    通過國內外的商業往來,沈萬三賺取了很大的一筆差價,再加上他的生意頭腦,這時期的沈萬三如魚得水,成為全國的首富。當然民間傳說沈萬三曾經跟劉伯溫有過聯繫,被劉伯溫點醒,教給沈萬三的生意之道,分別是勤勞,誠信,智慧,機遇。沈萬三和皇帝的關係也不錯,自己還幫助皇帝修城牆。就是這樣一個有錢,有權,討皇帝喜歡的大富翁,最後竟然被皇帝給流放了,悽悽慘慘死去。這其中有哪些隱情呢?小編覺得可能跟以下幾點原因有關。
  • 有味的明朝史:沈萬三富可敵國,為何被朱元璋流放
    據說沈萬三和劉伯溫交往過,機智如劉伯溫,給沈萬三出謀劃策,生財之道,勤、誠、智、機。而沈萬三最後的結局卻是被朱元璋流放至死,之前沈萬三還曾經幫助朱元璋修城牆,那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掉這個跟自己沒多大關係,甚至幫助過自己的人呢?通過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明朝首富沈萬三?
    第二:陸氏贈財當時的沈萬三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經商信用而逐漸的小有名氣,並且引起了一位富人的注意。這位富人姓陸,他有著巨額財產,卻沒有可以繼承的人,年邁的他擔心這筆錢到了不合適的人手中,會引發不好的事情,因此他在了解了沈萬三後,便將自己的所有資材全部交給他,而自己則去當了道士,一直到壽終。
  • 千古之謎:朱元璋為什麼將沈萬三滿門抄斬
    沈萬三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據《明史)記載,他當年幫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功不可沒。後來他又自告奮勇地要出資犒勞軍隊,結果惹惱了朱元璋,認為他是故意展示財富,有謀反之心,之後在馬皇后的求情下,才免其死罪,將他發配到雲南。
  • 明史天天談:沈萬三為何被朱元璋流放
    民間都說沈萬三得到過劉伯溫的指點,那可是當朝的開國諸葛亮。他給沈萬三的發財經是八個字,勤奮、誠實、智慧、機遇。最終沈萬三是因為朱元璋懲罰而死,這樣的一個富豪,卻落到了如此悲慘的結局。為什麼朱元璋會流放他?甚至沈萬三曾經還幫助過自己修城牆。翻閱歷史,小編提出一下看法。
  • 沈萬三修城牆,又願意出資犒賞三軍,為何被朱元璋流放雲南呢?
    他的抱負決定了他和沈萬三的關係是共贏,也就是說,張士誠為了能長久地守住蘇州城,他需要得到沈萬三這樣的巨賈的支持。有人說,抄了他的家不更快捷嗎?大錯特錯,抄家只能解決一時之需,像沈萬三這樣日進萬金的人才能保證張士誠的長久之需。因此,他倆的關係很簡單,張士誠執政,沈萬三交稅,互惠互利。但是,這一套到了朱元璋這裡就不好使了。
  • 沈萬三處處討好朱元璋,為何最終還是被抄家流放,財富化為烏有
    其時,沈萬三已是名震天下的富豪。因為幫助過自己的對手,朱元璋對沈萬三恨之入骨,極欲除之而後快,卻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藉口。明朝初建,剛剛經歷過戰亂的金陵城滿目瘡痍。朱元璋定都於此,但所見之處皆是殘垣斷壁。
  • 朱元璋打壓沈萬三,只因沈萬三做了三件事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著名商人,據說是「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巨富。因為沈萬三富可敵國,後來,據說沈萬三被朱元璋所殺。但是按《明史》記載,沈萬三卻只是遭受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打壓,沒收家產,並發配充軍到雲南。為何當初朱元璋會打壓沈萬三,並甚至想殺了沈萬三呢?其實,朱元璋如此對待沈萬三,只是因為沈萬三做了三件事。1.沈萬三資助過張士誠元未農民起義時,沈萬三雖然有天才的商業頭腦,在政治上卻押錯了寶,站錯了隊與張士誠混在一起。
  • 明朝史今日說:沈萬三富可敵國,為何被朱元璋流放
    說到明朝的富人,那不得不提沈萬三了,據相關的歷史記載,沈萬三擁有的財富已經是當時世界前三甲了。據說沈萬三的財富,富可敵國,比當時的明朝政府還要有錢,換成現在的美元來看,約有兩萬億的美金,這是什麼概念呢?比四十個比爾蓋茨加起來還要多。沈萬三的財富讓當時的皇帝都頗為羨慕。
  • 如何理解朱元璋和沈萬三的關係?
    別稱沈萬三,萬三這個稱呼明顯帶有元代的時代氣息,萬三是指萬戶(元朝戶籍制度)之中的第三秀,因此又稱萬三秀、沈萬三、沈秀,這些名字在民間流傳,幾乎都忘記了沈萬三的本名。沈萬三財富的原始積累主要是家族的墾殖,也就是開墾荒蕪的土地獲得糧食收成,算是小有財富了。
  • 古代「馬雲」沈萬三,與開國皇帝朱元璋之間的歷史糾葛
    據《明史》記載,他當年幫助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功不可沒。後來他又自告奮勇要出資犒勞軍隊,結果惹惱了朱元璋脆弱的自尊心,認為他是故意炫耀財富,有謀反之心,在馬皇后的求情下,才免其死罪,將他發配到雲南。
  • 大明首富沈萬三被抄家流放!朱元璋表示:我沒有,我不是,別瞎說
    因為,結合眾多史料來看,沈萬三能不能活到那個歲數是一說;就算是活到了那個歲數,他會不會被流放雲南也是另外一說。如果《吳江縣誌》中的記載為真的話,那沈萬三甚至都算不上是明朝人,就更不要說是在洪武初年被朱元璋流放了!
  • 周莊大戶沈萬三,歷史上真的富可敵國?後來是否被朱元璋流放?
    對於他後來的結局,有一種說法如下:沈萬三曾多次在朱元璋面前露富,甚至有時候表現出了自己的財富甚至超過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作為皇帝必然不能容忍一個商賈之人在自己頭上動土,於是時刻都想要將他的財富據為己有。
  • 朱元璋為何要殺沈萬三?有錢沒關係,但不要嘚瑟!
    隨著饑荒越來越嚴重,朱元璋不得不離開寺院,四處流浪。童年的經歷,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朱元璋悽慘的童年經歷,鑄就了其堅毅、勇敢卻又殘忍、猜忌的雙面性格。成年後,朱元璋白手起家,他投靠郭子興,不斷發展自己的力量。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勢力越發強大,先後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豪傑,建立了大明王朝。
  • 朱元璋並沒有殺沈萬三,但為什麼要幹掉沈萬三家族?
    朱元璋和沈萬三的故事眾所周知,還曾有部電視劇叫《聚寶盆》專門為此介紹過,小編就不過多介紹了。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稱萬三秀。沈萬三是元末明初商人、巨富。吳興南潯(今屬浙江湖州)人,後隨父親遷居今江蘇崑山周莊東垞。
  • 這就是明朝歷史:沈萬三富可敵國,為何結局卻不好
    元朝時期的海運貿易非常發達,來中國做買賣的外國人很多,擁有糧食寶地的沈萬三,憑藉著得天獨到的優勢,財富的積累加速。熟悉海外貿易之後,沈萬三開始進行國際貿易。他把國外的特產運往國內,又把國內的特產運往國外。中間賺取巨大的差額。很快他就成了國內的首富。更是又不少傳說說他曾經受到過劉伯溫的指點,真是如此才讓他有了如此的經商頭腦。可是沈萬三最後的結局卻很不好,被朱元璋流放,最後死掉。
  • 明朝首富沈萬三,富可敵國?最後還是敗給了朱元璋
    正所謂「士農工商」,進入仕途成為一名官員那算是光耀門楣的頭等大事,而當商人做生意,在歷朝歷代都不被尊重,只能說有的朝代會適當放開一些政策,比如那不爭氣的宋朝,工商業就相對發達。而明朝時期,商人仍舊是不受人待見的職業,沈萬三儘管再有錢,他家的孩子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成為官員。
  • 笑談大明(增八)沈萬三並未被朱元璋流放雲南,而是死於明朝之前
    從這些文獻資料來看,朱元璋的行為非常矛盾,很多時候難以自圓其說。其實這裡面的問題很簡單,因為現在能收集到的明朝史料,有相當部分是偽造的。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關於朱元璋和江南首富沈萬三的那些事。將一個八十歲老翁充軍到雲南,而且還活了好些年才死,這簡直難以置信。古代對於老人的刑法都會依照情理給予減免的,史書記錄的這種做法非常不可思議。同時對於沈萬三充軍後的遭遇,正史與沈家家譜也不太一樣。沈家認為沈萬三死於洪武二十六年,享年八十八歲。他們的依據是來源於道教的《張三丰全集》,據此記載沈萬三在流放路上遇到張三丰,便跟隨張三丰修道,最後雲遊四方,在福建去世。
  • 沈萬三流放後,億萬家財去了哪?民間流傳隱藏了,是否可信?
    沈家到達巔峰,主要還是因為沈萬三很好地迎合的當時江南地區的掌權人--張士誠。沈萬三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就是出資幫助張士誠,而自己獲得在江南地區經營商業的一些特權。當時的張士誠和吃沈萬三的一套,故沈萬三快速做大。當然財富的快速積累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沈萬三能把商品賣到海外。不過當時社會環境複雜多變,張士誠在江南地區的地位受到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