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可以說是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的樓市也是十分火熱,房屋價格一漲再漲。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房屋銷售總面積為11.71億平方米,銷售總額為11.56萬億元。平均下來的話,我國的房價每平米已經接近一萬元了。
也正因為房價越來越高,不少購房者也是慎之又慎,都希望自己花了這麼多錢能夠買到較好的樓盤和房子。因為一般來說,房子的地段和品質越好,其在未來無論是保值還是增值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只要有一些優質的樓盤開盤,就會有不少人爭相去搖號購買。這樣看來,雖然比較公平,但是我們這種普通人相較於那些經常混跡於樓市的「炒房者」來說,顯然還是「嫩」了不少。
因為那些「炒房者」或是有多套房的有經驗購房者來說,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方法去「搶」,可能很多初次購房者不知道的搶房竅門,他們卻了如指掌,這樣一來,那些初次買房的剛需購房者自然就很難買到這些優質樓盤了。
這樣的情況這些年來在各大城市都屢見不鮮,因此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詬病」。面對這樣的現象,在今年11月,我國樓市終於出臺了「新規」,購房搖號有大變化。
11月24日,成都住建局和司法局聯合出臺了一份《關於完善商品住房公證搖號排序選房有關規定的補充通知》,通知中明確指出,購房搖號要進行購房資格預審,對於熱點樓盤要優先向無房居民家庭銷售。
同時,對於登記購房總數超過預售房屋數量三倍的優質樓盤,當期的全部準售房源都只能向已登記的無房家庭和棚改安置戶銷售,其中無房家庭的房源比例更是不能低於總數的70%。
這一規定的出臺也就意味著,「好房子」可以讓無房家庭的剛需人群先選了,這樣的預審制度對於那些多房產的人來說無疑是劃定了一條「紅線」。
要知道,在以前基本上都是「無差別」的搖號,根本不存在先後順序的問題,而這次的資格預審制度無疑是對無房剛需家庭的一種保護和傾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炒房」行為進行了打擊。無房者的購房權益被擴大了,其住房的保障力度也進一步加深了。
而成都之所以在全國首先推出了這項「預審制度」,主要還是今年以來,成都市就曾多次出現「萬人搖號」的熱門地產項目,最多的時候更是出現了40568人在「搶奪」789套房子的「盛況」,這樣算下來,中籤率只有不到2%。很顯然,在這次新規發布之後,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再出現了。
其實,這樣的「預審制度」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房價進行了調控。它不僅保障了剛需人群的住房需求,又對那些想要靠著優質房源「大賺一筆」的炒房客們進行了限制。
這一制度對於我國房地產市場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無疑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相信隨著這一制度在成都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未來可能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而這對於我國房價的穩定,無疑又將會是一劑「強心針」。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