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雲吞、抄手是同一個東西嗎?90%的人分不清。作為一個美食博主,之前確實對這三樣東西,真的是分不清的,還記得認識抄手這東西,還是在重慶小麵館裡,第一次看到碗裡的抄手還真的以為服務員給我上錯了,誰知跟我一起去的小夥伴看出來我眼裡的遲疑,輕聲告訴我這就是紅油抄手,幸虧當時沒有一嗓子喊出來,不然真的要被服務員笑話了。
論起源, 餛飩可比餃子云吞更古老。古人對餛飩的起源,一直存在不同的見解,有人說因餛飩「象渾沌不正」的天象而出名。也有人說餛飩與祭祖相關。誰是誰非,至今沒有正確定論。據歷史考究,餛飩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而這種偃月型的餛飩,經過發展演變成了今天的餃子。一直到了清代,開始烹煮、蒸熬、油煎多種方法並用,幾乎與現代的做法十分相似了。
北方的餛飩
在很多北方城市,冬天的早晨街邊喝上一碗豬肉餡餛飩,解寒又暖心。皮薄餡少,放入用豬大骨熬成的湯裡很快就煮熟,盛入碗中,撒上一些紫菜,蝦皮、醋,呼嚕呼嚕就是一大碗。在天津,人們更喜歡自己帶雞蛋,讓早點鋪師傅在餛飩裡打上雞蛋,做成蛋花湯模樣,就著一套煎餅果子,就是一天最完美的開始。
兩廣的雲吞
餛飩傳入廣東廣西之後,才被改名叫雲吞的,至於為什麼這麼叫,坊間有很多說法,廣東人咬字不清,都是有目共睹的,餛飩發音困難,所以改名叫雲吞,顧名思義,一口氣吞下,再加上餛飩兩字不太好寫,雲吞筆畫少,所以就改名叫雲吞。根據粵菜的烹調技術,人們又從餡料上進行了改良,加入了魚蝦等各類海鮮,湯料也不僅僅是用豬大骨,還加入了蝦仔提鮮。就這樣,廣東的早茶從一碗雲吞開始了。
川渝的抄手
有關抄手的段子是這樣來的,據說只見一位早餐鋪老闆,把包好的餛飩往骨頭湯鍋一扔,然後雙手抄在胸前,身體靠在門框上,緊盯著翻滾的餛飩,不到一分鐘就煮好了,用笊籬盛在碗裡,小心翼翼端給客人,直呼抄手二兩。抄手除了常規操作,還有蒸抄手,當地人會配上白糖和老蔭茶一起食用。
好了,這糊塗的餛飩一家,你們分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