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2020-12-16 時尚歷史人文

前幾天一個喜愛美食的朋友跟我暢談了一下淄博的野餛飩,說了他對餛飩的認知,並對我細數了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等好多種餛飩的區別和不同。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我經過多方查驗和證實以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各地的叫法不同,以及還有各地的飲食口味習慣不同而略有改變而已。

餛飩是一道中國民間的傳統美食,發展至今,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和好評。一般用清水和面做皮,也有用骨頭湯和面的,麵皮極薄。正常用肉做餡、也有用菜、糖、蜂蜜等作餡,但是很少。下鍋後煮熟,食用時帶湯。湯內撒入適量香菜和蝦米。可根據個人喜好滴入香油或者香醋。

下面我就簡單列舉一下餛飩在全國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

1、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

2、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抄手」有「牽起你的手」之意)

3、湖北稱之為包面、武漢地區有人也稱為水餃

4、安徽南部稱為「包袱」。

5、江西俗稱清湯,也有地方稱為包面和雲吞

6、廣東因為發音問題也叫做「雲吞」。

7、福建俗稱扁食扁肉,因肉餡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所以與

北方餛沌口味大不相同。

扁肉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在以美食著稱的山東淄博博山有一種吃水餃的習慣和餛飩類似——就是水餃帶著湯吃,不知道和餛飩有沒有什麼淵源?

相關焦點

  • 四川的抄手和餛飩有什麼不一樣?抄手,雲吞,餛飩三者有啥區別
    四川的抄手和餛飩有什麼不一樣?抄手,雲吞,餛飩三者有啥區別如今人們是越來越懶了,很多上一輩的人,他們在家裡都是天天自己做飯吃,但是到了這一個時代,人們都喜歡出去吃了呢。有的時候,每天出去多錢,所以他們有時也會選擇在外面吃一些便宜的東西,有什麼東西花錢少又可以吃的好呢?那肯定就是餛飩了。很多人吃過餛飩,不過也應該聽說過雲吞,還有抄手吧,有些吃過雲吞和抄手的人應該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這些東西吃起來都差不多,不過為什麼他們的名字卻完全不一樣?
  • 雲吞抄手餛飩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餛飩、餃子、雲吞、抄手我覺得本質上和包子餡餅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皮裹著餡兒。只是烹飪方式不同。但是實際上他們大有不同,真的很不一樣。我喜歡吃抄手,在我印象裡,抄手一定要吃辣的,這是一份抄手的靈魂。就像重慶小面一定要辣的才行。
  • 餛飩,抄手,雲吞是同一種食物嗎?細分的話,到底有什麼區別?
    如果細分的話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首先先來說一下餛飩。餛飩這種美食是上海地區的一種特色美食,在和面的時候使用的是純麵粉和面,而且做出來的餛飩皮,可能會略微的厚一些,再包好以後照相也是比較的像薄皮的餃子的,而且餛飩對於湯底的要求並不是特別的高,可以直接用骨湯,也可以直接用清湯,做好以後還可以放上一些紫菜,蝦米,蛋皮之類的,這樣做也是能夠幫助更好的提味增香。
  • 餛飩、雲吞和抄手,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三者的做法,一眼就識破
    中國的美食種類繁多,且各有特色,有很多美食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細細研究你會發現,同樣的食材做出的不同美食,口感卻完全不同。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餛飩、雲吞和抄手,同樣是皮加餡,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來的差別竟然如此之大,更是有很多人根本就分不清到底誰是誰。今天瘦猴就跟大家說說這三種特色麵食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讓你以後看到了一眼就能識破。
  • 你清楚餃子、餛飩、抄手和雲吞的區別嗎?
    便從五湖四海爭議不斷的餃子、餛飩、雲吞、抄手等水煮麵食包餡兒說起。 此時的餃子與餛飩並無區別 是兩者並肩同行的一段旅程 直至唐朝 開始了各自的裂變 數千年來,餃子並無多少更改 而餛飩自唐朝起 集各方風俗民智之結晶
  • 同樣是餛飩,為什麼差別這麼大?「餛飩」到底叫啥?
    說「皮薄餡大」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餃子?還是餛飩?其實呀,千百年前它們是一家餛飩的叫法有很多種雲吞、抄手、扁食、包面、清湯、肉燕不同地區的餛飩口味不同,做法也不同。但同樣都是餛飩,為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餛飩」到底叫啥?
  • 抄手、餛飩和雲吞,一招教您簡單區別開
    總有不少相似的美食讓人傻傻分不清,長相相似,嘗起來好像也差不多,比如餛飩、雲吞和抄手,光聽名字覺得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但是當看到實物之後才覺得簡直長得一模一樣,小編之前也是分不清它們的區別,鬧了不少笑話,但是經過了解之後也終於弄明白了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 餛飩與,抄手還有雲吞有什麼區別,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同一種事物都會有不同的名字,例如麻辣燙,串串還有冒菜。這些都是同一種相似的食物,但是比你們叫的不同的名字呢,還有的就是餛飩與雲吞還有抄手。本身長得都一樣,為什麼起這麼多名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下這些,食物的區別。
  • 你知道抄手、雲吞、餛飩與餃子的區別嗎?
    「老闆,來一碗紅油抄手。」「老闆,我要一碗餛飩。」「老闆,一碗雲吞。」是不是很耳熟,然而你能分清抄手、雲吞、餛飩與餃子嗎?要說他們的共同點無非是一張麵皮包著一團餡,若論他們的區別,你且聽我慢慢道來:1、餃子餃子原為「角子」,由「偃月形餛飩」和「燥肉雙下角子」演變而來,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年三十包餃子、吃餃子的風俗興於明代,盛於清代,一直流傳至今,寓意吉祥,以示辭舊迎新。
  • 新疆「曲曲」,廣東雲吞,四川抄手,中國到底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餛飩,是一種起源於我國北方地區的民間傳統美食,皮薄餡大,下鍋不久便可撈出,最後舀一勺有鮮鹹之味的清湯即可。古人曾認為餛飩就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之為「渾沌」,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才稱為「餛飩」。
  • 餛飩到底哪裡的更好吃?這5種特色餛飩,每一個都讓人流連忘返
    餛飩,也叫雲吞、抄手、清湯,是我國人民比較喜愛的小吃之一,「餛飩」最早出現在南北朝,到了宋代有「冬至吃餛飩,過年吃湯麵」的習慣。而冬至日是盤古開天地的日子,餛飩因與「渾沌」音諧故冬至日吃餛飩乃成為盤古開天地的飲食風俗。
  • 餛飩、抄手和雲吞區別,以為只有名字上的差異?那你太天真了
    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這才發現,原來很多美食它都是有聯繫了,就拿餛飩、抄手和雲吞來說,明明都是同一種麵皮包裹,但是這些有什麼區別呢。現在我們就來仔細講解一下餛飩、抄手和雲吞區別,以為只有名字上的差異?那你太天真了第一:餛飩說起餛飩,那在南方,不誇張的說幾乎南方人都吃過,最火的估計是要屬於上海餛飩了吧,麵皮比較厚,包裹手法精緻,一般裡面都是葷素搭配的。
  • 餛飩,雲吞和抄手,到底有什麼區別?還有哪些美食是近親?
    北方人習慣稱它為「餛飩」,廣東人斯文地叫它雲吞,而到了四川人口中,這個食物又成了更加潑辣的「抄手」。大餛飩和抄手往往是主食,一碗下肚已是半飽,雲吞則因為個頭小而被作為點心配合著竹升面一起食用。最家常的要數小餛飩,隨時隨地都可以來一碗,吃完全身都是暖和和的。同一種食物,有如此多的加法,這說明它分布非常廣泛,其次也說明人們都喜歡吃它。
  • 作為一個四川人,我覺得餛飩是餛飩,抄手是抄手
    其他的嘛…兔頭分人,抄手外邊叫餛飩,剩下的,我沒覺得咋樣。還有很多地方美食,例如廣元熱涼麵,綿陽米粉,劍門關豆腐,自貢冷吃兔,宜賓燃面,江油的肥腸,以及我一個湖南朋友欽點最難吃的東西涼拌折耳根,列很多成都美食對於四川美食來說是有一些片面的,不過外省朋友想來嘗四川美食,成都的確是一個好地方。三大炮本質其實也是餈粑吧。
  • 餛飩的由來?
    餛飩是一個漢語詞彙,漢語拼音是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輕聲;音同「雲吞」;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一道民間傳統麵食,用薄麵皮包肉餡兒,下鍋後煮熟,食用時一般帶湯。
  • 餛飩俗稱龍抄手,做餛飩皮時記住3點,做出來的餛飩滑嫩且不爛
    ,又改成「餛飩」。02餛飩的叫法和歷史全國各地對餛飩的叫法各不同,北方地區通常稱為餛飩,四川重慶地區則稱為「龍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之一,湖北成包年包面,江西俗稱清湯2、麵粉中加少許澱粉,用熱水和面,擀皮的時候用澱粉做撲粉,這樣做出來的餛飩皮就是透明的。3、做肉餡餛飩,肉最好不用刀切,而是用木棒捶打,再在肉泥裡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等調料,這樣做出來的肉餡很滑、很嫩,口感會非常好。餛飩俗稱龍抄手,做餛飩皮時記住3點,做出來的餛飩滑嫩且不爛。
  • 美食鑑賞:北方民間的傳統麵食—餛飩
    (5)江西俗稱清湯,也有地方稱為包面和雲吞。 (6)廣東稱之為雲吞,廣東餛飩的皮以雞蛋及麵粉製成,切成約8cm乘8cm的正方形。餡料則以肥、瘦豬肉、鮮蝦仁,加入大地魚碎及蛋黃、調味混成。廣東餛飩的包法一般講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齊折合起來。大小則以能一口吞下一顆為標準。
  •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嗎?多數人都不懂,看完你就明白了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嗎?大多數人傻傻分不清,看完就懂了 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我是經常吃餛飩的,大早上來上一碗,再搭配一杯豆漿,絕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在我們這裡,還沒有聽說過抄手和雲吞這兩種東西,但是去其他地區轉一轉,就會聽到不一樣的叫法了。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細說混沌和餃子的來歷
    南方人愛吃餛飩,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地區飲食習慣差別之一。餛飩和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熟後吃,原料和做法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餛飩的形狀像西方修女的帽子,而餃子的形狀卻像半圓的月亮。其實,早期並沒有餛飩和餃子之分,形式也比較簡單,都是薄面裹餡的食物統稱為「餛飩」。據考證,餛飩起源於漢代。
  • 餛飩&餃子|餛飩成了「嘉湖細點」的水點,分大小餛飩
    而由其演變、派生出來的另一如元寶狀的食品卻成了現今的「餛飩」。因此,可以說餛飩、餃子是血脈相承的一族。為什麼古人將餛飩、餃子的稱謂互混了呢?筆者以為,這兩種食品無論從製作材料、製作方法,還是在烹製手段上都有太多的一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