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民法典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基本法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制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市場主體自主參與市場活動。這就要求確認其在市場中的法律地位,保障其從事民事活動的平等權利,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資源配置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民法典全面規定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鼓勵依法設立營利法人、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依法向投資者分配生產經營收益,激發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熱情;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債權、智慧財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其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明確市場主體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承擔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這有利於社會經濟有序高效運行。

  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並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為即有效。這為市場主體自主經營權提供了有力保障。民法典同時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這就在更大程度上承認和維護市場主體自主經營行為的法律後果,為市場主體靈活經營、實現更好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公平競爭、一視同仁,對不同所有制經濟的產權和合法權益進行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才會充分釋放,一切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才能充分湧流。民法典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明確規定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這確認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受法律平等保護,為不同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不同所有制經濟活力競相迸發提供了重要保障。

  民法典為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推進「放管服」改革提供法治支撐。民法典規定了市場主體的民事權利,明確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進一步限定了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活動範圍和行為界限,推動規範經濟秩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以不動產登記為例,民法典確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規定登記機構職責,要求其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禁止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複登記,明確了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有助於更好發揮政府在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上的服務職能,為交易雙方提供更多便利。(作者:葉林 為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749398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
    【《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2020-12-09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規範進行系統整合、修改、編纂,適應時代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對於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意義。為幫助廣大讀者深入了解民法典,「普法月刊」特從多個層面推出以下解讀。
  •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優勢
    其中,深入認識和準確理解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邏輯,對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我國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正是由於始終把握了社會主義的制度性質,並從現實國情出發,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在所有制方面實行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在分配製度方面實行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在資源配置方面,強調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又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才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 充分認識實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宣傳民法典、推動民法典落實提出明確要求。實施好民法典,需要充分認識民法典在保障人民權益實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等方面的重大意義。
  • 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題: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新華社記者白陽今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吹風會上,多位民法專家表示,民法典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它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將對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要作用。
  • 15個要點,讀懂總書記這堂民法典「公開課」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第2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就主持了以「切實實施民法典」為主題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
  •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深入推進,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民事司法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民事法律服務取得顯著進步,民法理論研究達到較高水平,全社會民事法治觀念普遍增強,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
  • 《民法典》與體育微宣講|民法典的出臺有多重要?權威解讀來了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體育領域來說意義重大。從即日起,由湖南省體育局指導,紅網體育特開闢「《民法典》與體育微宣講」欄目,試圖從法律的角度宣講《民法典》與體育的熱點問題,為大家參與體育活動提供法律服務。民法典的出臺有多重要?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編纂的規範配置技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民法典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和引導,更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編纂的具體制度設計和規範配置中,以進一步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切實發揮民法典的規範和保障作用。
  • 貫徹實施民法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這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即將於2021年1月實施的民法典,是調整我國民事法律關係的根本大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民法典,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
    文章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 學思悟行: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事商事法制建設步伐不斷「換擋提速」,先後頒布了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等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民事法律規範體系逐漸完備,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基本治國方略,時代呼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和完善,編纂民法典被黨和國家再次擺上了重要日程。
  • 挖掘民法典的公法價值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重視民法典的溢出效應,彰顯其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 孔祥俊:挖掘民法典的公法價值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重視民法典的溢出效應,彰顯其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 更好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和實踐發展要求,順應人民群眾願望和期待,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分別審議民法總則、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3個草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經過5年多工作,民法典已順利通過頒布,實現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
  • 郭曄:中國民法典的法理定位
    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以法治劃定政府與市場邊界,將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市場經濟生產力優勢結合起來,把秩序與活力統一起來,是確保市場高效有序、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我國民法典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順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引導市場主體規範從事經濟活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和持續發展鋪平了法治軌道。
  • 【高警法苑】《民法典》系列學習(二):編纂《民法典》的時代背景...
    我國已被世界公認為市場經濟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已有的基本的鬆散民法體系,不能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這是編纂民法典的客觀基礎。分別制定民法,是我國立法機關在制定民法典條件不具備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措施,繼1956年、1964年民法兩草案之後,改革開放後又完成了1984年民法第三和第四稿草案,2002年完成新的民法草案並曾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 「社科網評」全面把握新時代民法典的三大特徵
    作者:李忠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此後,從黨的十五大到黨的十七大,我們沿著這一方向不斷從理論和實踐上把市場化改革推向深入,基本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市場競爭機制和市場價格機制對調節產品供求、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得到充分發揮,對增強經濟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