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森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從網際網路上誕生的各種產業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其中,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成為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亮點之一。網際網路的出現為電子商務鋪平了道路,行動支付也是如此,甚至說它們是用於「服務」電商也不為過。
眾所周知,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前,國人忙於生活、工作的同時,購物只能在空餘時間去商場或實體店,其他購買方式也很少。但電子商務的出現給了人們另一種選擇。就像一塊「蛋糕」在實體店只有一個人分享,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蛋糕」變成了兩個人分享。因此,肯定會有吃不飽的人。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老闆抱怨生意不好,許多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實體店受到嚴重影響。到目前為止,一些實體店仍然無法營業。事實上,實體店的「生意不好」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現象。早在幾年前,很多實體店就傳出生意下滑的消息。他們還表示,水、電、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漲,但生意不如以前,許多實體店「微利」。雖然大家都知道實體店正在遭受損失。但仍有許多實體店店主將經營不善歸咎於電子商務,認為電子商務是「壓垮」實體店的罪魁禍首。甚至指責馬雲把電子商務帶到了中國。
其實,電子商務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即使沒有馬雲,也會有其他人把電子商務帶到中國來。和以前一樣,亞馬遜也想建立中國市場,但當時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已經被「瓜分」了,所以亞馬遜別無選擇,只能離開中國。
事實上,當電子商務第一次進入中國時,很多人都對它不屑一顧。當時,很多人認為電子商務「不可靠」,因為沒有實體店來保證。但後來人們發現,網上的東西不僅便宜,而且售後服務和質量都和實體店一樣好,很多的網店在不同的時期還會推出優惠券。不僅在省時又省力的同時,還比實體店便宜。
電子商務的出現使許多人能夠呆在家裡滿足他們的購物需求。例如,最近流行的直播帶貨,讓很多宅在家的朋友也能買買買。當人們不去購物時,實體店自然就會缺少顧客。當人們發現網購比實體店更便宜時,會覺得自己被實體店欺騙多年,甚至還會出現抵制心理。而這也是實體店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電商最吸引用戶的,無疑是價格和足不出戶就能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同樣的產品質量、款式,結果網店裡賣的更便宜,這樣的比較下,大家自然明白消費者會選擇誰。電子商務不需要門面、水電、裝修,與實體店相比節省了不少成本。一些人把自己的家當作電子商務的「倉庫」,這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成本,為電子商務公司之間的「價格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電子商務成本低,很多人有機會「觸碰」它。一些大學生和上班族在業餘時間做電子商務,這些人也為電子商務的「擴張」做出了巨大貢獻。
與電子商務相比,實體店最大的「優勢」在於服務,而這是電子商務無法帶給用戶的。實體店以「精緻的服務」讓顧客記住你。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回頭客的機會。
過去,中國的實體店行業也曾有過「輝煌史」。當時,很多人都投身於實體店。當時,實體店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人們想買東西只能去實體店,這就導致了實體店的「一家獨大」。但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大量實體店的生意被「搶走」,導致街頭的「旺鋪轉讓」到處都是。
在網際網路時代,實體店要想「生存」就必須順勢而為。現在,人們喜歡「網購」。實體店也可以開設自己的「網店」,將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可能會產生很大的效果。利用「網店」來宣傳自己,然後消費者就可以來到實體店購物,這樣可以為實體店帶來很好的宣傳效果。現在時代變了,以前實體店是等生意,現在卻成了自己主動「找生意」。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