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民捐贈房產被要求繳稅:為何做善事也上稅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張阿姨想捐40萬元門面

  認捐書籤了,過戶要繳17.6%稅費

  沙坪垻區60多歲的張蘭,打算將自己名下價值數十萬元的門面捐贈給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前日上午,她籤下認捐書。籤完字,張阿姨才發現,捐贈房產做善事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手續繁多,還要繳納數萬元稅費。

  張阿姨是一名退休工人。10年前,她在沙坪垻區三峽廣場地下商場買下一間門面。「當時買成近20萬元。這些年門面一直出租。」張阿姨說,今年3月門面到期,她不想再出租,想把它捐出來做善事,提供給殘疾人創業做生意。

  租金也可以用來做善事,為何要把門面捐出來呢?張阿姨說,希望這間門面能變成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自己精力有限,不能經營,所以她找到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想轉讓門面所有權,希望基金會搭橋,讓殘疾人來經營門面,收益歸殘疾人所有。

  在張阿姨看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支持殘疾人創業,比直接將租金收益給他們更有意義。

  讓人意外的稅費

  前日上午,張阿姨帶上門面的產權證和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等證件,來到位於渝中區大溪溝的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籤下認捐書。重慶晚報記者在認捐書上看到,門面建築面積19.8平方米。

  「截至目前,我們收到的捐款捐物不少,還沒遇到過捐房產的愛心人士。」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任能君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辦理捐贈需要什麼手續?有何政策?由於之前沒有先例,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專門派了一位工作人員落實這件事。

  籤認捐書後,當天下午,張阿姨跟隨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工作人員,前往沙坪垻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辦理門面產權過戶手續。

  「過戶要繳納3%的個稅、5.6%的營業稅、3%的契稅、6%的土地增值稅。」4樓諮詢臺工作人員答覆。

  「我的門面是捐給福利基金會,是做善事,也要上稅嗎?」張阿姨有些不理解,各種稅加起來達17.6%。按照市場評估價,這間門面市值40萬元,算下來繳稅超過7萬元。

  特事特辦的減免

  「房屋捐贈給公益機構,目前我們還未辦理過類似過戶。我們研究一下政策,看哪些能減免。」工作人員答覆,專門就此事進行研究。

  昨日,沙坪垻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土地增值稅只對有償轉讓的房地產徵稅,對以繼承、贈與等方式無償轉讓的房地產不徵稅。「我們參照各項捐贈政策,目前張阿姨需要繳納的就是5.6%的營業稅。」該負責人介紹,受贈方需要繳納3%的契稅,過戶後,還要到稅務部門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昨天,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胡文川表示,張阿姨捐贈門面產生的相關稅費,由他們繳納。

  一波三折的捐贈

  「雖然稅比最初少了很多,還是有些想不通。」在張阿姨看來,對捐贈人做慈善徵稅,不管多少都不合理。

  張阿姨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門面到期後,她沒有再租,四處找地方捐房產。「奔波兩個月,碰了不少壁。」張阿姨有些難過地說,她跑過敬老院、街鎮。「他們這個推那個,留下電話等他們回復,至今沒找我。沒想到做件善事有這麼折騰。」張阿姨說,希望慈善小舉動能夠有暢通、簡便的到達機制。

  「不管捐贈人捐什麼,曾經是否有這樣的捐贈形態出現,我們都應該積極去配合。」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胡文川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捐贈人的慈善熱情不能受到打擊。

  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各慈善機構、公益組織還未出現受捐房產的情況。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或許還會有類似捐贈情況出現,捐贈人利益應該得到保護。「不過,涉及地稅、房管等部門,需要大家共同來推動。」該負責人說。(應當事人要求,文中張蘭系化名。)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周小平 記者 劉潤 實習生 蘇傑德 攝影報導

  兒子:

  媽媽做善事 我給她養老

  張阿姨衣著樸素,她的手機鍵盤有些老化。張阿姨說,自己對生活要求不高,夠吃就可以。

  捐出門面,少了筆養老的租金收入,家裡人都同意這樣做嗎?

  昨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聯繫到了張阿姨的兒子小軍。「媽媽捐贈房產的事以前就和我們商量過,我們都非常支持。」小軍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媽媽對困難群體一直很關心,一直在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這間門面是母親花多年積蓄購買的,得來並不容易。「我們都希望她的捐贈能夠落到實處,幫到需要幫助的人。」至於母親的晚年生活,小軍稱,自己有能力保障。

  非直系親屬贈與房產需繳20%個稅

  房產捐贈如何破除高額稅費困境

相關焦點

  • 市民捐贈房產被要求繳稅:為何做善事也上稅
    籤完字,張阿姨才發現,捐贈房產做善事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手續繁多,還要繳納數萬元稅費。  張阿姨是一名退休工人。10年前,她在沙坪垻區三峽廣場地下商場買下一間門面。「當時買成近20萬元。這些年門面一直出租。」張阿姨說,今年3月門面到期,她不想再出租,想把它捐出來做善事,提供給殘疾人創業做生意。  租金也可以用來做善事,為何要把門面捐出來呢?
  • 市民捐價值40萬元門面房 被要求繳7萬元稅費
    「這是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首次接受房產捐贈,基金會對於一些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還不太了解,需要進一步和相關部門溝通,目前到底要不要繳稅,要繳多少稅,由誰來繳稅都還沒有定論。」近日,重慶市一位市民因捐贈房產被要求繳數萬元各種稅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受捐贈方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胡文川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如何,基金會不會讓捐贈人的慈善熱情受到打擊。」  捐贈房產要繳多項稅  60多歲的張蘭是一名退休工人。10年前,她在重慶市沙坪垻區三峽廣場地下商場買下一間門面房,當時的價格近20萬元。
  • 做公益,為何要繳稅
    原標題:做公益,為何要繳稅 「明明是做好事,為什麼還要繳稅?」在越城區城郊的一幢居民樓內,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徐磬石一臉無奈地說。 2013年4月,徐磬石在紹興市民政局註冊成立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以「保護環境,促進公眾參與環境行動」為己任,發起了反對「汙泥圍城」等環保公益活動。
  • 公益救援隊接受捐贈需繳稅? 官方稱需公益證明
    可市財政局明確說,他們接受的捐贈不叫捐贈,而是贊助,不能開公益事業捐贈票據。如果這一說法沒問題,那意味著以後得到的捐贈要按收入處理,就需要繳稅。公益組織接受捐贈還要繳稅?「寧波戶外應急救援隊」是寧波四明戶外應急救援隊官方微博,壹基金救援聯盟成員,在寧波名氣不小。帶著網友的疑問,記者展開了調查。
  • 一起為老人做善事去
    番禺區2020年慈善健康行吹響集結令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崔智穎  通訊員陳毅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做善事總是令人心情愉快
  • 中國八成大額個人捐贈流向境外 因國內需繳稅
    公益信託為何發展緩慢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後發現,自2001年《信託法》頒布至今,全國僅有7個公益信託獲得公益事業管理機構的批准得以成立。  與此同時,銀監部門發出通知,鼓勵信託公司開展公益信託業務,以支持災後重建要求。按照通知的要求,長安信託公司受託1000萬元資金,3年內用於陝西地震災區漢中縣的5所中小學援建項目。2010年11月底,5所學校建設工程全部結束,並通過審計和驗收。
  • 貪官侵吞上千萬國有資產 稱贓款捐給寺廟是做善事
    庭上「三問」則是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田世榮對自己的犯罪認識不深刻,甚至他一度認為,將相當一部分貪汙、受賄的贓款用於捐贈寺廟,這是做善事、行善舉。公訴人通過這種發問的方式對他「猛擊一掌」,可以達到使其認識錯誤、真心認罪悔罪的效果。
  • 【市民雲解讀】2021年起,房產繼承新規來了!獨生子女到底能不能...
    變化2為了防止立遺囑被迫無奈,新增了「見證人」規定為了爭父母的房產,有些子女會出怪招,例如事先跟父母講一些事情,要求父母必須按照自己的意見立遺囑,不然就有嚴重後果。所以,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規定必須有2名見證人在場才行,確保遺囑出自老人內心的想法。
  • 預約服務錯峰辦 繳稅方式更多元
    引人關注的是,總是排大隊的買房繳稅流程,通過網絡預審涉稅材料的方式,可為市民節省一半時間。房產交易預審核買賣房屋繳稅時要排大隊,這是很多人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為了提升服務,地稅部門決心推行房產交易預審核方式,引導納稅人使用「個人存量房交易稅收徵管系統」網上提交涉稅信息及影像資料,開展網絡預審。
  • 日本水戶市向重慶捐贈醫用口罩五萬隻
    圖為日本水戶市向重慶捐贈的醫用口罩。 重慶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供圖 攝(抗擊新型肺炎)日本水戶市向重慶捐贈醫用口罩五萬隻中新網重慶1月28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8日從重慶市政府外事辦公室獲悉,為支持重慶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重慶友好交流城市——日本茨城縣水戶市28日向重慶捐贈醫用口罩五萬隻。
  • 濟南房管局詳解房產交易新政 雙休日不再重複排隊
    對於濟南市民比較關心的問題,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也一一作了解答。  齊魯網:過去辦理二手住房業務為什麼要排四五次隊?  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過去辦理二手住房交易,要辦理如下手續:買方先到房產交易大廳開具限購證明;然後由買賣雙方到二樓東廳受理窗口辦理網籤及預受理業務;再到地稅窗口排隊繳納稅款,如為複雜業務還需要先預審,然後錄入、核稅再到相關部門繳稅;繳稅後,房改房上市交易直接在市房產交易大廳受理窗口申請,3個工作日後,持身份證到市房產交易大廳發證窗口領證。
  • 孟加拉國一夫多妻已不合時宜 多討老婆將多繳稅
    孟加拉國多討老婆將多繳稅  一夫多妻,顧名思義就是一名男子能擁有不止一個女子為妻。目前,世界上有的國家還允許這種制度存在。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情況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據英國媒體6日報導,在孟加拉國,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 重慶珍檔丨重慶最大義渡「海棠溪義渡」,得名與捐贈的鄉紳有關
    水煮重慶消息,過去,有錢人喜歡搞慈善。慈善的一種方式,就是修橋鋪路。一般小溪小河,修座橋什麼的沒有問題,但遇到咱們大重慶的大長江這種大江大河,要修座橋就難了。於是,義渡就產生了。所謂義渡,就是設在江河渡口的免費渡船。不只是重慶,全國各地,只要是有江河的地方,就多有鄉紳捐贈的義渡。
  • 近親屬辦理過戶,買賣,繼承和贈與,誰繳稅最少,一下省不少錢!
    如果近親屬之間需要辦理房產過戶,買賣、繼承和贈與這三種方式,哪種方式繳稅最少呢?我們先說下這三種方式分別需要繳哪些稅?正常的買賣,主要繳納個稅、契稅和增值稅;房產繼承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繳稅,只需要公證費和不動產登記費;房屋贈與則根據直系親屬和非直系親屬贈與,繳納不同的稅種和比例。我前面提到過,由於全國各地徵收稅費的標準不一致,大家在做三種方式比較時,要以當地實際收費標準為準。如果近親屬之間需要辦理房產過戶,買賣、繼承和贈與這三種方式,哪種方式繳稅最少呢?
  • 重慶公布2019年度公益性社會團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名單
    提示:點擊上方"重慶財政"↑可快速關注重慶市財政局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重慶市民政局關於2019年度公益性社會團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名單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民政部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審批有關調整事項的通知》(財稅〔2015〕141號)有關規定,按照《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國家稅務局 重慶市地方稅務局 重慶市民政局關於轉發的通知》(渝財稅〔2016〕41號)具體要求,經審核,現將
  • 為什麼經常做善事的人命也會差,命運是怎樣改變的?
    那多做善事,與人為善,並讓自己的心態隨時接受正能量的狀態,是怎樣慢慢改變人的命運呢?所以,我們要多往事情的積極一面去想,去做,這樣就會慢慢改變你的命運。三、命運與做善事明代袁黃寫的一本《了凡四訓》,至今仍被無數人所傳誦,了凡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於53歲壽終,無子嗣。
  • 心繫新疆地震災區 重慶開通捐贈熱線
    新華網重慶頻道2月26日電
  • 每一天都有人在做善事,那麼一個人多做善事,他會有什麼好處呢?
    上到老人,下到小孩,上到公眾人物,下到普通人民,每一天都有人在做善事,那麼一個人要是多做善事,他會有什麼好處呢?那些公眾人物就更加喜歡做善事,因為那將有利於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為自己贏得良好的口碑。
  • 現場目擊|凌晨2點,銀川市民大廳排長隊,啥情況?
    「市民連夜排隊抽號辦理房地產相關業務已經成為銀川市民大廳的一景!」近日,銀川市民李女士向新消息報新聞熱線 0951-6024110反映。記者從李女士提供的幾張照片上看到:「凌晨兩點,市民大廳一樓沙發區已經坐滿了人」「一位網民的朋友圈顯示『我凌晨1點58分到的,排到第10位了』」。市民為何要連夜排隊抽號?
  • 57歲張耀揚攜張敏內地山區行善親自發錢,隱退12年一心低調做善事
    張耀揚突然受到關注並不是因為復出或是出演了什麼具有話題性的影視作品,完全是因為他在社交平臺上上傳的多個做慈善的視頻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這才令大家發現原來張耀揚在默默隱退的這些年其實一直都沒有閒著,沒有拍戲而是在內地的偏遠山區做善事,一直都在低調行事,從來沒有張揚,直到近期無意中被大家發現,好人好事才被傳開,連帶他的熱度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