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會做生意,他竟利用上海郊區打仗的機會,賺了一筆巨款

2020-12-19 騰訊網

舊上海曾流傳著一句話,叫做「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可是你也許不知道,杜月笙不僅會做人,同樣也會做生意,他曾經利用一場內戰的爆發,賺了一大筆的巨款,而他發「戰爭財」的方法令所有人都想不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杜月笙究竟採用了哪種特殊的「生財之道」?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杜月笙14歲的時候,他就被送到上海十六鋪水果行中做小學徒,沒有人會在意這個瘦弱孩子的前程,畢竟他的一生基本已經定型,從小是一個賣水果的「小販」,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後,最多也只能成為賣水果的「老販」。

可是誰也想不到,杜月笙心中總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他正是憑著一股敢打敢拼的狠勁,以及聰明圓滑的頭腦,讓他很快加入了青幫,並順利從小混混成為幫會中一名有頭有臉的重要人物。

成名之後的杜月笙,很快便成立了自己的「三鑫公司」,專門經營煙土生意,公司鼎盛之時,其生意區域曾覆蓋整個東南亞地區。除此之外,杜月笙還在上海市內開辦了數家賭檯,靠收取紅利賺得盆滿缽滿。不得不說,杜月笙的確具有精明的生意頭腦,是商界中的天才。

清末民初是我國近代史中最動蕩的時期,國內大大小小的政黨與軍閥混戰,令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上海灘也盤踞著各種勢力,包括帝國主義列強、革命黨人、軍閥勢力以及幫會組織等等。當時的上海地區,主要由浙江督軍盧永祥鎮守,他是皖系軍閥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1924年,由於直系軍閥與反直系軍閥勢力發生衝突,導致江蘇督軍齊燮元意圖佔領上海,隨即與浙江督軍盧永祥之間爆發了一場內戰,史稱「江浙戰爭」或「齊盧之戰」。兩方軍閥之間的戰爭在上海郊外展開,最遭殃的還是上海的百姓。在戰爭期間,原本繁華的上海大街上頓時空無一人,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正是因為如此,當地物價開始大幅度增長,股票的價格卻是一跌再跌。

戰爭帶來的蕭條也衝擊到了杜月笙,杜月笙在上海的產業幾乎全部受到了影響,這對於他的生意鏈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為此他必須想到一個萬全之策挽回損失。對於發戰爭財,杜月笙確實有許多辦法,比如囤積糧油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等,都是不錯的發財捷徑。不過杜月笙習慣了賺大錢,對於這種小錢是看不上眼的,於是他決定另闢蹊徑,準備尋找到一條快速發財的道路。

杜月笙想到的辦法很獨特,在他看來,上海股票的暴跌,正是為自己提供了一次絕佳機會,只要股票能夠瘋狂上漲,他就能從中狠撈一筆。不過由於戰爭的原因,上海人心浮動,股民們紛紛從股市中撤資,不敢再向內部投入資金,生怕自己的錢白白打了水漂。

杜月笙終究是上海的大亨,對於股票的玩法,他實在爛熟於心。在他看來,上海股票市場之所以處於疲靡之態,完全是上海市民出於對盧永祥部隊實力的不信任,如果能夠在此時為市民們注入一支「強心劑」,證明盧永祥的軍隊可以守住上海,則所有股民們都會放心投資股票,如此一來,股票就會呈現出極度增漲的態勢。

杜月笙先是出錢購買了大批跌至谷底的股票,接著又拿出80根金條,專門賄賂齊燮元先鋒團的團長,請求其暫時撤至8裡之外紮營,給上海民眾造成一種浙軍獲得優勢,江蘇軍隊失敗撤退的假象。對於軍事行動而言,私自撤退是嚴重違反軍紀的行為,但是先鋒團團長卻美其名曰是「戰略性撤退」與「誘敵深入」,因此很快便將此事搪塞過去,拿錢的團長滿意地揣走了80根金條。

江蘇軍隊撤退事件被報紙曝光後,上海地區民心大振,股民們認為浙軍勝利在即,市場將趨於穩定,因此紛紛放心前來購買股票。僅一夜的工夫,上海股市股票的價格飛漲,而在此時,杜月笙開始大肆拋售已經低價買入的股票,從中大賺特賺了一筆。

可是令所有股民都沒有預料到的是,在他們投資之後,浙軍瞬間轉成劣勢並一敗再敗,最終盧永祥也不得不宣告下野,直系軍閥從此崛起,並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區域,上海股市也開「原形畢露」,開始大幅度回落。杜月笙此舉可算是坑苦了上海的股民們,他一人大發橫財,卻令太多的人為此傾家蕩產。

杜月笙發財的辦法雖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他獨特的「撈偏門」方式,卻令人佩服其頭腦的精明與靈活。不得不說,作為一代傳奇大亨,杜月笙的確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這一點絕對是無可置疑的。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杜月笙不愧是上海的聞人,洋人都頭痛的事,竟被他三言兩語解決
    、杜月笙作為上海的一代大亨,其實力自然有目共睹,老上海人都曾說過一句話,叫做「上海灘沒有杜月笙辦不成的事」。誠然,杜月笙不僅能夠解決滬地國人的糾紛,就連洋人都頭痛的事情,他也能三言兩語輕易解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杜月笙三言兩語解決的大事又會是什麼?
  • 杜月笙逃難來到香港,他輕信人言,做生意「賠」得哮喘病發作
    杜月笙晚年時期,曾做過一單大生意,不過向來精於算計的他,最終遭遇了一次「商界滑鐵盧」,同時也成為了他去世的導火索。杜月笙究竟吃了怎樣的大虧?他所做的生意又會是什麼?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的戰役打響了,經過為期半個月的戰鬥,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重新回歸到了人民的手中。作為上海的著名大亨,杜月笙趕緊變賣家產,帶著全家老小,倉皇登上客船逃到了港地。不過杜月笙如何也不會料到,這次出逃是自己與家鄉的最後訣別,此後的歲月中,他再沒有回到過曾經叱吒一生的上海灘。
  • 買彩票就能抗日,宋子文策劃「愛國生意」,杜月笙輕鬆雙贏
    杜月笙是橫行上海灘的黑幫大佬,隻手遮天,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灘賭場、妓院、軍火、毒品幾大生意幾乎都在杜月笙的掌控之中,可以說哪個行業有暴利,哪個行業就有杜月笙的資本。可是,杜月笙不光賺「黑錢」,畢竟燒殺劫掠之事幹的人多了,不算厲害。
  • 杜月笙從孔祥熙處拿了一個文件,做了一筆生意,狂賺3500萬元
    青幫大亨杜月笙是民國時期最具知名度的幫派人物,關於他的出身、發家、收徒開派的故事網上已經汗牛充棟,這裡就不贅述了。這裡僅介紹他與戴笠、孔祥熙等人交往,依靠這兩人大發橫財的故事。
  • 杜月笙巧取麵粉廠
    上海是上個世紀上半葉世界上的大都市之一。人口眾多,人們都離不開衣食住行。所以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麵粉利潤十分豐厚。上海灘有些頭臉的人物都想在這塊肉上咬一口當時已經成為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自然不甘人後。所以,這做麵粉廠的利潤和規模都較為可觀。那麼為什麼要出售呢?其實和當時的華豐麵粉廠擁有者盧少棠脫不開關係。他整天和上海灘上紈絝子弟混在一處。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而且經常一擲千金。父親在世世時自然沒有關係。到了他父親病逝之後,按理說他就應該浪子回頭,重振家業。但他還是遊手好閒,整日裡泡在賭館。一次,連賭了幾個日夜之後。
  • 杜月笙和青幫:做白手套的日子
    1919年,英美做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太好意思明目張胆的賣鴉片,於是宣布公共租界禁菸,不允許鴉片商人經過了。這可是一筆大生意,英美居然不要,那法國可就不客氣嘍。法租界宣布:「我不要臉,大家可以從這裡走哈,生意麼,不寒磣。」從此以後,沈杏山的大八股黨完犢子了,杜月笙的小八股黨迎來春天。
  • 小混混杜月笙是如何後來者居上,坐上青幫第一把交椅的?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臨近上海郊區的一個小戶人家,父親開了個小米鋪,維持一家人的開銷,可是杜月笙出生之後生意一直不景氣,又趕上天公不作美,陰雨連綿,以致米鋪的存米都發黴了,家裡失去了進項,母親只得給人做工補貼家用,日子過得拮据。
  • 杜月笙當年有多狠?做生意從來穩賺不賠,竟讓四大家族之一也認慫
    杜月笙當年有多狠?做生意從來穩賺不賠,竟讓四大家族之一也認慫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有一個人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青幫老大杜月笙。他當年號稱門徒十萬,黑白兩道都有關係。所以他當年在上海灘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有人敢和他說不字。
  • 杜月笙臨終前燒掉所有欠條,遭到家人阻攔,他怒吼:這是救你們命
    提起民國時期的上海灘,人們首先想到的人物,一定是青幫大佬杜月笙。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太有名了,他能從高橋鎮的一個小混混,竟能混成上海灘有名的流氓大亨,期間的奮鬥史,的確令人膜拜。我們一起來看看杜月笙到底如何做人?杜月笙入青幫時,在黃公館夫人林桂生手下做事,照顧林桂生可謂無微不至。一日夜裡,黃公館出現了一起突發事件。大家知道,黃金榮的生意很多都是黑吃黑,他傍晚派人去搶了一麻貨物,放哨的人回來了,但拿貨的人卻不見了。家中剩下的都是打掃衛生、端茶送水的傭人,讓他們去追查此事,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 顧嘉棠找杜月笙想做豬鬃買賣,杜大亨說了一句話,洩露做生意秘訣
    杜月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而傳奇的背後,也需要睿智與經驗的保駕護航。作為上海灘的一代大亨,他為了躲避戰爭,流落港地後,杜月笙曾被邀請參加一宗大生意,他經過思索,對這樁生意婉言謝絕,而其下屬卻自作聰明地投入巨資,最終下場卻悽慘不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主席對他的評價,僅僅只有六個字,但貼切的說盡了杜月笙這一生
    畢竟這2千大洋可是窮人好幾年都賺不到的,是一筆巨款。可是杜月笙既沒有去賭錢也沒有去存錢,他帶著錢來到了他闖江湖時落腳的地方,那裡還有他好多兄弟,他把錢都分給了他們,有福同享。中間為 杜月笙就這樣,幾乎整個上海灘都有他的交情,或大或小,人人都記得他的好,而他也常說: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
  • 毛主席對他的評價,僅僅只有六個字,但貼切的說盡杜月笙這一生
    初到上海,受盡欺辱十四歲的時候,杜月笙來到了上海,在同鄉人的水果店裡打工,初到上海的小後生,也是受盡欺負,不僅外人欺負他,店裡的老闆娘和老闆也欺負他。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學徒生涯,也得到了老闆的賞識,不再是做打雜的事了,開始轉正幹正事了,和客戶打交道,送貨還要到碼頭去進貨,了解了一門生意的完整流程。
  • 杜月笙和青幫,為什麼橫行上海30年:坐擁一條貿易線,誰都離不開
    做了官,黃金榮也沒放棄江湖。他利用督察長的身份,拉攏收買了更多的小弟,讓他們經營法租界的鴉片賭博事業,自己在幕後操縱,做一名不露臉的保護傘。而小弟們每個月給他分紅,有錢大家賺。這可是一筆大生意,英美居然不要,那法國可就不客氣嘍。法租界宣布:「我不要臉,大家可以從這裡走哈,生意麼,不寒磣。」從此以後,沈杏山的大八股黨完犢子了,杜月笙的小八股黨迎來春天。
  • 《杜月笙全傳》| 從小混混到上海大亨,杜月笙憑藉的是這三種能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然,這並不能給他帶來有用的資源,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年少的杜月笙看到了金錢的力量。真正有用的一次作用的是杜月笙從青島回到上海加入青幫之後,通過朋友的引進順利了黃金榮的府邸當下人的時候。
  • 杜月笙遭綁架,綁匪索要40萬贖金,杜月笙:太少了給你90萬
    在這種家庭背景下長大的的杜月笙自幼便有著很強的獨立精神,在他14歲時便隻身一人來到了上海打拼,幹過很多苦力活。最後在機緣巧合之下拜入了青幫門下。杜月笙最開始是拜陳世昌為老頭子,後來杜月笙的辦事能力和忠心得到了陳世昌的肯定,並且由陳世昌引薦進入到了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
  • 魚龍混雜的民國上海灘,為何只有杜月笙被稱為「上海皇帝」?
    抗戰中帶著毒氣面罩的軍隊除了明面上的抗日工作,杜月笙還充分利用他在青幫中的龍頭地位,在嚴令手下門徒不得做漢奸的同時、還組建了人民行動委員會,統領各地江湖幫會,通力抗日。總之,不論杜月笙之前的所作所為如何,在抗戰期間,他做了一名中國人所應該做的一切,應當得到承認和紀念。
  • 扯歷史—上海青幫三大亨之張嘯林
    在此期間,張嘯林又結交了一批流氓青皮,專做一些坑蒙拐騙的營生。一次他在酒樓為爭座次,大打出手,傷人甚重。為避官府捕捉,他避往紹興府安昌鎮,投奔其舊識、時任安昌巡官的翁左青。不久,武昌起義爆發,旋杭州光復。張案亦不了了之,他遂重返杭州。民國初年,張嘯林結識了來杭州避風的、上海英租界的著名流氓季雲卿,兩人一見如故,竟成莫逆。
  • 上海青幫回憶錄:「流氓大亨」杜月笙的發家史
    1892年冬天,上海一帶天降大雪,氣溫陡降,杜文卿突然染病,很快離開,這個時候杜月笙還不到四歲,此後杜月笙由繼母張氏撫養,張氏性格堅強,把杜月笙當自己的孩子看待。她起早貪黑,為人洗衣服,賺幾分錢聊以度日,不料災難再次降臨。
  • 杜月笙:沒錢時,學做人;有錢時,做好人
    沒錢時,學做人從一個街頭小混混,一躍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青幫幫主,乃至成為政壇上活躍一時的紅人。許多文人政客都成為他的座上賓,杜月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傳奇的背後,是高貴的人格在支撐。正如他的秘書胡敘五所說:「杜月笙之勝,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要四十萬,他卻給了九十萬,這是為何?
    知道什麼錢是可以賺,什麼錢是不能賺的。今天這個故事就是跟錢財有關係的。他在上海的時候,遇到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當時的日本人想要和杜月笙合作,就拿了一大筆的錢。但是被他拒絕了,隨後,他就遷往香港了。但是他的錢財很快就受到了覬覦。畢竟這裡不是上海,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很快就有人知道了他,就想著要綁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