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孔慶東微博罵人 被判賠的雙重警示意義

2020-12-09 中國經濟網

  「你說的驢唇不對馬嘴……你就是個狗漢奸……」北大教授孔慶東在微博上一句口舌之快,結果卻被網友告上法庭。近日,海澱法院一審判決其公開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給付公證費1000元(5月9日《新京報》)。

  北大教授在微博上「罵人」,到底是否一時口舌之快也好,抑或是否故意侮辱他人亦罷,我既無從查考也不想了解這檔子爛事的原委。引發我關注的兩樣東西,一樣是,教授微博「罵人」是既成事實;再一樣是,教授微博「罵人」付出代價被判賠200元也是事實。我以為,此一事件雖算不上啥大不了的區區個案,但振聾發聵的雙重警示意義卻不容小覷。

  我所謂的雙重警示意義,首先在於法律對網絡「罵人」說不!現下網絡圖景大抵是:一方面,網絡乃虛擬世界,但背後卻立著真實世界;雖然其中各色人物所穿「背心」不同且不斷變化,但每件背心背後的現實世界中都站著「兩隻腿支一個肚皮、100來斤重」的活生生的人;再一方面,正是基於虛擬世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虛幻性隱蔽性發散性無國界性,長期以來惡搞成風「罵人」成性謠言四起庶幾可概括其生態圖景。由於網絡立法和網站監管嚴重滯後於網絡發展勢頭,有三個似乎沒人給出答案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大部分「網蟲」:網絡虛擬人到底有沒有人格權?網絡「罵人」到底算不算違法侵權?網絡違法侵權「罵人」到底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海澱法院一審判決之所以案小意義大,在於它「大姑娘上驕,頭一回」(就我所知)用案例明明白白地回答了上述問題;在於它對網絡「罵人」侵權行為棒喝說不!

  在少數公共知識分子稀缺公共擔當學術良知道德操守的當下,有專家學者教授藉以公共平臺便利大放厥詞,為一己私利行思想壟斷或話語霸權,基於平臺學養等博弈資源落差,也許別人管不著夠不上。但教授首先是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殊公民。教授作為知識分子,其欲顛覆中華知識分子「以理服人」、「有理不在言高」、「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優秀傳統,也許旁人除了太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份,一點辦法也沒有;然而,「罵人」侮辱人格則為法律所禁止,教授當然也在依法被禁之列。教授「罵人」基於其身份言行反差,除了要承受更多的公共輿論道德詬病,更要與普通公民一樣,承擔相應的違法責任,並非因為也從來沒有緣於其教授或名教授身份而衍生附加於其身份的「豁免權」。作如是觀,教授微博「罵人」被判賠200元,不啻於對所有公共知識分子和公眾人物發出強烈警示:請口下留德!

  既然網絡「罵人」侵權之風由來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就不能指望光有個案警示就能立竿見影令教授「罵人」遁形匿跡。我注意到,法院一審判決孔慶東在判決生效七日內,選擇一家全國發行的報刊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給付公證費1000元。而原告關凱元表示,他已準備上訴,理由是「在哪罵的就應該在哪道歉」。他認為,孔慶東既然是在微博上造成的侵害,就應該在微博上做出彌補。可見,最終讓天下教授閉嘴不「罵人」,還得依賴於所要網民敬畏法律和被「罵」者不依不饒維權意識的覺醒。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邵建:北大該不該開除罵人的孔慶東?
    邵建 南京曉莊學院教授原題:被誤讀了的自由與寬容北大教授孔慶東拒絕接受記者採訪,並開口罵娘,還貼在自己的微博上,被人稱為「三媽的」。有北大學生在校園BBS上發起籲請校方辭退孔慶東的活動,於是我看到有些評論以自由和寬容的名義不贊成北大辭孔,但這些表達在我看來未必不是誤讀了寬容與自由。問題顯然不在於北大是否應該辭孔,在我看來,一個教師公然罵人,而且是用極具侮辱性的語彙直接侮辱對方(同時也侮辱天下女性),他便取消了自己站在講臺上的資格,如果他還有起碼的文明心的話,否則我不知道他將如何面對講臺下的學生。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爆粗口,被網友告上法庭判賠200元
    2011年10月7日下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在自己的微博下面大爆粗口,用自以為幽默的有文採的「排比粗口」大罵《南方人物周刊》的記者。孔慶東的這一舉動讓圍觀群眾大跌眼鏡,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在人們一貫印象裡溫文爾雅的教授居然會大爆粗口。
  • 北京日報:只許孔慶東罵人,不許別人批評?
    原標題:只許孔慶東罵人,不許別人批評?   最早聽說孔慶東的名字,還是十幾年前上大學的時期,彼時大學生爭相傳閱他的新書《47樓207》,對這位「北大醉俠」頗有幾分好感,覺得孔慶東行文風趣、為人灑脫。然而,近些年來,對此人的好感漸漸變成了惡感。
  • 收點小錢,北大教授孔慶東,就做起了風水師、算命先生?
    看,孔慶東除了在北大教書育人,還在微博上,擺起地攤賺錢的,從置頂時間看,已經幹了起碼兩年多,普通問題388元/題,圍觀答案收網友1元/次。普通問題,到底有多普通?北大教授的工資,不夠孔慶東你吃宵夜嗎?俗話說,受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些年來,不管問題多惡搞,孔慶東收了錢,都一一作答了,孔對一般網友,經常惡言相向,對他的主顧,卻是客客氣氣的。這點職業道德,他還是有的。
  • 北大教授孔慶東,發表不當言論遭到質疑,這種素質如何當上教授的
    孔慶東作為北大的教授自己孔子的後人,無論是才學還是家世都是別人不可比擬的。可以說,孔慶東一出生就握著一手好牌。有孔子後人頭銜的加持,孔慶東的人生也是順風順水。他成績優異被北大錄取,在校期間又有名師指導。但是孔慶東的人生卻又具有戲劇性。
  •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2.03.03 星期六 北大孔慶東再陷「抄襲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的作品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孔子73代傳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因不當言論遭質疑,你了解嗎
    而就在最近,北大再次進入到了大眾視野之中,此次的話是因為北大的一名叫孔慶東的教授在網上所發表的不當言論引發的爭議和質疑,從孔慶東的履歷可以看到,他早在83年的時候從東北哈爾濱以高分考上了北大中文系,此後先後在北大讀完碩士和博士如今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 孔慶東回應被北大「下課」傳聞:謠言瞎扯
    微博截圖孔慶東CNTV消息(微博聯播記者武彥報導)3月15日,名為「江勇天律師」的用戶發微博稱:「北大對孔慶東發出停課的通知,而一直攻擊美國的司馬南,已轉賣房產和清理財物,準備前往美國和老婆兒子團聚孔慶東在3月16日接受微博聯播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消息系謠言,與事實不符,自己並未被北大「下課」。3月15日,微博網友「江勇天律師」發微博稱,北大對孔慶東發出停課的通知,而一直攻擊美國的司馬南,已轉賣房產和清理財物,準備前往美國和老婆兒子團聚(可能再也不回中國了)。不管怎樣,一個無「法」的國家是很可怕的,誰都有可能隨時被整死。
  • 北大教授孔慶東變臉美粉,美國空氣很清香,出門不戴口罩沒人說
    北京大學是一所很神聖的大學,近一個世紀以來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的國之棟梁,千千萬萬的學子們都以進入北大學習為榮。但是真的當他們進入北大學習後才發現原來北大也就那麼回事,裡面的老師素質可能還沒有學生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
  • 北大中文教授孔慶東想跑,曾說美國空氣真香,加州別墅已能入住
    北京大學是一所令人羨慕的大學,多少莘莘學子都期待著能進入北大學習,因為在人們的印象裡北大有全國最有學問的教授,只有在北大這樣學習氣氛濃厚的大學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可是如今孔慶東教授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北大的印象,此時人們才發現原來北大也有令人失望的老師。
  • 孔慶東:社科院比北大還窮 一等津貼只有2500
    ■「北大教授工資單事件」後續  稱社科院一等津貼只有2500元  孔慶東:社科院比北大還窮  本報記者 周懷宗報導 前天剛剛在博客上寫文章支持同事阿憶,稱北大教授工資很低的孔慶東昨日又寫文章稱,其實社科院的學者更窮
  •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到底誰才是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
    這位教授名為孔慶東,在北大一路讀到了博士,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由於他很有才華而且講課幽默風趣,因此在北京大學的人氣非常高,甚至還被央視邀請上「百家講壇」給觀眾講解金庸與魯迅。由於這張嘴,孔慶東沒少被人懟。近日,孔慶東又「攤上事」了,他在朋友圈發表的言論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 孔慶東被評"野獸"訴主持人 一審被駁回訴訟請求
    原標題:孔慶東被罵「野獸」訴主持人敗訴   說話直來直去的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自然免不了遭受別人的言語「攻擊」。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吳曉平在《聽我韶韶》欄目中,就稱其為「野獸」。孔慶東感到被侮辱,以名譽權被侵犯為由告到海澱法院,索賠20萬元。記者昨天獲悉,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孔慶東的訴訟請求。
  • 孔慶東回應青樓文化一書被指抄襲 稱是政治迫害
    孔回應:政治迫害 方鑑定:沒有抄襲網友質疑方舟子「雙重標準」的同時提醒孔慶東據《中國青年報》等報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一位讀者比對了他的《青樓文化》一書以及南開大學教授陶慕寧等學者的作品,認為存在剽竊行為。在回答記者求證時,南開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陶慕寧說,孔慶東的確抄襲了自己的作品。此前不久,孔慶東曾公開指責抄襲。昨天他在回應抄襲指控時說:是政治迫害。
  • 這次是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惹怒網友,他說了什麼?
    5月19日,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了幾張圖片和一段話,引起網友激烈的反響。他說什麼了。「2019美國文化之旅# 美國是個很適合旅遊的國家,地大物博,氣象萬千。特別是你戴不戴罩罩,都沒有那麼多卑鄙無恥的道德閒漢,伸長了鴨脖子來管。」
  • 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 曾稱嚴格要求自我
    第1頁:孔慶東著作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孔慶東1995年出版的《青樓文化》與陶慕寧1993年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孔慶東自稱遭斷章取義 沒說過「香港人是狗」
    (資料圖片) 孔慶東昨日接受採訪回應罵人事件。(視頻截圖)北大教授硬撐批評香港人的言論——孔慶東:我沒說「香港人是狗」據香港媒體報導,1月19日,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於內地「第一視頻」網絡電視臺《孔和尚有話說》節目,評論內地兒童於香港港鐵車廂吃麵事件,大罵「香港人是狗」,又指「用法治維持秩序的地方就證明人沒有素質」。
  • 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
    前段時間,一些大學教授因不當言論,接連不斷地被扒出。可是,好多人是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這一波居然發生在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的身上。仔細一看,孔慶東的言論實際是發布於去年的5月,但引起熱議的卻是現在。有人說,孔慶東終於帶出了好徒弟。因為其實現在網友加之於孔慶東身上的批判,對於孔慶東來說套路太熟,他以前就經常這樣做的。給人的感覺就像把別人押上了法院,但蒙住了嘴巴。只聽檢察官在公布他的罪行,就是不讓他給自己做個辯護。所以,怎麼回應網友的批評,相信孔慶東一定有辦法解決。有人說,孔慶東會有今天,不知道他以前有沒有想過。
  • 小說《錦繡未央》抄襲判賠74萬,入選智慧財產權保護案例,有意義
    據了解,小說《錦繡未央》共抄襲12位作家16部作品,共存在763處語句、21處情節相同或實質性近似,共計114千字,判賠74萬元。小說《錦繡未央》抄襲案在判賠將近一年後,入選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所產生的警示意義顯而易見。特別是在網絡小說、自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洗稿」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當下,小說《錦繡未央》抄襲案入選智慧財產權保護案例的警示意義更為明顯。
  • 網上自曝北大教授工資單 阿憶四處走穴有苦衷
    北大副教授、《實話實說》前主持人阿憶在博客中公布工資單引起了網友極大的反響,9月20日,北大副教授孔慶東力挺阿憶,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絕非哭窮,只是希望公眾能夠了解事情真相。「社會分階層不可怕」本月15日,阿憶在博客上發表的《無腦人,請你給俺指條出路,讓俺們都照著去走》引起網友極大反響,短短5天時間內點擊率近80萬,評論達30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