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非常的出名的美食,美麗的杭州,就立刻想到叫花雞,荷葉雞,再說北京,全聚德烤鴨選一個,還有非常多胡同裡的小吃也是相當的知名。很多城市都有一道非常出名的美食,引來各個地區的食客一品風味。比如天津衛的狗不理包子,天津衛狗不理包子的知名度,現在可以說是全國上下沒有人不知道的。
但是很多人都會認為狗不理包子,是指的狗都不願意理的包子。如果單純按字面意思來解讀,的確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名字跟狗的關係並不大,也並不是說包子連狗都不願意吃。今天我就來好好給大家普及一下天津衛狗不理包子的由來。狗不理包子店原來不是這個名字,最早期的名字叫做「德聚號」,創立於清朝鹹豐年間,到今天有一百年多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可以說是一家真正的百年老店。
這家店的店主叫做高貴友,名字是相當的大氣,只不過他出生的非常晚。高貴友的父親在40多歲的時候才迎來了這麼個兒子,屬於晚年得子,非常喜歡。但是由於自己年紀較大,擔心這個孩子的命不好,就給他起名狗子是小名。小時候的狗子非常的活潑好動,也非常喜歡小狗,但是說來奇怪,無論他怎麼去逗狗,周邊的狗都不理他,於是這個狗不理的名字就漸漸被人傳開。
但是要說他真正成為「狗不理」,還是到了他開店的時候。高貴友14歲的時候到了一家餐館做徒弟,他勤學好動,而且從來不偷懶耍滑,深得師父的喜愛,於是在他師父的教導之下,他的廚藝可謂是突飛猛進。出師了之後,高貴友就迅速開了一個包子鋪,取名叫做聚德號。他把從老師父那學來的秘方和手藝練得如火純青,更是通過自己的新配方讓味道越來越好。他親手做出來的狗不理包子比他師父做的還好吃。
正因為這樣 因為非常非常忙。後來在收錢的臺子上面放了一個碗,鄰居們來買包子,直接可以把錢放進碗裡。由於忙的沒時間跟那些熟客們打招呼,慢慢的食客們就戲稱:狗子賣包子,從來不理人啊。漸漸的「狗子不理人」,就被人們改成了「狗不理」。高貴友想到這個名字也是覺得挺有意思,然後就把自己的聚德號招牌給換成了「狗不理包子」。
要說狗不理包子為何全國都出名,這件事還得說說袁世凱。據說,袁世凱在當直隸總督的期間在天津訓練新軍,發現了這家狗不理包子鋪。袁世凱就將狗不理包子當作貢品,帶回京城獻給了太后。太后吃了之後,非常的喜愛,並說了一句極具誇獎意義的話,說了一大段詩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天有上飛的,地有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比不上狗不理包子好吃,吃了還能讓人延年長壽。太后在當年的身份高貴,她的話很快讓天下人都知道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了。於是各地的吃貨都要先吃為快,爭相傳播,就這樣天津衛的狗不理包子一時名聲大震。也就這樣這一道美味才能流傳百年,可以說是天津最為代表性的食物了。當然,天津衛除了狗不理的包子以外,更是有名聲比他還高的天津的十八街大麻花,還有耳朵眼炸糕。這三樣美食被譽為天津三絕,可以說到天津不吃這三樣,等於白去一樣。好了,這個叫狗不理的包子歷史到這裡就說完了,如果你們還想知道更多特色美食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