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香港故事)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

2020-12-18 騰訊網

新華社香港10月18日電 題: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世紀」

新華社記者 陸敏

從19歲開始學習普通話,69歲的香港人許耀賜已經與普通話結緣半個世紀。

這半個世紀中,他學普通話、教普通話、成立香港第一個致力於推廣普通話的民間社團、倡議創辦香港第一家普通話小學……

從青澀學子到花甲老人,推廣普通話成了許耀賜畢生的事業。投入最早,堅持最久,迄今仍奔走在「推普」之路上。

曾經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學普通話?

「身為中國人,學習普通話,天經地義!」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走在今天的香港街頭,人們發現,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作為推動者,許耀賜難掩欣慰:「語言是植根於民族靈魂和血脈間的文化符號,對於培育家國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意義重大。今天的香港人,更應學好普通話。」

(小標題)創辦全港第一個「推普」社團

「上世紀70年代香港不少年輕人都心繫祖國。」許耀賜回憶說,「當時我們的口號是——認識國家,關心社會。」

懷揣一份認識祖國的嚮往與迫切,1970年,19歲的許耀賜剛考完大學,趁著暑假在夜校開始學習普通話。次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在校內辦起了第一個普通話班,因為會說一點普通話,此時在香港大學理學院大二就讀的他就被找去幫忙擔任普通話老師,由此成為在校園推廣普通話的積極分子。

大學畢業那年,香港英華書院想招聘一位能教數學物理、最好還能教普通話的老師。「這個職位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他一投即中。從此,在他長達35年的教育生涯中,無論當教師還是當校長,他都身體力行地推廣普通話。課餘時間,他還應教育主管部門之邀,義務培訓普通話教師長達10年。

在不遺餘力的「推普」過程中,許耀賜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1976年,他與幾位同道中人聯手,創辦民間團體——香港普通話研習社,一辦就是40多年,創造了香港民間力量推廣普通話的歷史。

推廣普通話,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班授課。「1975年10月,我們在籌備階段開了第一個培訓班。」許耀賜記憶猶新。迄今,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已推出了2萬多個培訓班,培訓超過40萬人(次)。

研習社目前在九龍一幢寫字樓的五層辦公,不大的地方還專門闢出兩間用作教室。記者看到,牆上懸掛著「天下華人是一家,人人都說普通話」的字幅,分外醒目。「這是我們的辦社宗旨。」許耀賜說,在研習社每一位成員心中,都有一種深深的中華情結,大家為著同一個目標走到了一起,矢志不渝地將「推普」視為自己的使命和擔當。

(小標題)演話劇學普通話 最愛唱《我的祖國》

普通話要「學」,更要「用」。為了學好普通話,他們經常在一起舉辦普通話聚會,聚會時演戲、唱歌、聽講座等,頗為熱鬧。

許耀賜認為,演話劇是學普通話的一個好方式,因為需要把劇本內容背熟,還要聲情並茂地把它演繹出來,「這是一種很好的語言訓練」。許耀賜記得當時他們演了一個諜戰話劇《野玫瑰》,他擔任男主角,讓他至今難忘。

「唱普通話歌曲也很有效啊。」許耀賜興致勃勃地給記者找出一本微微泛黃、已快散頁的普通話歌本。「我們最愛唱的歌曲是這首。」他翻到《我的祖國》,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

研習社專門成立了「普通話活動中心」,以興趣為先導,成立合唱團、朗誦組、樂韻組等多個小組,課餘定期舉行朗誦、演講、唱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而在課堂上,學員間彼此交流必須說普通話,一旦違規還要乖乖交上象徵性的「罰款」。

從1978年成功主辦第一屆香港普通話朗誦比賽開始,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先後出版香港唯一的一份「推普」報紙《香港漢語拼音報》和「推普」雜誌《普通話季刊》;1989年主辦全港大型推普活動「推普節」;2001年舉辦香港第一屆「普通話日」;2003年聯合舉辦「普通話嘉年華」;2006年起,連續14年舉辦全港幼兒園及小學普通話比賽……

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收穫碩果纍纍。

(小標題)倡議創辦普通話小學 「推普」延至基礎教育

1994年起,許耀賜就任景嶺書院校長,嘗試著把普通話推廣延伸到教學中,進行了一場在當時頗具創見性的教育實驗。

他和任課老師一起備課,用普通話來教中國語文,同時帶頭在校園中講普通話。「當時,我用普通話主持每天的教職員會議,學校每逢運動會和大型活動也都用普通話發言。」許耀賜說,景嶺書院的校園廣播有固定時段用普通話播放歌曲、演廣播劇等,創造語言環境,讓學生多聽多講。

許耀賜由此感受到,教育在「推普」中作用重大。2001年,在許耀賜等理事的共同倡議下,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正式創辦,這是全港第一家採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的政府津貼學校,許耀賜和研習社的幾位老夥伴成了校董,把他們多年的經驗應用於正規的義務啟蒙教育中,將「推普」工作成功延伸至基礎教育。

和許耀賜走在「普小」校園裡,記者看到師生們不時用流利的普通話交流,聽到校園電臺播放普通話通知,恍如置身內地校園。剛開始學習普通話的一年級小同學黃梓墨,在記者面前嫩聲稚氣地背起了《靜夜思》,這樣的古詩詞,他已經會用普通話背20多首了。

「這是我們研習社同仁們最驕傲的成果。」許耀賜說,「兒童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段之一,在這個時期推廣普通話,事半功倍。」

「普小」的第一屆畢業生如今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在校慶的留言簿上,滿滿的都是他們對母校的感恩,小學6年打下的普通話基礎讓他們在職場多了一項技能,回到內地更加親切。畢業生李澤江現在在一家律師行工作,他在升中學後沒再學過普通話,但有了這6年的「老本」,律師行特地委派了不少內地客戶給他,事業上得到了更多的機會。

許耀賜多次到內地交流和旅行,目睹國家的發展一日千裡,深深地為祖國自豪。他說,香港的未來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學好普通話大有作為。

問他,幹了50年,還要「推普」多久?

「革命尚未成功,我輩仍要努力!」許耀賜哈哈一笑。(完)

相關焦點

  • 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世紀」
    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世紀」新華網  作者:陸敏  2020-10-18 走在今天的香港街頭,人們發現,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
  • 香港「推普」先鋒:「中國人學普通話天經地義」
    投入最早,堅持最久,迄今仍奔走在「推普」之路上。  曾經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學普通話?  「身為中國人,學習普通話,天經地義!」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走在今天的香港街頭,人們發現,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作為推動者,許耀賜難掩欣慰:「語言是植根於民族靈魂和血脈間的文化符號,對於培育家國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意義重大。今天的香港人,更應學好普通話。」
  •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沙崗幼兒園開展推普周宣傳活動
    按照國家語委規定,2020年的9月14日至20日為我國第23屆普通話推普周。為進一步推廣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說好普通話的校園環境,南莫鎮沙崗幼兒園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新穎別致的推普周系列宣傳活動。
  • 特寫:「用普通話教學,這條路走對了!」——走進香港第一家政府津貼...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這是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簡稱「普小」)五年級的一堂語文課,教師李文繡正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生動的一課》,並引導學生討論語文中「引用」的用法。師生間流利的普通話問答,不同於以粵語或英語教學的其他香港小學,令人頗感新奇。
  • 胡杏兒兒子學普通話上熱搜!香港有哪些學校已經普及普通話教學?
    今日,微博上一則熱搜引起了小編的注意:【胡杏兒兒子學普通話 】。閱讀量截至下午5點,已經超過7588萬,1萬多討論留言,網友紛紛表示「太可愛」,「軟萌萌」。其實自從香港回歸以來,在特區普及普通話已經是香港很多學校的必修課程。教育還是要從娃娃抓起!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下,在香港,都有哪些中小學已經普及普通話教學了。
  • 「推普」莫讓粵語邊緣化
    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粵語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紐西蘭的第二大語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6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年確定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在強化政府行為,擴大普及範圍,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推普全面鋪開。
  • 今天香港阿Sir們也是拼了
    從受邀參加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10名香港警隊代表抵京開始,網友們的關注點似乎一路跑偏。昨天還忙著為他們的髮際線擔憂,今天(30日)又被警察們祝願祖國生日的港普逗笑了。29日下午,受邀參加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10名香港警隊代表到達北京,獲得了無數內地網友的歡迎。
  • 張家輝普通話至今被嘲笑,香港藝人要不要學下普通話
    似乎從前香港的學校教育體系裡,英語一直是重要的,粵語是日常生活用語,從前對國語頂多是「求求其其」(隨隨便便)的態度。後來移居北京的演員翁虹曾在一篇博文中寫道:「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簡體字,是從小人書《西遊記》上看到的。而我母親是重慶人,我父親出生在湖北大冶、在重慶讀書、北京工作。
  • 全國推普周開幕:我國普通話普及率超過80%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胡浩)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14日拉開帷幕。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56%。開幕式以線上方式在北京、烏魯木齊、和田三個城市同步舉行。
  • 推普周|普通話誦七十華誕,規範字書愛國情懷
    2019年9月16日至22日是第22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推普周主題為:普通話誦七十華誕,規範字書愛國情懷。什麼是推普周?為什麼要開展推普周活動?現在跟隨小編一起學習一下相關知識吧什麼是推普周?為了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普及,經國務院批准,從1998年起,每年九月份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通過開展推普周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大力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積極推行規範漢字,在全社會營造「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圍。為什麼要開展推普周活動?
  • 推普:最愛說的話,永遠是普通話
    為進一步增強全校師生的語言規範意識和推廣普通話的參與意識,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近日,沂源縣實驗小學舉行了「小手拉大手,同講普通話」系列活動。在周一的班隊會活動中,首先,班主任老師召開了「同講普通話,方便你我他」的主題隊會。
  • 香港特首回應了普通話和粵語之爭,但人們依然看法不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周四的香港立法會上,回應了最近的普通話和粵語爭議。一段來自香港電臺的視頻顯示,當天,一位立法委員邵家臻在立法會提問林鄭月娥教學語言的問題。林鄭月娥回答說:「我留意到近日教育界又無風起浪。這份文件是 2013 年的,文件裡的兩三句,把它放大了來講。究竟教學語言用廣東話還是用普通話,這個我們尊重校本的管理。
  • 俠客島:拿什麼拯救你,不學普通話的香港年輕人
    顯然,普通話課程只是「替罪羔羊」,有人在拿這事兒做文章,宣洩一種泛政治化的情緒,激起香港和內地的衝突。 全球最大的市場是講普通話的,超過13億人以此為母語,世界政商精英都以會講普通話為榮。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用流利的普通話在清華大學演說,美國總統川普的孫女普通話標準得「嚇人」。 香港高校將普通話列為必修課,就是希望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利用背靠祖國內地的天然優勢,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 全國推普宣傳周 | 普通話知識宣傳篇
    全國推普宣傳周 | 普通話知識宣傳篇 2020-09-14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訊首款普通話學習遊戲亮相 信息化助力推普脫貧攻堅戰
    談及未來,他們流露出自然樸實的憧憬,以及對學習普通話的篤定和迫切,相信「我的普通(發)不(包)準」只是一時,總有一天能夠「學好普通話,讓所有人都能聽得懂」,克服語言難關如同他們當初克服空間距離、離開家鄉來到城市,為的都是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 5本港風文,強推《崛起香港1949》和《重生之時代先鋒》真的超讚
    5本港風文,強推《崛起香港1949》和《重生之時代先鋒》真的超讚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港風文,強推《崛起香港1949》和《重生之時代先鋒》真的超讚!。1、《重生之時代先鋒》作者:執筆亂紅塵文案:男主楊東旭發現自己重生了,而且是重生回到了1979年這個中國充滿各種機遇的年代,蘇聯還是超級大國似乎應該做點什麼。香港娛樂圈還不夠繁榮似乎應該做點什麼。
  • 普通話在香港日益流行 美媒:香港與內地聯繫越來越緊密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 美媒稱,自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由於與內地的聯繫日益加強,普通話在這個特別行政區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鑑於內地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巨大的人口數量,會說普通話已經成為金融、貿易和旅遊業就業的必要條件。
  • 香港無線TVB播放普通話新聞用簡體字幕引爭議
    原標題:香港無線TVB播放普通話新聞用簡體字幕引爭議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TVB)旗下電視臺在播放普通話新聞時,出現簡體字字幕,在香港社會引發爭論。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TVB數碼頻道22日將高清翡翠臺改為J5臺,並在晚上8點半黃金時段播放普通話新聞時,被細心的民眾發現使用的是簡體字字幕。
  • 聽完「劉炸雞」的港普,渣渣輝鬆了口氣…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29日下午,受邀參加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10名香港警隊代表到達北京,獲得了無數內地網友的歡迎。 不過從抵京開始,網友們的關注點似乎一路跑偏。昨天還忙著為他們的髮際線擔憂,今天(30日)又被警察們祝願祖國生日的港普逗笑了。
  • (港澳臺·香港故事)貝聿銘、貝禮中父子的「香港情結」
    11月22日至27日,佳士得將在香港拍賣估價超過2500萬美元的59件藝術品,將這位足跡遍及全球的建築大師一生的珍藏帶回他童年居住過的香港。 「香港是父親最愛的城市之一,不僅僅是他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童年。同父親一樣,香港是聯結東方和西方的橋梁。」貝聿銘之子、貝氏建築事務所創始人貝禮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