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的部隊兵敗如山倒。很多國民黨人員,包括高級將領以及普通士兵,他們順應形勢,主動脫離蔣介石集團,投誠到人民解放軍當中。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起義投誠人員比較特殊,他是一名國民黨的空軍上尉飛行員,解放戰爭末期駐守在臺灣,最終選擇駕駛飛機回歸大陸。
這位駐守在臺灣的上尉飛行員名叫杜道時,杜道時回歸大陸的過程可謂歷經千難萬險,他從臺灣新竹機場駕駛飛機起飛後便遭到國民黨空軍的圍追堵截,飛機也被多次擊中,不過好在他幸運回到大陸。杜道時下飛機後,發現自己駕駛的飛機上居然有200個彈孔,不由讓人們感嘆國民黨的喪心病狂以及杜道時回歸大陸的決心,那麼杜道時回歸大陸後的結局怎麼樣呢?
杜道時出生於1917年,他是山東高唐縣人,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杜道時幼時父親早逝,由寡母一人撫養長大,他自幼聰明伶俐,學習成績特別好,母親本想讓他報考清華大學,但年幼的杜道時看到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開始侵略中國,遂生出投筆從戎的想法,不顧母親反對,毅然決然地報考了國民黨航空學校。
從航空軍校畢業後,杜道時成為一名飛行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作為飛行員的杜道時在國民黨空軍為國效力,不過,杜道時卻厭倦了國民黨內部的勾心鬥角,他更希望看到全國各族人民統一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杜道時也因此逐漸對我黨產生嚮往,並開始與我黨有所接觸。
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將空軍視為自己的底牌,因此對空軍飛行員管理極為嚴格。杜道時雖然嚮往解放區的生活,卻一時找不到門路,無法駕機投誠。不久後,杜道時被國民黨安排到臺灣,成為駐守臺灣的一名上尉飛行員。
對杜道時來說,大陸才是自己的家鄉,而且他也厭倦了國民黨的腐朽統治,於是杜道時決定尋找機會回歸大陸。經過精心準備,1949年4月17日,杜道時與好友駕駛一架美制C-46運輸機從臺灣新竹機場起飛,直奔大陸而來。
當時長江以南還在國民黨的控制之下,因此杜道時從臺灣駕駛飛機回歸解放區危險重重。果然,半路他們就遭到國民黨飛機的攔截,並且受到國民黨飛機的攻擊。好在杜道時駕駛技術過硬,平安逃脫攔截,成功飛臨徐州機場上空。事後杜道時發現自己飛機上有200個彈孔,足見當時的情況有多麼危險。
不巧的是,徐州機場的解放軍戰士以為杜道時是偷襲的飛機,因此直接攻擊杜道時的飛機,不過好在沒有擊中,杜道時也平安降落在徐州機場,正式回歸大陸。回歸大陸後,杜道時先是被任命為空軍司令部副科長,不久後又被任命為空軍司令部訓練主任。
之後杜道時陸續擔任了航空學院飛行技術檢查主任以及副團長等職務,在此任上,杜道時為新中國培養了大量熟悉臺灣空軍作戰的軍事人才以及眾多優秀的飛行員,為祖國的空軍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退休後的杜道時擔任了陝西省政協委員,晚年的杜道時一直生活在陝西西安,他依然不忘呼籲兩岸和平,也為兩岸和平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並因為貢獻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1992年,杜道時因病去世,終年75歲。
參考資料:
《飛向新中國:尋訪建國前後駕機起義的國民黨飛行員》蕭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