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穩外貿 一手拓內銷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一手穩外貿 一手拓內銷

  青島即發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針織和梭織面料及服裝、發製品等系列產品的外貿生產型企業出口到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達百億元。但今年上半年,海外疫情使企業的訂單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西方不亮東方亮,在疫情期間,「宅經濟」火爆,即發積極發力與國內一線品牌的合作,並將新研發的面料和材料應用到服裝中,今年8-12月份國內訂單爆滿,國內市場份額上升到40%。

  「過去這些年,我們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海外收入佔集團總營收的70%以上,實現了生產全球化、訂單全球化以及人才全球化。如今,發力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既是出於企業自身的產業安全考慮,也符合企業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為東認為,在新發展格局下,國內的市場潛力將更大,一方面,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內市場需求正加快釋放,為紡織服裝等出口行業提供了內銷市場;另一方面,從消費升級看,也正從傳統批量生產轉向個性化定製,可以更好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即墨區積極助推青島在推動國內大循環中的「雙節點」作用,多方探索出實招,完善內貿網絡、整合下遊市場、開拓海外布局、發展數字貿易……新發展格局下,即墨區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整合人流、物流、資金流、要素流,優化資源配置,在「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部手機」就能當老闆

  「早上好,今天我為大家推薦一款最新設計的童裝。」11月22日,在位於即墨區藍村街道的青島雪達集團,網紅阿美打開平臺開啟直播。直播不到半小時,就有全國各地的觀眾紛紛進入直播間,青島雪達集團牽手德國著名玩具品牌「NICI」,成立的全球化童裝品牌,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很多客戶通過直播間,可以身臨其境看到產品做工材料以及產品特性。我用一個鏡頭打開更廣大的視野,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企業、看到即墨的市場。」青島雪達集團副總經理王顯其說,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很多國外的採購商訂單減少,依託電商拓展國內、國際銷售渠道,今年自6月份開始,銷售量迎來逆勢增長,同比上升50%。

  即墨市場從來不缺敏銳的商業嗅覺。「從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能創業到「一部手機」就能當老闆。在電商直播這一新興業態的浪潮中,即墨市場經營戶紛紛投入其中,用直播為市場和企業賦能。經歷疫情洗禮,目前,即墨催生了「網紅+直播+電商」的熱門新零售業態,這也成為眾多中小微企業拓展內貿市場、謀求轉型發展的助推器。疫情期間,即墨鼓勵支持服裝批發市場2000餘商戶直播賣貨,日直播銷售量達2000萬以上,即墨經營戶已經成為直播平臺上的一支活躍隊伍。

  今年,即墨打造了4萬平方米的網紅直播平臺,引進騰訊即墨超級看點直播基地等平臺資源和MCN機構,計劃五年內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紡織服裝直播基地,用商業新模式、新業態為「雙循環」更快運轉提供動力。

  工業網際網路提高抗風險能力

  說起工業網際網路,青島方冠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紀曉亮都感覺不可思議:公司常年生產的剎車片有20多種配方、30多種原材料,每一個配方的比例都不一樣,過去都是人工靠經驗稱重,很容易出錯。工業網際網路改造後,通過流量傳感器精準投放原料,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系統控制攪拌工藝、出料時間,僅用6名工人就可完成,產品合格率從原來的96.5%提高到了99.7%。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集聚了全行業全產業極為寶貴、極具價值的數據資源,誰掌握了這些數據資源,誰就掌握了全球產業競爭的主動權。即墨區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打造「雙循環」的重要引擎,積極引導企業向數位化、智能化加快升級。得益於此,今年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迅速。

  像青島方冠一樣,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投身到工業網際網路改造中,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生產環節的抗風險能力,改造釋放的生產力也在不斷挑戰行業想像空間。數據顯示,即墨區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的企業,產值平均增幅20%以上、利稅增長26%、生產效率提高51%、能源消耗下降23%,促進企業更好地參與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即墨已有1200餘家企業被納入工業網際網路改造項目庫,規上企業改造數量佔到規上企業總數的一半。在全區最重要的兩大主導產業——紡織服裝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大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了織染縫一體柔性化製造、數字驅動的C2M大規模定製、雙創驅動協同設計、精益製造的智慧工廠等九類智能改造方面,形成了「2+9」的實踐成果模式。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超35萬外貿企業借1688拓內需 新批發模式轉內銷獲推廣
    《意見》指出,要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依託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精準對接消費需求,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一系列的實施意見,和阿里1688幫扶外貿企業轉內銷的新批發能力不謀而合。
  • 車俊:大力弘揚浙江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推動企業穩外貿拓市場抓創新...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車俊在嘉興調研並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大力弘揚浙江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穩外貿拓市場抓創新促發展22日,省委書記車俊赴嘉興調研並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的關懷和支持及時傳導下去,把浙江企業的靈性和活力更好激發出來,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有效政府有為,大力弘揚浙江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穩外貿拓市場、抓創新促發展,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 出口轉內銷,外貿紡企的救命稻草?
    出口轉內銷,外貿紡企的救命稻草? 2020-11-04 15:45:39 來源:化纖頭條   今年以來,「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領域的熱詞,不少外貿受阻的企業,嗅到了家門口的機會,這就要揚帆返航。
  • 寧波慈谿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銷市場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一直以來,三禾廚具有限公司產品出口歐美市場,疫情暴發後,憑藉80多項專利證書、5項全球發明專利技術優勢,公司第一時間調整銷路,通過去年投入2億多元布設的內銷平臺,推出優質優價商品,在打響自有品牌的同時,也迅速打開了內銷市場,僅在線上平臺就月銷300萬元。 疫情發生以來,寧波慈谿市優化營商環境,強服務紓困難,努力提振外貿企業轉向內銷的信心。
  • 【兩會熱議】應對疫情危機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怎樣才能「加把火」?
    【兩會熱議】應對疫情危機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怎樣才能「加把火」?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外貿企業「眼睛向內」需要哪些支持與幫助?  外貿出口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穩外貿至關重要。受疫情影響,海外消費市場持續走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對此很有信心。
  • 抗疫情穩外貿 國家高新區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忙
    這只是國家高新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跑出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的縮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陸續推出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國家高新區作為開放的高地,也在積極行動,抓開放、穩外貿、穩外資,精準施策,加強對接服務,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有序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昔日的繁忙景象正在漸漸恢復。
  • 「出海優品 雲購申城」上海政企合力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來源:經濟日報上海市商務委會同相關部門全力推動穩外貿系列措施落地,積極引導支持外貿企業通過電商平臺拓展國內銷售渠道,助力外貿企業紓困解壓。4月28日,上海電商平臺支持外貿出口產品內銷暨「出海優品雲購申城」活動啟動。
  • 上海助力外貿企業拓展國內銷售,首批出口轉內銷商品本月上線
    上海首批出口轉內銷商品將於4月28日上線。4月23日,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透露,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外貿企業面臨訂單取消或延期。為應對當前形勢,一些具有自主品牌或國內商標的外貿企業,嘗試調整企業內外銷比例,拓展國內市場銷售渠道。
  • 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4月出口「轉正」 商務部:下行壓力依舊較大
    央廣網北京5月7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成績單」出爐: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07萬億元,降幅比一季度收窄。其中,4月出口實現今年以來首次月度正增長,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 外貿受阻 廣東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發力內銷
    外貿受阻 廣東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發力內銷 2020-04-3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訂單驟降 外貿企業自救各顯神通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在溫州,做開關的已轉型生產口罩,幾家大型鞋企老闆則上直播帶貨;在寧波,政府牽頭與電商平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出口轉內銷。合力穩住外貿基本盤這次疫情發生後,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出臺政策,強調要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穩外貿穩外資六方面舉措,包括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等。
  • 商務部:今年外貿挑戰前所未有 多措並舉穩訂單
    中新網5月18日電 疫情影響下,外需疲軟,商務部在減少企業破產、穩外貿訂單方面將有什麼措施?18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發布會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應。圖為天津港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新社發 王焱 攝18日,國新辦就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外貿行業帶動1.8億人就業,在疫情影響下,外需疲軟,很多企業因為沒有訂單被迫停產,請問商務部在減少企業破產、穩外貿訂單方面將有什麼措施?鐘山回應,全球疫情蔓延,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我國今年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 上海市政府聯合拼多多等啟動出口轉內銷,覆蓋1000家上海外貿企業
    預計整個活動期間,拼多多將推動超過1000家精品外貿企業入駐平臺專區,全面助力上海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拓寬線上渠道、擴大市場佔有率。活動當天,拼多多的「出海優品 雲購申城」專區也同步上線。上海外貿企業轉型內銷,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出海優品 雲購申城」活動正式啟動前,上海市政府方面針對外貿企業的摸排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展多時。
  • 阿里巴巴再啟「春雷」計劃:擴內需、穩外貿和助農興農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阿里巴巴再啟「春雷」計劃:擴內需、穩外貿和助農興農十一年前,阿里春雷計劃幫扶中小企業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十一年後,新計劃應對新冠疫情。4月7日,該公司公布春雷2020共在五個方面推出16項扶助措施,涉及外貿、內銷、數位化產業帶、農業以及金融等領域,阿里巴巴速賣通、Lazada、天貓等業務將參與該計劃。同日,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發出題為《春天的戰役》的全員信。在信中,張勇表示,社會經濟生活受到疫情的影響,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而中小企業是社會經濟的原子細胞。
  • 京東京喜推幫扶政策助外貿型商家轉內銷
    3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隨著國際疫情進一步擴散,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面對困局,很多外貿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尋找出口轉內銷機會。為給外貿型企業「輸血」,近日,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正式推出專項「外貿型商家扶持政策」,從金融保障、入駐服務、流量扶持等多個方面進行幫扶,全力扶持外貿企業開展出口轉內銷,為外貿企業贏得「疫」線「生」機。
  • 從主打外貿轉向開拓內銷 平衡好「兩個市場」 我市外貿企業「向內...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唐達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性、複雜性、傳播性遠超預期,形成全球大流行,對國內外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外貿出口企業普遍面臨產品出口受阻、訂單交付延遲、新增訂單減少等不確定性因素。意丹華服裝企業有限公司是江門一家外銷型服裝企業,產品主要銷往美加、歐盟等地。
  • 想撿漏低價品牌外貿貨?小心商家借出口轉內銷之名賣仿品
    不過據無錫外貿行業人士稱,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都有正規的途徑,尤其是品牌商品,沒有品牌方授權是無法進行內銷的。扛著「疫情影響」大旗的出口轉內銷超低價商品不少,是營銷噱頭,消費者「撿漏」機會很小。   因疫情轉內銷的「外貿貨」今年特別多   「疫情原因甲方撤單,現有少量庫存,低價出售。
  • 企業為什麼要做外貿?外貿訂單怎麼來?外貿客戶怎麼找?
    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往來不斷增強,提前布局外貿的企業將佔得先機。穩外貿政策。今年,商務部、海關總署等相關部門同各級政府多措並舉,加碼穩外貿政策促進「雙循環」,全力幫助外貿、外資企業渡過難關,積極保障復工復產。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2020年,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協議。
  • 江蘇南京:政府搭臺,用電商直播加速外貿商品轉內銷步伐
    一邊是外貿商品展示區域,另一邊是外貿企業與電商平臺、MCN機構溝通洽談區域。看過企業展示樣品後,平臺和機構負責人與企業負責人坐下來,面對面溝通後續商品推銷形式和途徑。  9月4日,在南京市浦口區求雨·MCN直播空間進行的南京首場出口轉內銷商品上線行動,給外貿企業緩解壓力、深度拓展國內市場開闢出新路,贏得了參與企業的一致好評。  據悉,本次出口轉內銷商品上線行動,由南京市商務局主辦,浦口區商務局、南京高新區(浦口園)協辦,南京求雨山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南京求雨山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瓷都「疫碎」:德化外貿瓷企訂單下滑,轉產內銷面臨激戰
    此前多年,老陳都在外貿陶瓷廠工作,今年外貿廠停工不招人,他才在5月進入現在的工坊。這意味著收入減少,通常,外貿廠工資按計件工作量算,1個月工資在5000~6000元,但現在的老闆沒有按計件績效,每月工資「統統算5000元」。收入是少些,不過老陳很知足,畢竟他的妻子與同事的妻子原先都是當地大型外貿陶瓷廠的工人,如今都待業在家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