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同仁堂跨界開茶飲店,經營奶茶企業超14萬家,業內透露驚人...

2020-12-18 新華報業網

  今年疫情之後,街頭巷尾的茶飲實體門店密度不減,前段時間,「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持續霸佔熱搜榜,也吸引了不少創業者的目光。

  茶飲店風生水起

  吸引小成本創業者

  在一條商業步行街,記者發現,不足一千米的商業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飲門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書亦燒仙草有2家,此外還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飲品牌。14家茶飲門店,分屬於10個茶飲品牌。

  「95後」的羅晗肖,今年6月在鄭州開了一家茶飲店。

  茶飲品牌加盟商羅晗肖:總成本差不多三十五萬元左右,不到四十萬元。房租一個月是一萬元,管理費是一萬元左右,裝修花了五六萬元左右,設備和原料不到十一萬元,轉讓費是十一萬元。

  羅晗肖告訴記者,目前茶飲店每日的流水在三千元左右,她希望能在一年內收回成本。

  採訪中,一些茶飲品牌的加盟商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今年密集開店,主要是因為成本下降了不少。

  趙棟在2018年開第一家茶飲店時,總成本的60萬元中有20萬元是店鋪的轉讓費。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一些實體門店急於轉手,轉讓費大幅下降。

  茶飲品牌加盟商趙棟:今年轉讓費低,是正常轉讓費的百分之三十,所以緊接著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單杯茶飲平均毛利潤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蜜雪冰城招商專員潘雲晶:每周有兩萬左右的品牌加盟電話諮詢量,真正提交面談申請的客戶大概是兩千兩百單,取得開店許可證的客戶大概有兩百六十個,每周開業的門店大概在一百家左右。

  數據顯示,目前只是茶飲行業中奶茶這一個門類,我國經營範圍包含奶茶的企業超過14萬家,僅2019年至今,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就有23664家。

  行業巨頭跨界賣奶茶

  茶飲也打養生牌

  不僅是小成本創業者,一些傳統行業的巨頭也紛紛跨界入局茶飲行業。行業巨頭也來跨界賣奶茶,茶飲行業會迎來哪些新變化?

  今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營店在廣州正式開業。娃哈哈集團提出未來10年在全國布局1萬家茶飲店的目標。

  此外,傳統中藥品牌同仁堂也開起了茶飲店。喻永紅從事中醫養生和臨床工作將近40年了,今年她有了新任務,為茶飲產品研發配方。 將傳統的中醫藥與新式茶飲相結合,同仁堂茶飲主打健康、養生牌。為了快速擴張門店數量、搶佔市場,同仁堂也在探索「直營+加盟」的模式。 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都認為,茶飲行業通過加盟、連鎖,實現門店數量的快速擴張,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把控產品的標準化。 在一家茶飲製作培訓基地,記者看到,來自50家新籤約加盟門店的將近150名學員正在進行茶飲製作培訓。

  茶飲培訓師呂娜丹:四十多款產品,六個系列的,培訓加實操五天,在門店實際運用五天,如果考核通過了,就可以回去正常營業。 記者體驗了學習製作檸檬茶的流程,將檸檬切片,稱取40克到45克檸檬裝入塑料杯,搗碎至果肉掛杯壁,摁下果糖機上的按鍵,加冰、加水、封杯,一杯標準的檸檬茶就做好了。

  培訓師告訴記者,產品標準化的最重要保障,主要在上遊原材料的工業化生產,以及高效的物流供應鏈。

  中國烹飪協會供給側服務委員會委員秦朝:整體來說,現在的趨勢一定是標準化,要解決食品安全,走品牌化、連鎖規模化的路線,這個其實是現在茶飲行業的主流趨勢。

  茶飲創業並非盈利捷徑

  品牌加盟須謹慎

  茶飲品牌藉助加盟模式實現門店數量的快速擴張,而小成本創業者也可以快速開店。然而,開茶飲店並不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在一條商業步行街記者看到,一家今年七月剛開業的茶飲店,已經貼出了「轉讓」的信息。

  一家茶飲品牌的招商專員告訴記者,他們企業曾經做過大學生創業的幫扶項目,但結果很不理想,很多門店最終賠本關門。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門店的創業者做不到經常在店裡,而這一點,直接關係到門店的原料損耗與產品銷售額。

  蜜雪冰城招商專員 潘雲晶:茶飲創業失敗的因素包括老闆經營經驗不足、合伙人過多造成相互推諉、後期門店出現無人管理的狀態,同時也涉及商圈變化,房子的穩定性,比如後期房東不再出租了、房東惡意漲房租。

  此外,茶飲品牌的加盟也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調查中記者發現,一些茶飲品牌甚至在沒有實體門店的情況下,就開始大肆推廣加盟。

  茶飲加盟推銷人員:分為單店和代理兩種模式,現在拿下一家單店是15萬元,拿下一家葉伴花代理需要49萬元。

  記者:葉伴花現在在全國沒有任何一家實體門店。

  茶飲加盟推銷人員:上個月16日才開始招商,它怎麼可能有門店呢?

  律師表示,在沒有實體門店的情況下,就收取加盟費牟利,嚴重違反了《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中「兩店一年」的規定。

  律師龐珊珊:品牌需要自己開兩家直營店,每家直營店至少經營一年以上。作為品牌方,輸出的是技術、培訓、知名度,這種模式可複製,才能讓更多的加盟者去參加、複製它,這是國家做出的最低標準要求。

  業內專家提醒,創業者在加盟茶飲品牌之前,一定要親自去實體門店考察,充分了解店鋪的經營情況,謹慎選擇。

相關焦點

  • 同仁堂跨界賣咖啡,你的茶飲店還沒有咖啡機嗎?
    近期有個跨界很大的中藥老字號「同仁堂」,搖身一變開始賣咖啡飲品了,成為年輕人追捧打卡聖地,周末的客流量能達到1000多人,平均單日營收甚至超過10萬元。各大老牌企業對年輕消費者市場的爭奪大戰愈演愈烈,作為原先就定位年輕人的茶飲店,如何選擇茶飲店咖啡機呢?
  • 天津同仁堂跨界做線下茶飲,還提出了「草本功能茶飲」的新概念
    伴隨著消費升級,奶茶這個不溫不火的行業在近幾年卻被玩出了新花樣,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新式茶飲。「新式茶飲」有別於傳統奶茶,普遍選用高檔原材料、獨特的包裝和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已經開始正式取代傳統的奶茶店的市場地位。
  • 60萬元加盟奶茶店,娃哈哈的情懷值得嗎?
    可事實上,儘管直營店才剛剛落地,但此前已有幾家娃哈哈奶茶加盟店相繼出現。對此,娃哈哈官方微博曾表示:「奶茶項目不是我們直營的,是我們授權給合作夥伴在運營。」33歲的娃哈哈在近兩年中一直不斷遭遇「老化」、「過時」的質疑,在娃哈哈二代掌門人宗馥莉的帶領下,娃哈哈頻頻跨界、同時啟動四個電商項目,卻還是沒能止住這些質疑聲。
  • 周杰倫直播不帶貨賺千萬,同仁堂賣咖啡玩「朋克養生」
    日前,371歲的中醫藥老字號同仁堂在北京開設知嘛健康線下門店,跨界開賣「養生咖啡」,枸杞拿鐵、羅漢果美食等等均為明星產品。目前,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鳳凰網奇點商業)
  • 新式茶飲能否驚豔一跳?
    根據美團點評35Kr研究院數據,2017-2019年,我國一至三線城市新式奶茶店數量高速增長,其中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新式奶茶店數量增長率分別高達138%及120%,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的趨勢明顯。而根據天眼查數據,2019年我國經營範圍包含「奶茶」的企業共有約14.3萬家,從2015年開始,奶茶店以每年2萬家的速度增長。
  • 奶茶生意90%毛利驚人,5億年輕人靠它「續命」?
    二黑幫的「新生意」據《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2019年突破4000億元,目前還處於激增的態勢。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之下,無數玩家爭先恐後地入場。天眼查顯示,目前經營範圍包含奶茶的企業已經超過14萬家,而在2000年,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
  • 瑞幸暴雷後,蜜雪冰城登場,中國茶飲市場變天了?
    與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的咖啡市場不一樣,中國茶飲市場發展卻如火如荼。在《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公布的數據中,北上廣深及新一線城市茶飲店數量近兩年內增速高達120%以上,2019年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超4000億元,且還處於激增的態勢。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之下,無數玩家爭先恐後地入場。
  • 2020中國十大茶飲品牌:奈雪の茶排第三,榜首估值高達160億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新茶飲市場規模達到1405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國內現制茶飲門店數量大致在48萬家左右。面對這一風口,眾多品牌紛紛跨界布局。前有王老吉推出線下茶飲品牌,後有火鍋企業湊湊、小龍坎開出自己的獨立茶飲門店。甚至連娃哈哈都開起了直營店,創始人宗慶後將此視為「第三次創業」。
  • 在小縣城開奶茶店的老闆們,後來都成了炮灰
    蜜雪冰城加盟商沈力告訴AI財經社,在安徽蕪湖這座三線城市,不到1公裡的步行街上,高中低檔奶茶店密密麻麻,甚至同一品牌就有3家店。如果視角繼續向南轉移,在網紅城市長沙,遍布五一廣場的茶顏悅色店鋪正成為新晉打卡地,閒魚上的代喝服務賣家正在拍照傳圖。另一邊,有奶茶界「拼多多」之稱的蜜雪冰城,已經在河南原陽敲響萬店開業的鑼鼓。就連老牌企業娃哈哈也緊隨其後,號稱10年要開1萬家奶茶店。
  • 茶飲老手告訴你,現在開一家奶茶店還賺不賺錢
    年輕人創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開奶茶店。開奶茶店成本低、利潤高,加上現在的年輕人都愛喝奶茶,讓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百賺不賠的創業項目,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分析,現在開一家奶茶店,究竟還能不能賺錢?
  • 一年註銷3000多家 奶茶生意為何越來越難做?
    最近有報導稱,目前能盈利的奶茶店不到10%,其他90%的店鋪都難以生存。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銷、註銷的企業共3478家,同時奶茶行業中經營異常的企業數達2.18萬家。據業內人士分析,奶茶行業已進入下半場洗牌階段,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中小品牌將更加寸步難行。
  • 枸杞配咖啡,奶茶加白酒 老字號的轉型之路
    枸杞配咖啡,奶茶加白酒,這都是些啥?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諾……是的,你沒聽錯!這些聽起來跟養生茶名字很像的咖啡,正是來自於百年中藥老字號同仁堂。賣了351年中藥的同仁堂,最近也開始跟上時尚潮流,玩兒起了跨界,開了咖啡屋——「知嘛健康」。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獨立的奶茶店僅需3-5平米,街邊攤也開始出現,經營方式以外帶為主,價格在1-10元之間。雖然奶茶已經是西餐廳、咖啡廳中的時髦飲品,但口味上沒什麼改進。直到2004年,85°C、快樂檸檬、貢茶、茶風暴等品牌出現,推動奶茶行業再次發生改變。
  • 那些辭職開奶茶店的人怎麼樣了?
    投稿來源:商界雜誌想辭職開奶茶店的人都會幻想:每天坐以待「幣」,用一杯餘韻悠長甘甜爽口的奶茶潤色每一天。不錯,這確實是幻想。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為止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有82157家,其中個體工商戶註冊的就有81080家,佔比約高達98.7%。
  • 估值200億的鄭州蜜雪冰城,憑什麼超喜茶成奶茶界「黑馬」?
    國內首家破萬家門店,親民價格深耕下沉市場,估值200億的蜜雪冰城能否贏得更廣闊市場?前不久,奶茶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在茶飲行業掀起一層巨浪!此前有網友表示,在不足一千米的商業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飲門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書亦燒仙草有2家,此外還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飲品牌。14家茶飲門店,分屬於10個茶飲品牌。現如今,蜜雪冰城已經把門店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
  • 茶飲江湖兩立:喜茶們站在泡沫上,香飄飄們倒在車輪下
    娃哈哈奶茶湖濱旗艦店開業當天,宗慶後到店站臺而在「香飄飄們」黯然的同時,「後輩們」的花式營銷卻看上去好不風光。茶顏悅色在武漢開出的第一家奶茶店,當天早上六點門前就開始排起長隊,排隊8小時只能一人限購四杯奶茶。
  • 茶飲新品牌「掘金」之道:快招公司野蠻招商 加盟者虧本離場
    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IDG資本、今日投資、美團龍珠資本、高瓴資本和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都已押注過茶飲賽道。賽道火了,中小創業者也蠢蠢欲動。辭職開一家茶飲店,是很多「打工人」的心聲。「社畜」的日常是在兩點一線的生活間隙買一杯奶茶。」大排長龍只為一杯奶茶「的新聞,更讓他們對加盟茶飲品牌心生嚮往。
  • 90%奶茶店不盈利?為什麼奶茶生意越來越難做?
    奶茶店究竟有多火?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為止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有23664家,新增註冊數創下歷史新高。奶茶店究竟有多賺錢?茶飲市場持續擴大證券日報的一則報導稱,數據顯示,目前經營範圍包含奶茶的企業已超過14萬家,僅2019年至今為止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就有23664家,而在2000年,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從2014年至2018年,奶茶企業數量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3%。
  • 喝奶茶竟高居第二,頭部企業悄然漲價!「新茶飲...
    來源:e公司武漢解封之後,微博話題熱搜「疫情過後的第一件事」吸引了2.5億網友討論、13.3萬人參與投票,其中「喝奶茶」排名第二。2月23日,長沙的一家茶顏悅色開業,門口排起了近百米長的隊伍,「網紅奶茶店復工排百米長隊」話題迅速被頂上了微博熱搜,有2.8億次閱讀和2.3萬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