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未下跌,人口出生率卻持續下跌,20年後房子會「隨便挑」嗎?
2019年已經迎來倒計時,各個行業都到了拼業績、做總結的階段,房地產市場在這一年裡基本以穩定的狀態而告終,從房價漲幅上來看並非出現太大變化,總體來說沒有多少上漲,也沒有明顯下跌。但是有一個數據比房價的走勢更加值得我們關注,這個數據是人口生育率,據稱我國的新生人口在今年或將再創新低。
根據相關媒體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1月中旬,我國新生人口為1000多萬,在剩下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大概能再多100萬左右,總體預計今年總共新出生人口為1100多萬左右。但是之前有專業人士預測表示,應該是到2030年新初三人口才會降到這個水平,如今來看基本提前了10多年,這釋放了一個並不太樂觀的人口走勢信號,準確來說意味著我國人口進入老齡化階段會更早一步。
樓市走向短期內看政策、看經濟、長期必定是以人口因素為導向,畢竟房子的最終屬性還是以居住為主,那麼雖然2019年房價還未下跌,但是隨著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下跌,住房數量的不斷增加,20年後房子會「隨便挑」嗎?至少從簡單邏輯上來推理這個觀點是成立的,那麼事實情況是否也是如此呢?
有人說,90後或將成為高房價的最後一批接盤者,因為1999年最後一批出生的90後今年已經是20歲,目前正是買房的潛在人群,但是這一代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家境條件優越的90後,對於這類年輕人來說,高房價也並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因為家裡有錢,有充足的實力買房,甚至是根本就不愁沒有房子住;而還有一類90後是家境普通、還沒有買房的,但是處在當前的局勢下,想要成家立業肯定是逃不過買房的這一人生大關,所以一部分還沒有房產的90後遲早也會陸續入市買房。
從理論上來分析,家境優越的兩個獨生子女90後組成家庭以後,加起來基本就有4-5套房產,因為各自雙方的爺爺輩和父輩都至少擁有1套住房,年輕人結婚還會再買1套新房,兩個家庭的三代人房產總計就有5套打底。而依靠自己能力成為有房一族的90後目前還都年輕,大都屬於首次置業,未來隨著收入能力的提高也會再次考慮二次置業,一般人都中年以後也會有2套房產,所以90後的下一代就屬於是坐享其成的一代,大多不用擔心買不起房或是無房可住的窘境。
除此以外,還有來自權威的觀點,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兩年之前就說過,就目前在售、在建、已批的建築面積已經達到132億平方米,什麼概念?按照人均30平方米來算,廣義住房庫存據足夠4億人居住。如果按照現在的人口變化趨勢來看,我們下面幾代人的房子都已經蓋好了。所以未來還缺房子嗎?
當然,還有完全不同的推測,比如強硬看漲派的任大炮曾經表示,如今的年輕人都是喜歡獨居,未婚的單身年輕人都會選擇個人居住,結婚以後也會和父母分開來住,並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未來人均壽命會提高,老一輩兒的人他們也都需要自己的獨立住房,再加上老百姓對房產的重視,很多已婚女性都會單獨給自己購置1套房產,所以這也會催發新的購房需求。
筆者認為,過去20年我國老百姓都在經歷著商品房從無到有的過程,未來20年勢必會經歷商品房從有到「精」或者是到「剩」的過程,到精指的是二次、甚至三次改善型購房,為了進一步提高居住水平而選擇的購房,過剩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房子太多住不過來。所以未來樓市供需格局肯定會發生巨大改變,即使新時代的人們對住房也會有全新的追求,但也終將結束人們對房子趨之若鶩的心態。
喜歡作者的朋友記得點讚、分享、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