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18-03-22
一直以來,房屋使用權到期問題都備受關注。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期限到期後,房子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有房的人。
國家收回土地?還是補交土地款?*,官方再一次給出明確回復了,一起來看。
有人就擔心住宅使用權到期後會不會有問題,我們明確表示可以延期、不影響交易,而且這方面要抓緊修法。
這下大家可以放心了,你買的住宅房屋產權到期後可以延期,而且不影響交易。
除了住宅之外,40年產權公寓土地使用權到期問題更受關注,一直以來也是熱門話題。
近日,有網友在「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上諮詢產權問題,並詢問40年產權的房子到期後該怎麼辦?
對此,國土資源局回復為:根據法律法規規定,住宅類用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使用權年限為40年。關於40年產權的房子到期後的規定,國家正在制定相關政策中。
不過,早在2017年5月,對於40年產權到期問題,國土資源局回覆:房子是私人永遠產權,不會收回的,目前為止沒有辦理過產權有超過40年的,如果超過應該是補交土地出讓金。
因此,從這兩次回復來看,土地使用權到期處理辦法尚未確定,相關政策正在制定當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官方已經明確:房子不會收回。
2007年10月通過的《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但是對於自動續期如何續,《物權法》並沒有明確。不過綜合這些年專家的說法,大概也有個方向。
在專家看來,土地使用權期限到期後,自動續期應是肯定的,尚需待定的是是否繳費,而這將由國務院研究並出臺相關規定;即便屆時要交費,大概率是交一定的土地使用費,而不是高額的土地出讓金。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住宅類用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使用權年限為40年。
當前,市場上在售的40年產權商辦公寓也比較多,由於40年產權商辦公寓售價相比70年產權要低,吸引了很多買房人的關注。
40年產權公寓究竟能不能買?其實有不錯的項目還是可以入手的,但是跟住宅一樣,你必須得好好鑑定下,有以下7點需要注意。
1項目是否有樓盤預售證。
預售證查得到,說明產權方面沒問題,不然是領不出預售證的。如果連預售證都沒有,直接勸你不要購買,實在喜歡等交付了去二手房市場。
2關注樓盤開發商,優選大品牌。
有品牌房企開發的商 住公寓,自然是優選,但對於一些名不見經傳,百度上都搜不到信息的開發商,你要三思,對於40年公寓,我個人建議寧願不買也不能買錯。
3對比銷售價格,選出高性價比。
住宅與公寓一直存在著價差,價差是多少,才合理,才值得購買?
4測算今後的出租*。
看看周邊同類型公寓能租多少,或者看看商品房能租多少,再回過來預估下自己的。其次要看邊上的大致承價能力,住宅類的房源,都是租給誰的,他們都願意花多少錢。
四通八達的地方、有景觀優勢的地方、企業密集的地方,出租都會比較活躍,還有一點很多人沒留意到,就是學校,邊上有優質*的地方,出租的靈活度、*都比較理想。
對於可以考慮市區核心位置、配套已經完善、周邊已體現出高房租的商業公寓,作為依靠高租金的長線*。短線*近期考慮出售變現的不推薦。
5看周邊供求關係如何。
就是供求關係。有些新區,規劃了不少的住宅用地以及商業用地。住宅都開發完了賣掉了,剩下的商業,這麼大的體量怎麼辦呢?說不定邊上的項目也有千把套。
如果周邊競爭性房源過多,但居住人群少,各大樓盤去化都不是很理想的話,不建議購買;相反如果板塊內需求高房源少,則可考慮買入,安全性要高些。
6未來有沒有良性上漲的空間。
這個就不僅僅是租金了,而是房價上漲時,你也能嘗到點甜頭。儘管說酒店式公寓不是必需品,但買了總是盼漲的,這就看周邊對這類房源的需求量有多少、供應量有多少。
7冷靜理性對待市場。
買房人,銷售人員說的任何項目優勢都不能完全相信和依賴,要知道真正會長期服務你的,是物業,不是銷售嘴裡的「甜言蜜語」。
40年商 住公寓越簡單,越合適。它就是一個小小的房子,低低的總價,品牌公司能加分,品牌物業能加分,全裝修能加分,單價合適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