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有無實力可以立刻進攻美國本土?

2020-12-22 國際視訊

日本人有點二桿子精神,偶而也挺瘋狂,但是對於進攻美國本土這事,他們的智商是有下限的,想都不會想。

為什麼是「偷襲」珍珠港呢?因為從大本營到聯合艦隊,哪怕是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本人,都清楚地知道日美兩國的綜合國力差距,正面對決是沒有機會的,就算偷襲珍珠港本身也是一次軍事冒險,一旦長途奔襲的航母編隊過早被美軍發現,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和瓦胡島上的美軍岸機飛機能直接讓南雲忠一餵了鯊魚。

偷襲珍珠港就是一場「打了就跑」的戰役。

山本五十六的戰役目標是讓聯合艦隊在太平洋保持六個月的水面優勢,從而儘快奪取東南亞石油和橡膠,然後以戰促和,讓美國人回到談判桌上來。這就是典型的欺軟怕硬,從二十年代初開始軍事訛詐中國的他們,有跟中國政府認真談判過嗎?沒有。

但是他們忍氣吞聲跟美國人談了半年,實在無法接受美國人要求從中國全部撤兵的要求,談判破裂才動的手。

浩瀚的太平洋隔開了美國和亞洲,沒有巨大的海空實力,兩棲登陸對日本人而言那是天方夜譚。他們想要的,是把美國打疼,能象接受「偽滿洲國」那樣承認日本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和軍事存在,中途島顧名思義,是在一半的距離上,後面日本人都敗的稀裡譁啦,談何進攻美國本土。

還別說,日本人真佔了一塊美國領土,就是阿拉斯加以西上千公裡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是美國獨立以來外國軍隊第一次佔領美國領土,因此為了收復這一個非常偏遠荒渺的小島,美國人出動了大批軍艦和陸戰七師,這其實是榮譽之戰。

1943年5月,阿圖島上日軍山崎大佐以下2700人全軍覆沒。

相關焦點

  • 日本成功偷襲了珍珠港後,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進攻美國本土?
    在二戰歷史上,有一場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被看做是二戰中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這場戰爭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1941年,日本的艦隊在經過嚴密的部署之後,對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突然發動了偷襲。這場偷襲日本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為何沒有趁機進攻美國本土
    文/寂寞的紅酒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出動大批飛機和艦艇偷襲美國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取得了太平洋的霸權,日本海軍因此猖獗一時。不過日本重創美國海軍後,並沒有趁機擴大戰果進攻美國本土,最多只是在阿留申群島地區得瑟一下。
  • 如果你是日軍統帥,偷襲珍珠港成功,會接著進攻美國本土嗎
    偷襲珍珠港本就是一件險中求勝的冒險之舉,在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後,當時如果日本一鼓作氣進攻美國本土,趁著美國的戰爭機器沒有開動,從美國西海岸登陸,藉助落基山脈的天然屏障佔領消化美國西部,或許還可拼得一線生機。 這種設想看似美好,但要想實現絕無可能。
  • 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什麼沒有直接攻擊美國本土!
    日軍之所以偷襲珍珠港是因為,美國加大了對日軍軍用資源出口的管控,日軍急需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進口得到了很大的限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日本在中國沒有獲得想要的壓倒性勝利還有急需的石油資源,將自己的目光瞄準到了東南亞,而東南亞是美國的傳統勢力範圍,進攻東南亞勢必會引起美國的反擊,所以日軍先下手為強偷襲珍珠港,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讓日本有充足的時間控制太平洋,出兵東南亞。
  • 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為啥沒有直接對美國本土發起攻擊?
    二戰爆發後,美國通過各種手段大發戰爭財。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被迫加入到二戰中,成為同盟國的中堅力量。珍珠港事件,也是二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本為了報復美國切斷對日本原油的供應,於1942年,日本採用偷襲的方式,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動了襲擊。在這次偷襲行動中日軍大獲全勝,共有3000多名美軍在這次事件中傷亡,這次事件也上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有人會問,當年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後,為什麼沒有順勢對美國本土發動襲擊?
  • 二戰中日本為何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二戰爆發後,美國欲沿襲一戰時的中立政策,通過向亞歐各交戰國出售武器獲取暴利,因此二戰前期的美國並沒有參與戰爭,而是一邊觀戰,一邊發戰爭財。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被迫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由於當時的太平洋戰場,唯有美國有實力遏制日本海軍的進攻,因此美日堪稱太平洋戰爭的兩大交戰國。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有些人覺得日本戰敗是因為中國儘可能拖住了日本的作戰進程,但是有些人則表示,日本當時宣布投降,主要是因為當時美國加入了同盟國,給日本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以及慘重的傷亡。那麼美國當時是如何加入二戰的呢?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加入二戰,就是因為當時日本執意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正好給了美國加入戰爭的機會。雖然很多人都說日本此舉是荒誕不經的,不知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 二戰中,日本實力不如美國卻仍偷襲珍珠港,背後是由誰策劃的?
    眾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別看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但是野心卻不容小覷,不過好在老天還是有眼的,最終日本以失敗告終。而迫使日本放下「屠刀」的主要推動力便是美國,兩顆原子彈給日本治得服服帖帖。外界認為,美國原本是不打算參與二戰的,直到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 假如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會直接參加二戰麼?
    ,日本的最高層進行了一系列的辯論,而辯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要打珍珠港,其實這個辯論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的美國一直在養精蓄銳,實力已經達到了可怕的巔峰狀態。但是我們不妨想一想,如果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並沒有對美國發起進攻,並沒有對珍珠港進行偷襲,那麼這場戰爭打到最後會怎樣呢?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日本只好選擇第二個作戰方案——南下。雖然佔領東南亞容易,但其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當時的東南亞被「英、荷、美、法」四國殖民,進攻東南亞無異於與虎謀皮。
  • 二戰期間,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有什麼反應?
    日本和德國的野心,在二戰時期已經凸顯殆盡,無論最後誰是勝者,兩國都不會甘願與另外一人瓜分利益。從珍珠港事件,便可以看出軸心國內部存在的問題。1939年,日本軍部分別擬定了兩個主要作戰計劃,分別是「南下」和「北進」。其中「北進」是指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掠奪戰爭資源;「南下」則是掠奪東南下地區更大的戰爭資源(只要是石油),以便日後吞併世界儲備後繼資源。
  • 二戰時期的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不過很多人對日本當時的種種行為都表示困惑不解,比如你知道二戰時日本為何要去偷襲美國珍珠港嗎?它怎麼敢這麼做? 由於日本的國土面積比較小,這就意味著日本沒有能夠長期消耗的資源存量。日本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野心以及抱負,他們準備向東南亞地區發動進攻,以獲得足夠的戰略物資。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為什麼先不打日本,卻跑去打德國
    我們知道,二戰初期,美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甚至還大量向日本出售軍用物資,大發戰爭財。特別是石油,僅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941年前三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就比上年增加了131%。所以說,二戰前期,號稱中立的美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斷向資源匱乏的日本大量提供軍工物資,實有幫兇之嫌。
  • 假如二戰日本佔領珍珠港,進攻美國西海岸,結局會怎樣?
    假如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馬上佔領珍珠港也根本無法改變佔據,日本偷襲珍珠港正式處於對美國的恐懼而做出的瘋狂舉動,在戰略上就是明顯錯誤的,無法挽回日本的敗局。日本發動對外戰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轉移國內矛盾,挽救瀕臨崩潰的日本經濟,和同時期的德國面臨的困難是一致的,而且日本的先天環境更加惡劣,周邊國家的工業能力普遍偏弱,戰勝後掠奪的資源都是原材料,無法快速的轉變成戰鬥力,所以佔據的土地越多對於國內潛力的消耗就越大,如果能夠快速進入穩定階段還好,可惜日本並沒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也可以說日本是被自己的野心撐死的。
  •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離散的小島,比如後來被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佔領的所謂「北方四島」,還有曾經作為中國藩屬存在、後來被美國交於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等等。換言之,想要進攻日本本土,要麼從海上、要麼從空中,陸軍的坦克、大炮是根本進不去……那麼,二戰時期誰才有進攻日本本土的能力呢?
  • 二戰時日本明明打不贏美國,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珍珠港?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由於美國的參戰才加快了二戰 的勝利,而美國參戰的原因是因為日本偷襲了美國德 珍珠港,那麼二戰時日本明明打不贏美國,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珍珠港?原因有三點: 一日本的不得已而為之對於擴張的路徑,日本軍部一直有兩個爭論,即北上和南下。諾門坎戰役,日軍被強大的蘇軍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了一次,從此,日本軍部再無北上念頭,那隻剩下南下一條路了。日本是個資源貧窮的島國,要想繼續發動戰爭,就必須要從海外獲得石油,橡膠等戰爭必需品。
  • 二戰時期,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呢!
    二戰時候,日本的主要交戰國是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菲律賓、新加坡等,也就是說,只有這些國家,有偷襲日本的可能;但是只有美軍裝備先進,具備這樣的條件。偷襲跟閃電戰猛一聽意思差不多,其實差別很大。偷襲跟閃電戰都是突然襲擊,但是規模不一樣。
  • 日本當年為什麼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上個世紀由日本、德國、義大利為核心的法西斯軸心國同盟向世界各國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在法西斯國家的全面進攻下二戰正式爆發。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持續了近六年的時間的二戰才結束。
  • 日本偷襲珍珠港,真的是美國的苦肉計嗎?
    日本偷襲珍珠港到底是不是羅斯福的陰謀。1941年12月7日,日本6艘航空母艦,370架飛機轟炸了美國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珍珠港一戰,日本偷襲成功,美國損失慘重,但是美國航母卻是一艘都不在港中,而日本此次的戰略意圖就是摧毀在珍珠港的航空母艦,可以說,日本這次偷襲沒有達到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