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盔地域的說法各有各的理,我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正宗

2020-12-13 愛美食的小琪琪

一提起麵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山西的肉夾饃、河北的驢肉火燒、老北京雞肉卷、……鍋盔,這鍋盔究竟是哪裡的,一直沒有爭論出個結果。

或許還有人不知道鍋盔是個啥,通俗來說就是考麵餅子,好像看上去和囊、燒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算是「親兄弟」了,只不過在口感和分量上有些不同。

中國人做麵食的方法很多種,在《風味人間》中有句話「中國有多少個地方就會有多少種麵食」,厚的、薄的、夾肉的、夾紅糖的鍋盔各種各樣,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哪裡的才能做代表。

軍屯鍋盔

軍屯鍋盔是四川成都的傳統小吃,又名「酥油千層餅」,是成都街邊以及蒼蠅館子親睞的小吃,一般搭配一碗肥腸成了成都人吃早餐的習慣。

軍屯鍋魁外皮酥脆,餡內的肉汁飽滿,還搭配著芝麻和花椒的香氣,口感香、酥、脆、細嫩化渣。

相傳軍屯鍋盔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命大將姜維率部在今四川成都彭州的軍樂鎮休養屯墾、牧馬練兵,這軍屯鍋盔也就是當初的軍糧,是相當有歷史的小吃。

陝西鍋盔

鍋盔在陝西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製作過程極其考究。一般選餅子的麵粉都是一年中漲勢最好的小麥,製作時候火候也要到位,不然很容易烤過變了味。

陝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有名的陝西羊肉泡饃裡的饃就是陝西的鍋盔。

公安鍋盔

公安鍋盔是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的一種地方美食小吃。是口味最豐富的鍋盔小吃,鮮肉的、糖的、牛肉的、梅菜的,總有一種口味會被你pick到。

公安鍋盔最大的特色在於薄,烤制速度快。麵團被抻寬拉長,有時成海棠葉狀,有時成鞋底狀,再撒上芝麻,放入鍋中,不過三兩分鐘便可出爐。

鍋盔的種類很多,不知道你心中的鍋盔是什麼呢?歡迎評論。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正宗的荊州公安鍋盔怎麼做?公安鍋盔做法大揭秘
    它就是紅透祖國大江南北的湖北荊州公安特色小吃-鍋盔。但是正宗的荊州公安鍋盔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今天讓小編給大家揭秘正宗的荊州公安的神秘面紗!希望每位想學習製作公安鍋盔或者想自己開店的人科普下。簡單介紹下,公安鍋盔是湖北荊州公安縣的一種烤制的麵食小吃。鍋盔是由麵粉,肉末,芝麻,辣椒油等製作而成。它有各種口味。主要分為鮮肉鍋盔、糖鍋盔、牛肉鍋盔、梅菜鍋盔等種類。
  • 在武漢找到一個正宗的荊州鍋盔有多難?
    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武漢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鍋盔的蹤跡。有些店招牌寫著「荊州鍋盔」,有些寫著「公安鍋盔」,除了老闆的口音不同,你很難一一去考證哪家才是正宗的荊州鍋盔。作為一個在武漢呆了12年的荊州人,有個很直觀的感覺,就是在武漢吃到一個正宗的荊州鍋盔真的太難了。很多武漢人都誤以為「鍋盔」就是「燒餅」的代名詞,其實不是的。
  • 武漢最正宗的荊州鍋盔
    所以本期他推薦了一家在武昌開了十年的老鍋盔(Kuai)店,說這裡的鍋盔讓他感受到了幸福的家鄉滋味。    在武昌老城區的小路上穿行了好一會兒,終於在首義南路和首義北路的交匯處看到這家鍋盔店。     店門口有一把年代許久的長形板凳,兩位中年大叔人手一個鍋盔,正津津有味的吃著。    剛烤制的鍋盔正散發著瓦罐爐特有的香味。老闆刷上他們特製的豆瓣辣醬,將鍋盔對摺,遞給了我。
  • 陝西鍋盔的做法_怎麼做陝西鍋盔_陝西鍋盔如何做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花椒麵粉小麥麵粉鍋盔,就是麵粉發酵後再烤制而成的外皮焦黃,內裡軟綿的麵食。在我國北方一帶都比較流行。這次給大家推薦的這款陝西鍋盔,它的做法就比較正宗了,口味也是十分地道的當地口味,大家不妨一試哦。
  • 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正宗荊州公安鍋盔,你吃過嗎?
    不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中國的美味小吃-公安鍋盔!鍋盔在中國國內有很多品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國內流傳的鍋盔就有十多種。小編整理了解到的就有包記鍋盔、岔口鍋盔、公安鍋盔、油酥鍋盔、空心鍋盔、亳州鍋盔、乾縣鍋盔等等。至於現在市面上出現的其他品牌鍋盔,小編在這裡就不予一一介紹了。
  • 正宗蘭州月餅難尋 來個油鍋盔解解饞(圖)
    正宗蘭州月餅難尋 來個油鍋盔解解饞 輕輕掰開一看,核桃仁、白糖、葡萄乾、花生仁、黑芝麻、果脯等餡料已緊緊地被裹在一起,餡子和餅子融合後的油香味撲鼻而來,咬上一口又香又酥,咽到肚裡後嘴裡仍有餘香,這就是正宗的蘭州土月餅——油鍋盔。然而,就是這種原汁原味的傳統味道成了今年市場的主流,很多市民都「拋棄」單位發放的月餅票,而專門「尋找」正宗的蘭州月餅,「尋找」小時候的回憶。
  • 太原一家鍋盔小店,鍋盔酥脆掉渣,為醫護人員免單一次
    鍋盔,又叫幹饃、鍋盔,是陝西等地區的傳統民間麵食小吃,據說這個鍋盔的傳統還要追溯到商周時期,周文王伐紂時期,曾將鍋盔作為兵士的軍糧,自此流傳,其歷史源遠流長。如今已經成為了各地人們喜愛的民間小吃,幾乎全國各地都能看到鍋盔的身影,山西也不例外。
  • 不同與陝西鍋盔的阿甘鍋盔與公安鍋盔,皮脆肉美
    提起鍋魁我以為是這樣的,因為對陝西人來說,鍋盔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是用面烙出來的餅餅。大的就是鍋盔。小就是白吉餅!但是在別的地方鍋盔他可不是這種樣子的。1.公安鍋盔公安鍋盔來源於湖北荊州。大概也就三塊錢到八塊錢,在學校門口一般都是三塊錢一個,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是五塊錢到八塊錢之間。很多網友都表示。錦州的鍋盔非常的好吃,而且最喜歡吃的就是梅菜扣肉餡的鍋盔。極力推薦梅菜扣肉餡的鍋盔還有薄荷辣牛肉的鍋盔。
  • 正宗南充鍋盔做法
    許多小夥伴都去過嘉陵江邊的美麗城市南充市,都吃過南充的名小吃南充鍋盔夾涼粉吧,酥脆的鍋盔配上那綿軟細滑的川北涼粉,咬上一口滿口的香味啊!可以說是外脆裡嫩,超級好吃,你是不是流口水了呢?可是很多身在外地他鄉的人,不知道怎麼做,今天方姐就來教大家家鄉的味道咯。
  • 《荊楚特色的烤鍋盔》
    烤鍋盔類似於新疆的烤饢。這種烘烤的餅,在我們當地有一種普遍的叫法___鍋盔。鍋盔的製作和做饅頭包子類似。一般都用發麵和面,很少用發酵粉,待面發酵後,兌上食用鹼,進行揉和均勻,首先要聞一聞揉和面的鹼味是淡是濃。或者用刀切開揉和的面的切面處,看一看裡面的氣孔,氣孔要如芝麻粒大小,鹼度才合適。如果小於芝麻粒,說明鹼兌的過重,如果大於芝麻粒,鹼度就輕了。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公安鍋盔
    如果說,一種小吃能讓人憶起一座城市,那麼最能體現荊州這座城市的小吃,莫過於在街頭巷尾香氣瀰漫的公安鍋盔了。不知道你是否吃過地道的公安鍋盔!有人問為什麼叫公安鍋盔?
  • 扶風睜眼鍋盔饃
    「鍋盔像鍋蓋」是陝西八大怪之一,陝西人把餅叫鍋盔,裡酥外脆易攜帶,餅大二尺,又圓又厚像鍋蓋。 凡到過扶風縣的人,幾乎無不稱讚扶風「睜眼鍋盔」饃獨具特色,扶風「睜眼鍋盔」饃形狀象頭盔狀,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幹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 鍋盔六元一個,自製成本不要三元,鍋盔照樣酥脆鮮香,秘訣給你
    現在無論在哪一個夜市或者是街邊攤集中地,都可以看到鍋盔這一道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其實是源於陝西省關中地區,是外婆給外孫賀彌月必須要贈送的禮品,後來因為其風味獨特,就發展為了風味方便食品。鍋盔主要是用麵粉和鹼面為主要原材料製作而成的,因為其又圓又厚,非常的像鍋蓋,所以就被稱為鍋盔,一直流傳至今,變成了現在各個省份街邊攤的美味小吃。因為人們不斷地對鍋盔的樣式加以創新,所以現在鍋盔的種類口味也是越來越多,五香鍋盔,油酥鍋盔,白糖鍋盔,每一種都是別有一番風味,味道也都非常的好。
  • 陝西美食——乾縣鍋盔
    乾縣鍋盔是陝西非常有名的小吃,也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款傳統美食,外表都是圓形的,饃邊會有一層波紋,用火烤顏色非常均勻,這個大圓盤像一個菊花的形狀,乾縣鍋盔有一個特點就是旁邊很薄而中心很厚,一口咬下去非常酥脆,可以看到中心層層分明,是一個可以代替主食起到飽腹作用的一款美食。
  • 婆婆用絕招,做出最正宗的陝西鍋盔,鍋盔炒辣椒,那叫一個香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鍋盔像鍋蓋」,幹硬耐嚼,內酥外脆,香醇味美。對於一個超級愛吃麵食的人來說,各種的餅子,鍋盔都是我的最愛,配上剛出鍋的鍋盔更是另有一番風味,平時做的都是甜味鍋盔,今天加了鹽和花椒粉,便成了椒鹽味,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呢。
  • 四川究竟哪種鍋盔最好吃
    南宋末年巴蜀地區甚至出現了春冬兩季的小麥,得了一個「四川田土,無不種麥」的說法。不過四川地區因為日照時間較短,並不適合種植軟質小麥。這樣就導致了川地小麥製成的麵粉以低筋為主,不如北方用高筋麵粉製做出來的麵食筋道。(圖片源自網絡)做面有一句順口溜,「鹽是骨頭鹼是筋」。
  • 揭秘|一個人加盟鍋盔的日子
    母親就給他準備了鍋盔,3個鍋盔,一瓶辣椒醬或鹹菜,成為了他一禮拜的夥食。鍋盔的最主要的原料就是麵粉,是母親在自家種植的小麥取之磨成的麵粉,再由其發酵,放在家中的爐子裡烤製成香噴噴的鍋盔。雖然原料非常簡單,但趙師傅回憶起這段往事,是他內心的一盞燈。或許家人的愛,是他後來開一家鍋盔店的動力。
  • 四川的各種各樣的鍋盔!
    鍋盔,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小吃。鍋盔的做法雖然有些繁瑣,但種類卻只有油煎的肉鍋盔(如軍屯鍋盔)和烘烤的白面夾心鍋盔(紅糖鍋盔、椒鹽鍋盔和夾料鍋盔等)。白面鍋盔在四川來說,除了大夥愛吃的肉鍋盔、紅糖鍋盔,還有一種鍋盔也非常有名,那就是南充鍋盔。
  • 「鍋盔女王」:打得了鍋盔 彈得了古箏(組圖)
    「你知道嗎,學做鍋盔時,我的手還好好的,沒啥事,等到我自己開店後,才曉得每天打鍋盔手指的下場,第二天一看十個手指頭全是淤青的!」說著,張豔伸出了自己的雙手,然後哈哈大笑說,「我的手曾經也算是白嫩過,現在雖比不了從前了,但也還算恢復得可以!」
  • 秦人主食 ——關中鍋盔
    秦人主食 ————關 中 鍋 盔鍋盔關於鍋盔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鍋盔是諸葛亮初出茅蘆,火燒博望坡後,為幫關羽穩定軍心而發明的;也有人說,饅頭也是諸葛亮發明的。當時諸葛亮七擒孟獲,舉行祭典時,為了攻心,不想殺人。於是就用麵團做成人頭的樣子來代替蠻人之頭,故稱饅頭。還有人說,在唐代修乾陵時,因幹活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