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盔六元一個,自製成本不要三元,鍋盔照樣酥脆鮮香,秘訣給你

2020-12-13 小沈子的菜

現在無論在哪一個夜市或者是街邊攤集中地,都可以看到鍋盔這一道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其實是源於陝西省關中地區,是外婆給外孫賀彌月必須要贈送的禮品,後來因為其風味獨特,就發展為了風味方便食品。鍋盔主要是用麵粉和鹼面為主要原材料製作而成的,因為其又圓又厚,非常的像鍋蓋,所以就被稱為鍋盔,一直流傳至今,變成了現在各個省份街邊攤的美味小吃。

因為人們不斷地對鍋盔的樣式加以創新,所以現在鍋盔的種類口味也是越來越多,五香鍋盔,油酥鍋盔,白糖鍋盔,每一種都是別有一番風味,味道也都非常的好。現在在外面買來的鍋盔最少也需要六塊錢一個,如果加了其它的東西,價格可能會更貴,但其實自己製作的成本連三塊錢都不到,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製作工藝,那做出來的鍋盔肯定是外酥裡嫩,非常鮮香的,絲毫不輸外面街邊攤。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自製鍋盔的方法,秘訣都在下面,朋友們趕緊學起來吧!

【名稱】鮮肉鍋盔。

【所需食材】中筋麵粉,酵母,清水,肉餡,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白糖,蠔油,香油,雞蛋,胡椒粉,白芝麻,鹽。

【方法及步驟】

1、首先將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先拿出一個小碗,往裡面放入適量的酵母,再用溫水將其化開。酵母水放好了之後,就拿出一個合適大小的容器,往裡面倒入適量的麵粉和酵母水,將其充分攪拌均勻後加入適量水,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將其揉成光滑的麵團。麵團做好了之後,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半個小時左右。

2、接下來準備肉餡,在買肉的時候最好選擇瘦肉和肥肉比例為八比二左右的肉。肉買來了之後將其放在清水中清洗乾淨,然後放在絞肉機裡絞成肉泥,然後再拿出一個大一點的容器,往裡面放入肉餡,蔥薑末,料酒,胡椒粉,白糖,生抽,老抽,蠔油,香油和鹽。加好之後用筷子將其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接下來再往肉餡裡加入一個雞蛋攪拌,讓肉餡稍微黏稠。

3、接下來拿出醒發好了的麵團,將其平均分成八十克左右的小劑子,然後再分別用容器將白芝麻、清水、餡料(餡料可以提前分成每個六十克左右的小糰子)都裝好放在旁邊備用。

4、下一步用擀麵杖將分好的小劑子擀開成麵皮,然後將手和案板上都沾點水,再將麵皮拿在手上,然後往裡麵包入適量的餡料,將口收緊做成小包子的形狀,然後再用擀麵杖將小包子擀成橢圓形的長餅,再在其表面蘸上適量的白芝麻。

5、接下來將烤箱提前預熱二百二十度左右,然後將做好的餅胚放在烤盤中,再用手或者擀麵杖將其整理成更薄的餅,稍微有一點破皮也沒有關係。

6、最後將烤盤放入烤箱裡,開二百二十度烤十分鐘左右。等餅胚上色而且可以聞到香味的時候,就可以將其拿出稍微晾涼食用了。

【溫馨提示】

1、肉餡裡面放有一點肥肉,可以讓肉餡吃起來更香,所以朋友們儘量不要全部都加瘦肉。

2、之所以在手上沾水,是因為麵團很軟,包餡料很容易會粘在手上。

鍋盔吃的就是一個酥脆,所以如果鍋盔不酥脆的話,這一道小吃也就算是失敗了,而導致鍋盔不酥脆很有可能就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麵團的發酵不充分,如果在製作麵團的時候沒有讓其充分發酵,那做出來的鍋盔口感肯定不好。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烤制的時間過長,導致鍋盔被烤焦了,所以朋友們在製作過程中一定要留意這兩個方面。

一般來說,正宗的陝西鍋盔個頭都非常的大,對於南方人來說是偏大的,而且也不適合家庭自製,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鍋盔是改良後家庭版的,個頭也沒有那麼大,很適合自己在家裡製作食用。所以如果朋友們覺得步驟方法可行,而且又喜歡吃鍋盔的話,那一定要跟著步驟學一學噢!

相關焦點

  • 自製鍋盔:酥脆可口,做完馬上出爐,家人搶著吃
    自製鍋盔:酥脆可口,做完馬上出爐,家人搶著吃。鍋盔源于贈送禮品,後面發展成為風味的方便食品。鍋盔如今發展成了多種多樣,下面便為大家分享鍋盔的做法~食材準備:中筋麵粉、水、玉米油、榨菜、肉餡。其中還有一些輔助作用的材料,分別是:些許酵母粉、食用鹼等。
  • 孩子想吃鍋盔不用買,教你在家做,簡單方便酥脆好吃,成本還實惠
    導語:鍋盔家常做法,不燙麵不發麵,教你詳細做法,簡單方便成本還實惠麵食作為北方人日常餐桌上很重要的主食,饅頭、包子、餃子等都是很常見的,不過對於麵粉這一塑造性強的食材,我們當然也不能僅限於這簡單的烹飪,對於喜歡吃麵食的朋友來說,相信平常便會換著花樣做美食
  • 四川的各種各樣的鍋盔!
    鍋盔,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小吃。鍋盔的做法雖然有些繁瑣,但種類卻只有油煎的肉鍋盔(如軍屯鍋盔)和烘烤的白面夾心鍋盔(紅糖鍋盔、椒鹽鍋盔和夾料鍋盔等)。白面鍋盔在四川來說,除了大夥愛吃的肉鍋盔、紅糖鍋盔,還有一種鍋盔也非常有名,那就是南充鍋盔。
  • 太原一家鍋盔小店,鍋盔酥脆掉渣,為醫護人員免單一次
    鍋盔,又叫幹饃、鍋盔,是陝西等地區的傳統民間麵食小吃,據說這個鍋盔的傳統還要追溯到商周時期,周文王伐紂時期,曾將鍋盔作為兵士的軍糧,自此流傳,其歷史源遠流長。如今已經成為了各地人們喜愛的民間小吃,幾乎全國各地都能看到鍋盔的身影,山西也不例外。
  • 家庭版梅乾菜鍋盔——用電餅鐺照樣能做出網紅鍋盔
    周末去商場,中午在美食廣場裡吃的,看到有賣網紅鍋盔的,我倆就買了一個梅乾菜扣肉口味的,特別脆,味道也不錯,感覺挺好吃的。回到家我就想,鍋盔用電爐烤,我用電餅鐺應該也沒問題,乾脆就試試吧,結果真的比賣的還好吃!
  • 家有麵粉和榨菜,自己也能做鍋盔,鹹香酥脆,比炸的還酥脆!
    開學了,校門口的那家鍋盔店生意火爆呀!每天不管是上班下班路過,總是人頭湧動,也許是在家吃了好幾個月媽媽做的營養早餐,想換個口味吧,好多高中生冒著遲到的風險堅持排在隊伍的最後面。不過十平方左右的小店子裡,兩個做餅的師傅忙得不可開交,一爐鍋盔少說也要等五分鐘呢,望著長長的隊伍,我只能安慰早就饞的流口水的兒子:別急,明天媽媽給你做!絕對跟它一樣好吃!
  • 外面賣16一張的鍋盔,在家20塊錢做8張,酥脆鮮香吃到停不下
    最近又有一種美食火爆大江南北,我們這裡很多超市的熟食櫃檯都開始製作售賣,這種美食就是鍋盔。嘗鮮買了幾張來吃,還真是好吃呢,酥脆幹香的外皮包裹著一點點餡料,餅身超級薄,烤的金黃酥脆,一咬一口渣,餡料雖然不多但是特別鮮香,因為餡少,反而吃起來不膩,只剩幹香。
  • 如何在家複製皮薄如紙,極致酥脆的「阿甘鍋盔」?原來是這樣做的
    如何在家複製皮薄如紙,極致酥脆的「阿甘鍋盔」?實驗了三天,原來是這樣做的前兩天,去我們這邊新開商場的時候發現了「阿甘鍋盔」,你看看這餅,一口下去,皮薄如紙,極致的鹹香酥脆。阿甘鍋盔可是來這裡離我們家比較遠,40分鐘車程,兩個來回,10塊錢一個大餅,25公裡車程X1塊錢油費X2個來回+10元大餅,60元。我要自己來!
  • 看了這酥脆的鍋盔,我默默的拿起手機叫了美團
    鍋盔其實有點像鍋貼,但又比鍋貼更薄更脆,又有點像肉夾饃,將料線包裹在餅的中間去烤制,但又不像肉夾饃,厚實餅厚。大家通常見到的鍋盔都是薄而酥脆的,但鍋盔還有另外一種是來自陝北到甘肅地區常吃鍋盔餅。但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前面第一種講到的鍋盔薄而酥脆。鍋盔三個字能概括所有的味道,脆香酥。脆經過5到10分鐘,在鐵爐中貼制到表皮蓬鬆,用火鉗拿起來咔嚓。可以將薄的鍋貼一折兩半。香經過鐵爐中的加熱高溫,將鍋中的鍋盔表皮黑芝麻香氣完全的烤制而熟。
  • 「鍋盔女王」:打得了鍋盔 彈得了古箏(組圖)
    在玉林橫街上,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小院落裡,有家南充鍋盔小店,一到飯點就人潮湧動,到了下午,你又可以聽到老闆彈古箏的悠揚琴聲,這一刻,這條充滿煙火味的市井小巷又變得文藝古樸起來。熟練地揉面、擀麵,白面熱鍋煎一下,打下一個,邊打邊在鍋上用手翻上一個,待一個打好,左手抽鍋,右手持夾,左手回抽,右手前伸把鍋盔放入烤爐,再快速反轉爐邊已鼓的餅皮。一套動作下來,也就花了幾分鐘。可是這動作基本一做就要重複一上午,連坐都沒時間坐一下。  母親是張豔的好幫手,她自稱「黃阿姨」,「因為我是做鍋盔的黃師傅。」母女倆一樣的爽朗,有個性。
  • 不同與陝西鍋盔的阿甘鍋盔與公安鍋盔,皮脆肉美
    1.公安鍋盔公安鍋盔來源於湖北荊州。大概也就三塊錢到八塊錢,在學校門口一般都是三塊錢一個,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是五塊錢到八塊錢之間。很多網友都表示。錦州的鍋盔非常的好吃,而且最喜歡吃的就是梅菜扣肉餡的鍋盔。極力推薦梅菜扣肉餡的鍋盔還有薄荷辣牛肉的鍋盔。
  • 第一次在家學做鍋盔就成功,酥脆美味,學會了蛋糕麵包也不用買了
    第一次在家學做鍋盔就成功,酥脆美味,學會了蛋糕麵包也不用買了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鍋盔,以前超愛吃的一種麵食。自從家屬發現一家很不錯的老字號鍋盔店,之前是買過一次。有些時候家屬下班回來就問我吃不吃鍋盔,然後他會在地鐵那裡等我。我們一起去買來吃,這鍋盔要吃熱的才好吃。這家鍋盔和其它店的有些不一樣,這種是直接做好的餅胚,不用油炸,然後再加入餡料。吃過好幾種口味,最喜歡的還是三絲,其次就是涼皮,味道都不錯。
  • 四川鍋盔「夾」天下:來四川之前,沒想到鍋盔有這麼多種吃法!
    比如鍋盔,沒到過四川的朋友,還真不知道鍋盔有這麼多種品種、有這麼多種吃法!鍋盔,傳說是兩千多年前秦軍軍糧。鍋盔最初是不叫鍋盔的,因其外形酷似樹墩頭的橫斷面,因而被叫做「墩餅」。據說當時秦軍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就有五、六斤重,直徑大約五六十釐米左右、厚度15釐米左右。
  • 成都著名傳統小吃,滿口香的特色鍋盔!酥麻香脆
    他們家是一家典型的蒼蠅館子,簡單接地氣的店鋪裝修風格,幾位穿著樸素的店員正在門口打鍋盔的操作臺和爐灶旁忙碌著,可能是源於老闆的自信,完全不擔心被人「偷師學藝」,鍋盔的一切製作流程顧客們看得是一清二楚!「一個鍋盔二兩肉!」這不僅僅是他們家的一句廣告口號,而是他們對於鍋盔的統一標準,也是對於顧客們的一種承諾!
  • 梅菜鍋盔的做法
    鍋盔是極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最初是白面,後來慢慢發展出椒鹽、肉餡、紅糖以及各種各樣的餡料。鍋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分量十足。不過,它和饃、饢、燒餅……好像長得都一樣啊,你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楚呢?今天來做一個家庭版的梅乾菜鍋盔,一款非常適合在家製作的小食梅乾菜鍋盔所需要的材料有:梅乾菜 1把,肉餡 少許,蔥 1根,雞蛋,料酒、生抽、鹽、 適量,麵粉 少許,開水 適量,植物油 少許,芝麻 少許。不用發麵梅乾菜鍋盔的詳細製作步驟:1、 梅乾菜用清水浸泡1-2小時,期間需換水去除雜質,然後用手擠幹水分,再切成小丁備用。
  • 能一口氣吃3個的鍋盔,全都藏在成都這些地方!
    但不要光曉得吃好的成都還有一抹多傳統小吃再不說你怕都要搞忘了在成都你吃過這種組合沒有哦,我強烈覺得可以嘗試下。涼拌牛肉是10元一個,單純三絲的話價格減半。@我不是什麼么蛾子啊老面滷肉鍋盔是肯定要吃的,這個11元一個,剛開始還覺得賣的好貴,但拿到以後才發現鍋盔真的好大,而且滷肉大片大片的也很多
  • 應景的中秋節——「燒鍋盔」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25日電 (劉德成)這些天在沙灣縣金溝河鎮宋聖宮村的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濃鬱的鍋盔香味,迎著風撲鼻而來的小麥烘烤後的甜蜜滋味兒,讓整個村子沉浸在歡慶中秋佳節的氛圍中。9月20日上午,村民李金秀把剛剛燒好的鍋盔送到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手裡。
  • 在武漢找到一個正宗的荊州鍋盔有多難?
    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武漢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鍋盔的蹤跡。有些店招牌寫著「荊州鍋盔」,有些寫著「公安鍋盔」,除了老闆的口音不同,你很難一一去考證哪家才是正宗的荊州鍋盔。作為一個在武漢呆了12年的荊州人,有個很直觀的感覺,就是在武漢吃到一個正宗的荊州鍋盔真的太難了。很多武漢人都誤以為「鍋盔」就是「燒餅」的代名詞,其實不是的。
  • 陝西美食——乾縣鍋盔
    乾縣鍋盔是陝西非常有名的小吃,也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款傳統美食,外表都是圓形的,饃邊會有一層波紋,用火烤顏色非常均勻,這個大圓盤像一個菊花的形狀,乾縣鍋盔有一個特點就是旁邊很薄而中心很厚,一口咬下去非常酥脆,可以看到中心層層分明,是一個可以代替主食起到飽腹作用的一款美食。
  • 四川究竟哪種鍋盔最好吃
    那時候鍋盔的樣子因為很像樹墩的橫切面,所以被叫做墩餅。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出徵六國時給士兵配發的軍糧就是墩餅。一個墩餅有五六斤重,厚度在15釐米左右。那時候士兵在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系好,然後前胸後背各搭一個,樣子和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褡褳一樣。有趣的是,之所以會這樣放墩餅就是因為秦兵將其當作了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