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別說上市了,上桌都休想|原創

2020-12-14 新周刊

你的城市, 有狗不理包子嗎?/ 圖蟲創意

「狗不理幹不下去了?」

在看了最近的新聞後,你很容易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如今,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檢索「狗不理」,多半都緊隨著「走下神壇」「走上末路」「輸給時代」「毀掉百年品牌」之類的點評。

輿論集體看衰「狗不理」,並不是沒有理由的。種種解讀,其實都源自上周爆出的一則消息——「狗不理退出新三板市場。」

在不少人較為樸素的認知裡,上市是好事,退市肯定就是壞事,在眼下這個餐飲遭受重創的節骨眼上宣布退市,還不約等於「狗不理要關門大吉了」?

位於北京大柵欄的狗不理包子店。/ 圖蟲創意

事實上,三板市場並非久留之地。

嚴格來說,三板市場其實是帶有過渡性質的「場外市場」。一方面,它接受從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退市的公司掛牌;另一方面,它讓還不能進入上述市場的企業先在這裡「熱身」,增加流動性,擴充資本,準備轉板上市。

再加上,近年來新三板資本市場活躍度較低,融資功能不強,已經有不少中小微企業選擇退市降成本。2020還沒過半,就已經有將近三百家公司從新三板退市,去年則有534家。

儘管狗不理對於退市緣由語焉不詳,但從其業績連年增長的財報來看,狗不理這波退市,還真有可能就是正常的市場行為。/狗不理退市公告

說到底,這次「狗不理退市風波」的輿論反應這麼大,與其說大家是真的關心狗不理退不退市,還不如說是終於逮著個機會,能夠好好吐槽一下這個中華老字號餐飲品牌了。

這幾年來,從外地遊客到天津市民,無不是提起狗不理就撇嘴,「狗不理」變成了「人不理」。

一句話,天下人苦狗不理久矣。

沉迷資本遊戲的包子鋪

「竹板這麼一打呀,是別的咱不誇,誇一誇這個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這包子好在哪?它是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

20年前守著電視看馮鞏表演的觀眾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如今提到狗不理,人們再也不是想要「誇一誇」,而是「罵一罵」了。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狗不理包子」再也不是人們記憶中的樣子。

是從賣咖啡、賣面膜、做益生菌包子開始?還是從兩度IPO失敗,仍然一心上市開始?又或者,是從國企改制開始?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人們談論狗不理,再也不是說包子多好吃,而是它又鬧出了什麼么蛾子。

據說,勸阻不明真相的外地朋友走進這扇大門,是每個天津人不容推卸的責任。/圖蟲創意

2005年,擁有147年歷史的天津狗不理,被另外一家百年老店同仁堂以1.06億元投標併購,後者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曾通過拆分、更名、資本運作,在上交所和港交所達成了「一筆資產三次上市」業界傳說。

有了同仁堂的加持,狗不理的上市一路本應一帆風順。然而現實卻是在資本市場遭遇了兩次觸礁。

在2012年首衝IPO失敗後,狗不理韜光養晦了兩年。2014年初,狗不理放話將併購美國某知名連鎖咖啡企業,為上市造勢。但同年7月,在證監會公布的終止審查名單裡,人們還是找到了狗不理的名字。

前兩天,有專家分析稱狗不理的退市體現了老字號的因循守舊,並認為狗不理「不能一味消耗前人留下來的招牌名氣,而是應該大膽創新、堅持本心」。

問題是,這些年來狗不理的大膽創新,還少嗎?

狗不理,想說愛你不容易。/圖蟲創意

將時針撥回幾年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狗不理集團曾多次在拓展多元化業務的邊緣大鵬展翅。

比如,2015年的「狗不理賣咖啡」事件。

當時,狗不理以3000萬元的價格,取得了澳大利亞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的中國特許經營權。

董事長張彥森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5年內開連鎖門店200家。

5年時間轉瞬即逝,別說200家,高樂雅的門店數量連20家都快要守不住了。

據官網顯示,目前高樂雅在全國僅有28家門店,其中天津有16家。/高樂雅咖啡官網

再比如去年,狗不理又將眼光投向了健康產業。它併購了澳大利亞益生菌企業,不僅在同年的上海進博會上賣起了面膜、眼罩等護膚品,還聲稱要研究「益生菌包子」。

大概每一個關注過狗不理的人都有許多問號,「你一個做包子的,不好好賣包子,整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幹嗎啊?」

狗不理變沒人理,可不是因為難吃

作為現存不多的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在天津一度是包子的同義詞。

在狗不理包子最如日中天的時候,養活了多少山寨店鋪就不說了,甚至還出現了跟風蹭熱度的「貓不聞餃子」。

但在此後發展中,狗不理離公眾心中充滿煙火氣的「包子鋪」的形象越來越遠。

漸漸地,勸外地遊客別去狗不理,成為天津人的基本修養之一。

說來也真是唏噓,狗不理明明為天津包子的發展做出過極大貢獻。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來往於三岔河口的無數船舶,給天津帶來了漕運船民、移居商賈以及各種外來務工人員。

侯家後地區停靠休憩的商民船隻。/紀錄片《天津非遺》

數量龐大的船工,對於方便快捷的飲食有著極大需求。

他們從事體力勞動,需要攝入高熱量的食物補充能量;同時收入又不低,能夠承擔得起肉類食物;再加上工作節奏緊迫,往往沒有時間下館子吃正餐,於是,解飽而且美味的天津包子就成了碼頭工人的剛需。

包子的技術壁壘沒那麼高,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包子鋪的包子都各具特色,「狗不理」則以皮簿餡大、肉多油多、薄利多銷打出一片天地。

你一定聽說過了,「狗不理」包子的皮和餡都有講究。

每一隻狗不理包子,都有18到22個褶。/紀錄片《日出之食》

皮是半發麵皮,也叫「一拱肥」,這樣蒸出的包子「底託油、長相好、有咬勁」。此外,還有眾所周知的,包子的口要捏出十八道褶,以使包子俯視起來形似白菊花。

作為餡的豬肉,選的是豬的前膀後座,三分肥七分瘦,冬天則是四分肥六分瘦,再用雞湯、骨頭湯把醬油、香油、蔥、姜等調味料融合一體,這樣的「水餡」軟糯多汁,蒸熟後咬一口流湯。

湯汁才是天津包子的靈魂。/紀錄片《日出之食》

水餡包子,也正是因為狗不理才逐漸發展成型的。

關於天津包子的湯汁多,梁實秋在書中講過一個笑話——

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裡的一股湯汁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並未覺察,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

而這些狗不理的獨創絕招,隨著自身的壯大,也慢慢地成了天津包子的行業標準。

說到底,狗不理包子並不難吃,甚至可以說是好吃。可包子這東西,做得難吃,比做得好吃難多了。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

狗不理不難吃,但它毫無性價比可言。

包子是一種平民食物,這應該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共識,天津人也不例外。

天津人肯花大價錢吃的是海鮮,有句話怎麼說得來著——「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

再不濟,也得是「硬可菜」。也就是能解饞的,扛餓的,比較實在的肉菜,像什麼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要換成是普普通通的包子,賣到十幾二十元一隻,那對不起,不吃了。

狗不理,太后都快吃不起了。/電視劇《十三格格》

天津的小顧,回想起自己上次吃狗不理的時間,還得追溯到二十年前,「小學時家長帶著吃過,長大了開始自己掙錢就吃不起了」;

從求學到工作,小董在天津待了十年,就大一報到那天跟父母吃過一次狗不理。她吃了豬肉、三鮮還有素餡的,「味道已經忘記了,光記得價格特別貴」;

遊客小孫的故事聽起來就更悲傷了,「去過一次,一臉懵逼地被領進去,再一臉懵逼地出來,只是兜裡少了三百塊錢」。

「外地人才吃狗不理,天津人都吃張記」這句稍顯誇張的表述成為現實,不是沒有道理的。

儘管在講究吃的老天津衛心裡,跟狗不理相比,張記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包子鋪。

張記包子的加盟簡介,不談歷史多悠久(當然也沒啥歷史好吹),不談原料多優質。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包子好吃,大家愛吃」。

一位天津土著對張記包子的最初印象,也就是本世紀初,坐落在河東區軍事交通學院附近的一個小門臉,用「小米粥免費」的策略招徠顧客,因此蹭粥的總比正經吃包子的要多。人們拿號排隊領包子,還能順便圍觀包包子現場。

這兩年,全市又多了不少張記門店,人們分不清真假,因為確實也吃不出什麼區別。這家包子鋪十年如一日,沒聽說推出過什麼新口味,連漲價都漲得很溫柔。

反觀狗不理呢?服務態度是愛理不理,價格呢又高攀不起。食客們又不傻,自然選擇用腳投票。

狗不理絕不是唯一被針對的。前兩年,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二嫂子煎餅」推出了一款夾遼參的煎餅餜子,78塊錢的天價照樣讓這家網紅煎餅店被罵得狗血淋頭。

正是狗不理的貴,讓它從有口皆碑,變成了有口皆呸。

老字號的窘境,狗不理也別想逃

每一個旅遊城市「原住民」,聽說遠方的朋友到訪,都會忍不住就地開展本土旅行科普:

「去北京別吃全聚德」「去天津別吃狗不理」「去揚州別吃富春茶社」「去上海別吃老半齋」……「算了算了你就跟我走吧,別又被老字號坑了錢!」

狗不理退市的消息曝出後,網友的一句刷了屏,「狗不理忘了自己只是個包子,就像全聚德忘了自己只是個鴨子」。

不知從何時起,本該是當地特產品質代言的「老字號」,卻被老百姓放到了口碑的對立面。

餐館和景點,難以兼得。/圖蟲創意

面子沒掛住,裡子也沒撐住。

根據全聚德最新發布的2019年業績,上一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15.66億元,同比下降11.87%;歸母淨利潤4718.70萬元,同比下降41.37%。

自2017年以來的業績三連降,也讓全聚德2019年的淨利潤創下了公司最近15年的新低,公司營收降幅更是歷年之最。

這位昔日的烤鴨一哥,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然而,這些招人煩的老字號,或許永遠不會倒。

老字號還有專場博覽會。/圖蟲創意

聊起這個事時,編輯部一位同事就說,「都說它難吃,但如果我有機會去天津,可能還是會嘗嘗狗不理」。

再多的「老字號就是智商稅」也抵不過一句「來都來了」。

狗不理對此顯然也很清楚,它在財報裡明明白白地寫著,公司消費群體的定位,主要是「外省市前往天津及其周邊地區遊玩觀光的旅遊群體」。

全靠遊客撐著的老字號,不吃遺憾,吃了更遺憾。

相關焦點

  • 老字號狗不理包子正式退市,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來源:江瀚視野曾幾何時,我們討論過著名的上市老字號狗不理包子,然而就在最近,辦得不好的狗不理竟然要退市了?很多人都在疑惑,狗不理辦的再差也不至於到退市的地步吧,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能黃了?狗不理的問題究竟出在哪?一、狗不理要退市了?
  • 正宗天津狗不理包子,竟然在鄭州?
    除骨灰級吃貨外,大多國人了解「狗不理」, 大概是源於2001年的春晚舞臺, 郭冬臨在相聲《臺上臺下》中的快板表演。 竹板這麼一打呀,別的咱不誇。 我誇一誇,這個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
  • 狗不理包子是如何衰落的
    在2000年的春晚上,馮鞏和郭冬臨的相聲,狠誇狗不理,當時全國人民都記住了&34;。3.5元一個的包子,迅速漲到了35元一個。,包子略小,味道不難吃,但也談不上多好吃。但是在電商平臺上,狗不理的包子,大部分地區不包郵,快遞費還不便宜,性價比就有點不夠看了。最終的結果是賣得還行,差評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老字號的味道。
  • 大家熟知的狗不理包子,名字是怎麼起的,它的做法又是什麼
    大家熟知的狗不理包子, 名字是怎麼起後來狗子長到十幾歲的時候,開始出來打工掙錢,他找到一家包子鋪,當起了學徒,因為這個小夥子十分的勤奮努力,又機靈手又巧,所以師傅們也都很願意教他,大家熟知的狗不理包子, 名字是怎麼起因為他包的包子不僅好吃,而且外觀精美,每個包子上面都有十八個褶子,而且這十八個褶子之間距離相同,就如同一朵精美的菊花。
  • 天津出名的小吃狗不理包子,是指連狗都不吃嗎?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比如天津衛的狗不理包子,天津衛狗不理包子的知名度,現在可以說是全國上下沒有人不知道的。但是很多人都會認為狗不理包子,是指的狗都不願意理的包子。如果單純按字面意思來解讀,的確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名字跟狗的關係並不大,也並不是說包子連狗都不願意吃。今天我就來好好給大家普及一下天津衛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 天津狗不理包子做法配方
    天津狗不理包子 名號響亮的包子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獨具特色,不僅僅作為「天津三絕」之一,更是以其味道鮮美、樣式獨特而譽滿全國
  • 162歲的「狗不理包子」咋啦?
    高貴友長大後開了店鋪賣包子,生意好到顧不上收錢,顧客們就自覺把錢放在碗中,久而久之,大家便戲稱其「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喊順嘴後便成了「狗不理」。這包子究竟賣得有多好呢?賣到當年在天津編練新軍的袁世凱,特意在入宮時將其進獻給慈禧太后品嘗。慈禧嘗後,一句「山中走獸雲中燕,腹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長壽也」的點評,使其名揚天下。
  • 歷史上的狗不理包子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引得十裡百裡的人都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由於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
  • 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狗不理包子一籠八個100多塊,這是真的嗎?
    現在很多食品都打著傳統美食的旗號,狗不理包子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而且還是慈禧太后這個權傾一時的女人帶貨,慈禧太后可是吃慣了滿漢全席的人,天下的珍饈美味,她什麼沒吃過,所以她對狗不理包子的認同,也讓大家覺得這個包子一定很好吃。
  • 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淪為「都不理」,這包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說到包子的話,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包子也是我們在早上經常吃的一個早餐了,大家在平時都會買上一些包子來吃,但是如果說到我們中國最出名的包子,大家應該都會想到天津狗不理包子吧,狗不理包子的名聲確實非常大,可以說在我們國內就算沒吃過也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對於這個狗不理包子來說是非常出名的,
  • 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百年老店淪為「人不理」,網友:包子太貴了
    狗不理的這一舉措讓所有人都驚呆了,感慨聲不斷。畢竟是一個傳統百年老字號品牌,名聲擺在那裡,多年流傳至今如果口碑被世人認可,是不至於走到今天這步的。可見,狗不理包子是因為受眾人群太小,消費者不願意買單,才淪為「人不理」。被慈禧帶火的狗不理包子!
  • 「狗不理」包子不及格,但英文翻譯卻滿分!妙!
    侃哥的第1368次原創分享 最近,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包子店火了。 擁有168萬粉絲的知名美食博主谷嶽最近探店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
  • 倒塌的傳奇,天津狗不理包子那麼出名,為何現在卻沒人喜歡了
    牆倒眾人推90年代的狗不理,便宜、簡單,是天津市民的最愛。但好像,成名後的「狗不理」包子,失去了最初的樸實。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從公有變成私有,於2015年新三板上市。但最終在上市5年後,狗不理竟然選擇了退市。
  • 狗不理包子為什麼叫狗不理,不是貓不理?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招牌,享譽海內外,成了天津的代名,以至於包子前面不加天津狗不理就是不完整的。那天津的包子為啥叫狗不理,不是貓不理呢?朱棣成功晉級成為皇帝,就對看著天津地形緊靠北京,在北京定都之後,對天津這裡多加發展,興修水利,整治河道,使得天津成為北方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 去天津旅遊,不得不知道狗不理包子的那些事
    因為小狗子做包子實惠、好吃,深受顧客們喜愛,都去他那買包子。等去的人多了後,狗子就顧不上跟顧客們打招呼,光顧著包包子、賣包子,然後顧客們就開玩笑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一來二去,喊得久了就變成了「狗不理」。這就是「狗不理」牌子的由來,可以說是從人民群眾中產生的招牌。
  •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從輝煌到沒落,狗不理包子倒是成了「人不理」
    提到天津我們必然會想到狗不理包子,曾經它也是天津的一個代名詞。這也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企業了,可是近幾年來大家對於它的情感變得越來越淡,甚至有好多家門店都已經選擇了關門,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天讓我們仔細得來了解一下。
  •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不用說,這裡是愛拍照人士的聖地,處處都是景致。來天津,那必須得吃狗不理包子,據說這狗不理包子的由來,是一個小名叫狗子的孩子,十四歲開始學做包子,後來他學藝而歸開了一家包子鋪,因為手藝好,生意十分興隆,經常忙得沒空跟顧客說話,於是大家戲稱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後來人們喊多了,就喊順了嘴叫狗不理包子了。
  • 天津狗不理包子評價呈負面,哪裡才有最正宗的狗不理包子?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就是這樣一種名氣奇大的食物,但是在近年來,許多網友對於狗不理包子的評價往往是呈負面的。談到狗不理包子的出世,傳說有許多,可信的一種是創始人高貴友的小名叫狗不理,這也是人們對高貴友表現的親切之意。
  • 說說這天津狗不理包子
    說起天津狗不理包子,大家更著眼於更著迷的則是它的狗不理這三個字,而正是這天津狗不理包子成為了天津特產的四絕之一,也讓這狗不理包子在全中國的包子界享有盛名。這天津狗不理包子講究的可是真真正正的手藝。早就聽聞這天津狗不理包子手藝需要18個褶,外形看上去極富包子的誘惑力。而他裡邊的餡料更是豐滿而有嚼勁,飽滿而又不失嫩滑。這種種優點,種種美味就形成了這天津四絕之一,就正是這天津狗不理包子。讓人不知道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主要還有葷素兩種餡料。所謂最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則是這個葷餡的天津包子餡兒。
  • 京東狗不理包子禮盒成伴手禮
    京東狗不理包子禮盒成伴手禮) 一轉眼的功夫,又到一年一度中秋節。中秋節,走親訪友送禮必不可少。不過,中秋送禮,您想好送什麼了嗎?除了寄託著祝福、和寓意著團圓的中秋月餅,實用得體接地氣、又不失誠意和新穎的伴手禮其實也可以多備幾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