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泡沫,商業炒作,投機取巧,羊群效應,喪失理性,傻瓜接盤

2020-12-03 蛋殼碎碎念

每次談到房地產,是不是就會有人聯想到泡沫,那到底什麼是泡沫呢?

咱們今天就從一朵花產生的泡沫聊聊。對,你猜的沒錯,就是鬱金香泡沫事件!

與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的不同,鬱金香泡沫的產生並沒有明顯的官方背景,基本是民間投機產生的。

雖然關於鬱金香泡沫的說法有很多,咱們也不聊它的真實性,只看看這個故事,對我們有啥啟發。

泡沫事件的主角,發明了最早的股市投機

鬱金香泡沫的主角,就是遠在歐洲的荷蘭。在歐洲大部分還是處於封建統治階段的時候,荷蘭就率先玩起了主流之外的資本主義。

荷蘭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還開創了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以及第一家現代意義的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

總之,荷蘭對現在的金融基礎還是做出了不少貢獻。

雖說東、西印度公司很能賺錢,但是也不可否認荷蘭的發家史也算是別人家的血淚史,畢竟它只認錢,每到一個地方就大肆掠奪。

即使荷蘭地理優勢不明顯,但是當時靠著下海經商將生意做到了全球,不僅有著「海上馬車夫」的稱號,同時還靠著金融創新吸引著大家來荷蘭投資,讓它變得無比有錢。

但誰能想到它被一朵花給攪和了。

鬱金香,這該死的無處安放的魅力

經歷了歐洲文藝復興的人們,不僅成為了文化人,還因為大航海時代的下海經商,成為了有錢人。

「有錢沒地花」不會成為我們的煩惱,但是也許會成為土豪們的煩惱,畢竟他們窮得只剩下錢啦!

於是,鬱金香這時就在荷蘭閃亮登場了!

首先鬱金香不是荷蘭的特產,關於它的來源有很多說法,但是主流說法還是土耳其。

據說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斯修,從出使土耳其的大使那裡得到了鬱金香,隨後將鬱金香帶到了荷蘭。

鬱金香不僅顏色鮮豔、花朵芳香美麗,關鍵是它還很難得,於是一度贏得了上流社會土豪們的追捧,讓它登上了歷史舞臺!

鬱金香從播種到長出球莖至少需要7年的時間,從球莖到開花又需要7、8個月的時間,生長緩慢。當一件物品同時具備「美」和「少」這兩點時, 那麼它一定可以成為「奢侈品」,畢竟物以稀為貴!

買鬱金香的人很多,但是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會不一樣。有的人是為了欣賞鬱金香之美而買它;有的人純粹是為了炫耀而買它;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賺取收益才買它。

當然鬱金香價格上的炒作,離不開2大助力,而他們分別就是上流社會的土豪們和搞錢的投機者們!

對於土豪們來說,鬱金香代表著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可以隨時給自己炫個富!特別是越少的品種越珍貴!

有一種感染了病毒的鬱金香,顏色更鮮豔、花朵更美麗,土豪們為了得到它,都搶破了頭,於是鬱金香的身價就漲了一波。

當時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對於投機者來說,由於鬱金香的價格是動態變化的,可能僅一天價格就會漲不少,低買高賣,買到就是賺到,於是吸引來了大批投機者們。

你可能覺得低買高賣,這種賺錢手法不是很正常麼?大家不都是通過差價賺錢麼?

對,低買高賣很正常,重點是這群投機者們為此次泡沫做出的貢獻,他們讓本在土豪圈的鬱金香走到了普通人民群眾中,玩起了早期的期貨!

首先,他們找到種花的,來,合同籤了,花開了我買!

然而,不等開花,轉頭就直接把合同高價賣掉!反正合同到期了,就能拿到鬱金香,大家都不虧呀!

付個首付,就能買一份合同,漲價了倒手就賣,簡直是躺賺呀!還不用考慮庫存的問題!直接把鬱金香的價格推到了巔峰,不管有沒有錢,大家都想摻和一腳。

其次,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還建了很多交易所,類似於現在的股票交易所,於是鬱金香從植物跨界成為了金融產品,深得大媽們的喜愛。

越好看的品種,越難種,當時一株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售價高達6700荷蘭盾,這筆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面對如此的暴利,所有的人都衝昏了頭腦,他們變賣家產,只是為了購買鬱金香。

正如當時一名歷史學家所描述的:「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

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對財富的狂熱追求、羊群效應,使自己喪失了理性。

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也許會覺得可笑,一朵花怎麼可能值這麼多錢?

鬱金香泡沫的破滅

直到一艘荷蘭商船上的英國水手,有天他順手拿了船上一個洋蔥,回家炒菜吃掉了,結果船長氣急敗壞的找過來,原來那顆洋蔥就是已經老貴了的「永遠的奧古斯都」鬱金香球莖。

一破花,還不能吃,咋就這麼貴呢?

當人們意識到這花根本就不值這麼多錢,而且這種投機行為並不創造財富,只是轉移財富時,總有人會清醒過來。

於是一部分人帶頭賣了自己的鬱金香,其他人看了之後想了想,索性你賣我也賣。

於是鬱金香的價格一下就被打回了原形,等到合同到期的時候,全是違約的,到處都是追債的,整個鬱金香市場也就崩了。

政府出面也沒用,只能印些小冊子,給大家提個醒「花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17世紀30年代後期,荷蘭的經濟也一下子被英國超了車,海上扛把子地位從此不保。

啟示,博傻理論

鬱金香泡沫雖然過去了,但是不難發現身邊其實還是有類似的事情,一直都在發生!

在鬱金香泡沫中,這種以為總是有人會願意出價更高的想法,後來被稱為投資的「博傻理論」。

博傻理論(greater fool theory),是指在資本市場中(如股票、期貨市場):人們之所以完全不管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而願意花高價購買,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笨蛋會花更高的價格從他們那兒把它買走。

博傻理論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

同樣都是投機,前面的肯定賺到了錢,虧的一般都是後加入的,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接盤的傻子! 就像擊鼓傳花,你永遠不知道音樂什麼時候會停,同樣你也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個傻瓜!

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金融投機並不創造財富,它只會轉移財富;當某些東西很貴,明顯不值那個價,但是人們卻一直砸錢投資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那個可能就是泡沫,需要保持冷靜;價格虛高的東西別碰,要投就投有價值的東西,保持自己的理性。

學習更多的經濟小知識

想了解更多經濟學相關的小故事或者小知識麼?

在《半小時漫畫經濟學》這套書籍中,沒有枯燥乏味的數字堆砌,也沒有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只用有趣的段子和一看就懂的漫畫,深入淺出地將經濟學與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安身立命的問題相結合,一邊用歷史上著名的金融危機事件抖包袱,一邊又一目了然地展現經濟發展規律。

在這套書中,你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次金融危機都是相似的事情在不斷輪迴。商品的價值被過分誇大,為刺激經濟銀行降息,百姓借錢哄炒,提高槓桿,各類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價格不斷走高,直至泡沫被刺破,然後出現了金融危機。

然而資本最是無情,在你風光的時候它會錦上添花,在你落難的時候,它不僅不會雪中送炭,還會落井下石,當然每次最慘的也總是普通老百姓。

本套書籍用漫畫講故事的方式,不僅講述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也描述了對歷史造成重大影響的金融危機前後,內容不僅生動有趣,也簡明扼要的闡述了一些金融概念。

這也是一本孩子和家長都可以讀的書,非常適合金融小白閱讀,畢竟內容風趣,很多地方和課本上的知識點也不謀而合,是一本很好的經濟學啟蒙讀物!

全套共三冊,原價141元的書籍,現價63.8元!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抱回家!

相關焦點

  • ICO與荷蘭鬱金香泡沫
    作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17世紀荷蘭的歷史事件——「鬱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後人類社會的一切投機活動。在對財富狂熱追求的過程中,由於羊群效應、理性的完全喪失等,鬱金香泡沫的最終破滅,帶來的是千百萬人的傾家蕩產。今天,我們回頭再看300多年前,荷蘭人爆炒鬱金香時的種種怪誕行為,可能會覺得他們都是一群瘋子,但今天的我們,炒作ICO這種虛擬貨幣,又比當時的那些荷蘭人炒作植物鬱金香高明多少呢?
  • 反向跟單——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思考事件的意義。羊群效應是訴諸群眾謬誤的基礎。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
  • 鬱金香事件帶來哪些啟示 瘋狂投機的背後是一場災難
    提到「經濟泡沫」這個名詞,人們往往會與17世紀著名的鬱金香事件聯繫在一起。這次由於鬱金香引起的一場經濟危機,也成為了世界金融史上的一個經典的案例。從這次危機中,我們也獲得了許多的啟示。為我們今後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17世紀時,鬱金香作為一些新的品種引入西歐。
  • 各地植物園的鬱金香開花了,曾經的鬱金香泡沫經濟事件你聽過嗎
    現在是各地公園鬱金香開花的季節,鬱金香的花語有很多。常見的有「美麗」、「祝福」、「永恆」等。它是非常美麗的花兒,所以人們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寄寓它身。因此,它很適合送給周圍的人,以表示對他們的讚美和祝願。「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16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不久,人們開始對這種植物產生了狂熱。
  • 8年漲500萬倍,比特幣重演鬱金香泡沫?看懂這個不做最後的傻瓜
    17世紀初,荷蘭的商業貿易已經發展到了頂峰,投機活動也到了癲狂的地步,終於引發了一場人類史上首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事件——「鬱金香狂熱」。鬱金香的原產地可能是中國青藏高原,通過絲綢之路帶到了土耳其。16 世紀中期,西歐從土耳其引進了鬱金香,經品種改良優選,荷蘭人對這種豔麗的花卉產生了時尚狂熱。
  • 謹防潮鞋炒作產生「鬱金香效應」
    近年來隨著高價潮鞋進入公眾視野,潮鞋商業文化也漸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潮鞋原本只是小眾文化,少數球迷收集限量版球星籤名的品牌球鞋等。近年來,各知名運動品牌如阿迪達斯、耐克、喬丹等已不再只是售賣普通的籃球鞋、足球鞋,而且不斷推出設計師款、限量版、網紅版、聯名款甚至定製等概念,吸引越來越多的潮鞋粉絲加入收藏、轉賣甚至投資行列。
  • 歷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荷蘭的鬱金香炒作風潮
    到那時候便是「人有多大膽,便有多高價」,古今中外概不如此,荷蘭的鬱金香就是其中最早的一次金融泡沫。17世紀初期,荷蘭憑藉造船業和航運業的發達,變成海上馬車夫,取代西班牙人稱霸世界海洋。荷蘭由此進入了一個經濟繁榮期,證券交易市場紅紅火火,很多歐洲人都來荷蘭做生意炒商品。
  • 辣麼美麗的鬱金香,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裡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
  • 鬱金香引發的瘋狂:400多年前的金融泡沫炒作
    市場高價炒作從此,鬱金香因病得福。家裡有個鬱金香園子的那種。最誇張的是,當時荷蘭有兩株稀有品種,在當時還算不上最上等的。投機商們迫切想得手,最後一株用12英畝建築宅地的代價買下來,另一株花費4600弗羅林,外加一輛嶄新馬車、兩匹灰馬外加一套馬具成交。市場如此的瘋狂和不理性,恐怕土耳其成最大贏家。
  • 三分鐘快速了解泡沫經濟
    百度百科上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事實上,「泡沫」是很難清晰準確界定的,當某一樣產品或資產的市場價格明顯高於它的「正常」價格時,泡沫就已經產生。在泡沫破裂前,人們並不知道或者承認,自己手裡握著的早就是泡沫,大家更願意賭:會有下一個傻瓜來接盤。
  • 鬱金香效應:不在泡沫中重生,就在泡沫中死去
    人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但結果卻是成千上萬的家庭傾家蕩產,這就是人類歷史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鬱金香泡沫。01公元17世紀上半葉,荷蘭在歐洲的地位非常特殊,當其他歐洲國家還深陷在三十年戰爭中無法恢復元氣時,荷蘭已經達到了它的黃金時代。
  • 天價鬱金香(鬱金香泡沫事件)
    所以很多人喜歡好吧接下來我們入故事的主題吧,來講講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鬱金香泡沫事件吧》鬱金香源自亞洲,但是當被傳到歐洲的後,由於它的美麗和稀缺性被歐洲的很多貴族所青睞,在荷蘭這個地方呢更是被社會上有地位的人所追捧!
  • 歷史上三大泡沫告訴你遠離比特幣
    這種現象被叫做「羊群效應」。 據外媒報導,每十年金融市場就會發生一些完全「無腦的」狂熱事件。投資者瘋狂地從一個投資品種轉戰另一個投資品種,完全不顧這些投資品種是否安全。這種現象被叫做「羊群效應」。
  • 比特幣與鬱金香泡沫
    發生在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最開始是鬱金香在荷蘭的花卉交易市場受到熱捧,鬱金香的球莖供不應求。最初,也就是一般的奇貨可居的正常商品交易。直到某一天鬱金香球莖價格增長的速度引來了金融資本的注意,資本的介入使本來就供不應求的鬱金香市場更加火熱,甚至一個月的漲幅達到20倍。人們開始瘋狂了,越來越多的商人,士兵,平民,甚至皇室都加入了這場造富神話中。太多人清楚的認識到,這種價格早已經超過商品真實價格的無數倍,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可以讓人傾家蕩產的邪惡泡沫。但是,這並不影響大家繼續的瘋狂。
  • 鬱金香泡沫|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
    小美導讀: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一度在鮮花交易市場上引發異乎尋常的瘋狂,鬱金香球莖供不應求、價格飛漲,荷蘭鬱金香市場儼然已變成投機者伸展拳腳的、無序的賭池。鬱金香泡沫這一事件,也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經濟泡沫  泡沫(Bubble),就像小孩吹的泡泡一樣,總會有破掉的時候。
  • 樓市不能任由「鬱金香效應」蔓延
    樓市不能任由「鬱金香效應」蔓延,不能成為擊鼓傳花式的風險遊戲。樓市的周期性瘋狂表明,僅僅憑過去的調控手段顯然不夠,需從更深層面尋求調控新思維。而這種景象,不能簡單理解為非理性投資和羊群效應的結果。事實上,二線樓市出現的周期性瘋狂,有其必然性。其一,是溢出效應的結果。長期以來,一線城市樓市都是資金青睞之地,但是一線城市樓市投資面臨諸多門檻,大量資金轉向熱門二線城市尋求價值窪地,使二線城市樓市具有了金融屬性,催生了二線城市樓市的上漲。股市的低迷,進一步強化了樓市對資金的吸引力。其二,是貨幣政策預期的反應。
  • 眾望財富——世界歷史股災1:鬱金香泡沫破滅
    鬱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此事間接導致了作為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至此,這場鬱金香狂熱已經持續了長達30餘年。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為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為此設立了買賣會場,並創造了具有槓桿功能的期貨合同。1637年的1月,一支最普通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漲到了64盾。僅僅一個月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就成了1668盾,漲幅令人匪夷所思。然而更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就在短短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泡沫達到的頂峰,花開破滅。
  • 荷蘭鬱金香泡沫的前前後後
    最昂貴的鬱金香「永遠的奧古斯都」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泡沫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經濟泡沫。人們開始恐慌,當價格已經達到頂峰又沒有人接盤的時候,人們就急於拋售。一時間賣家多於買家,行情急轉直下。在繁榮的市場中,參與者的信心就意味著一切,沒有了信心,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成了賣家。
  • 荷蘭的鬱金香神話:金融史上的首個泡沫,球莖下帶血的花泥
    經過幾波搶購風潮,鬱金香的價格便水漲船高了。 進入17世紀30年代後,荷蘭人對鬱金香的狂熱進一步蔓延開,就連許多向來以理性著稱的學者也加入進來。典雅高貴的鬱金香新品種很快在整個歐洲的上流社會中風靡,在禮服上別一株鬱金香,成為男性最時髦的修飾;貴婦人在晚禮服上佩戴鬱金香珍品,也成為了顯示身份地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