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英國經濟遭受疫情脫歐雙重打擊

2020-12-11 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倫敦11月26日電(記者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25日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預計萎縮11.3%,這將是300多年以來英國經濟的最大降幅。為應對新冠疫情,今年英國政府支出已達到2800億英鎊,預計明年還將支出550億英鎊。同時,今年政府借貸預計將達39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9%。

疫情反彈導致復甦受阻

自英政府宣布自3月下旬全面「禁足」之後,本已遭受「脫歐」不確定影響的經濟迅速雪上加霜。

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滑19.8%,這是繼第一季度下降2.2%後的連續萎縮,英國經濟由此陷入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全面「禁足」雖然姍姍來遲,但成效明顯。為了拯救經濟,英國在疫情好轉時逐步放鬆防控。5月份開始漸漸復產復工,7月份商店逐漸開門,8月份為鼓勵餐飲等服務業,政府出臺就餐「打折」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各項經濟指標一度反彈強勁。數據顯示,英國GDP在經歷第二季度創紀錄萎縮之後,第三季度環比增長15.5%。

然而,放鬆舉措導致疫情再度嚴重,英政府不得不採取連續的收緊措施。9月22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國家處於「危險轉折點」,將採取多項嚴格舉措。10月12日,英政府出臺英格蘭三級新冠警戒系統。英政府10月31日宣布,從11月5日起英格蘭地區再次實施為期4周的大範圍「禁足」。

防控的二度收緊使得經濟復甦步伐很快受阻。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詹姆斯·史密斯表示,英國經濟復甦勢頭將在10月發生逆轉。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分析師露絲·格雷戈裡表示,再次收緊的措施,必定影響經濟復甦進程,今年第四季度英國經濟「可能完全沒有增長」。

英國商業團體認為,新一輪大範圍封鎖將使更多企業陷入困境。英國工業聯合會負責人卡羅琳·費爾貝恩說:「第二次全面封鎖標誌著寒冬的開始。」英國商會總幹事亞當·馬歇爾表示:「許多企業現在的處境比疫情暴發之初要糟糕得多。」

英國埃信華邁公司11月23日發布的最新月度調查顯示,英國11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4,為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該公司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裡斯·威廉姆森表示,隨著封鎖措施再次導致商業活動大範圍崩潰,11月的數據將英國經濟指向「二次探底」。

「脫歐」不確定影響持續存在

雖然今年1月31日英國宣布正式「脫歐」,但英歐雙方未能就貿易關稅等一系列問題達成一致,因此進入到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然而,隨著過渡期將於今年年底結束,雖經歷若干輪談判,懸而未決的問題至今仍在,持續的不確定性已導致企業遭受進一步打擊。

英國汽車製造商與經銷商協會10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英國汽車總產量約為63.3萬輛,同比下滑35.9%。該協會主席喬治·吉萊斯皮表示,為應對未知的「脫歐」結果,該行業已花費數億英鎊進行準備。

該協會數據還顯示,如果英歐雙方未能就貿易關稅達成一致,英歐貿易將不得採取WTO關稅條款,這將導致英國汽車業在未來五年內損失約554億英鎊,英國汽車年產量預計將持續下降到100萬輛以下,售至歐盟的英國製造電動汽車成本平均每輛將增加約2000英鎊。

該協會執行長邁克·霍斯表示,疫情已給英國汽車業造成嚴重破壞,但是如果英歐未能達成最終協議,「無協議脫歐」將給汽車行業及從業者帶來「毀滅性打擊」。

「脫歐」不確定性不僅影響汽車製造業,也對英國十分重要的金融業造成一定影響。英國《金融時報》10月4日報導稱,「脫歐」不確定性導致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招聘癱瘓」。

該報導稱,自2016年公投以來,許多英國基金公司要麼在歐盟新設實體機構,要麼增加現有分支,以試圖在「脫歐」之後繼續為歐洲投資者提供服務,其中盧森堡和愛爾蘭贏得最多業務。同時,業內對歐洲主要市場監管機構或將收緊資產管理外包規則的預測,也導致進一步的「工作轉移」。報導援引安永英國財富與資產管理合伙人西蒙·特納的話稱,由於至今尚未達成任何協議,未來幾個月公司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英國媒體《倫敦晚報》9月援引一家智庫研究報告稱,根據倫敦政經學院的建模顯示,從長期來看,「無協議脫歐」對英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將是新冠疫情所造成損失的兩到三倍。最近,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也表示,「無協議脫歐」給英國帶來的長期損害將大於新冠疫情。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在近日發表的一篇名為《世界能從新冠疫情中學到什麼》的文章中指出,通過對比各國在平衡「生命損失」和「經濟損失」的成效看,如未能很好控制住疫情,往往最終會遭受「高死亡率」和「經濟損失」的雙重打擊。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表示,預計到2022年第四季度英國經濟產出能恢復到疫前水平,但經濟「傷疤」恐將持續存在。「英國的健康緊急情況尚未結束,而經濟緊急情況才剛剛開始。」蘇納克說。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疫情與「脫歐」雙重打擊或致英國經濟出現罕見衰退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25日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或將萎縮11.3%,這將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為應對新冠疫情,今年英國政府支出已達到2800億英鎊(1英鎊約合1.3美元),本財年政府借貸預計將達39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9%,遠超上財年水平。
  • 英國銀行業遭受疫情和「脫歐」雙重夾擊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近日,英國主要銀行陸續發布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英國銀行業利潤大幅下滑,預期信貸損失撥備驟增。除疫情因素外,英國銀行業還面臨「脫歐」風險,行業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8月4日,人們等候在英國倫敦的一家滙豐銀行外。
  • 疫情+脫歐雙重衝擊,英國小企業或現倒閉潮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在2020年11月萎縮2.6%,雖然表現好於預期,但由於疫情反覆,英國2020年經濟表現可能將是300年來最差。英國小企業聯合會日前的報告預計,由於疫情和脫歐的雙重衝擊,英國有可能在今年出現小企業的倒閉潮。
  • 疫情脫歐雙重壓力,英國首相撂挑子
    圖為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最近,在面臨疫情脫歐的雙重壓力下,英國首相幾乎要撂挑子不幹了,不僅消極應對疫情,還打算在關鍵時刻得罪中國?圖為英國脫歐英國前首相這番言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英國目前的現狀,正如他所說的,英國現在已經不再是一個一流強國,在未來也不會再成為一流強國,目前英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以及勢力都在出現大倒退
  • 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原標題: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 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日前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或將萎縮11.3%,這將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脫歐談判分歧重重 疫情下英國經濟前景堪憂
    英國與歐盟就雙方貿易關係的談判將進入第9輪談判。分析指出,目前,英歐雙方磋商主要分歧難消,無協議脫歐風險仍然很高,加之歐洲第二波疫情正在發生,英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他認為,英國即便直接脫離歐盟,也能繁榮發展,尤其是通過與全球各國磋商新的貿易協議。但有分析指出,儘管英國首相表示無協議退出也是個好出路,但這仍可能導致邊界活動混亂,引發嚴重的經濟後果。這種情況在英國國內以及在國際上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 市場分析:英國脫歐的離奇與期待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金融分析師 張正陽伴隨疫情在歐洲與北美的緊張局面,近期一直被冷落的英國脫歐話題突然發力凸起硬脫歐和無協議脫歐的前景。作為歐盟核心國家,英國長期處於自我選擇的獨立狀態,尤以拒絕加入歐元區為重要標誌,英國難於合作且三心二意的歐洲合作機制源頭源於2008年。英國向歐盟支付作為開支及扶持弱小成員國的資金,而在此並未獲得相對利益,這也是迫使英國急於脫歐的核心因素。全球疫情爆發前英國作為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增速相對穩定,而歐元區受制於內部成員國拖累經濟表現並不盡人意。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英國經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今年三季度英國與西班牙一道成為經濟反彈最弱的國家。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英國經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今年三季度英國與西班牙一道成為經濟反彈最弱的國家。
  • 英國脫歐後遺症:經濟岌岌可危 四大難題未解
    受脫歐不確定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影響,今年英國經濟表現慘澹。12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滑11.2%,預計成為今年全球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報告稱,到2021年底,英國的經濟規模將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縮減6%以上。
  • 「脫歐」談判分歧重重 英國經濟前景堪憂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經濟參考報》28日發表王婧撰寫的報導《脫歐談判分歧重重疫情下英國經濟前景堪憂》。文章摘要如下:英國與歐盟即將就雙方貿易關係舉行新一輪談判。分析指出,目前英歐雙方主要分歧難消,「無協議脫歐」風險仍然很高,加之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正在發生,英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多重分歧難消歐盟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本月在第八輪與英國的貿易談判結束後表示,面對英國在多個領域的要求,歐盟都表現出了靈活性。
  • 脫離歐盟後,英國正在遭受三面打擊
    英國想要變成「兩面派」最近的英國也是各種舉動不斷,在發布了華為禁令和無限期的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定後,仍沒有放棄與中方交好的願望,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與中國維繫其相關的貿易協定,避免其承受更大的損失,甚至還有形成與中國、美國的三角關係的想法。
  • 英國脫歐的好處:疫情期間不愁糧
    英國政府花了大量時間來保護自己不受糧食短缺的影響,以防無協議脫歐。隨後爆發的新冠疫情,讓英國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在英國脫歐的混亂局面中,專家們曾嚴峻地預測無協議脫歐危險的出現。他們警告說,脆弱的食品和藥品供應鏈將受到破壞,恐慌性購買和燃料短缺將引發「公共秩序的混亂和社區局勢緊張。」
  • 英國脫歐對英非經貿關係影響分析
    英國脫歐對英非經貿關係影響分析幾內亞信息市場網1月1日報導,2020年12月24日,英國與歐盟就前者脫歐協議細節達成一致。英國將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雙方貿易仍享受零關稅待遇。鑑於歐盟是英國當前第一大貿易夥伴,上述條款對英歐均十分有利。未來雙方間人員自由流動將受限,英國公司進入歐盟市場時也將受到更多審查。
  • 評論: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 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作者: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新年伊始,經歷了近一年的過渡期後,英國正式脫歐。而此前不久,一種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在英國被發現,導致倫敦等地封城,多國也暫停與英國之間的通航。截至目前英國確診病例超過269萬,是歐洲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近一周每天新增病例5萬多例。疫情疊加英國脫歐將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英國脫歐談判可謂步步是坎。2020年3月,歐盟一方的首席談判代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2020年4月英國首相詹森因感染新冠病毒隔離,脫歐談判被迫暫停。
  • 丹麥銀行:英國脫歐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丹麥銀行(Danske Bank)研究團隊稱,對於美國來說未來幾個月的關注焦點是英國脫歐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馮德萊恩:歡迎英國提出延長脫歐過渡期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2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歐盟歡迎英國首相詹森提出延長英國脫歐過渡期的要求。資料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穿。
  • 疫情陰影下的英國「脫歐」進程更加撲朔迷離
    首先,在歐洲國家疫情普遍未能得到大幅好轉的前提下,英歐雙方的政府仍將抗擊疫情及有序復工復產作為各自的最優先事項,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該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也提出歐盟在下半年最重要任務仍是防疫,而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將在8月兼任英國首相安全事務顧問,亦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其領導「脫歐」談判的進程。
  • 無論終局如何 英國都將帶著一身「脫歐後遺症」上路
    英國「脫歐」過渡期在今年12月31日結束這個結局變數不大。  「藍皮書」指出,去年7月至今年7月是詹森政府的執政元年。躊躇滿志的詹森今年年初宣稱將開啟英國歷史的新篇章,開創英國的「非凡十年」。然而,正是在這一年裡,英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局,內外交困。「脫歐」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衝擊,使英國在過去一年裡遭受了全方位挑戰,也使詹森的執政成績單大打折扣。
  • 脫歐不只影響經濟!英國海軍準備出動,或與歐洲國家爆發武力衝突
    英國此前雖然與歐盟就北愛爾蘭問題達成原則性一致,但雙方仍處於僵持狀態。一方面是因為英國與北海沿岸國家的漁業糾紛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歐盟希望英國在脫歐後,繼續遵守相關條令規定,這一點不被倫敦方面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