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業迎來倒閉潮 因中國遊客消費力不再旺盛又雪上加霜

2021-01-13 騰訊網

日本經濟新聞3日報導,隨著在線購物的興起以及人口高齡化的加重,日本的百貨商場正在迎來關門潮。僅今年預計有10家百貨商場關門,這些店不僅包括大沼、井筒屋等中小品牌,也包括三越伊勢丹等大品牌。

雖然近幾年日本百貨商場的數量逐漸減少,但像今年關門數量達到兩位數確實罕見。目前日本有219家百貨店,過去10年已經有61家百貨店關門。進入2000年代以來,只有在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日本有10家以上百貨店關門。

報導指出,人口老齡化、低生育率、在線消費是百貨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在日本,一家百貨店要長期生存,周邊人口至少要在100萬。但隨著人口接近100萬的北九州的井筒屋倒閉,這個理論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

此外,隨著日本各地方小城市的年輕人紛紛到大城市發展,一些知名品牌百貨店也相繼從小城市撤出,這些小城市的消費者又要到大城市購物,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與此同時,年均3000萬的訪日外國遊客為日本百貨業的生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隨著最大訪日遊客群-中國遊客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消費力不再像以前那麼旺盛,日本百貨業也將面臨重大挑戰。報導稱,整個日本百貨業的萎靡狀況會持續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以後。如果不開闢新的生存道路,日本百貨業迎來「倒閉多米諾骨牌」只是時間問題。

野村證券公司分析師青木表示,日本百貨業如果這麼一直坐以待斃,「關門潮」將進一步加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曾經無數人眼中的「香餑餑」,現在卻迎來「倒閉潮」?
    市場上一直流傳著「一鋪傳三代」這樣的說法,不過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上各種電商平臺的出現,使得商鋪不再有原來的吸引力。大街上隨處可見旺鋪轉讓的招牌,許多局外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情況,心裡還在納悶做生意不是比打工更加賺錢,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開店,甚至商鋪還出現了「退租潮」呢?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電商的出現,大部分的實體店主也覺得生意不景氣是由於電商出現造成的。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大陸取消自由行,日韓遊客這次也不來,臺灣旅遊業出現倒閉潮?
    李三蓮說桃園的旅遊業接待的多半是日韓遊客,如今日韓疫情形勢嚴峻,而且遊客來臺需要隔離14天,這幾乎讓桃園市的旅遊業停擺,很多飯店入住率已經跌至個位數,由於業者都是租房經營,有不少人已經打算放棄。李三蓮說本來臺灣的六七月份是旅遊旺季,加上今年日本舉行奧運會,可能會帶動大批的歐洲旅客來臺灣旅遊,如果疫情能夠在5月份得到遏制的話,可能還有希望,如果5月份疫情仍不見起色,日本的奧運會也會停止,到時候臺灣恐怕真的沒有遊客了,現在入住率也只有6%左右,低的可憐。
  • 超35000家企業倒閉,日本步入美國後塵,迎來「破產潮」
    眾所周知,今年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危機,本來以為美國可能是今年受災最嚴重的國家,畢竟今年美國的病情一直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沒有下來,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也步入了美國的後塵,迎來了倒閉潮,已經有超35000家企業倒閉。
  • 美國陷入倒閉潮後,日本最大連鎖免稅店也宣布:關閉50%門店
    來源:金十數據《商業內幕》數據顯示,日本的旅遊業因疫情而持續低靡,當地47家大型旅行社5月的總營收同比大降97.6%。由於旅遊業低迷,免稅店的經營狀況也受到影響。據外媒7月28日最新報導,日本最大的連鎖免稅店Laox周二正式宣布,該公司將關閉旗下50%的免稅商店,即關閉12家門店,以降低運營成本,改善現金流狀況。據悉,Laox已經有近90年的歷史,最初以銷售電器起家,業務遍布全日本,但隨後因經營不善而連續13年虧損。2009年被中企蘇寧易購收購後,Laox轉型為面向中國遊客的免稅店。
  • 曾經的全球「零售之王」,日本百貨業在疫情後時代面臨重大挑戰
    瑞士信貸證券(Credit Suisse Securities)的日本分析師 Takahiro Kazahaya 直言:「百貨店已經成為一個消費者不想去的地方。」全球範圍內,傳統百貨原本就一直在遭受電商的衝擊,疫情的出現更是雪上加霜。早些時候,美國奢侈品百貨集團 Neiman Marcus、老牌連鎖百貨 J.C.Penney 相繼申請了破產保護。
  •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也許很多人都曾想到,電商的崛起會對實體企業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部分人未曾料到的是,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大量的實體企業已經完全沒有了生存空間。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三大超市巨頭特易購、麥德龍、家樂福就紛紛敗走中國市場,原因無他,也都是倒在了電商的鐵蹄之下。近幾年的超市,可謂是風雨飄搖,據數據顯示,這幾年我國每年被迫關門的超市就有數百家,這種"倒閉潮"的出現當然也是有很多原因構成的。首先是今年的特殊情況,直接讓超市行業進入了"寒冬期",取而代之的變成了社區團購。
  • 中國百貨店迎來倒閉潮 有多少實體商業能撐過2016?
    製造業的萎靡直接導致的是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開實體店做生意賺錢的越來越難以維持下去,有的直接關門倒閉。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式發展,未來幾年,實體店倒閉潮會越來越猛烈。年初,一份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實體店陣亡名單》揭露了實體經濟「屍橫遍野」的現狀。
  • 中國遊客添彩日本櫻花季 櫻花隧道下遊客人流如潮
    近期,為欣賞櫻花美景赴日的中國遊客激增。在高漲的「中國遊客賞櫻熱潮」到來之前,不願錯失商機的日本接待方也在研究應對措施。   據報導,近日,在日本賞櫻名勝之一的東京上野公園,櫻花隧道下賞花遊客人流如潮,隨處都可聽到講中文的中國遊客。   來自上海的趙女士赴日拜訪4名友人,這是她第3次赴日旅行。趙女士說:「我第一次來到有如此多櫻花盛開的場所,被美景所感動。」
  • 日本教育面臨百年危機 解讀日本大學首次倒閉潮
    日本迄今為止有大證券公司倒閉,大銀行倒閉,至於大公司倒閉,在當今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而大學如此倒閉乃是首次,給各方面帶來很大的震驚。作為中日關係研究專家、教育學家以及曾經任教於聖託馬斯大學的當事人,王智新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就四年制本科大學的招生不足和經營情況作一分析,對計劃去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擇校時進行借鑑。
  • 東莞「倒閉潮」是真是假?電子廠高管:並非因人工成本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10月,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後,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只剩數百家,形成東莞第一波「倒閉潮」。與此同時,珠三角的3000多家臺資鞋企,如今也只剩下千餘家,多數遷往了人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近一年裡,電子製造業開始陷入艱難,停業倒閉的代加工企業接二連三遭遇「倒閉潮」危機。
  • 年後迎來返工潮,廣東多個工廠卻因招不到人而倒閉,真相很現實
    今天是正月初八,很多公司和工廠都已經開始上班了,「返鄉潮」才過去一個星期,現在又迎來了「返工潮」。現在正是求職招聘旺季,有些工廠把「高薪」「高福利」的廣告打出來了,卻招不到一個工人,用工荒持續升溫,甚至出現了工廠因為招不到人無法經營而倒閉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工廠找不到人呢?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拉麵館倒閉數量創近20年來之最
    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據中國日報網10月22日援引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著名的「迴轉壽司」為應對危機,不得不轉變經營方式,改成櫃檯式經營。
  • 日本珍珠奶茶泡沫破滅,在倒閉潮下存活要靠哪些招數?
    珍珠奶茶在全球擁有極高的人氣,日本近幾年來也掀起一股奶茶熱潮(tapioca boom)。不但日本本土奶茶品牌崛起,國外品牌也陸續進入日本市場,令日本的奶茶店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
  • 東莞「倒閉潮」是真是假?電子廠高管:並非因人工成本增加(圖)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10月,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後,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只剩數百家,形成東莞第一波「倒閉潮」。與此同時,珠三角的3000多家臺資鞋企,如今也只剩下千餘家,多數遷往了人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近一年裡,電子製造業開始陷入艱難,停業倒閉的代加工企業接二連三遭遇「倒閉潮」危機。
  • 20年來最嚴重的企業倒閉潮來襲 日本的僱傭調整補助金會有效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年來最嚴重的企業倒閉潮來襲,日本的「僱傭調整補助金」會有效嗎?記者何柳穎,實習生劉琦日本新冠疫情日趨嚴重。有報導稱,受疫情打擊而倒閉的企業數量正在增加,日本去年一年有7800多家企業倒閉,情況為20年來最嚴重。日本著名市場調查公司「帝國數據銀行」表示,「緊急事態宣言等措施已導致消費下滑,如果緊急事態宣言實施期繼續延長,到年末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倒閉數量可能會繼續增加」。企業倒閉的同時,失業人員也在急速增加。厚生勞動省此前開展了一項針對因新冠疫情業績惡化的企業調查。
  • 日媒:擔心大陸遊客「爆買」結束 日本藥廠提前布局金門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10家非處方藥廠商在臺灣的金門島聯合開展促銷活動。金門島是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小島,每年能吸引150多萬大陸遊客。正在萎縮的日本國內非處方藥市場因為赴日遊客等的「爆買」而得以起死回生,但訪日遊客卻有銳減的可能。
  • 第二輪下崗潮來襲 或重蹈90年代國企下崗潮覆轍?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稱,由於國企重組等因素影響,要準備迎接第二輪下崗潮。中國面臨著製造業倒閉潮和失業潮雙面夾擊的局面,中國人迎來巨大挑戰。越來越多的頭牌外資企業開始加速撤離中國。中國面臨著製造業倒閉潮和失業潮雙面夾擊的局面,中國人迎來改開後第三次命運大轉折。  1978年,劫後餘生的中國人迎來了改革開放,小崗村和全國各地的農民們通過大包幹改變了忍飢挨凍的命運;李克強、張藝謀、李東生等知識青年通過高考或者返城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變身。這一年被稱作改革元年,中國人迎來了第一次命運大轉折。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時間:2020-10-23 15:0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 疫情對國外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蔓延。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
  • 墾丁又有飯店倒閉 屏東女兒蔡英文為鄉親帶來啥?
    飯店營運總監王柏弘坦言,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成本增加是飯店倒閉的主因。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但號稱是「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不禁要問:蔡英文執政究竟帶給老鄉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