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有酒,就有故事。
同樣,有美食的武俠江湖,故事更美…
任盈盈最浪漫的事,大概是和令狐衝吃蛙肉;
儀琳最甜蜜的事,大概是餵令狐衝吃西瓜;
程英最相思的事,大概是給楊過包粽子;
公孫綠萼最深情的事,大概是跟楊過吃情花。
金庸老先生在吃上絕對是行家,
妙筆生花的武俠作品裡不乏關於角色精湛廚藝和深諳美食藝術的描寫。
古龍除了好喝酒,似乎也是個很挑剔的食客。
當這倆吃貨遇上「惠陽美食」,大概也會感嘆:它們裡面竟偷藏著俠骨柔情。
如果惠陽美食也分門派的話,那麼大抵可分為四大門派:武當派、峨眉派、少林派和華山派。
01
武當派:以柔克剛,豆腐
武當派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就像豆腐。別看豆腐溫柔細軟,可是口感確實一等一的美味剛勁。
門派代表美食:「二十四橋明月夜」、蝦子豆腐、客家釀豆腐
當晚黃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蒸了一盆豆腐給洪七公吃...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棄去不食...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
——金庸,《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
這廿四個豆腐球要製作出來,非黃蓉家家傳的「蘭花拂穴手」是不能夠做到的。嫩豆腐觸手即爛,若不是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又如何能削成廿四個小圓球?
一道菜用掉整個火腿,豪情萬丈的同時又不乏柔情細膩,實在讓人佩服。
金庸這樣寫,既是出於情節的需要,也藉此顯示出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古龍在《碧血洗銀槍》中也寫到了做豆腐。
他正在煎豆腐,蝦子豆腐…他的身子並不太高...現在豆腐已經煎好了...他用鍋鏟一塊塊盛出來,每塊豆腐都煎得恰到好處。用小火煎得微微發黃的豆腐,盛在雪白的瓷盤裡,看來就像是一塊塊黃金。可是黃金絕沒有這麼香,這麼誘人。他看著這盤豆腐,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古龍,《碧血洗銀槍》第六回
俞五是大俠,大俠也親自下廚做豆腐,而且做得專心致志。在古龍看來,做豆腐和練武一樣,也是一種藝術,是需要認真對對待的。他的豆腐並不像黃蓉那樣複雜,而是化繁為簡。但有過廚房經驗的人都知道,越是簡單的菜,往往越不容易做好。就比如這道客家釀豆腐。
惠陽「客家釀豆腐」是東江傳統風味名菜,也是客家飲食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道傳統菜品。
惠陽「客家釀豆腐」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它嚴格的製作工藝分不開。
「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客家釀豆腐味道鮮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釀入肉餡淵魚肉、蝦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頭。
02
峨嵋派:剛柔並濟,湯和肉丸
峨眉派功夫亦柔亦剛,內外相重。湯和肉丸,融合了柔和剛的特點,滋陰補陽。
門派代表美食:白木耳百合湯、客家苦瓜黃豆湯、豬肚包雞、淡水黃金酥丸
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若隔世。他用銀匙舀一口湯喝...
——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八回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羹湯中所飽含的,遠不止日常的柴米油鹽,還有親情、人倫、回憶。就如陳家洛,客居他鄉十年,從白木耳百合湯,喝到的正是對家鄉、對親人的朝思暮想。而這三道菜,對於惠陽人來說,亦是如此。
惠陽客家苦瓜黃豆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客家人夏日解暑的湯飲。
民間上亦常用以治療感暑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眼結膜炎等症。
豬肚包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是惠陽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淡水黃金酥丸即炸過大肉丸,是惠陽客家傳統風味名菜,惠州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圖:黃金酥丸製作過程
肉爽帶汁,清香淡雅,剛柔並濟,又鮮美濃鬱,既酥香鬆軟。
03
少林派:剛健豪放,肉
少林派功夫剛健有力、樸實無華、強硬豪放,利於實戰。就如雞肉和扣肉,雖不美觀,但是實用,關鍵時刻,可解憂,可填飽肚子。
門派代表美食:天山花子雞、客家鹽焗雞、梅菜扣肉
此時,又有嘍囉送來了酒肉...玉嬌龍不敢喝酒.可是那盤裡的肉,她嘗了一塊,還真想吃。於是她一手握著劍柄,一手握著肉吃...連吃了幾塊,覺得不太飢餓了。
——王度廬,《臥虎藏龍》第六回
武俠大師王度廬關於酒肉的描寫,寥寥幾筆,將主角玉嬌龍飲食果腹時的生動形象躍然紙上。
遠看真似一隻綁紮好的活雞,外敷一層黃泥,僅露頭腳...田振漢先用兩手提著雞腳一搖一抖,整個雞毛全都脫落,現出一隻細皮嫩肉、油浸晶黃的肥雞來,再將雞嘴對著空盤,一扭雞頸,便聞香味撲鼻,流出大半盤雞腹中預藏的油汁,然後將雞肉撕碎,放置其中...
——還珠樓主,《邊塞英雄譜》第三回
還珠樓主此段關於天山花子雞的描寫,細膩而存簡約之風,想像力和文筆之美,可見一斑。天山花子雞味美,鹽焗雞和梅菜扣肉更甚。
鹽焗雞,是久負盛名的惠陽客家菜餚,源於惠陽鹽場。從古至今均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皮軟肉嫩,香濃美味,並有溫補功能。鹽焗雞含有大量鈣堯鎂等微量元素。不但是一道美味的佳餚,而且十分健康,對人體大有好處。在惠陽,「鹽焗雞」是節慶喜宴的必選佳餚,因香而不膩,爽滑鮮嫩,老少皆宜。
梅菜扣肉是惠陽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據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客家三件寶。
04
華山派:奇拔峻秀,酒
華山派功夫奇拔峻秀,高遠絕倫,招式處處透著「守正出奇」的氣韻和意境,像極了酒的氣質。
門派代表美食:竹葉青、客家娘酒
燕七已找了個破碗,舀了半碗酒,用力扳開林太平的嘴灌了下去。喝到第二碗的時候,他...眼睛還是閉著的,將嘴裡剩下的半口酒慢慢地咽下去,才說了句話:「這是三十年陳的竹葉青。」這就是林太平說的第一句話。
——古龍,《歡樂英雄》第三回
林太平作為主角之一,以撿來的方式首次出場,已經夠奇特了。但古龍竟似乎仍嫌不夠,在林太平喝下其他三人唯一的「口糧」——一壇陳年老酒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居然是「這是三十年陳的竹葉青。」這樣奇特的描述更是將林太平的形象推到了一個高峰。
古龍另一部小說《蕭十一郎》裡,風四娘喜歡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還有,喝最烈的酒。
而這壺客家娘酒,不知她喝不喝得慣?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客家娘酒源遠流長,已經成為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習俗,到了喜慶節日,客家人則更喜歡拿娘酒來款宴賓朋。
娘酒是客家女性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又一個標誌。客家娘酒的營養成分含量十分豐富,包含有18 種以上的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8 種胺基酸含量最高,居各種釀造酒之首。
05
唯武俠與惠陽美食不可辜負
有美食的武俠江湖,
刀劍如夢故事依舊…
周芷若最珍藏的事,大概是哄張無忌吃米飯;
阿秀最害羞的事,大概是石破天餵她柿子;
水笙最難熬的事,大概是和狄雲一起吃鷹肉;
黃蓉最交心的事,大概是給郭靖整了一桌子菜;
溫青青最上心的事,大概是為袁承志煮燕窩。
…
…
…
唯武俠與惠陽美食不可辜負,
惠陽有美食,你有故事嗎?
惠陽,等你。
—END—
圖片來源:惠州市惠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惠陽旅遊,部分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