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出少林,嶺南美食啖「惠陽」

2020-12-14 南方小格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有酒,就有故事。

同樣,有美食的武俠江湖,故事更美…

任盈盈最浪漫的事,大概是和令狐衝吃蛙肉;

儀琳最甜蜜的事,大概是餵令狐衝吃西瓜;

程英最相思的事,大概是給楊過包粽子;

公孫綠萼最深情的事,大概是跟楊過吃情花。

金庸老先生在吃上絕對是行家,

妙筆生花的武俠作品裡不乏關於角色精湛廚藝和深諳美食藝術的描寫。

古龍除了好喝酒,似乎也是個很挑剔的食客。

當這倆吃貨遇上「惠陽美食」,大概也會感嘆:它們裡面竟偷藏著俠骨柔情。

如果惠陽美食也分門派的話,那麼大抵可分為四大門派:武當派、峨眉派、少林派和華山派。

01

武當派:以柔克剛,豆腐

武當派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就像豆腐。別看豆腐溫柔細軟,可是口感確實一等一的美味剛勁。

門派代表美食:「二十四橋明月夜」、蝦子豆腐、客家釀豆腐

當晚黃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蒸了一盆豆腐給洪七公吃...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棄去不食...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

——金庸,《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

這廿四個豆腐球要製作出來,非黃蓉家家傳的「蘭花拂穴手」是不能夠做到的。嫩豆腐觸手即爛,若不是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又如何能削成廿四個小圓球?

一道菜用掉整個火腿,豪情萬丈的同時又不乏柔情細膩,實在讓人佩服。

金庸這樣寫,既是出於情節的需要,也藉此顯示出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古龍在《碧血洗銀槍》中也寫到了做豆腐。

他正在煎豆腐,蝦子豆腐…他的身子並不太高...現在豆腐已經煎好了...他用鍋鏟一塊塊盛出來,每塊豆腐都煎得恰到好處。用小火煎得微微發黃的豆腐,盛在雪白的瓷盤裡,看來就像是一塊塊黃金。可是黃金絕沒有這麼香,這麼誘人。他看著這盤豆腐,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古龍,《碧血洗銀槍》第六回

俞五是大俠,大俠也親自下廚做豆腐,而且做得專心致志。在古龍看來,做豆腐和練武一樣,也是一種藝術,是需要認真對對待的。他的豆腐並不像黃蓉那樣複雜,而是化繁為簡。但有過廚房經驗的人都知道,越是簡單的菜,往往越不容易做好。就比如這道客家釀豆腐。

惠陽「客家釀豆腐」是東江傳統風味名菜,也是客家飲食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道傳統菜品。

惠陽「客家釀豆腐」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它嚴格的製作工藝分不開。

「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客家釀豆腐味道鮮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釀入肉餡淵魚肉、蝦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頭。

02

峨嵋派:剛柔並濟,湯和肉丸

峨眉派功夫亦柔亦剛,內外相重。湯和肉丸,融合了柔和剛的特點,滋陰補陽。

門派代表美食:白木耳百合湯、客家苦瓜黃豆湯、豬肚包雞、淡水黃金酥丸

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貴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嘗,恍若隔世。他用銀匙舀一口湯喝...

——金庸,《書劍恩仇錄》第八回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羹湯中所飽含的,遠不止日常的柴米油鹽,還有親情、人倫、回憶。就如陳家洛,客居他鄉十年,從白木耳百合湯,喝到的正是對家鄉、對親人的朝思暮想。而這三道菜,對於惠陽人來說,亦是如此。

惠陽客家苦瓜黃豆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客家人夏日解暑的湯飲。

民間上亦常用以治療感暑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眼結膜炎等症。

豬肚包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是惠陽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淡水黃金酥丸即炸過大肉丸,是惠陽客家傳統風味名菜,惠州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圖:黃金酥丸製作過程

肉爽帶汁,清香淡雅,剛柔並濟,又鮮美濃鬱,既酥香鬆軟。

03

少林派:剛健豪放,肉

少林派功夫剛健有力、樸實無華、強硬豪放,利於實戰。就如雞肉和扣肉,雖不美觀,但是實用,關鍵時刻,可解憂,可填飽肚子。

門派代表美食:天山花子雞、客家鹽焗雞、梅菜扣肉

此時,又有嘍囉送來了酒肉...玉嬌龍不敢喝酒.可是那盤裡的肉,她嘗了一塊,還真想吃。於是她一手握著劍柄,一手握著肉吃...連吃了幾塊,覺得不太飢餓了。

——王度廬,《臥虎藏龍》第六回

武俠大師王度廬關於酒肉的描寫,寥寥幾筆,將主角玉嬌龍飲食果腹時的生動形象躍然紙上。

遠看真似一隻綁紮好的活雞,外敷一層黃泥,僅露頭腳...田振漢先用兩手提著雞腳一搖一抖,整個雞毛全都脫落,現出一隻細皮嫩肉、油浸晶黃的肥雞來,再將雞嘴對著空盤,一扭雞頸,便聞香味撲鼻,流出大半盤雞腹中預藏的油汁,然後將雞肉撕碎,放置其中...

——還珠樓主,《邊塞英雄譜》第三回

還珠樓主此段關於天山花子雞的描寫,細膩而存簡約之風,想像力和文筆之美,可見一斑。天山花子雞味美,鹽焗雞和梅菜扣肉更甚。

鹽焗雞,是久負盛名的惠陽客家菜餚,源於惠陽鹽場。從古至今均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皮軟肉嫩,香濃美味,並有溫補功能。鹽焗雞含有大量鈣堯鎂等微量元素。不但是一道美味的佳餚,而且十分健康,對人體大有好處。在惠陽,「鹽焗雞」是節慶喜宴的必選佳餚,因香而不膩,爽滑鮮嫩,老少皆宜。

梅菜扣肉是惠陽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據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客家三件寶。

04

華山派:奇拔峻秀,酒

華山派功夫奇拔峻秀,高遠絕倫,招式處處透著「守正出奇」的氣韻和意境,像極了酒的氣質。

門派代表美食:竹葉青、客家娘酒

燕七已找了個破碗,舀了半碗酒,用力扳開林太平的嘴灌了下去。喝到第二碗的時候,他...眼睛還是閉著的,將嘴裡剩下的半口酒慢慢地咽下去,才說了句話:「這是三十年陳的竹葉青。」這就是林太平說的第一句話。

——古龍,《歡樂英雄》第三回

林太平作為主角之一,以撿來的方式首次出場,已經夠奇特了。但古龍竟似乎仍嫌不夠,在林太平喝下其他三人唯一的「口糧」——一壇陳年老酒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居然是「這是三十年陳的竹葉青。」這樣奇特的描述更是將林太平的形象推到了一個高峰。

古龍另一部小說《蕭十一郎》裡,風四娘喜歡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還有,喝最烈的酒。

而這壺客家娘酒,不知她喝不喝得慣?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客家娘酒源遠流長,已經成為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習俗,到了喜慶節日,客家人則更喜歡拿娘酒來款宴賓朋。

娘酒是客家女性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又一個標誌。客家娘酒的營養成分含量十分豐富,包含有18 種以上的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8 種胺基酸含量最高,居各種釀造酒之首。

05

唯武俠與惠陽美食不可辜負

有美食的武俠江湖,

刀劍如夢故事依舊…

周芷若最珍藏的事,大概是哄張無忌吃米飯;

阿秀最害羞的事,大概是石破天餵她柿子;

水笙最難熬的事,大概是和狄雲一起吃鷹肉;

黃蓉最交心的事,大概是給郭靖整了一桌子菜;

溫青青最上心的事,大概是為袁承志煮燕窩。

唯武俠與惠陽美食不可辜負,

惠陽有美食,你有故事嗎?

惠陽,等你。

—END—

圖片來源:惠州市惠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惠陽旅遊,部分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天下武功出少林!尋找玉器裡的傳說典故
    來到滾滾長江,達摩竟然不用坐船,只是踏上一束蘆葦,以葦為舟,非常瀟灑的渡水北去,是為「一葦渡江」。這是得德高僧的本事,還是「輕功水上飄」一類的絕世武功,就不得而知了。少林「達摩洞」渡江以後,達摩來到嵩山少林寺,一看山青水秀,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留下來,面壁靜思,坐禪入定,一坐就是九年。
  • 天下武功出少林?達摩不是少林武功的創始人?
    武俠世界裡面有一句話叫做天下武功出少林,意思就是說少林功夫是天下武功的鼻祖,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那麼少林功夫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武術博大精深,練武的人各不相同,悟性、喜好、方法各不相同,練習的結果也就不同,這也是中國武術派別眾多的原因,但是,唯獨少林功夫,門類最齊全,套路最多。
  • 傳承‖天下武功出少林,憑什麼?
    中華武功門派繁多,太極、詠春、八卦掌等項目各有優勢,但其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少林武功,「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更是眾所周知。天下武功千萬種,為什麼要說盡出少林呢?接下裡我們一探究竟。元朝定都之後,隨向天下下令禁止民間習武!但少林寺可以不受禁令的限制,隨意習武! 於是此後的幾十年裡少林寺便成了民間習武交流武藝的場所。每位江湖高人都把自己的絕學留在了少林寺,少林寺也因此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長期的歷史積澱下少林寺向外界輸送了大量弟子,武功開始流傳四方。
  • 先正史評:天下武功出少林,那少林武功出自哪裡?
    相信每一個武俠迷都聽過這樣兩句話,一句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另一句是「天下武功出少林」。在眾多文學作品或影視劇中,這兩句話出現頻率極高。乍一聽還挺唬人,似乎非常有道理。然而借用一句當下最流行的話,你品,你細品——越琢磨越不是那麼回事。
  • 為什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
    小說方面,少林武功出神入化,一覽眾山小《天龍八部》中,玄慈佛法精湛,武功修為高,輕鬆化解五臺山清涼寺神山上人和吐蕃國師鳩摩智的挑戰。而無名掃地僧更是輕鬆化解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對決,並且「秒殺」二人,蕭峰威震當世一部分原因就是跟了少林玄苦大師學藝。
  •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天下揚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天下揚。少林功夫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少林72路絕技也是名揚海外。少林寺不單是中華武術的發源地,而且還是中國佛教的聖地。少林寺與武當山並稱為北少林南武當,是武術界的兩座大山。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19年,既公元495年。
  •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令少林高手很尷尬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令少林高手很尷尬文/歷史戰鬥機武打片看多了,大家覺得哪家的武功更厲害些?我們來談一談少林武功,當談及武功誰厲害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說少林武功強,「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大家知道下半句是什麼嗎?
  •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挑戰少林武林地位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挑戰少林武林地位少林武功聞名天下這句話很多人都是認同的!創建少林寺的達摩師祖,擁有七十二種武功,這也被外人成稱為七十二種絕技。大家是否知道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呢?「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挑戰少林武林地位達摩祖師本不是中原人士,而他之所以被人熟知也是一個機緣巧合。那時候的達摩祖師剛到中原,不巧正是大亂的時候,百姓的日子過得並不好,民不聊生的。人們將心中所期盼的都說給佛祖聽,去寺廟裡燒香,祈願。達摩是得道高僧,剛好也會些武功,底子也不錯,於是人們就很敬重他。
  • 電影《少林足球》,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與足球完美結合
    中國功夫一個被傳的神一樣的存在,能上天能入地能幹一切超越物理極限的事情,而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更是天下武功的至高境界,假如把少林功夫和足球結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有趣的反應呢,周星馳主演的少林足球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 「天下武功出少林」,後面還有一句,讓少林高手尷尬不已!
    比如說我們的中國功夫,當年李連杰的一部《少林寺》橫空出世,讓無數中外觀眾對少林功夫感到著迷,也深深的沉迷在少林功夫帶來的神秘色彩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天下武功出少林」這一句話,更讓人們覺得少林功夫玄而又玄,小編在這裡想要告訴大家,其實這句被我們口口相傳的話後面還有一句,只不過後面這一句讓無數少林高手尷尬不已,所以也沒有流傳的很廣。
  • 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那麼少林武功究竟是出自哪裡?
    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那麼少林武功究竟是出自哪裡?少林武功名揚天下,早已超越一般武學的意義,成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但少林功夫緣何而起?因誰而立?佛教界、武術界一直存有爭議,先後竟有達摩、嶽飛、稠禪師等多種說法。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那麼少林武功究竟是出自哪裡?
  •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妙在哪兒?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妙在哪兒?
  •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又出自誰人之手呢?
    有句老話叫「天下武功出少林」,武俠小說跟各類武俠影視劇中都離不開少林功夫。那究竟是誰創造了少林功夫呢?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為了迎接印度來的一位高僧跋陀尊者而建造的。事實上少林寺讓人們熟知是1982年張鑫炎導演拍攝的電影《少林寺》,自那以後少林寺才讓人們熟知。
  •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聽了打臉「少林高手」
    「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還有下半句,聽了打臉「少林高手」文/歷史大突擊看到題目的第一句話有沒有感到很熟悉呢?一說到少林我們一般都會想到和尚和武術,還有少林經典獨有的武術羅漢拳,沒有人跟我們系統的說過為什麼我們會知道呢?為什麼在少林安神就要當和尚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因為什麼呢?還有為什麼天下的武功都出自少林呢?就沒有其他門派的了嗎?
  • 由奧特曼談為什麼「天下武功出少林」?
    在很多小說可以看到「天下武功出少林」這樣的詞,這是因為在古代歷史和武俠劇的影響下,觀眾對少林寺認識很足,而在日本拍攝的奧特曼也有少林武術。而雷歐奧特曼在很多格鬥上都有少林拳和李小龍的影子,因此有觀眾表示「天下武功出少林」不是傳說,日本都把少林武術融合到了奧特曼上,可以看出來少林寺的武術有世界性。
  • 天下武功出少林,中國在少林之前沒功夫?達摩祖師是武林高手?
    天下武功出少林,中國在少林之前沒功夫?達摩祖師是武林高手?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少林寺的武功真的就是天下正宗嗎?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究竟是對還是錯呢?而少林寺其實在成立之初是沒有功夫的,後來才漸漸有的看家護院的武僧,而那些傳說中的少林功夫,比如大力金剛腿,少林易筋經之類的神奇功夫,更是不可能的,但是當初達摩祖師的盛名聞名天下後,確實有很多的武功被當時的少林寺給收集起來,又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完善和演練才變成了少林武功,因此也有人說,這少林寺的武功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功夫,只不過後來都演變成了少林武功,所以才會有天下武功出少林這樣的說法
  • 金庸書所說天下武功出少林是為何
    金庸書中門派眾多,為何單說天下武功出少一說:相傳南北朝時期北魏年間,一人從天竺歸來,此人身懷絕技在嵩山建立一個組織叫少林寺。少林是武學聖地,學少林武功的人比較多,所以用小說和傳說來解釋是不合理的。但是從少林的武學來看,和印度沒有關係,只有少數練法和瑜伽有一定關係,為什麼少林會由一座寺廟,成為武學聖地,和其所處的位置以及產業有關。它離洛陽很近,又地處河南,並且有巨大的產業。
  • 金庸筆下天下武功出少林?此功堪稱少林最強絕學,卻是源自別派
    有人會說《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這門派在江湖中的地位並不高,筆者並非指此派武學不行,而是指影響力,畢竟他們只是個隱世門派,卻給讀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算是所有虛構門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也有人可能會說是丐幫,歷史上的丐幫其實是一幫幹著採生折割的惡人,而到了金老筆下卻成了武林正派,甚至有了「天下第一幫」之稱,不過要說金庸筆下的常青樹,那還得是少林派,讀過金書的朋友都知道,有句話叫「天下武功出少林」,也就是說甭管別的門派多厲害
  • 為什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原來是因為這樣!
    為什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原來是因為這樣!我們都知道少林寺是印度的達摩祖師開創,還知道少林七十二絕技,甚至還有一句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在武俠小說裡,少林寺最出名的武功就是《易筋經》了,簡直就是絕世神功。
  • 香港七星螳螂拳李錦榮率80餘弟子朝拜少林 與少林武僧切磋武功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10月9日,香港七星螳螂拳李錦榮率領80餘人歸山朝拜團一行,到訪「禪宗祖廷」河南嵩山少林寺,皈依少林門下,與少林武僧交流功法,受到少林僧眾歡迎。當日九時,濛濛細雨中,李錦榮一行在少林寺山門前列隊排班,高呼「我愛少林,我愛中國」歸山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