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營城中村拆遷改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裡,針對拆遷方不設施工圍擋、拆除方式粗暴以致周圍「地震」不斷、噪聲擾民等問題,周圍小區住戶投訴不斷。
現場:
從樓頂往下扔鐵塊 巷子裡卻有行人
拆除範圍內還有人在拾荒 全媒體實習記者 劉海成/攝
10月16日,金刀營城中村道路兩旁的房子大部分已騰空,只有少數幾間鋪面仍在營業。村子盡頭,垃圾堆得滿地都是,佔據了道路兩旁的人行道,地面汙水橫流,電線雜亂地垂掛著,路人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巷子裡不時有人從樓上扔鐵塊,樓下時不時有人走過,看上去險象環生。
走訪中發現,雖然施工現場的各個巷口都用繩子拉起一道簡易的警戒線,牆上也貼著「未經許可禁止入內,前方施工,請繞道行」的提示標語,但仍有不少人進到巷子裡。剛好經過該路口的黃先生說:「我就看到路上還走著人,鋼管就從樓上扔下來,幸好沒砸中人。入口處也沒個工作人員值守,這裡還有幼兒園、小學,小孩子不會注意,萬一進去了,實在太危險。」路過的石先生也表示:「這樣施工太危險了,城中村裡還住著人呢!」
吐槽:
施工方法太粗暴 周圍沒圍擋
拆除範圍外只拉簡易的隔離線 全媒體實習記者 劉海成/攝
圍觀的馬先生吐槽:「施工方拆房沒有規律,東拆一棟,西拆一棟,我們都不知道哪邊是安全區域。」
目前還未搬離金刀營的羅女士稱,她的孩子在附近的金星中心小學讀書,每天都被拆遷噪聲影響,非常擔心她的學習狀況。同樣住在金刀營的陳先生表示,施工時間較長,影響了他的生活作息。
住在拆遷範圍不遠處的上遊水岸一期住戶陳女士表示:「他們拆房時是把一樓二樓挖空,再讓整個房子倒下來,房子倒下來時,我們家裡就像地震一樣,要是把我們的房子震裂了誰負責任。」
附近金泉小區一名保安表示,拆遷已經持續將近1個月了,「我在這裡上班每天都能聽到拆房子的響動,真希望快點完成拆遷,讓我的耳朵能夠靜一靜」。
回應:
現在拆房都是分兩次來拆除
拆除現場揚塵大 全媒體實習記者 珍玉琴/攝
拆遷方雲南省光明房屋拆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喻舟表示,金刀營城中村的拆除工作從10月9日開始,每天的拆除時間為上午8點至下午6點。共有700多棟樓房要拆除,預計到明年全部拆完。
對於市民反映的噪聲大、揚塵大等問題,肖喻舟表示:「我們會做到在工作時間進行拆除,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儘量不影響居民生活。目前有3輛灑水車對施工現場進行降塵,接下來我們也會採取措施進行整改。」
而對於市民反映拆遷方式過於粗暴的問題,肖喻舟表示:「因為金刀營城中村少部分人對城中村改造補償金額不滿,沒有籤協議,為了不耽誤正常工期,現在只能把籤了協議的樓拆掉。因為還有人居住在裡面,我們在施工時也非常小心,現在拆房都是分兩次來拆除的。」
記者隨施工負責人進入拆遷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拆除一棟7層樓房,有兩輛灑水車往作業面上噴水。施工負責人介紹,因為是城中村,房屋封閉密集,容不下太多車輛進入,目前只能在拆除房子的兩個入口,安置了兩輛灑水車,用來降低揚塵,儘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拆遷現場,工作人員將這棟7層高的小樓一、二樓的3面牆角挖空,之後整棟樓轟然倒下,地面震動、揚塵漫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