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小店的老闆們注意了 杭州又抓了個傳說中的餅叔

2020-12-08 浙江新聞

  

  真帳本
  調包後的帳本,部分被「餅叔」撕毀。

  小店老闆在帳本內頁做的記號

  昨日10:35陳女士來電:我在塘栖開小賣部,今天抓牢了一個「餅叔」。這個人在我店裡送了兩年貨了,之前我們一直都稀裡糊塗地被他騙,後來看到你們快報的提醒後,我就留心拿證據,這次讓我們現場抓到,報警了。

  啥叫餅叔

  今年6月16日,快報刊登了《要嫁就要嫁餅叔》的報導,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福建寧化的小夥子自爆內幕,說他和家鄉的很多人在全國各地靠「送餅」行騙、發家致富——

  我先找了幾個麵包廠,談好價錢,每天要幾百個,每個五毛錢。然後,我就跑小店,問老闆,××廠的麵包,五毛五一個你要不要?很多老闆都會要。因為他們一家店,量少,廠家進不到貨,自己去批發市場,要六七毛錢一個,又貴又麻煩。其實光送麵包,我也沒得賺——我們不靠這個賺錢。

  我談成了二十多家店,買了個電瓶車,架兩個塑料筐,開始送貨。

  貨送到,拿個本子記,寫上時間、數量、金額,交給店老闆保管。送一次,記一次。過一段時間,就去結帳。

  結帳的時候,老闆把帳本拿出來。這時候,我口袋裡裝著另外一個外面看一模一樣的帳本。

  其實,我早就買了一百個一樣的小本子。在老闆這邊記帳的時候,自己又在另外一個本子上記另一筆帳。比如,給林老闆的本子上寫了二十幾個麵包,就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三十幾或四十幾個,有時候數量寫多,有時候送的次數寫多。一般講,差不多要翻一番。

  最關鍵的技術,是把本子順利換過來。

  換本子的時機和技術,大概有三種:

  一、有人進來買東西,老闆取貨的時候,換。

  二、如果沒人買東西,就讓老闆給自己先拿一瓶水或一包煙,趁他一轉身,換。上衣口袋太顯眼,假帳本我一般先裝在褲子口袋。

  三、有時候老闆店裡朋友多,不方便換。我就找個藉口,說外面還有幾個麵包拿給你。拿麵包的時候,在箱子裡換。

  真帳本換成假帳本,0.1秒足夠了。老闆哪裡能想到帳本換過?本子是一樣的,上面的字也是一樣的。

  老闆金額一加,錢一給,舊的那頁撕掉,再記上當天的新帳,原來的假帳本就成了真帳本;原來的真帳本回去也把舊的一頁撕掉,記上假帳,下次再拿來調換。這兩個本子,一真一假,一假一真,來來回回……

  因為送的麵包和點心最多,所以這些送貨人被叫做「餅叔」。這個自爆內幕的「餅叔」還說,在他們當地有個說法——男孩子要有出息就去送餅,女孩子要嫁就要嫁「餅叔」……

  我當了兩年的呆大

  昨天下午,在餘杭塘栖派出所,看到了「餅叔」的兩本真假帳本——兩本封面一模一樣、手掌大小的筆記本,裡面記的送貨金額卻相差很大,真帳本上總共記了62元,而假帳本上總共記了250.8元。

  上當的莫老闆(報料的陳女士是他老婆)坐在空調正對面,氣得滿頭大汗:「我當了兩年的『呆大』!」

  莫老闆的「九龍菸酒商行」在塘栖東小河街上,有四個門面,主營香菸、老酒和飲料,輔營餅乾、麵包、火腿腸……

  今年6月17日,鄰居拿著快報給莫老闆看,提醒說,你們是做生意的,平時要多看看報紙,你們店不是也有人來送麵包嗎,報紙上說要當心「餅叔」。

  莫老闆接過報紙看了看,說,肯定不會的,給我們送貨的那個人長得很老實。

  莫老闆說,給店裡送麵包的那個「餅叔」是兩年前來的,主動上門推銷,說麵包放在店裡代銷,送貨上門,賣不掉的過期麵包還負責回收——開店的人最喜歡這種沒有風險的生意,他當初就同意了這筆買賣。就這樣,一直合作到昨天。

  6筆帳變成了26筆

  昨天,「餅叔」開著摩託車,載了8箱麵包又到店裡送貨。因為最近天氣熱,麵包不好賣,陳女士只向他拿了5隻麵包,「餅叔」親手把麵包放到貨架上。

  陳女士把帳本給他,故意轉身跟背後的小侄女聊天。「餅叔」攤開帳本衝她說:你看牢,我寫今天送5隻。

  寫好後,「餅叔」幫陳女士放好帳本,轉身出門。陳女士趕緊拿起帳本一看,調包了——這本帳本上沒有記號;,原先的帳只記了一頁紙,現在變成了3頁紙;原先只記了6筆帳,現在變成了26筆帳。

  陳女士用塘栖話跟莫老闆說,調包了。

  把他叫回來!這次莫老闆決定下手了。

  陳女士故意說還要再拿幾個「太陽餅」,「餅叔」果然又回到店裡。

  莫老闆對「餅叔」挑明了說,你把帳本調過了!

  「餅叔」開始不承認,看莫老闆拿出那本假帳本,又一把搶過去要撕。

  莫老闆問「餅叔」打算怎麼辦?私了還是報110?

  「餅叔」說私了,說身邊有300元,當作是賠償。

  陳女士一想被騙了兩年,氣得馬上報110。

  「他倒還老實,坐在邊上也不反抗,表情呆呆的。中途,他摸出手機打了2分鐘的電話,說的是家鄉話,我們聽不太懂,大概是跟家裡人說他被抓了。」莫老闆說。

  「餅叔」只承認騙了兩次

  在塘栖派出所裡,見到了「餅叔」範忠森,53歲,福建三明市寧化縣人,穿著灰色土布衫,看上去一臉老實樣。

  範餅叔說自己只騙過兩次(6月29日和昨天),原因是6月初的時候,他騎摩託車送貨途中撞了個婦女,賠了六七百塊錢,手頭緊,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辦法沒有人教的,是從別的地方聽說的。」範餅叔不停強調說,他送麵包三四年了,送10多家小店,但只騙了這兩次。

  派出所民警一查——範忠森在2006年時,被西湖區古蕩派出所抓過一次,同樣是調換帳本,兩個帳本相差30塊錢,他被拘留了3天。

  範餅叔不肯說出家裡人的聯繫方式。民警只好把情況寫好,寄回他老家通知家屬。

  莫老闆回到店裡,依舊悶悶不樂:「82元的麵包被他調成了215元,兩年多了,少說也被他騙走萬把塊錢。看看他摩託車上那麼多麵包,送的肯定不止我這一家,這樣算算,他一年的收入真當不好說。」

  莫老闆說,範餅叔一般3至5天送一次貨,每十天、半個月結一次帳。「現在想想,一個月怎麼可能賣到六七百塊錢的麵包。」

  莫老闆總結經驗教訓:一是店裡東西實在太多,根本沒留意麵包這種小事情;二是範餅叔長得實在太老實。

  曉得上當後在帳本上做了記號

  雖然莫老闆沒把鄰居的提醒當一回事,但老闆娘陳女士卻多了個心眼,又拿了個新本子,決定自己記記帳,是真是假總要弄個放心。結果此舉還被莫老闆挖苦了一通,說「女人家真當小心眼兒」。

  6月29日,「餅叔」來結帳,從莫老闆那裡拿過帳本,計算器「噠噠」一按,說一共215.2元。

  陳女士偷偷拿出自己記的帳一看,明明只有82.6元(莫、陳兩位事後說,雖然他們有了一點戒心,但還是沒有發現「餅叔」何時調包了帳本)。

  陳女士把莫老闆拉到角落頭說,看來帳本真是被他調包了,怎麼辦?

  莫老闆很懊惱,悶頭想了想說,沒有證據也沒辦法,這次先把鈔票付了吧,下次再逮他。

  「餅叔」結完帳,順手把假帳本上記的幾頁紙撕了,又遞還給了莫老闆。

  拿到帳本後,莫老闆在上面做了兩個記號——封底上用原子筆畫了個點,倒數第三頁的夾縫裡寫上「衛九龍」三個小字。

  接下來,「餅叔」每送一次貨,莫老闆就看一下帳本裡的記號,帳本一直沒有調包。

相關焦點

  • 要嫁就要嫁餅叔 全國流行騙術寧化送餅"送"到浙江
    小夥子說,他是福建寧化人,和哥哥都做過這種叫「寧化送餅」的營生,後來哥哥敗露被抓,他也良心發現,開始厭惡這種做法。打熱線給自己曝光,一來想提醒一些善良的小店店主,不要繼續上當;二來想勸告自己的老鄉,不要再做昧良心的事情。  小夥子自述的情況如下(為保護當事人,文中隱去某些可能暴露他身份的人名和地名)。
  • 「寧化送餅」義烏騙財 「餅叔」騙走女業主近20萬
    騙局名叫「寧化送餅」  去年3月18日,義烏警方經過縝密偵查,兩名到陳女士商位騙錢的男子落網。兩人名叫雷賢雄和雷良彬,都是福建寧化人。去年下半年,義烏市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兩人有期徒刑8年和5年,並各處罰金。  今年7月6日,另一名送貨男子雷清老被抓獲歸案。雷清老也是福建寧化人,跟雷賢雄、雷良彬同村。
  •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我開了10年餃子餛飩店,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開一家大點的店?為什麼不多開一家店?這兩個問題是許多餐飲人的正常發展思維。開了一家店,生意不錯,就想著往大了做,當然人往高處走,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 腰纏萬貫不如開個小店
    腰纏萬貫不如開個小店,這樣的口號對那些有房有車,又有點閒錢的中產人士來講,是頗具誘惑的。    銀行的利息雖然穩定,畢竟太低了。如何讓錢生錢,是他們遇到的理財難題之一。一邊工作,拿一份不菲的收入,在自己職場路上穩健地前進;一邊開店,拓寬財源,也為職業打造一個「備胎」。這樣的先例漸漸有了成功者,儘管比例不大,號召力可是不打折扣的。
  • 西北的美食——富平縣太后餅、東鄉手抓羊肉
    然後將麵粉和好,分成多個面劑,逐個用手拍平,放在案板上甩扯成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片,面片上抹一層板油泥,隨即從右向左捲成圓柱形,再搓成直徑約7釐米的長條,用手壓扁,疊成三折,再搓壓成長條,揪成每個重約100克的面劑,一個個豎起來在手中旋轉五六轉,用拇指壓住頂端,邊轉邊向下按,如此五六次後,用手拍成直徑約7釐米的圓餅,圓餅頂面抹上用水化開的蜂蜜。
  • 手抓餅皮的創意吃法
    手抓餅是許多人都熟知的食物,通常我們都是直接作為餅吃,其實手抓餅皮可以做很多其他的點心。用手抓餅皮可以做什麼點心?1.根據手抓餅皮本身的口味和特點,可以製作出美味的小吃。水果派製作水果派也可以用手抓餅皮,用手抓餅皮代替水果派的酥皮,然後將果醬包在手抓餅皮中烘烤,這樣也可以做出口感覺酥脆的水果派。
  • 大都市中的街頭小店怎麼啦?「孤獨的美食家」 遍尋申城「民間美味」
    三種上海的老小吃,你知道幾個?這些都是出現在馬叔視頻裡的老店老虎腳爪、米飯餅、羌餅,這些在上海存在了多年的小吃,你知道幾個?黃浦是這張地圖裡的美食集中區,「黃浦小店多,楊浦、虹口小吃多」,馬叔的大部分視頻都在這三個區域。「上海雖然是個南方城市,但麵館特別多」,他總結,黃魚面、蔥油麵和冷麵是最常見的類型。今年拍過的將近一百個老店、小店,大部分馬叔之前都已經去嘗試過,相比連鎖店等現代化餐飲形態,街頭老店總有一種特立獨行的氣質。
  • 這些個犄角旮旯的小飯店裡,才藏著杭州人頂頂愛的地道美味啊~
    而且一開就是14年,老客們都說連在紹興都不一定吃得到這樣的醃醉黴臭醬醃~掌勺師傅是紹興的,食材每周紹興採購的,如果你們來了,一定要點他家的限量菜——糟雞,又滑又嫩,淡淡鹽味已經糟到雞骨頭裡去了,不沾醬油也極美味!
  • 永嘉老師母借2萬元開了一家麥餅店,如今坐擁19家加盟店
    在甌北街道塘頭東大街的老師母麥餅(塘頭總店)裡,老闆娘呂小平每天忙碌得運營著自己的麥餅店,她一邊接電話,一邊確認訂單,制餅的手卻沒有停過。小店外還有很多各地來的食客,就為了看著麥餅從一身白皙變成金裝亮相,再吃一口香氣四溢的老師母麥餅。
  • 不用和面,不用開酥,只要1張手抓餅,就能製作經典的拿破崙蛋糕
    本質上說,拿破崙其實是一種開酥點心,它的製作過程比較反覆,需要先用揉好的麵團包裹黃油,然後不斷地擀開、摺疊、冷凍,一個開酥步驟做下來,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十分費工夫。普通人來說,想要自制拿破崙還是有些費勁的,但是,懶人自然有懶人的方法——尋找替代品!手抓餅就是不錯的選擇。
  • 這些老字號小店,如期歸來了……
    // 2月底,我們發布了一篇關於 # 佛山寶藏小店/老店,請你們撐下去! 經歷了漫長的假期後 我們走訪了大大小小的老字號小店 輝記甜品店、雲香小食、正嘢粥粉面 阿叔雞蛋仔、東記甜品、星哥炸品... 它們,終於如期歸來了!
  • 半夜三更小店老闆聽到敲門聲 四五個劫匪站門外
    半夜三更小店老闆聽到敲門聲 四五個劫匪站門外 2012年08月14日 08:09:45   浙江在線08月14日訊小店老闆睡到一半起來做生意,不料,敲門的竟是一夥搶匪。接到報案後,上虞警方多方調查最終鎖定一盜搶犯罪團夥並成功將其摧毀。
  • 正宗手抓餅的做法手抓餅麵團的做法
    不論在臺灣,還是在內地,只要有手抓餅的外賣窗口,都排起長龍隊伍等待出爐,新鮮扒出的手抓餅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一股蔥油與面盤的香味撲鼻而來,讓每一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繼土家燒餅之後又一個火爆賺錢產品,膽小者望錢興嘆,手快者賺錢無限!!!
  • 這是老杭州的美食地圖,值得老饕們收藏一陣子,快去嘗嘗吧
    03/27 08:47 美食與時尚生活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個好地方,好吃的、好玩的那可是三天三夜都數不完吶~咱今天就單說「吃」,真正「好吃」的小店卻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也許,大家念念不忘的就是這種老味道~「遊埠豆漿」名聲很大,在隱身鬧市的城隍牌樓巷開了已經20多年了。店裡老闆娘盛豆漿的手法非常了得。一根焦黃酥脆的油條,搭配一碗鹹豆漿,如果不夠,再點上一份豆花。一碗滾燙的豆花...馬上就能感受到清晨落胃的幸福!
  • 對談「餅叔」張竣,當戰地記者變身Vlogger的那點事兒
    在知名視頻彈幕B站吸引了高人氣、海量點擊率的up主(彈幕視頻網站投稿人)「食貧道」,帳號的主人是被網友暱稱為「餅叔」的張竣。乍一看,他和普通的「吃貨」沒有什麼分別,打卡各地網紅美食店、測評時令食材、搜羅各地小館子,吃香喝辣,嘗新獵奇,隔屏傳遞探索美食的樂趣。
  • 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
    走廊過道的水泥地上,刷著紅漆,牆上的粉刷白中泛黃,是典型的上世紀90年代工廠裝修風格。 車間裡擺放著幾十臺縫紉機,有一半區域是流水作業,工人們你做領子,我做袖子,最後拼成一件衣服。 還有一小半地方整件作業,就是一個人一臺機器,能完成全部的製衣流程。
  • 最「摳門」老闆,3平米小店年入3億,老闆:「竅門」只有2個字!
    或許這些網紅店的年紀不是很大,但是依靠這些抓住人心的小心思,年收入絲毫不輸給大酒店,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家日本網紅小吃店,依靠著3平方米的小店,年收入達到3億多日元!估計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感覺就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家裡一個廁所也不止3平方米,但是這家小店做到了,小店經營了40多年,就靠著這個3平方米的小店,店中只有兩種小吃,卻創造了年收入3億的奇蹟!
  • 今日分享:適合女生開的小店有哪些?
    這兩天本來出去逛逛,探探店,結果各種群裡都在說,杭州浙二也出現無症狀感染病例了。後面新聞也在持續出來,受大家關注。希望會沒事!今天想分享的是:女生適合開的小店有什麼?可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也會有相應行業偏向和選擇。
  • 西街突然爆紅的車輪餅,臺灣老闆竟然是被「騙」來的
    「老闆,這是什麼啊?」「臺灣車輪餅,要試一下嗎,不好吃可以退錢哦!」這是葉叔從臺灣漂洋過海而來的第三個月,因為車輪餅,他成了西街有名的「網紅」。沒有店面、沒有座位,開門時間任性而為,葉叔看起來酷酷的外表下,卻意外地有一顆柔軟的心。
  • 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慌了
    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慌了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美食大國,在食物的造詣上可以說是非常高的。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我們的正餐之餘,越來越多的吃貨喜歡走上街頭,尋覓不常見的街頭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