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昨日10:35陳女士來電:我在塘栖開小賣部,今天抓牢了一個「餅叔」。這個人在我店裡送了兩年貨了,之前我們一直都稀裡糊塗地被他騙,後來看到你們快報的提醒後,我就留心拿證據,這次讓我們現場抓到,報警了。
啥叫餅叔
今年6月16日,快報刊登了《要嫁就要嫁餅叔》的報導,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福建寧化的小夥子自爆內幕,說他和家鄉的很多人在全國各地靠「送餅」行騙、發家致富——
我先找了幾個麵包廠,談好價錢,每天要幾百個,每個五毛錢。然後,我就跑小店,問老闆,××廠的麵包,五毛五一個你要不要?很多老闆都會要。因為他們一家店,量少,廠家進不到貨,自己去批發市場,要六七毛錢一個,又貴又麻煩。其實光送麵包,我也沒得賺——我們不靠這個賺錢。
我談成了二十多家店,買了個電瓶車,架兩個塑料筐,開始送貨。
貨送到,拿個本子記,寫上時間、數量、金額,交給店老闆保管。送一次,記一次。過一段時間,就去結帳。
結帳的時候,老闆把帳本拿出來。這時候,我口袋裡裝著另外一個外面看一模一樣的帳本。
其實,我早就買了一百個一樣的小本子。在老闆這邊記帳的時候,自己又在另外一個本子上記另一筆帳。比如,給林老闆的本子上寫了二十幾個麵包,就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三十幾或四十幾個,有時候數量寫多,有時候送的次數寫多。一般講,差不多要翻一番。
最關鍵的技術,是把本子順利換過來。
換本子的時機和技術,大概有三種:
一、有人進來買東西,老闆取貨的時候,換。
二、如果沒人買東西,就讓老闆給自己先拿一瓶水或一包煙,趁他一轉身,換。上衣口袋太顯眼,假帳本我一般先裝在褲子口袋。
三、有時候老闆店裡朋友多,不方便換。我就找個藉口,說外面還有幾個麵包拿給你。拿麵包的時候,在箱子裡換。
真帳本換成假帳本,0.1秒足夠了。老闆哪裡能想到帳本換過?本子是一樣的,上面的字也是一樣的。
老闆金額一加,錢一給,舊的那頁撕掉,再記上當天的新帳,原來的假帳本就成了真帳本;原來的真帳本回去也把舊的一頁撕掉,記上假帳,下次再拿來調換。這兩個本子,一真一假,一假一真,來來回回……
因為送的麵包和點心最多,所以這些送貨人被叫做「餅叔」。這個自爆內幕的「餅叔」還說,在他們當地有個說法——男孩子要有出息就去送餅,女孩子要嫁就要嫁「餅叔」……
我當了兩年的呆大
昨天下午,在餘杭塘栖派出所,看到了「餅叔」的兩本真假帳本——兩本封面一模一樣、手掌大小的筆記本,裡面記的送貨金額卻相差很大,真帳本上總共記了62元,而假帳本上總共記了250.8元。
上當的莫老闆(報料的陳女士是他老婆)坐在空調正對面,氣得滿頭大汗:「我當了兩年的『呆大』!」
莫老闆的「九龍菸酒商行」在塘栖東小河街上,有四個門面,主營香菸、老酒和飲料,輔營餅乾、麵包、火腿腸……
今年6月17日,鄰居拿著快報給莫老闆看,提醒說,你們是做生意的,平時要多看看報紙,你們店不是也有人來送麵包嗎,報紙上說要當心「餅叔」。
莫老闆接過報紙看了看,說,肯定不會的,給我們送貨的那個人長得很老實。
莫老闆說,給店裡送麵包的那個「餅叔」是兩年前來的,主動上門推銷,說麵包放在店裡代銷,送貨上門,賣不掉的過期麵包還負責回收——開店的人最喜歡這種沒有風險的生意,他當初就同意了這筆買賣。就這樣,一直合作到昨天。
6筆帳變成了26筆
昨天,「餅叔」開著摩託車,載了8箱麵包又到店裡送貨。因為最近天氣熱,麵包不好賣,陳女士只向他拿了5隻麵包,「餅叔」親手把麵包放到貨架上。
陳女士把帳本給他,故意轉身跟背後的小侄女聊天。「餅叔」攤開帳本衝她說:你看牢,我寫今天送5隻。
寫好後,「餅叔」幫陳女士放好帳本,轉身出門。陳女士趕緊拿起帳本一看,調包了——這本帳本上沒有記號;,原先的帳只記了一頁紙,現在變成了3頁紙;原先只記了6筆帳,現在變成了26筆帳。
陳女士用塘栖話跟莫老闆說,調包了。
把他叫回來!這次莫老闆決定下手了。
陳女士故意說還要再拿幾個「太陽餅」,「餅叔」果然又回到店裡。
莫老闆對「餅叔」挑明了說,你把帳本調過了!
「餅叔」開始不承認,看莫老闆拿出那本假帳本,又一把搶過去要撕。
莫老闆問「餅叔」打算怎麼辦?私了還是報110?
「餅叔」說私了,說身邊有300元,當作是賠償。
陳女士一想被騙了兩年,氣得馬上報110。
「他倒還老實,坐在邊上也不反抗,表情呆呆的。中途,他摸出手機打了2分鐘的電話,說的是家鄉話,我們聽不太懂,大概是跟家裡人說他被抓了。」莫老闆說。
「餅叔」只承認騙了兩次
在塘栖派出所裡,見到了「餅叔」範忠森,53歲,福建三明市寧化縣人,穿著灰色土布衫,看上去一臉老實樣。
範餅叔說自己只騙過兩次(6月29日和昨天),原因是6月初的時候,他騎摩託車送貨途中撞了個婦女,賠了六七百塊錢,手頭緊,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辦法沒有人教的,是從別的地方聽說的。」範餅叔不停強調說,他送麵包三四年了,送10多家小店,但只騙了這兩次。
派出所民警一查——範忠森在2006年時,被西湖區古蕩派出所抓過一次,同樣是調換帳本,兩個帳本相差30塊錢,他被拘留了3天。
範餅叔不肯說出家裡人的聯繫方式。民警只好把情況寫好,寄回他老家通知家屬。
莫老闆回到店裡,依舊悶悶不樂:「82元的麵包被他調成了215元,兩年多了,少說也被他騙走萬把塊錢。看看他摩託車上那麼多麵包,送的肯定不止我這一家,這樣算算,他一年的收入真當不好說。」
莫老闆說,範餅叔一般3至5天送一次貨,每十天、半個月結一次帳。「現在想想,一個月怎麼可能賣到六七百塊錢的麵包。」
莫老闆總結經驗教訓:一是店裡東西實在太多,根本沒留意麵包這種小事情;二是範餅叔長得實在太老實。
曉得上當後在帳本上做了記號
雖然莫老闆沒把鄰居的提醒當一回事,但老闆娘陳女士卻多了個心眼,又拿了個新本子,決定自己記記帳,是真是假總要弄個放心。結果此舉還被莫老闆挖苦了一通,說「女人家真當小心眼兒」。
6月29日,「餅叔」來結帳,從莫老闆那裡拿過帳本,計算器「噠噠」一按,說一共215.2元。
陳女士偷偷拿出自己記的帳一看,明明只有82.6元(莫、陳兩位事後說,雖然他們有了一點戒心,但還是沒有發現「餅叔」何時調包了帳本)。
陳女士把莫老闆拉到角落頭說,看來帳本真是被他調包了,怎麼辦?
莫老闆很懊惱,悶頭想了想說,沒有證據也沒辦法,這次先把鈔票付了吧,下次再逮他。
「餅叔」結完帳,順手把假帳本上記的幾頁紙撕了,又遞還給了莫老闆。
拿到帳本後,莫老闆在上面做了兩個記號——封底上用原子筆畫了個點,倒數第三頁的夾縫裡寫上「衛九龍」三個小字。
接下來,「餅叔」每送一次貨,莫老闆就看一下帳本裡的記號,帳本一直沒有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