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2020-12-11 做手工餃子餛飩的三姐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我開了10年餃子餛飩店,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開一家大點的店?為什麼不多開一家店?這兩個問題是許多餐飲人的正常發展思維。開了一家店,生意不錯,就想著往大了做,當然人往高處走,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做餐飲辛苦,開餃子店更辛苦,做家小的餃子店那種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深有體會。正是由於自己做的太辛苦,所以許多餃子店主都在圖謀發展,希望自己能從繁瑣辛苦的工作中跳出來,可以請人來做,自己只用管理和收錢,這才是老闆該有的樣子。

開店沒有請人時,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從採購到包餃子,都是自己親自下手,所以食材採購的便宜又新鮮,而且浪費又少。包餃子也特別用心,知道顧客的需求,也知道只有餃子做的好,才能有回頭客,自己的店子才能生意紅火,一點都不能馬虎。

店裡生意慢慢好起來了,生意一多,就忙不過來,請人做是必須的,富人的思維就是讓別人幫自己賺錢。但是一旦把工作都交給員工,問題就接著來了。員工不是老闆,店裡生意好與不好,對於他們不太關心,他們只關心工資多少?月休幾天?

開餃子店從自己做到請人做,這個轉型一定要做好,不然你前期開店積累的老客戶會慢慢流失,店裡生意也會不知不覺的變差。我總結了開餃子館的大忌,只要你注意以下5點,就是偏僻的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第一點:核心競爭力

開家餃子館,要知道自己在當地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是價格便宜?還是純手工製作?不管競爭力在哪個地方,都要比同行更能吸引住顧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核心競爭力是價格便宜,就得控制好成本,在保證好口味的同時也要有利潤空間。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沒有利潤等於白幹!

核心競爭力是純手工,就得是手工擀餃子皮、手工捏餃子,現在的人都覺得純手工的餃子才好吃,可以採用明檔操作間,擴大影響力。

第二點:口味穩定

開餃子館不同於做炒菜,炒菜的口味和花樣過段時間就要換,換菜單是常事,甚至還要換廚師來招攬顧客。餃子館卻要保持餃子口味的穩定,不能今天這種餃子餡,明天又是另一種。

餃子餡的品種非常多,一種母餡就能調出上百種不同口味的餃子餡。開餃子館不能每天都準備上百種餃子餡,要挑幾種顧客喜歡、原材料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的。

比如喜家德餃子館,在全國有五百多家連鎖店,把餃子做到了極致,甚至開辦了「餃子大學」來培訓員工。就是這樣的連鎖品牌,店裡也只做五種餃子餡,所以口味穩定非常重要!

第三點:不盲目做大

做餐飲的人都有一個夢,有一天創建自己的品牌,做連鎖店,坐在家裡數錢。如果你有好的技術,同時有較高的經營管理能力,可以去試試!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許多開餃子館的同行,開夫妻小店時生意紅火,可以日進鬥金,慢慢的覺得自己太辛苦,不滿於現狀,想圖謀大的發展。首先請工人做,接著擴大店面,甚至開起了分店。但最後的結果是不如夫妻小店掙錢多。

前幾年非常紅火的大娘水餃,幾乎在每個火車站附近都能看到,但現在卻漸漸消失不見了。大娘水餃最開始都是採用手工製作,但生意是越做越大,引進資本,盲目擴張,最後創始人沒有了話語權,導致水餃品質下降。許多人說大娘水餃的失敗,讓喜家德有了成功的機會。

第四點:及時止損

開餃子店如果你沒有核心競爭力、餃子口味不穩定、正在盲目擴張,請及時止損!

其實做任何事都要專注,360行都能出狀元,但一個人不可能做360行,只能專注一個點作為突破口,開餃子館也是一樣的。

如果你的餃子館以便宜實惠為主,那就抓住這一部分顧客的需求,讓顧客能吃飽又實惠。

如果你的餃子館以純手工吸引顧客,那就不能用批量生產的機器餃子糊弄顧客。

專注當地人喜歡的幾種餃子餡,把它做得比別人更好吃,不要貪多,什麼餡都做,這樣口味大眾化,抓不住目標顧客。

生意做起來,想擴大經營,這個想法非常好,但也要量力而行,盲目擴張只能把老本蝕掉!請及時止損,保本經營,慢慢做大。

第五點:小店成大業

不要小看一個小餃子館,只要經營得好,一樣可以成就大事業!往往不起眼的路邊小店,店主可能身價不菲。

小店開銷小,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加工和售賣,一切都在店主的掌握之下,不容易出差錯,而且成本控制得好,利潤空間較大。

以我的餃子餛飩店為例,如果每天賣出100份餃子,每份10元,每天收入1000元,以百分之40的利潤來計算,每天純收入400元,如果再加上餛飩和生鮮餃子,大家可以猜想下收入。

不要小看小餃子店,可能比大店收入更多。現在的外賣已經深入人心,偏僻的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注意以上5點,願大家都能成就大事業!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是@做手工餃子餛飩的三姐,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點讚、評論和分享,「關注」我可以了解更多餃子餛飩的做法。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盜文必究!

相關焦點

  • 小店經濟亮了:菜鳥驛站救活餃子館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每月3萬「負債」,老闆急了;陝西餃子館開菜鳥驛站自救,生意活了! 西安高新區,早上9點到晚上9點半,是橡樹街區菜鳥驛站的營業時間,也是「陝西水餃家宴」的營業時間。 餃子館是老店。
  • 「龍鳳餃子館」馬精泰:餃子館就是我的家
    如今,不少在香港學習、工作的內地人經常光顧他的餃子館,尋找地道的家鄉味道。他叫馬精泰,一位地道的東北漢子。 辭掉工作,和妻子一起開餃子店 馬精泰選擇開餃子館,是源於對餐飲業的喜愛。 細緻周到的服務,讓馬精泰的餃子館開始紅火起來,也讓更多地香港人選擇吃健康的東北菜。東北的燉菜、涼菜,香港人都能接受。「現在香港的客人也愛吃我們的大拉皮和麻辣土豆絲。」 除了香港本地人,不少在香港工作、求學的「港漂族」,也常光顧餃子館。馬精泰說,店裡的廚師是東北人,做的菜餚,可以讓「港漂們」找到久違的家鄉味道。
  • 好吃不如餃子——瀋陽知名餃子館連鎖系列
    上一篇,主要寫了幾家名聲在外的瀋陽知名餃子館,老邊餃子的煸餡餃子、甘露餃子、大清花餃子等等,都是瀋陽中華老字號。瀋陽還有很多餃子館,在大家小巷,不管是連鎖店性質的,還是夫妻小店,餃子都各有特色。1、東方餃子王東方餃子王始創於1993年4月,緣起於哈爾濱一家小海鮮餃子館。現在是餃子為主打食品成為著名連鎖食品企業。東方餃子王在瀋陽最有名的段子不是餃子,反而是一場霧霾。2015年有一次遼寧省出現大範圍嚴重霧霾,可見度很低。
  • 西安高新區「暖心餃子館」登上首列「中國...
    1月7日,首列「中國小店加油」高鐵在京廣及滬昆鐵路上發車,這列特殊的高鐵,不僅濃縮了中國小店2020的成績單,更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店故事,被展示在高鐵,成為了高鐵上的「明星小店」。其中就包括西安高新區橡樹街區陝西水餃家宴餃子館店主——李愷。
  • 大爺開餃子館玩了一個新套路,兒童和老人免費吃,一天賣出500份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餃子館的案例。開店的老闆是一位60歲的老爺爺,原本是為了孫子愛吃餃子,才開了這一家餃子館。沒想到一個月賺的比兒子的工資還要多,除了大爺的餃子味道比較好之外還要得益於兒子給大爺設計的一套餃子館經營方案。
  • 哈爾濱道外這家餃子館,30多年只有一種餡,老哈爾濱大老遠來吃
    餃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食,原本只有北方吃餃子,如今餃子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流行,去年廣州的餃子館也是人滿為患,要說到哪裡的餃子好吃,自然是東北的大餡餃子。哈爾濱道外有不少好吃的餃子館,這些餃子館的老闆都特別有個性,這家位於道外長春街上的餃子館,連個名字都懶得起,直接用自己的門牌號命名,這家店30多年了,只做一種餡的餃子,可是就是這一種餡,讓很多老哈爾濱人大老遠趕來吃。這家店開了30多年了,沒有牌匾也不做任何的裝修,依然是原來破爛的樣子,一天只營業三個小時。
  • 北京這家不起眼的餃子館,卻大有來頭,貝克漢姆吃過都一個勁地誇
    北京街頭巷尾有不少的餃子館,這家不起眼的餃子館卻大有來頭,連貝克漢姆吃過他家的餃子都一個勁地誇。這家餃子館就是大名鼎鼎的寶源餃子屋,這家店位於麥子店街上。小店開了很多年了,門口有兩個大紅燈籠,店裡的裝飾風格,有濃濃的老北京風味,就餐環境還是很不錯的。
  • 灣仔碼頭開餃子館搶食外賣市場,業內:模式存爭議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你點過灣仔碼頭水餃的外賣嗎?不是超市的袋裝速凍餃子,而是餃子館裡煮好的、現食餐點。最近,有媒體報導,灣仔碼頭「開」了餃子館,主要通過外賣平臺銷售。不過,代煮的速凍餃子送外賣真的好吃嗎?速凍品牌進軍餐飲市場,灣仔碼頭又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線下餐飲是其未來探索的主要發展方向嗎?
  • 餃子館用莫言照片宣傳 廚師長:莫言是其舅姥爺
    昨天,當北京晨報記者向莫言之女管笑笑求證時,她表示並不知情,餃子館侵犯了父親的權利。  餃子館拿莫言當噱頭  南下窪子胡同位於繁華的南鑼鼓巷和什剎海之間,北京晨報記者來到現場時看到,在老莫餃子館周邊都是小攤點,環境比較差。這家名為老莫餃子的小門臉本來並不起眼,但是招牌上有一張莫言端著餃子的照片,讓路人自然而然地把小店和莫言聯繫在一起。
  • 一家餃子館的物流管理啟示
    一家餃子館的物流管理   三年前,胡小艾在南肖埠開了家餃子館,如今生意還算火爆。不少周圍的小區住戶常來光顧小店,有些老顧客一氣兒能吃半斤餃子。胡經理說,「別看現在生意還不錯,開業這一段時間,讓我頭疼的就是每天怎麼進貨,很多利潤被物流吃掉了。」
  • 哈爾濱這家餃子館太任性,一天只開3個小時,60元一斤要提前預定
    北方人常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這個東西真的是太神奇了,能包萬物不止,還是新春佳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地位非常高。據說餃子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最開始是做藥用,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在中國美食文化裡佔據了重要地位。
  • 尋味漢口:開了十幾年的餃子館,是山東人在武漢的美食記憶
    武漢總有一些深藏不露的小店,開了很多年,環境平平,門臉不起眼,桌椅三五張,招牌兩三樣,卻總有老顧客常年不斷。這是屬於一片社區的,也是這一地區幾代人的小店,你我在長大,店主在變老,味道是始終不變的。北方人尤其是山東人,對餃子感情很深。
  • 餃子館貼告示 遇困難免費吃
    挺過去了,就知道沒有什麼大不了!」這是陝西西安高新區一家餃子館門口貼出的暖心告示。日前,當地一位青年假裝遇到困難前去小店實地體驗,其間老闆小聲告訴他,吃完後不用打招呼,直接走人就行了。這句話讓他倍感暖心,他說,老闆的善良之舉溫暖了整個冬天。
  • 藏在醫聖祠街的餃子館,憑味道紮根南陽20年……
    再後來就經常跟隨父親到醫聖祠街上有家東北餃子館,父親老是點上一壺黃酒,一盤花生米,一斤羊肉餡餃子,能坐上好半天。二十年來,這家餃子館憑藉著好味道,也越來越出名。其實最早的時候,東北餃子館並不是現在的老闆,由於各種原因,老闆換了幾波,換的是人,不變的卻是味道。可能傳承就是如此。
  • 美國老闆開了間餃子館,吃完5個可免單,中國北方人最多吃3個
    近日,有一位美國老闆在唐人街開了一家餃子館,他家的餃子種類比較豐富,什麼蒸餃、水餃、煎餃,一應俱全,而且還搞了一個很有噱頭的活動,那就是誰能吃下5個餃子,就可以獲得免單的權利!相信很多朋友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又有人請吃飯了!確實,中國人誰吃不下5個餃子?尤其是喜歡餃子的北方人,餓了的時候50個都吃得下。
  • 經營炒菜賠40萬,改成餃子館年收17億,公司年會卻被保安拒之門外
    過去人們只能在過年才能吃得上餃子,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餃子也成為了人們的家常便飯,滿大街小巷都有各種品牌的餃子館。餃子能夠填飽人的肚子,同時還能成就一個人的輝煌,有一個人在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憑著賣水餃收穫了巨大的成功,這個人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1992年,吳國強成為了一名機關工作人員,一幹就是4年。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壹繼陸步軒、陳生之後,那個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也是頗有一番小成就:30多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成為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他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一個年僅30歲,追夢的小夥!
  • 60歲阿姨開餃子館26年,生意火爆顧客眾多,卻自責愧對孩子
    在西安市紅磚南路有一家非常熱鬧的餃子館,無論何時總看到店裡大排長龍,座位坐滿了人。任印鳳,60歲,是這家店的老闆。從1993年開這家餃子館至今已經26年了。在這之前,任印鳳賣過燒餅,開過商店,送過酒瓶子,可由於自己最愛的還是美食,尤其是餃子,所以最終選擇開一家餃子館。「我的母親喜歡做美食,二哥也是大廚,我也比較擅長這行,覺得那就兢兢業業地做這個吧。」
  • 為什麼餃子館的餃子這麼好吃,開餃子館的小姨:都是因為「它」
    大家好,錢多多又來啦,喜歡看美食的朋友,不要忘記點個關注,這樣可以看見主頁,更多的原創美食文章。每天都會發布新文章的喲~前陣子我回了趟老家,小姨子在鎮上開了一家飯店,店裡餃子賣很火。像飯店用餡量大,直接在肉攤用絞肉機鉸成肉餡了。小姨拌餃子餡的時候除了加鹽、香油和少許味精還會加入少許的醬油調味。為什麼餃子館的餃子這麼好吃,開餃子館的小姨:都是因為「它」放了醬油和調料的餃子餡,再加一點薑末和蔥末,不放蒜末,包出來的餃子是真的特別好吃!
  • 嶽雲鵬曬午餐,三個菜配上一盤煎餃,粉絲:能開一家餃子館了
    嶽雲鵬是郭德綱非常得意的一名弟子,這幾年在相聲界也算有所成就,自從嶽雲鵬火了之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我感覺從關注嶽雲鵬到現在,他一直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雖然現在已經火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感覺他還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人,就拿他在網上曬出來的午餐來說,看上去就很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