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2020-12-06 澎湃新聞

北大畢業怎麼了?北大學生既能當國家幹部,也可以做普通勞動者!

曾經「北大屠夫」陸步軒如此反擊別人的嘲笑。

按照很多人的思維,從中國最高的府畢業後要麼是從政當官,要麼是做金領拿高薪!

因為有名牌大學的名片加持,在大眾眼裡這些人都必須是功成名就的,平庸就是失敗。

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非議不斷;2014年,北大又有一位碩士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

甚至於央視《青年中國說》有嘉賓當面怒斥,「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如今,陸步軒身家過億,與陳生一起年銷至少20億元,而那些當年笑話他們的人又在哪裡呢?

繼陸步軒、陳生之後,那個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也是頗有一番小成就:30多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成為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

他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一個年僅30歲,追夢的小夥!

不得不說,社會的淺薄就凸顯在了以當下來看人,而恰恰人性的缺點也是只注重於表象,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

北大碩士畢業能幹什麼?相信無論是從政還是當金領拿高薪都很輕鬆吧!可張天一都不,他選擇了賣家鄉的牛肉粉。

他說,看到周圍的人擠破腦袋去當公務員,去投奔世界500強,他覺得「沒意思」。一帆風順地參加工作,然後買車買房、結婚生娃,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要的是折騰,要的是創業。

「喜歡吃」,是他創業的初心。然而讓初心變成事業的,是他死磕不服輸的「霸蠻」精神,是湖南人「土裡刨食」的能力和毅力。

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張天一沒有穿上西裝踏上光鮮亮麗的律政精英生涯,而是讓人大跌眼鏡地捲起袖子穿上圍裙,在皇城腳下開起了湖南牛肉粉店。

四年間,張天一既趕上了創業的時代風口,深受資本青睞的他獲得了四輪近4000萬元的投資。

又趕上了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行業結合的趨勢,開店百餘家,銷售了超過1000萬份牛肉粉,營收近5億。

他是90後大學生創業代表,被追捧為創業明星,也曾被貼上了爭議的標籤。在生生死死的創業圈裡,張天一和霸蠻走過的顛簸之路,也折射出90後創業者的若干共性。

人生最不能在意的,就是他人的眼光,最不能放棄的就是自我成長。

1990年5月,張天一出生於湖南常德,14歲隨父母搬到了深圳。

他是一名標準的90後,而另類、叛逆、佛系......這些「常見的」標籤都可以從張天一找到,他也總是能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兒:

2008年高考,他腦門一熱,奮筆疾書用文言體寫了一篇「奇葩」作文。

果不其然作文得了0分,最直接慘痛的代價就是他與理想中的北大擦肩而過,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法律專業。

大學期間,張天一的標籤就更多了,學生會主席,演講高手,打工大王......,他賣過菜,搬過磚,開過網店,賣過保險。

19歲那年,張天一把所有的壓歲錢拿出來,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個餃子館。

2年後,他已經是兩家餃子館的老闆了,也因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80萬。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天一主動放棄了本校的保研名額,轉身卻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被北大錄取。

毫無疑問,下面就是出國或進律所,年薪百萬,走向人生巔峰。

可當他北大法學院畢業後,卻執意去賣牛肉粉。

世人往往會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予他人,一旦滿足不了他們日益膨脹的渴望,深惡痛疾、口誅筆伐,比比皆是!

很多人不理解,你一個學法律的,怎麼開米粉店了?甚至於有人說他浪費了錢和資源,浪費了國家對他的培養,也沒有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張天一卻是這樣回應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體驗過程而非結果,縱使將來掃大街,若能獲心安,也自認是人生大溫暖。」

創業是一場創始人不斷克服內心恐懼與煎熬的旅程。

可以理解為創業有點像看恐怖片,恐怖片中最恐怖的往往都是即將出場的鬼,未知是一切恐懼的來源,創業亦然。

2014年4月,24歲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北京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第一家伏牛堂,一個只有37平米的牛肉粉小店。

不得不佩服的是,張天一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文藝小青年,先後擔任過《青年文摘增刊》特約作者、《潮聲》雜誌專欄供稿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化地產》特約評論人。

為了打出伏牛堂的知名度,他寫了一篇《北大法律碩士畢業生辭職賣米粉》的文章,詳細介紹了自己賣米粉的心路歷程。

果然,文章一出就成爆品,當晚閱讀量超過100萬。2014年5月,更是登上了人民日報。一時間,閃光燈齊聚伏牛堂,各種採訪邀約接踵而至。

2014年12月,他參加了央視舉辦的《青年中國說》欄目,並說出「走賣米粉的路,跟前輩的這些期望兵分兩路!」的話,讓在座嘉賓眉頭緊鎖,董明珠更是怒批其浪費國家資源。

面對眾人的種種質疑,張天一卻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年輕人最缺的不是選擇而是經歷。他希望通過賣米粉,能夠搞明白自己到底是誰,能做些什麼。

一個北大碩士高材生白手起家又善於使用自媒體,在短期內掀起了一定的行業波瀾,贏得了資本的青睞與追捧。

2015年,張天一先後獲得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資的2700萬的A輪融資。

2016年,張天一推出盒裝米粉,2016年11月,張天一先後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等線下零售渠道布局,售賣包裝速煮牛肉粉,月銷售量突破30萬份。

2018年4月,張天一宣布品牌升級,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同時宣布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5億元。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詞形容這個地方的人,湖南就叫霸蠻,霸蠻就是死磕不服輸。

湖南山地多,山民的性格就堅韌,湖南人有一個非常厲害的DNA叫「土裡刨食」,湖南人幹事擅長先找一塊其他人看不上的土,在土裡使勁刨,最後刨出一點黃金來,這就是湖南人的DNA。

如今六年過去了,霸蠻牛肉粉已經是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上百家門店擁有近千名員工,估值數十億。

創業的高度不確定性與變化性,決定了它是一場認知求生遊戲。

唯有經受住一輪輪的認知升級的人,才能在一輪輪的淘汰縮圈中活下來。

在張天一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很有意思的字帖:

「Shit Happens」(就知道沒好事)。

用他的話說就是人極度悲觀時,樂觀的種子就會發芽。每次覺得過不去的坎,其實回過頭來看來都沒什麼。

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社會,對創業者而言,也許是眾多挑戰中最大的一次。

有人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體頭上是一座山,那麼這次疫情就像一座珠穆朗瑪峰;雖然高些也不是無人可攀,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克服困難,登臨群山之巔。

最後,送上軍事家克勞塞維茨的一段話共勉:

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麼?

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

誰挺住了最後一口氣,勝利就屬於誰。

參考資料:

中國企業家雜誌《張天一不再做網紅》、

碩士博士圈《他在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張天一《一家餐飲企業的28天電商自救》、《餐飲創業就像看恐怖片,別自己嚇自己》

點擊下方關字,閱讀往期部分原創文章

大型峰會回顧:

聚勢待發—2019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資本破局—2019中國基金合伙人(GPLP)峰會

回歸價值投資—2018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大浪淘沙—2018中國基金合伙人(GPLP)峰會

百舸爭流—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股權投資大時代—2017中國股權投資峰會

尋找變革中的資本機會—2016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年度榜單回顧:

投資家網2019中國股權投資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9中國基金合伙人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8中國股權投資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8中國基金合伙人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6-2017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系列榜單公布

投資家網2016中國股權投資年度系列榜單公布

尋求報導:yangqin6060(微信)

商務合作:yangqin6060(微信)

投遞BP:bp@wefinances.com

閱讀原文

原標題:《「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
    01說起張天一,可能大家估計很陌生,但說起「北大碩士賣米粉」,相信大家肯定都聽說過。2014年,北大又出么蛾子,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一位叫張天一的北大碩士小哥,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這是繼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豬肉之後,又一「不務正業」的高材生。
  • 「霸蠻」張天一:從來在商言商
    張天一 此後霸蠻張天一想感受張天一的口才是有緣由的。 2014年4月,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的張天一以《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一文驚起千層浪。文中有著諸多類似於大學生就業、北大畢業生、北京戶口、網際網路等處於社會輿論風口浪尖的話題關鍵詞。不出意外,文章迅速得到廣泛傳播,無數聚光燈聚焦在張天一和幾位高學歷年輕朋友開設在國貿一棟大樓內的37平牛肉粉小店裡。
  •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在很多眼中,大學生就應該畢業後找一份體面工作,才能對得起他的才學。不過今天吃土君要介紹的張天一,他卻沒有依著尋常的方向走,他放棄了自己的高學歷帶來的機會和捷徑,轉身做起了身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的職業——賣米粉。今天和吃土君一起來聊聊他的商業故事吧。張天一出生於1990年,湖南常德人。在北大就讀期間,他曾被評為北京大學的十佳演說家,還代表過北京大學參加北京市演講比賽並獲得冠軍。
  • 霸蠻米粉:餐飲品牌迭代的一個非典型樣本
    公司名叫霸蠻科技而不是霸蠻餐飲,帶著濃重的「網際網路+」氣息。今年是張天一創業的第五年。2014年春天,臨近畢業的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張天一覺得有件一直想做的事還沒來得及做,他想開個小店,體驗一下和學生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他的計劃是搞三個月就收攤兒。沒想到的是,他這個小小的念頭,正好碰到政府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2014年張天一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在讀研究生,考研成績專業第一,出版了兩本書,北大「演講十佳」,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經歷……這份光鮮的簡歷,應該可以幫助他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24歲的他卻「騎起自行車」,和3個合伙人東拼西湊了10萬元,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裡,開啟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 4年1000萬碗牛肉粉,估值5億,「伏牛堂」為何更名「霸蠻」?
    遠的不說,來個近的,4月8號,網紅牛肉粉餐廳「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創始人張天一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融資,「霸蠻」估值5個億!   米粉是湖南名小吃,但靠一道小吃先後獲多輪融資,估值5個億的餐飲品牌,國內還不多見,而投資者給出的理由則是——   「因其商業模式的創新」。
  • 一家米粉店靠什麼輕鬆年賺一個億?
    僅靠30平米的小店,他4年賺了5個億,愣是把米粉賣出了北大水平;而具體怎麼操作,你了解嗎?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上非議不斷。2014年4月北大又有一位碩士生在北京的CBD賣米粉。當年12月,央視青年中國說嘉賓當面怒斥,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而這個賣米粉的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1990年5月張天一出生於湖南常德,14歲隨父母搬到了深圳,90後的標籤諸如,另類、叛逆、佛系等等,這些從張天一的身上都能找到。
  • 從37平米起家到估值5個億,這個在京賣米線的高材生創造「神話」
    「霸蠻」湖南常德牛肉粉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張天一,不是第一個在北京賣湖南常德米粉的人,卻是最成功的一個。張天一的創業路從北大出發,如今又回到了離北大不遠的中關村創業大街。5年時間,企業從4個人發展到數百人,從37平方米的小店成長為如今估值5億元的大公司。
  • 當年因賣米粉被董明珠當面怒斥的北大高材生,現狀如何?身價已超過5億
    十幾年前,北大畢業生當街賣豬肉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各大媒體報導甚至街邊乘涼的阿姨們都會談論。時光飛快流逝,歷史又開始重演,而這一次是一位90後叫張天一的主人公,賣的不是生的豬肉而是熟的米粉。格力集團CEO董明珠曾怒斥:「北大畢業碩士生卻去賣米粉,這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作為霸蠻湖南米粉創始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他壓力倍增。僅2月份的供應商應付帳款就達到2000萬,60多家直營門店堂食卻被迫關閉,收入基本為零。"能活多久?可能也就三個月" 張天一說,通過發力數位化和外賣業務,霸蠻米粉的自救行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從「拉麵女王」到「米粉霸主」,那些身家過億的90後,為何這麼狠
    2018年,「拉麵說」雙十一銷售額破千萬,完成了A輪1000萬融資;2019年,拉麵說全平臺賣掉2.5億的拉麵,增長速度讓一眾泡麵品牌眼珠子都要掉下來。「霸蠻米粉」:90後北大碩士,決定用霸蠻精神,做「米粉 大王」張天一,90年生,北大碩士,畢業後沒幹啥,就一心死磕湖南米粉。家人不理解,好好的北大畢業,為啥要賣米粉?但他說,自己註定是要做「米粉 之 王」的男人。
  • 北大碩士賣的網紅霸蠻牛肉粉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2020年11月18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2020年第29期)。 其中,沃爾瑪(湖北)商業零售有限公司宜昌城東大道分店銷售的標稱懷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霸蠻招牌黃牛肉粉(生產日期2020-08-01,規格型號290.6g/盒,商標:霸蠻),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網紅「霸蠻」牛肉粉1批次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1批次「霸蠻」招牌黃牛肉粉抽檢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目前霸蠻牛肉粉方面尚未給出相關聲明。據了解,該品牌是由北大碩士張天一創立的網紅產品。
  • 當年被董明珠罵書白讀了的北大才子,甘願去賣米粉,他現在怎樣了
    曾經就有一個「北大高材生」,他在畢業之後,沒有去找一個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而是跑去創業,賣起了米粉。他的這一做法,還被董明珠當面訓斥了。那麼,現在的張天一過得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也正是因為張天一這樣的自律,也註定了他的不平凡,在他的讀書生涯中,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在高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北大讀完本科之後,張天一選擇繼續深造,他留在了北大,最後成為了北大的碩士畢業生。
  •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一碗湖南粉,唆出儀式感
    筆者 | 宓子惠封圖設計 | 錢 京非常感謝守彬大哥的邀請,我是霸蠻牛肉粉的創始人張天一,之前我們叫「伏牛堂」,去年更名了。我們主要是賣牛肉粉,因為我是湖南人,米粉是當地特色小吃,湖南人的血液流淌的就是米粉。這個品牌是我2014年開始創立的,已經做了四年的時間。之所以做餐飲是因為發現餐飲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很低並且有著巨大的潛力。寒冬?餐飲市場發育遠未飽和一個生意能做大有三個特點,一個行業規模足夠大,餐飲行業規模肯定足夠大。
  • 北大才子畢業後上街賣米粉,董明珠怒懟書白讀了,現狀讓人沒想到
    大家是不是覺得,考上清華、北大這些學校的人,將來從事的工作,也一定是非常高大上的呢?確實,大部分情況下是這樣。但是也有小部分人,卻從事了一些讓人出乎意料的工作。就比如說北大屠夫陸步軒,畢業後選擇做了一個豬肉販子,受到眾人的質疑和嘲諷。而當年還有一個北大才子,畢業後選擇賣米粉,被董明珠怒懟書白讀了,他的現狀卻讓人沒想到。
  • 4年前被董明珠罵白讀書,跑去賣米粉的北大才子,他現在混得怎樣
    在我們國家,對教育資源的投資一直都很重視,每年對一些高校所進行的教育投資金額高達數億,這也是我們國家為了培養人才所作出的努力。也正是如此,在每年的高考中,很多高考生都想要考到一個好的大學。而在我們國家,清華北大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因為,從這兩所學校所走出來的學子,毫無疑問他們的能力知識都更加出彩,在以後的發展也會更好,在社會上所擔任的工作也都更加的優秀。但是有這樣一個北大的才子,4年前要跑去賣米粉,被董明珠教育說是白讀書,現在過得的怎麼樣了呢?這個北大的才子名叫張天一,在大學期間,他就是非常優秀的學生。
  • 霸蠻(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後的消費思考
    以下是張天一演講全文:張天一:大家好,非常感謝億歐給我這樣一個分享的機會和平臺,我是霸蠻的創始人張天一,原來這個品牌叫伏牛堂,我們更名成了霸蠻。億歐邀請分享的時候沒有想好分享什麼東西,於是梳理了一下過去幾年品牌4年時間發展的歷程,在發展歷程中我們發現不同的時間上有不同的關鍵點,我就把這些點提取出來跟大家做一個拋磚引玉式的分享。我們這家企業成立於2014年,是我學校畢業了以後創立的。
  • 霸蠻米粉再跨界,聯合小米賣米粉?
    在消費者心目當中,霸蠻有很多光環,如高學歷網紅米粉,社群餐飲品牌,餐飲+零售創新模式,4年賣1000萬份米粉等等。
  • 金網商學 課程回顧|新消費時代,一碗霸蠻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
    9月16日晚,霸蠻品牌創始人張天一,為企業經營者們帶來《新消費時代,一碗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的深度解讀,以自己的創業經歷現身說法,帶領企業家朋友一起推開數位化轉型的「新大門」。張天一將霸蠻過去幾年的路徑總結成三條曲線:第一曲線,產品即內容在霸蠻出現之前,北京基本沒有湖南米粉,而且北方人習慣吃麵條,很多北方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米粉,那麼,如何改良產品去適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