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2020-12-06 菲菲七

2014年張天一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在讀研究生,考研成績專業第一,出版了兩本書,北大「演講十佳」,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經歷……

這份光鮮的簡歷,應該可以幫助他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24歲的他卻「騎起自行車」,和3個合伙人東拼西湊了10萬元,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裡,開啟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在這家只有14個座位、「比路邊攤好一點」的牛肉米粉店,北大法學碩士張天一有個諢號「阿香婆」:創業之初,店裡的牛肉都由他炒制,幾乎每天,他都要忙到半夜,衣服上沾滿了牛肉味,右手變得越來越強壯。

伏牛堂開業之初,因為地下一層地址不好,門庭冷落,張天一與合伙人憑藉90後對網際網路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為他們的目標顧客,因為張天一是地道的湖南人,而米粉又是湖南著名的小吃之一,所以第一批顧客自然而然就是湖南人。

張天一的一篇自述《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在朋友圈被瘋轉,他和伏牛堂成為熱門。6月25日,第二家伏牛堂開業,面積足足有180多平方米。兩天後,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前一天,也正是伏牛堂開業第85天,張天一他們共賣出14362碗牛肉粉,最多一天賣出600碗,日銷售額最高達兩萬元。11月中旬,張天一定下的「年底賣出10萬碗粉」達成,比他的計劃提前一個半月。自從2016年推出速煮系列後,銷售額更是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資本嗅覺靈敏,紛至沓來。自2014年5月,伏牛堂已經獲得險峰華興、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資本與真格基金的投資,單單靠這麼一道小吃就獲得了多輪融資,現在估值達到5個億。

伏牛堂現已改名為霸蠻,畢竟伏牛堂聽上去雖然高大上而且文藝範十足,但是和湖南米粉的聯繫實在讓人想不出,而霸蠻是取自湖南的方言,類似於執著不服輸的意思,用此作為名字自然能引起對湖南米粉的共鳴。

「一個概念一旦符合認知,切中社會情緒,所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其實就是對更符合認知概念的一次復盤,一種升級。」

創始人張天一是個90後,他參加任何活動,總喜歡穿著印有『霸蠻』字樣的體恤衫,而且體恤衫也在店中售賣,並且銷量不錯,可見,這件體恤衫也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心理上的共鳴。

走進「碩士粉」「霸蠻粉」,店裡的餐單非常簡單,巴掌大的一張紙,有6種牛肉粉,3種甜品,3種小吃還有3種飲品,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搭配成套餐,其中的招牌套餐,包含一碗黃牛肉粉,一盤湖南臭豆腐,一杯薏米水,一共43元。

店裡還有3種自取的小菜,臘八豆,剁辣椒和酸豆角,而且還清晰地寫明了適合搭配哪種米粉。

網友說:學霸認真黃牛肉粉,真的是很大一碗,有十幾塊小塊的牛肉,還搭配了小油菜,湯汁鹹淡特別合適,米粉勁道又不硬,恰到好處的順滑,就是牛肉略老。

臭豆腐,蘸料比較鹹,外焦裡嫩很好吃呢。

薏米水,冰冰爽爽的特別適合夏天喝,解暑祛溼,就是放的糖多了點。

張天一說:「餐飲零售化的核心,就是破除餐飲的邊界,讓產品在更大的時空範圍裡流通。」

霸蠻的商業模式是餐飲+零售。

霸蠻有堂食,也有外賣,而且有速食包裝,拆開包裝,兌熱水,即可食用。而且,據霸蠻公開的銷售數據,其銷售額80%來自線上。

霸蠻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華聯BHG、華潤OLE、等十幾個線上線下平臺,都進行了布局和銷售。另外,霸蠻牛肉粉依託社群運營能力,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自有商城上也斬獲頗豐。

從餐飲店轉型為快消『高端速食方便食品』,有餐飲店的堂食作為體驗中心,支撐了其高端、健康,而非低價、不健康的方便食品,把品牌認知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售,可以說是拉寬了賽道。

張天一深耕堂食,慢開店,穩紮穩打,用空間換時間;但在品牌和產品標準化上,做健康速食,快速規模化,用時間換空間。

未來伏牛堂的發展是會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可能是服裝企業,可能是自媒體,也可能是大…… ……,這是未知的,但是它應該是最早的「餐廳入口」模式。

參與投資的真格資本創始人徐小平認為,張天一和伏牛堂讓他想到了星巴克。一杯咖啡可以開遍62個國家,擁有1.8萬多間門店,一碗米粉是不是也有可能?

不是沒有可能哦。

相關焦點

  • 4年1000萬碗牛肉粉,估值5億,「伏牛堂」為何更名「霸蠻」?
    遠的不說,來個近的,4月8號,網紅牛肉粉餐廳「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創始人張天一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融資,「霸蠻」估值5個億!   米粉是湖南名小吃,但靠一道小吃先後獲多輪融資,估值5個億的餐飲品牌,國內還不多見,而投資者給出的理由則是——   「因其商業模式的創新」。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
    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皇城腳下的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人生第一家伏牛堂,一家僅有37平米的湖南牛肉粉小店。2015年,張天一先後獲得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資的2700萬的A輪融資。
  • 霸蠻(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後的消費思考
    霸蠻(原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做了《從伏牛堂到霸蠻,餐飲新零售的2.0時代》主題演講。張天一演講的核心觀點有:一、今天的餐飲市場絕對是充分競爭的,肉眼可見的顯性需求早就有人做了;如今,當一個產品再取得成功,一定是因為滿足了用戶的隱性需求。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壹繼陸步軒、陳生之後,那個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也是頗有一番小成就:30多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成為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他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一個年僅30歲,追夢的小夥!
  • 「霸蠻」張天一:從來在商言商
    筆者試圖近距離感受一下張天一的營銷天賦,從口才上。 「要不……就當我從沒聽過你的牛肉粉,在店門口正猶豫要不要進去嘗嘗呢,你作為店員剛好過來招徠顧客。」我們如此設定了一個場景。 「『碩士粉、霸蠻粉』這六個字足夠了嘛!」張天一不假思索,語氣輕快而隨意。
  •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
    2014年,張天一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在讀研究生,按正常軌跡發展,他會拿著這份光鮮簡歷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卻選擇自己創業賣米粉。張天一和3個朋友湊了10萬元合夥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開了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一碗湖南粉,唆出儀式感
    筆者 | 宓子惠封圖設計 | 錢 京非常感謝守彬大哥的邀請,我是霸蠻牛肉粉的創始人張天一,之前我們叫「伏牛堂」,去年更名了。我們主要是賣牛肉粉,因為我是湖南人,米粉是當地特色小吃,湖南人的血液流淌的就是米粉。這個品牌是我2014年開始創立的,已經做了四年的時間。之所以做餐飲是因為發現餐飲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很低並且有著巨大的潛力。寒冬?餐飲市場發育遠未飽和一個生意能做大有三個特點,一個行業規模足夠大,餐飲行業規模肯定足夠大。
  • 網紅「霸蠻」牛肉粉1批次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1批次「霸蠻」招牌黃牛肉粉抽檢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目前霸蠻牛肉粉方面尚未給出相關聲明。據了解,該品牌是由北大碩士張天一創立的網紅產品。
  •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作為霸蠻湖南米粉創始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他壓力倍增。僅2月份的供應商應付帳款就達到2000萬,60多家直營門店堂食卻被迫關閉,收入基本為零。"能活多久?可能也就三個月" 張天一說,通過發力數位化和外賣業務,霸蠻米粉的自救行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霸蠻米粉:餐飲品牌迭代的一個非典型樣本
    張天一和他的霸蠻米粉還堅守在這裡,算是這一段風風火火的創業潮沉澱下來的成果之一。公司位於路口一幢門面房的三樓,兩三百平方米的面積,100多個工位。公司名叫霸蠻科技而不是霸蠻餐飲,帶著濃重的「網際網路+」氣息。今年是張天一創業的第五年。
  • 北大碩士賣的網紅霸蠻牛肉粉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其中,沃爾瑪(湖北)商業零售有限公司宜昌城東大道分店銷售的標稱懷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霸蠻招牌黃牛肉粉(生產日期2020-08-01,規格型號290.6g/盒,商標:霸蠻),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身價已超過5億
    時光飛快流逝,歷史又開始重演,而這一次是一位90後叫張天一的主人公,賣的不是生的豬肉而是熟的米粉。格力集團CEO董明珠曾怒斥:「北大畢業碩士生卻去賣米粉,這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董明珠建議他將米粉飯店關掉去找一份「門當戶對」的工作。而張天一併沒有放棄還回復道他會開一輩子的米粉店,現在轉眼五年過去了,張天一的米粉店還在開嗎?
  • 霸蠻張天一:從一碗牛肉粉看新消費的三大要素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   霸蠻牛肉粉創始人張天一,圍繞「一碗牛肉粉背後的新消費思考」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認為新零售和新消費的本質有三個要素。   以下是演講實錄,有刪減:   2014年,我北大法學碩士畢業之後,開始創立這個霸蠻(當時叫伏牛堂,2018年8月正式更名霸蠻)。理由特別簡單,因為我是湖南人,湖南人血液裡都流著米粉。我當時看了一下中國餐飲市場四萬億產業規模,海底撈年收入100億,已經是中餐飲老大了。也就是說,在中國餐飲市場,只需要達到1%市場佔有率就,可以做到老大。
  • 從37平米起家到估值5個億,這個在京賣米線的高材生創造「神話」
    「霸蠻」湖南常德牛肉粉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張天一,不是第一個在北京賣湖南常德米粉的人,卻是最成功的一個。張天一的創業路從北大出發,如今又回到了離北大不遠的中關村創業大街。5年時間,企業從4個人發展到數百人,從37平方米的小店成長為如今估值5億元的大公司。
  • 金網商學 課程回顧|新消費時代,一碗霸蠻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
    9月16日晚,霸蠻品牌創始人張天一,為企業經營者們帶來《新消費時代,一碗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的深度解讀,以自己的創業經歷現身說法,帶領企業家朋友一起推開數位化轉型的「新大門」。而無界餐飲——霸蠻採用「連鎖餐飲+外送O2O+電商快消零售」三位一體的方式發展,打破了餐飲行業的時空邊界及半徑。企業不再只是依賴門店收入,這是對原有門店模式的重大突破。而門店的存在,會產生固定的客源,這又對快消品牌做了廣告,相當於一個流量入口。就像海底撈,它的邏輯可能不止於火鍋,而是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 霸蠻科技創始人張天一:大學生創業要找標杆,不要靠自己的單打獨鬥
    水草 2020-10-16 01:00 導語 2020年10月15日,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開幕式上,90後大學生創業代表、網際網路餐飲品牌霸蠻科技創始人張天一分享...
  • 鍾薛高、霸蠻牛肉粉、湯先生……網紅餐飲品牌是如何煉就的?
    2、 霸蠻牛肉粉 2014年 4 月,剛從北大畢業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 10 萬元錢,開了家 37 平米的牛肉粉店,在那家店裡賣出了他的第一碗牛肉粉。
  • 西貝能撐3個月,霸蠻牛肉粉呢?
    霸蠻牛肉粉創始人張天一對中新經緯表示,「持續的疫情對營業額的影響大概達到了9成左右,現在實體店基本上都已經關門停業了,雖然有外賣平臺,但受疫情的影響,外賣也賣的不好。因為我們門店以北京為主,很多小區已經不讓快遞進入了,所以很多人也傾向於不叫外賣,因為拿外賣還得出小區。」
  • 一家米粉店靠什麼輕鬆年賺一個億?
    僅靠30平米的小店,他4年賺了5個億,愣是把米粉賣出了北大水平;而具體怎麼操作,你了解嗎?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上非議不斷。2014年4月北大又有一位碩士生在北京的CBD賣米粉。而這個賣米粉的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1990年5月張天一出生於湖南常德,14歲隨父母搬到了深圳,90後的標籤諸如,另類、叛逆、佛系等等,這些從張天一的身上都能找到。他總是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2008年高考,腦門一熱的他奮筆疾書,用文言體寫了一篇作文,結果作文是0分與理想中的北大擦肩而過。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法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