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1000萬碗牛肉粉,估值5億,「伏牛堂」為何更名「霸蠻」?

2020-12-08 騰訊網

  (文章轉自:一塊兒開餐廳、餐飲O2O)

  今年愚人節,華為做了件大事,將拼音「Huawei」更名為「Wahway」。

  原因是華為經對南非等43個國家調研發現,很多用戶無法發出「huawei」這個音,因此改名,從而提升品牌辨識度。

  雖然是愚人節,但華為更名是真的。

  就在去年,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更名為「特斯拉公司」,這次變動,預示著馬斯克準備將公司的發展,推向汽車之外的其他領域。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更改公司名字,並非領導者一時興起,其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遠的不說,來個近的,4月8號,網紅牛肉粉餐廳「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創始人張天一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融資,「霸蠻」估值5個億!

  ( 伏牛堂第一家創業小店)

  1

  霸蠻創新的商業模式

  霸蠻是一家主營米粉的餐飲公司,張天一是地道湖南人。

  米粉是湖南名小吃,但靠一道小吃先後獲多輪融資,估值5個億的餐飲品牌,國內還不多見,而投資者給出的理由則是——

  「因其商業模式的創新」。

  霸蠻的商業模式是啥?

  答:餐飲+零售。

  霸蠻有堂食,也有外賣,而且有速食包裝,拆開包裝,兌熱水,即可食用。

  而且,據霸蠻公開的銷售數據,其銷售額80%來自線上。

  張天一說:「餐飲零售化的核心,就是破除餐飲的邊界,讓產品在更大的時空範圍裡流通。」

  零售,就是破除餐飲邊界的一把利刃。

  據媒體報導,這個成立於2014年,因「北大碩士賣米粉」一炮而紅、曾在央視與董明珠對話的餐飲品牌,自從2016年推出速煮系列後,銷售額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霸蠻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華聯BHG、華潤OLE、等十幾個線上線下平臺,都進行了布局和銷售。

  另外,霸蠻牛肉粉依託社群運營能力,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自有商城上也斬獲頗豐。

  社群運營目的,就是讓一些消費者與品牌增強黏性。

  霸蠻的公眾號,就是為產品做宣傳的媒體號,上面的文章,都是張天一親自操刀,閱讀量都非常高;同時,張天一成立的「霸蠻社」,幾乎成了吸粉神器,其社群用戶已超過20萬人。

  眾所周知,當粉絲到達一定基數時,再增長,幾乎都是幾何式增長。據張天一自己公開數據,四年賣了1000萬份牛肉粉,成績可謂靚麗。而伏牛堂此次更名霸蠻,對品牌以及未來銷售有何影響,都值得關注。

  2

  餐飲人:為湘人找到情感的共鳴

  「霸蠻打造了一個頗具湖南化的用餐場景。」幾個湖南餐飲人聽說伏牛堂更名霸蠻後評價說,「霸蠻」是湖南方言,類似北方的「死磕」,意為「不服輸,執著」;湖南人都知道這個詞語,用作牛肉粉的品牌名,更加契合了產品的定位,這也拉近了湖南人之間的距離。

  在密閉的空間(餐廳)裡,聚集了如此多的湖南老鄉,這本身就是一種傳播,而且這些老鄉聚集在一起,是有共同的需求的;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從情感,一碗牛肉粉最能引起湘人情感共鳴,吃飽喝足一抹嘴,回去自然做宣傳:「這個霸蠻牛肉粉,真霸蠻!」

  另外,現在整個湖南的米粉品牌都有點老化,而霸蠻恰恰有年輕人的這種特質,反映出張天一這一代湖南人身上那種衝勁。

  相比之下,原先的伏牛堂這個名字就有些老氣,有點像國學、養生館的感覺,「儘管伏牛堂經過幾年的打磨,當前有一定的認知,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霸蠻會更加有前途,這也是這個品牌名特別棒的地方。」一名十分了解張天一的湖南人說。

  3

  消費者:為年輕人的情緒貼標籤

  與其他品牌更名引起很多爭論不同,很多年輕的消費者聽說伏牛堂更名霸蠻,並沒有感到十分驚奇,「現在,玩社群的年輕人居多,而年輕人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霸蠻這個名字很好,有社群個性。」

  也有網友分析,「霸蠻」這個詞語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作為品牌名,更是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代表著年輕一代人積極向上、不服輸的精神,實質上,就是為年輕人的情緒貼上更有文化內涵的標籤。

  更有熟悉張天一的人說,作為創始人,張天一是個90後,他參加任何活動,總喜歡穿著印有『霸蠻』字樣的體恤衫,而且體恤衫也在店中售賣,並且銷量不錯,可見,這件體恤衫也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心理上的共鳴。

  「當然,霸蠻體恤衫本身就是一種傳播。」

  4

  專家:再次升級了概念

  「一個概念一旦符合認知,切中社會情緒,所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其實就是對更符合認知概念的一次復盤,一種升級。」

  新戶冷門戰略創始人孫紹華,2016年開始關注張天一,那年3月,品牌知名度如日中天的張天一,不再如往日那樣高調出席各種場合,也沒有大張旗鼓的為這個新生品牌一頭扎進市場開疆擴土,而是沉下心來修內功,先行參加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卻為業內資深人士推崇的「冷門戰略」培訓。

  「2014—2015年,餐飲業蓬勃發展,但是到了2016年,隨著餐館的增多,大小品類幾乎佔滿了市場,以北大法學碩士賣牛肉粉成名的張天一,要想在餐飲大佬們的手裡分一杯羹,如果僅硬碰硬的拼產品,肯定需要一場苦戰。」孫紹華還保留有一次與張天一的課間對話視頻。

  當時,張天一對自己的認知非常精準,對未來路徑的規劃也很清晰。視頻中,談到學習冷門戰略,他靦腆的笑說,「我一直都挺冷的,鑑峰老師的冷門戰略進一步印證了我的思考,堅定了我下一步的道路。」

  於是,在餐飲極其瘋狂的2016年、2017年,拿到多輪融資的張天一,並沒有跟風大肆開店,而是繼續沉澱,同時推出速煮系列牛肉粉,轉做餐飲零售。

  「他等於在餐飲的另一個賽道撕開一個口子,衝了出去。」

  新戶冷門戰略創始人孫紹華說:「這次更名『霸蠻』,動作非常漂亮,首先,這次數千萬融資本身,是他的一次很好的傳播機會。其次,霸蠻不光符合常德牛肉粉『辣勁』十足的產品特質,又符合湖南人的性格氣質,它本身就是對創始人那股勁的精準詮釋,同時『霸蠻』這兩個字,比起伏牛堂來說,更有這個產品的地域文化內涵,直接讓品牌所傳遞的認知完全合一了。另外,誠如張天一所說,Ba和Man的讀音是世界的,從這點來說這個品牌名相當具有SONY氣質,而且實現了另一次概念升級,這樣一次品牌名升級,將成就伏牛堂的再次飛躍。最初,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賣米粉』的故事,讓品牌迅速得以傳播,並獲資本的追捧;而當前來看,其轉型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從餐飲店轉型為快消『高端速食方便食品』的冷門。因為有餐飲店的堂食作為體驗中心,支撐了其高端、健康,而非低價、不健康的方便食品,把品牌認知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售,絕對發揮了這位粉教教主的天賦。」

  5

  概念和市場需求共振,一次漂亮閃擊

  一般來講,我們想起速食,就會想到方便麵。

  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快餐和外賣的發展,在吃上越來越方便的人們,不到萬不得已,相信沒多少人願意再吃味道很重,加了各種添加劑的方便麵。

  所以,以堂食體驗為基礎的霸蠻牛肉粉一出世,就得到追捧——方便快捷,好吃,又健康。

  再加上品牌的催化,二者共振,霸蠻牛肉粉實現了一次漂亮的閃擊。

  與有多年積澱的傳統餐飲品牌相比,霸蠻在開店上可以說不佔優勢,屬於短板,這方面快不得。

  張天一深耕堂食,慢開店,穩紮穩打,用空間換時間;

  但在品牌和產品標準化上,是霸蠻長項,

  張天一另謀出路,做健康速食,快速規模化,用時間換空間。

  如此揚長避短,怎會不成功?

  -END-

  文丨一塊兒開餐廳 張冬

  圖丨霸蠻牛肉粉微信公眾號、網絡

相關焦點

  •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張天一的一篇自述《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在朋友圈被瘋轉,他和伏牛堂成為熱門。6月25日,第二家伏牛堂開業,面積足足有180多平方米。兩天後,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前一天,也正是伏牛堂開業第85天,張天一他們共賣出14362碗牛肉粉,最多一天賣出600碗,日銷售額最高達兩萬元。
  • 霸蠻(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後的消費思考
    以下是張天一演講全文:張天一:大家好,非常感謝億歐給我這樣一個分享的機會和平臺,我是霸蠻的創始人張天一,原來這個品牌叫伏牛堂,我們更名成了霸蠻。億歐邀請分享的時候沒有想好分享什麼東西,於是梳理了一下過去幾年品牌4年時間發展的歷程,在發展歷程中我們發現不同的時間上有不同的關鍵點,我就把這些點提取出來跟大家做一個拋磚引玉式的分享。我們這家企業成立於2014年,是我學校畢業了以後創立的。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
    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皇城腳下的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人生第一家伏牛堂,一家僅有37平米的湖南牛肉粉小店。2015年,張天一先後獲得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資的2700萬的A輪融資。
  •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在很多眼中,大學生就應該畢業後找一份體面工作,才能對得起他的才學。張天一和3個朋友湊了10萬元合夥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開了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伏牛堂」生意很是冷清,因為店面選址在地下一層,人流量也沒有很多。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壹繼陸步軒、陳生之後,那個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也是頗有一番小成就:30多平的小店,4年賺了5個億... 成為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他就是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一個年僅30歲,追夢的小夥!
  • 網紅「霸蠻」牛肉粉1批次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1批次「霸蠻」招牌黃牛肉粉抽檢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目前霸蠻牛肉粉方面尚未給出相關聲明。據了解,該品牌是由北大碩士張天一創立的網紅產品。
  • 「霸蠻」張天一:從來在商言商
    張天一 此後霸蠻張天一想感受張天一的口才是有緣由的。 2014年4月,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的張天一以《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一文驚起千層浪。不出意外,文章迅速得到廣泛傳播,無數聚光燈聚焦在張天一和幾位高學歷年輕朋友開設在國貿一棟大樓內的37平牛肉粉小店裡。 《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文章節選 2018年4月,《寫在賣出1000萬份牛肉粉之際》出世,張天一這碗牛肉粉從「伏牛堂」改名「霸蠻」,店鋪也從四年前的一家鋪陳到京津地區的二十二家。
  • 北大碩士賣的網紅霸蠻牛肉粉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2020年11月18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2020年第29期)。 其中,沃爾瑪(湖北)商業零售有限公司宜昌城東大道分店銷售的標稱懷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霸蠻招牌黃牛肉粉(生產日期2020-08-01,規格型號290.6g/盒,商標:霸蠻),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身價已超過5億
    十幾年前,北大畢業生當街賣豬肉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各大媒體報導甚至街邊乘涼的阿姨們都會談論。時光飛快流逝,歷史又開始重演,而這一次是一位90後叫張天一的主人公,賣的不是生的豬肉而是熟的米粉。格力集團CEO董明珠曾怒斥:「北大畢業碩士生卻去賣米粉,這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一碗湖南粉,唆出儀式感
    ,之前我們叫「伏牛堂」,去年更名了。我們主要是賣牛肉粉,因為我是湖南人,米粉是當地特色小吃,湖南人的血液流淌的就是米粉。這個品牌是我2014年開始創立的,已經做了四年的時間。之所以做餐飲是因為發現餐飲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很低並且有著巨大的潛力。寒冬?餐飲市場發育遠未飽和一個生意能做大有三個特點,一個行業規模足夠大,餐飲行業規模肯定足夠大。
  • 霸蠻張天一:從一碗牛肉粉看新消費的三大要素
    霸蠻創始人張天一   霸蠻牛肉粉創始人張天一,圍繞「一碗牛肉粉背後的新消費思考」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認為新零售和新消費的本質有三個要素。   以下是演講實錄,有刪減:   2014年,我北大法學碩士畢業之後,開始創立這個霸蠻(當時叫伏牛堂,2018年8月正式更名霸蠻)。理由特別簡單,因為我是湖南人,湖南人血液裡都流著米粉。我當時看了一下中國餐飲市場四萬億產業規模,海底撈年收入100億,已經是中餐飲老大了。也就是說,在中國餐飲市場,只需要達到1%市場佔有率就,可以做到老大。
  • 從37平米起家到估值5個億,這個在京賣米線的高材生創造「神話」
    「霸蠻」湖南常德牛肉粉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張天一,不是第一個在北京賣湖南常德米粉的人,卻是最成功的一個。張天一的創業路從北大出發,如今又回到了離北大不遠的中關村創業大街。5年時間,企業從4個人發展到數百人,從37平方米的小店成長為如今估值5億元的大公司。
  • 從「拉麵女王」到「米粉霸主」,那些身家過億的90後,為何這麼狠
    無意中看到2019年的榜單,驚訝的發現了幾個熟悉的名字:「霸蠻米粉」創始人,「拉麵說」創始人...這些最近很火的新晉美食品牌,原來背後估值早已過億,而他們的創始人,都是年輕的90後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創業歷程,讓我一個80後不由得汗顏:現在的90後為何一個比一個狠?
  • 霸蠻米粉再跨界,聯合小米賣米粉?
    在消費者心目當中,霸蠻有很多光環,如高學歷網紅米粉,社群餐飲品牌,餐飲+零售創新模式,4年賣1000萬份米粉等等。
  • 霸蠻米粉:餐飲品牌迭代的一個非典型樣本
    張天一和他的霸蠻米粉還堅守在這裡,算是這一段風風火火的創業潮沉澱下來的成果之一。公司位於路口一幢門面房的三樓,兩三百平方米的面積,100多個工位。公司名叫霸蠻科技而不是霸蠻餐飲,帶著濃重的「網際網路+」氣息。今年是張天一創業的第五年。
  •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來源:餐飲o2o(ID:coffeeO2O)、美團大學(ID:meituan_daxue)「倒計時,五、四、三、二、一"在薇婭直播間上架不到1分鐘,霸蠻米粉半成品零售裝就賣出10萬多份,500餘萬元的銷售額,讓張天一頓時就高興壞了。
  • 鍾薛高、霸蠻牛肉粉、湯先生……網紅餐飲品牌是如何煉就的?
    2、 霸蠻牛肉粉 2014年 4 月,剛從北大畢業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 10 萬元錢,開了家 37 平米的牛肉粉店,在那家店裡賣出了他的第一碗牛肉粉。
  • 這家一天賣出1000碗抱羅粉的30年老店,究竟有什麼特別的?
    南瓜妹帶你一探究 「阿思姐,來碗醃粉!」早上7點半,是徐倩的早餐時間,喊完不到5分鐘,一碗抱羅粉就端上餐桌。 溫熱的抱羅粉嗦進嘴裡,喚醒了徐倩的味蕾,看著熟悉的早餐店恢復了繁忙的模樣,徐倩覺得生活好像也漸漸回歸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