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起張天一,可能大家估計很陌生,但說起「北大碩士賣米粉」,相信大家肯定都聽說過。
2014年,北大又出么蛾子,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一位叫張天一的北大碩士小哥,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這是繼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豬肉之後,又一「不務正業」的高材生。
在廣大民眾的認知裡,高等學府出來的莘莘學子,要麼投奔世界500強,稱霸BAT,或在商界叱吒風雲,再不然就當公務員,體體面面,一帆風順。
相比之下,賣米粉聽起來就沒那麼光鮮亮麗,甚至有些不符合身份。
在央視《青年中國說》上,董明珠更是怒斥張天一,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02
張天一花了幾年的時間,用他的實際行動打臉了無數曾經不支持他的人。
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皇城腳下的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人生第一家伏牛堂,一家僅有37平米的湖南牛肉粉小店。
2015年,張天一先後獲得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鼎天投資的2700萬的A輪融資。
2016年,張天一推出盒裝米粉,2016年11月,張天一先後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等線下零售渠道布局,售賣包裝速煮牛肉粉,月銷售量突破30萬份。
2018年4月,張天一宣布品牌升級,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同時宣布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5億元。
同年,這位年僅30歲的牛肉粉店老闆,以一家30多平的小店賺了5個億,更登上了「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的大榜。
03
事實上,牛肉粉店這麼成功,完全得益於張天一的前瞻性。
張天一不但是個牛肉粉店老闆,還是個正兒八經根正苗紅的自媒體達人,橫豎不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主兒。
為了給自己的伏牛堂打響知名度,他當年寫了一篇《北大法律碩士畢業生辭職賣米粉》的文章,詳述自己賣米粉的心路歷程。
果不其然一夜爆紅,當晚閱讀量超過100萬,一時間,各種採訪邀約接踵而至,把伏牛堂直接推向了聚光燈下。
張天一因此趕上了創業時代的風口,也趕上了傳統行業與電商結合的潮流。
品牌的打造、電商店的運營,為他打開了新的線上市場,讓原本就深受資本青睞的張天一,一舉拿下了四輪近4000萬元的投資。
04
6年了,霸蠻牛肉粉已然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大企業,張天一帶領著上百家門店和近千名員工,在食品行業中穩紮穩打,而霸蠻也成了估值數十億的知名品牌。
在湖南,「霸蠻」就是「死磕不服輸」的意思,張天一骨子裡的那種磕不服輸的「霸蠻」精神,是他身為湖南人「土裡刨食」的能力和毅力。
如果他當年按部就班的成為一個上班族,今天未必能有如此成就。
如今電商行業已形成穩定的規模,線下轉線上無疑是實體行業上雙重保險的一條出路,而新興的無貨源模式也在為無數創業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平臺。
創業本就是個機遇和挑戰的結合體,誰能抓住了風口,勝利就屬於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