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四肢健全,卻淪落到領低保為生,他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

2020-12-05 貞觀政要

近日,一個新聞刷屏了:一名畢業北大的博士最終竟然淪落到回家領低保的地步。第一次看到這個新聞的人,絕對和我一樣是震驚的。前些年,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就讓許多人嘲笑不已,覺得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做這些事真是愧對母校。

那麼這個從北大畢業的張進生,又為何淪落到領低保的地步呢?

1966年,張進生出生於湖南常德,作為家中唯一一個兒子,他得到了兩個姐姐不曾想像的寵愛。父母對他的偏愛是很明顯的,為了給他提供更好的環境來讀書,兩個姐姐先後輟學回家幹活,年齡稍大一點就出去打工。

雖然是農村家庭,但是四個勞動力供一個人學習,壓力其實也不大。最終張進生考進湖南醫科大學,經過五年的學習,張進生從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天津的一家醫院。然而張進生並沒有因為這份工作迎來人生的轉機。

因為,他暈血。對一個醫生來說,患有暈血症就好比是要讓一個沒有腿的人去跑步一樣,做醫生的怎能不見血呢?

張進生無奈之下,決定繼續讀書。其實這裡就已經為他的人生遭遇埋下了伏筆,既然知道自己又暈血症,那麼繼續讀研、讀博的意義何在?就算自己滿腹經綸,但是有暈血症,怎能做醫生?

但是他當時就是這麼選的,他決心繼續在醫學這條路上前行。他最終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繼而讀博。32歲時,他以醫學博士的身份從北大畢業。

但是那時的他依然是找不到好工作,因為暈血,許多本可以做的工作對他而言就可望不可及,誰也不敢用一個用血的人做主治醫師。

最終,他只能在醫院裡做一名雜工。在此期間,他還結識了女友,但是不久之後就分手了。因為他整天抱怨,抱怨自己時運不濟。

雖然很同情他,可是這並不是任何人的錯,怪只能怪他沒有認清現實。分手之後不久,張進生也辭職了。對他來說,他的精神已經受到了打擊,他始終無法從這個痛苦中走出來。

辭職之後,他選擇了回到農村老家,這18年裡,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上完全是靠父母、姐姐幫襯。

後來,得知他的情況後,當地政府為他提供了低保來保障生活。真的讓人很感慨,一名醫學專業的北大博士,竟然會淪落至此。我想張進生的事跡對我們有著警示作用。

許多人和他一樣萎靡、自己覺得是時運不濟。但是這對自己的人生又於事何補?整天抱怨的結果就是自己越來越憤世,最終或許永遠都不能從這個怪圈裡走出來。

如今這個社會本就是人才過剩、大學生遍地。書讀得越多的人越想著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學以致用讓自己的學識在工作中互相驗證逐步提高。對於這些知識分子來說最理想的工作狀態就是,挑戰與希望並存。但現實中,大部分崗位的工作都是機械重複性的,幹兩年跟幹20年之間的提高很小,這種工作既沒有成就感,也沒有升職加薪的空間。

這就導致許多人總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許多大學畢業生一工作後,發現自己做的事絲毫沒有體現出價值,自己同事、甚至是領導都沒有自己學歷高,他們的心態怎能不變化?

相關焦點

  • 天之驕子張進生:北大醫學博士,被女友拋棄,如今靠低保生活18年
    然而卻也有例外:他是一名北大博士畢業的高材生,卻面對自己劣勢之時折戟,一度沉淪長達18年之久,如今不得已靠政府低保維持生計。他就是天之驕子張進生。那麼他到底因為何事由最高學府的神壇跌落到塵世的泥淖中,這18年來他又經歷了什麼?待我們一一道來。
  •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地貧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老祖先的教誨還猶言在耳。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也是多麼寒門子弟奮發向上的動力。研究生畢業後,他決定攻讀北大博士,經過自己的番努力,他如願以償考上了北大博士,再次證明了他的才華。也將自己的學業高度拔上一大截,要知道,當時全國能有幾個北大的博士生呀。這樣的學習經歷要是放在現在,可以說是開掛的人生。在北大讀研和讀博時,每月都可以領到5000元的補助工資的,這在當時是何等的豔羨的事。
  • 北大醫學博士「暈血」+「社恐」,待業十幾年依靠「低保」度日!
    他叫張進生,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現在的他只能依靠「低保」度日。01「寒門子弟」高考逆襲!而張進生也沒有辜負全家人的希望,從小學到中學,張進生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並且在1984年高考之中,張進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而張進生考入的湖南醫科大學就是現在國內鼎鼎有名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至此,張進生跟很多那個年代的「寒門子弟」一樣,依靠著自己的努力,背負著全家人的希望,通過高考走向了本可以人生「逆襲」的康莊大道!
  • 一朝天驕學子,北大博士在家待業18年,如今竟成低保戶?
    曾經的北大博士張進生由北大博士淪落為低保戶,他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成績優異人人讚不絕口出身於湖南普通農民家庭的張進生,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是作為家中的老么,他從小並沒有吃到什麼苦。由於他在學習上的突出表現,於是家中的哥哥姐姐們都對他寄予了厚望。而他也不負眾望,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
  • 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在家啃老18年,是什麼毀掉了他的人生?
    近日,「北大博士張進生淪為低保戶」的新聞頻頻刷屏,許多人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首先都是好奇:醫學專業、北大博士任何一個身份在各個年代都是吃香的,為什麼張進生卻偏偏淪落到連普通人也比不上?那時,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張進生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備受父母疼愛,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有什麼好的都先緊著他,在學習上,也不遺餘力地為他創造好的環境,兩個姐姐更是因此早早的輟學打工,全家供他一人讀書。張進生也爭氣,在1984年考上湖南醫科大學,成為是全村人的驕傲。五年後畢業,被分配到天津一家醫院做醫生,可謂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
  • 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因暈血失業18年,在家中靠低保勉強度日
    這位政治智能在面臨朝堂紛亂之時,不論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只要哪一家有用,他就活靈活用。其實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會面臨著像魏其侯一樣的困局,人生面臨著一層又一層的困境,甚至困擾到了讓人看不到出路的地步。但人永遠不應該放棄希望,而應該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麻煩,正如劇中所表現的一樣,只要能用的思想,管他是什麼思想,能解決問題就行,活人永遠不可能被憋死。
  • 北大博士生:淪落為低保戶,不免令人唏噓
    從湖南農村出來的北大醫學博士(碩士畢業後考取北大博士屬於中途退學未獲博士畢業證書)張進生,與他們有著類似的遭遇,有「暈血症」和無法面對死亡的精神障礙,不敢開刀做手術,實在適應不了醫院的工作,不得不離開了醫院。張進生的遭遇,不免令人唏噓,真的是人才的極大浪費,家庭、學校和國家培育培養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真的非常不容易。
  • 考上北大醫學博士,為何在家待業18年,淪為低保戶?
    古時文人寒窗苦讀,只為一朝登科入仕,光耀門楣,享「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怡悅。在如今健全的教育體制下,每個孩子都與書作伴十多年,為的是拿到一紙好文憑,跨過進入社會的高門檻。誠然,對於沒有家庭背景、家境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來說,高考無疑是改變命運最公平的方式。
  • 當年的北大醫學博士張進生,如今已失業18年,在家務農靠低保度日
    但在北大博士張進生身上卻沒有得到應驗,反而在家啃老靠吃低保度過了18年,原因是天生的病症和專業相違背,張進生在校時進修的是臨床醫學系,但本人卻因「暈血症」而導致不能實戰操刀,故而和自己本可以璀璨的人生失之交臂。
  • 他是北大畢業的醫學博士,如今卻成為低保戶,失業18年不工作!
    但並不是所有北大畢業的學生都能獲得一份自己如意的工作的。有這樣一位學生,他畢業於北大醫學院獲得博士學歷,結果後來卻沒有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甚至連一位合格醫生都沒有當上。他在北大讀博期間選擇了退學,後來回到老家,連著10餘年都沒有找到一份正經的工作,竟靠著低保度日如年。
  • 農村小夥逆襲成北大博士,畢業18年卻從未工作,如今靠低保維生
    ,如今靠著低保度日?回到學校以後,張進生整個人仿佛重生,每天幹勁十足地學習,3年後便順利拿下了碩士學位,張進生不想離開學校,便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他還獲得了英國皇家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十分想去,但面對20萬元的留學費用,他只能選擇放棄,這一年,張進生已經32歲,同齡人早就成家立業,孩子都上學了。
  • 從醫學博士到低保戶,失業21年的張進生,究竟經歷了什麼
    昨天我們說到北大才子陸步軒,靠賣豬肉走向輝煌,不僅向母校捐款9個億,還被請去做成功學演講,可謂是人生巔峰。今天要講的這位同樣來自北大,只是在學歷上,要比本科學歷的陸步軒,還要高上不少,他就是北大醫學博士生張進生。
  • 北大肄業博士張進生,曾是醫學高端人才,為何後來失業成低保戶?
    北大肄業博士生——張進生他叫張進生,出生在湖南常德縣的一個平民家庭中,張進生勤奮好學、聰慧伶俐,在學校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湖南醫科大學,成為了家人的驕傲、村民的榮耀。張進生一心一意鑽研醫學,畢業後,他去到了醫院工作。然而張進生在醫院工作並不順心,後來的他通過努力考到了北大的醫學研究生,並且深造博士。
  • 北大博士張進生,畢業後靠家人接濟度日,國家特批他農村特困救助
    "北大"是北京大學的簡稱,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每年招收的都是我國各個省份最優秀的芊芊學子。
  • 他從211逆襲為北大博士,卻因抑鬱症肄業,失業近20年靠救濟生活
    雖然有人吐槽如今大學生遍地,高學歷不再吃香,但事實卻擺在面前的是博士生佔比依然很少,每年我國畢業的博士生依然十分搶手,所以對於正在求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如果自己能力確實強還是建議一直讀到博士,未來的競爭力會更大。 但讀博雖然很好卻潛在了這樣的一種風險,那就是讀博難畢業,特別是在近些年來我國對博士畢業門檻的提高更是加大了難度。
  • 那個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十多年未工作,如今怎麼樣了?
    有這樣一位北大學生,待業十多年,一直靠著低保維持生活。作為國內的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擁有一流的教學資源,是培養社會各界人才的搖籃。但是,其超高的錄取條件也成了很多人仰望的地方。能夠進入北京大學絕非易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為了以兒子名義領低保,他說自己「去世了」
    為了以兒子名義領低保,他說自己「去世了」 2020-06-18 09:19:43   來源:安徽網
  • 北大醫學博士因暈血,在家中啃老幾十年,如今靠著拿低保過日子
    張進生在同學眼裡,是個沉默寡言、孤僻的人,但張進生卻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畢竟他認為學好知識重於一切。一九八九年張進生大學畢業時,他的成績優異,證明他的一切努力並未白費,他也因此被分配到天津一所醫院工作。就這樣,三年後,他努力複習,考上了北大醫學院的研究生,回到校園後,他對這條熟悉的路更加放心,他再一次沉浸在讀書的環境中,1995年順利地考進了北大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在大家眼裡,他光芒萬丈,前途無量。
  • 原本四肢不全,依靠進化變得四肢健全的神奇寶貝
    神奇寶貝的模樣是千奇百怪的,有球狀的,也有條狀的,還有人形的,有些神奇寶貝的四肢是不健全的,有的有手沒有腳,有的有腳沒有手。不過,有些神奇寶貝能夠通過進化長出健全的四肢來,它們都有誰呢?1、蚊香蝌蚪蚊香蝌蚪只有腳沒有手,進化為蚊香蛙時就長出了雙臂。不過看了蚊香蛙的樣子,蠻想知道它的嘴巴長哪去了。2、咕咕咕咕長著兩隻小小的翅膀,但是只有一條腿。
  • 54歲啃老18年,北大博士淪為低保戶,女朋友:他眼高手低
    有時候一件在他看來很簡單的事情,你接到卻會感到無比困難。這就是經驗的力量,當你也有了一定實踐能力之後,回頭再看當初為了工作而受的苦,一切都是值得的。因此現在的學生不能只是死讀書,要理論與實踐結合,最終出來的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然最終只會像這個北大博士出身的張進生一樣,淪為靠國家救濟的五保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