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流傳到現在的炒肝是怎麼來的?

2020-12-04 品文化讀人生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北京的小吃,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小吃有很多,並且有很多的外地朋友並不是很能吃得慣,但是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好吃到不得了。就是從骨子裡的喜歡。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吃的就是炒肝。每次吃上一碗炒肝,就感覺全身都很舒服。

炒肝做為北京非常有特色的小吃,一聽名字大家就覺得它是炒的,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它和胡辣湯的做法有些像。炒肝是北京人經常吃的一種早點,一般它的最佳搭配方式就是一碗炒肝和兩個包子。我的媽呀,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早上吃上這麼一份早餐,真的會就很幸福。

炒肝,最為北京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老北京人早上必點的早點,也都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大概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吧。炒肝的食材其實並不全是肝,炒肝中的炒其實在滿語裡就是煮的意思,在北京炒肝店有很多,但是最出名和最好吃的三家。天興居、慶豐包子鋪還有姚記還有趙記,但是這三家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趙記的炒肝了吧,它在北京的炒肝行業就是排名第一的。如果有爭議,那也是排名前三的。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一講關於炒肝的來歷吧。炒肝是在清朝的時候被發明出來的,是在同治元年被創造出來的,發明這個小吃的店叫做「會仙居」。在1900年的時候,這家店原本是賣一種叫做「白湯雜碎」的小吃,這種小吃已經在歷史上淘汰了,它的做法和現在額羊雜碎有些像,但是它的原材料是豬下水。在這個「白湯雜碎」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它的材料用的是大腸和豬肝。然後進行勾芡,慢慢的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又過30年之後,出現了另外的一家炒肝店,這家店就開在會仙居的對面叫天興居。這家店的選材出現更加的精細,也用了一些新的調料進行加工,慢慢的這家店的生意比會仙居還要好,在1956年的時候,這兩家店合併,並且用天興居的招牌延續下來。

關於炒肝還有兩個歇後語,第一個就是「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因為他們家的炒肝價格很實惠,並且營業的時間也很長,從早到晚一直都會有人,可想而知,生意是多麼好。第二個歇後語是「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這個意思大家也應該差不多能明白吧,就是說這個豬的身上全寶藏,就是什麼都可以吃。正宗吃法是不用筷子和勺子的,是手託著碗轉著圈嘬的。雖然聲音會很大,但是沒關係,周圍的人也是這麼吃的,假如你默默的吃,反而會認為覺得很奇怪。

相關焦點

  • 香濃美味的炒肝,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講究傳統就別用勺子吃
    憑著這種味道,這些地方小吃才能夠頑強地跨越久遠的時光,一直延續下去。不同的古城也會滋養出不同的風土人情,而這些地方小吃,往往是風土人情最為有力的代表之一。作為歷史名城的老北京城,自然也少不了這些別有風味的小吃,光是出名的就有十三種之多,被稱為「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 老北京特色小吃,你最喜歡炒肝還是麵茶,快來看看吧
    今天來介紹的就是地方美食,非常好吃的傳統特色,小時候我們都吃過這些小零食,比如說驢打滾之類的小吃。嗨小夥伴們,今天小編來推薦的是北京的特色小吃,我們都知道當時,老北京流傳下來很多的小吃,現在都有很好的口碑和銷量,小編也是非常喜歡吃這些小吃,接下來小編就說一下那些非常出名的北京小吃,喜歡吃肉的小夥伴們不妨來嘗試一下這些食物。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就是,老北京特色小吃,你最喜歡炒肝還是麵茶,快來看看吧。
  • 老北京的吃食——炒肝
    經過一段時間的寫作發現,大家對於通常的美食,似乎都興趣不大,但對於大道邊、小道沿、犄角旮旯胡同裡的小吃倒是興趣滿滿,得,那今天咱們再說一個代表著老北京味道的小吃——炒肝。老北京人有的時候形容一個人比較大大咧咧的,會說「你就是一碗炒肝,沒心沒肺的。」這話乍一聽,有點懵,好好一人怎麼成炒肝了呢?
  • 老北京特色小吃都有什麼?炒肝教程來了,想學的小夥伴們走起
    人們往往是喜歡比較特色的美食小吃,當然小編也不例外。今天該給大家謀取點什麼福利呢,最近實在有幾樣特色小吃,吃的太多了,那是什麼呢?老北京特色——老北京滷煮火燒、老北京炒肝、老北京爆肚、老北京燒餅、老北京炸醬麵。你瞅瞅最近這些東西吃的多的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 老北京的地道美食,滷煮,炒肝上榜,它是第一名,吃的時候很講究
    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但它同樣也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有很多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地道北京美食,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北京人吃的東西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因為北京人是很愛吃的,也有各種各樣著名的小吃,但是有人說北京的小吃透露著市井生活,很多人都是吃不慣的,老北京的地道美食,滷煮炒肝上榜,它是第1名,吃的時候很講究。
  • 老北京「炒肝」做法,家常做法,詳細步驟!
    北京炒肝是一道著名的傳統小吃,由豬大腸,豬肝等製作而成。根據記載,炒肝作為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
  • 「老北京炒肝兒」老北京都愛的重口小吃,真香,大師公布製作方法
    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北京早點的傳統小吃炒肝兒。 這個炒肝兒雖然是窮吃屎,但是做起來挺有講究,所以老北京人呢特別愛吃,尤其是一些喜歡喝酒的朋友,哎每天早晨到那兒挑著點兒肝兒,吃點兒大腸,這早點過得還挺舒服,非常愜意過去。在做這個炒肝兒之前呀,老人們都用什麼呢?幹香菇跟幹口蘑來泡水,但今天咱們來不及啦,用的是鮮的。 所以說呢我們要再說。你煮一下,它會更鮮美。就是用這個水來畫這個黃豆醬。
  • 老北京人吃飯,特別有講究,看了這些老北京特色小吃你就明白了
    今天我們來瞧瞧老北京人多會吃。北京有簋街、小吃步行街、大食代美食街、星吧路美食街、前門老字號一條街、廣安門美食街等等等等,太多了,小編就舉幾個例子。光是看這麼多的美食街就可以想像,咱們得首都北京真的是全國各地的美食集中地啊!不過今天小編可不是來帶大家看各地美食的,咱們今天瞧瞧老北京人都吃什麼。
  • 一碗炒肝,一份包子,品讀老北京的早餐文化!
    炒肝是北京地區傳統名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最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並要求搭配著小包子一塊吃,今兒,小蔥就和大家聊一聊這老北京的炒肝!炒肝的歷史由來:北京炒肝歷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清朝同治年間,會仙居以不勾芡方法製售,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後語。吃炒肝時應就著小包子沿碗周圍抿食。
  • 北京小吃炒肝的正確打開方式,悄悄告訴你,老北京人都這麼吃
    有一次,我跟一個北京的姐們一起去北京鼓樓東邊非常知名的炒肝店吃飯,那位姐姐指著桌子上的炒肝兒問我「兄弟,知道這該怎麼吃嗎?」我心想,一碗炒肝兒不就正常地用勺子吃就行了,難道還有什麼說法。我笑著說道「姐姐,我雖然非常喜歡吃炒肝兒,可還真不知道它該怎麼吃才算正確的哈。要不您來演示下,我也開開眼。」
  • 天興居炒肝,老北京第一炒肝,始於1862年,肝香腸肥,地道味美
    小吃得嘗嘗北京地道的早餐,除了豆汁兒,還有一味非常不錯,非常地道到美食,那就是炒肝。北京賣炒肝的不少,但是口味,一言難盡,大多不理想,感覺老老實實,真材實料的館子是越來越少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肝,不容易。但有一家,許多網友都極力推薦,說保證不會失望,就是這家百年老店——天興居。
  • 北京小吃(二)——漢食篇(附炒肝做法)
    上一篇介紹了北京小吃中經典的幾樣宮廷小吃,這篇來說說漢民小吃。漢民小吃裡以滷煮火燒、炒肝、燒麥、褡褳火燒和肉末燒餅為主。滷煮火燒滷煮火燒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城南的南橫街。相傳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動物的下水來代替。滷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滷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 老北京人最喜歡的特色小吃排行榜,這些美味的小吃你都吃過哪些?
    麵茶,麵茶是一種老北京特色傳統小吃,老北京人和麵茶講究不用勺不用筷,一隻手拿著碗轉著圈喝,麵茶也是老北京人最愛的早餐之一。炒肝,炒肝是以豬的肝臟、大腸為主料做的小吃,這種小吃早在清代便已經流行於北京城,是北京地區的傳統名吃,最好是搭配著小包子一起吃。
  • 來北京必吃的美食攻略,讓老北京來告訴您什麼最好吃
    相信北京肯定是很多人心中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吧,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份來北京必吃的美食攻略吧。第一家,吃地道的胡同小吃,炒肝。炒肝是北京市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
  • 老北京都不一定全知道,一碗炒肝兒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終於又到周末了!芝麻君現在就開始琢磨:明兒早起來,去哪兒吃包子、炒肝?說到炒肝,沒吃過的人,可能以為是清炒、爆炒的肝尖之類。其實不然。有句老話說:「稠濃汁裡煮肥腸,一聲過市炒肝香。」炒肝和滷煮、爆肚一樣,可以說是動物下水的「逆襲」,被稱為「北京小吃老三樣」。
  • 「京味小吃」北京人到哪兒都不能忘了那一碗「沒心沒肺」的炒肝兒!
    北京人到哪兒都不能忘了那一碗「沒心沒肺」的炒肝兒!老北京的這些小吃裡,屬炒肝最「名不副實」:雖說是肝,但主料卻是大腸,不用大火爆炒,而是寬汁慢煮。一碗講究的炒肝兒,鮮香滑嫩,配上二兩包子作早飯, 咣當那麼一口下去,嚯!接下來這一天渾身都有勁。
  • 炒肝、麵茶、豆汁……你吃不慣的味道,卻是老北京人最喜歡的
    說到北京美食,大家可能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老北京炸醬麵了,吃起來筋道,醬味醇香,來北京旅遊的小夥伴可能都會嘗試炸醬麵,殊不知,北京的小吃可不只是炸醬麵!1.老北京豆汁傳統的都知都是醇香加點糖帶著甜甜的味道,是很多人早餐必備,但是老北京的豆汁兒可不是這麼簡單,他是綠豆做成的,是打碎研磨後不斷沉澱發酵兒產生的,合起來會有一股酸味,就是發酵的那股酸味,很多人會覺得像是醜了酸了的豆漿,可是那股味道恰好就是豆汁兒要體現出來的味道。和豆汁兒配焦圈那是經典搭配之一!
  • 北京2種傳統小吃,不給筷子和勺子,只能對碗喝,這麼不友好的嗎
    而下面我要介紹的兩種小吃,可就有意思了,吃這兩種小吃的時候,商家不給筷子不給勺子,那客人要怎麼吃?這麼不友好的嗎?>北京名小吃之一,被笑稱為「主食加主食」的麵茶,被稱為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這是古時候窮人們因為沒錢,吃不上肉,就用豬下水調上澱粉、蒜泥做出來解饞的小吃。到了現代社會,就成了老北京小吃中的一絕,不少人吃著炒肝長大,甚至一段時間不吃,還挺想念炒肝的那股「臭香味」。
  • 你們總說北京小吃粗糙,但其實一碗黏糊糊的炒肝就用了10多種配料
    老北京小吃的代表之一:炒肝,很多人都不陌生,老北京人都好這口。不過很多外地人都接受不了,像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北京菜印象不好,什麼滷煮,炒肝,爆肚,豆汁兒等等,就連一碗全國聞名的炸醬麵,明明用了那麼多的炸醬,但是我吃著還是覺得這碗面沒啥味道。
  • 老北京炒肝兒,芡亮汁濃、腸耙肝脆、蒜香撲鼻,不愧為京城第一味
    老北京吃炒肝兒的動作和神態特別傳神,坐在胡同小鋪裡,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炒肝兒端上來,食客不動筷子不用勺,只是一隻手託著碗底,拇指慢推、四指輕搖、悠然地轉著,同時把嘴湊在碗邊上「哧溜」、「哧溜」地抿著,滿臉幸福的神態,這種喝法的妙處,即使喝到碗底,醇厚的湯汁依然腴潤,不澥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