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正一派」詳解

2020-12-06 普通話不難

道教正一派是主張在家裡修行,在家裡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對的考驗也更多。真正能夠入山出家專事修行的人是很少的。現實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聖象,修行道法。這些修行的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撫養幼小,或因忙於生計,或因塵緣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塵世中修行。所以真正的修道不一定就是要出家才可以。

道教正一派弟子以符籙齋醮行道演法為主,但這些法門都需要建立在修行者的內煉上。修持上我們以靜坐悟道,淨意存想,口誦經咒,掐訣步罡,通神招將等形式修煉。

在家修道要視磨難為考驗,堅定自己的信仰,生起道心,勇猛堅定地一步步去努力克服。在紅塵中修行要出汙泥而不染,每天雖然面對社會上種種現象,但都要智慧去辨別,用道心,平常心去審視。遵守戒律,時時在提醒和督促自己的 ,不得放縱自己。

在家應該怎麼做呢?一:在家修行者首先要皈依道經師三寶,要真正地皈依自性三寶,尋找一位有傳承的真正明師,要堅守正一九戒,不可違反。並以此把自己約束在真修之道上。平時日常生活中誠敬奉持三寶。

二:居家修行者也須立志,志不立則心不堅,發起大願,心性搖擺不定,不能一心向道,稍有阻礙便會退轉。明確自己修道的目標及次第。

三:家中如條件許可,可設淨室一間。如無條件,可在單獨一人的臥室懸掛一祖師神像或太上聖象。設壇擺好供品法器等,儘量避免貓狗等動物進入。一般不主張在客堂,廚房等不清淨之地設置。每日晨昏都最好發心供奉三寶,上香禮拜。誦讀早晚功課經。

四:平時多讀研習道教經典,探求經書奧義,並講經書中的道理與現實生活融合,落實到實處。

五:人世間善惡並存,居家修行,修善立德是為要務,德不立法不度,以德載道,以德積功,日常中約束身心,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如心生邪念惡念或偶有不善言行,要即刻覺醒,立即悔過改正,認真拜懺。

六:居家修行者,俗事繁多,忙忙碌碌,總覺時間緊,行者可把修煉生活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早起早睡,行走做事,坐車行路都可持頌聖號,咒語,守竅,存一守神,體察周圍信息感應和自己心中感覺,在生活中悟道,並觀察自然體會自然。人天合一。

七:修行實乃修心,這是道教修行十分強調的。也是修行者第一大難關,《清淨經》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我們修道人在生活中,事來應景,事過景遷,得失不要掛於心,萬事隨緣不在心中流連。要:「真常應物」。平時處世要以慈悲為本,為善不爭,奉持老子吾有三寶之教誨。

八:修行貴在一個「悟」字,遇到各樣事物都從道性的高度去悟一下,用心去體察一下。如果能象上述那樣去堅持,就會不修而修,功德並長。有時在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要知道用善巧方便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九:有時間要關掉手機等聯繫方式,每天早晚堅持靜坐半小時左右,練習吐納功夫。如學習符咒科儀,需要堅持練習符咒科儀等道法。

十:對父母要盡孝,對配偶子女要盡到自己責任,在工作中也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總之修道先從做人修起。

相關焦點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傳統宗教,形成於東漢,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佔卜、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道教歷史久遠,流派眾多,如今有全真和正一兩派,每派中又各自有很多分支,例如提到正一派,我們常會說起「三山滴血」。滴血在古代常為認親或結盟之意,僅從字面簡單理解,「三山滴血」似乎就是三個「道教山頭」在一起歃血為盟,很有點武俠江湖的味道。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授籙專題 | 道教正一派授籙的宗教文化內涵
    筆者自幼便常聽母親講述一些道教傳統,加之近30年來一直專致於道教傳承,對正一派授籙制度有一些研究和心得,故撰文以饗讀者,以期拋磚引玉。 正一派授籙的歷史沿革 一般認為,正一派授籙始於漢末晉初第四代天師張盛。張盛自漢中返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四方從學者千餘人,自是開科範以為常」。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究其原因,不外三個:一是港臺影視作品長期不遺餘力地對道教法術進行不切實際的妖魔化渲染;二是很多人分不清道門正法和民間法術的區別;三是這些年來一些受美國僱用的文化流氓在國內對包括道教法術在內的道教文化大肆詆毀、攻擊,蠱惑了不少人。經過多年調查和個人經歷,筆者認為道教法術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術還極其靈驗。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正一派」為何要以「正一」為名
    作為一個正一道士,我們就首先應當了解「正一派」為什麼要以「正一」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內在含義。我們知道,道教有兩大宗派,正一派從老祖天師立教開始,全真派從宋元之際的王重陽祖師開始。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只是兩個道派的名稱而已,也就是兩個名字而已,並不一定有什麼內涵。其實不然,這個名稱就包含著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全真」追求的是「真」,要「全其真」。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派分為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以天師道為代表,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天師為最高領袖。
  • 道教正一教,到底是哪一教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千年的傳承過程中幾經演變,從一個教派到分支到各個教派。而今道教教派眾多,有茅山的茅山派,三清派、靈寶派、全真派,以及正一派等等。在眾的教派中,我們最聽到的就是正一派以及全真派了,全真派不難理解,全真派由王重陽創立於終南山,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描述過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的故事,雖然與史實有所偏著,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正一派的起源其實正一派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道教宗派,而是由多個教派組合而成。其起源於張道陵於四川青城山所創立的五鬥米教,所經張衡、張魯等發揚宣傳。
  • 清朝唯一獲得皇帝首肯的道教正一派道士,老家就在上海松江
    獨特的民族文化是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和軟實力所在,而宗教往往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載體和媒介,本土宗教道教也如此,所以在歷史上,當少數民族獲得統治權後往往對道教發展進行或多或少的限制。例如,在清代,道教發展受到了很大阻力,縱觀數百年間,雖然道門各派祖師能人輩出,但能獲得皇室信賴的並不多,這其中就有「伲松江」的正一派高道——婁近垣祖師。
  • 全真派和正一派有區別嗎?
    其實有好多人會問起這個問題,有時候我也知道很難向他們解釋,一般我也會跟隨道教中比較潮流的解釋告訴他們:「額~~,我們道教有兩個派,一個是全真派,另一個是正一派。       一般呢!全真派他們是出家修行的。而正一派呢!他們是在家的修行的。全真派呢!他們一般都是把頭髮盤起來的。你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嗎?
  • 如何成為正一派道士?
    眾所周知,很多信仰道教的朋友對成為一名愛國愛教的正一派道士充滿了嚮往。和全真派不一樣,正一派不僅可以在家修行,而且戒律也寬鬆很多。那麼,怎麼成為一名正一派道士呢?首先,你得先皈依道教,成為居士。所謂皈依,其實就是皈依道教的三寶。
  • 這座古老的大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至今仍有傳承
    說起龍虎山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它是我國道教正一派的發祥地。據說東漢時期的張道陵在此煉丹,練成的丹藥伴隨著龍吟虎嘯聲現世,因此取名為龍虎山。而張天師的後裔世代居住在龍虎山,至今已經傳承了六十三代,可以說是十分具有傳奇性的。
  • 傳度,授籙——正一派道士的修煉階梯
    目前,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個主要派別,同為大道弟子,修行的方向相同但相互間還是有些許細微區別的,例如在修行過程中頒撥法職等重要環節上,正一派道士需要傳度,授籙,而全真派道士則為冠巾和受戒。近日,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正在舉辦戊戌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籙活動,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簡單聊聊正一派的傳度和授籙。
  •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雲錦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此地群峰綿延數十裡,為象山(應天山)一支脈西行所致。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張天師畫像張天師,本名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漢朝東漢時期豐邑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正一派、全真派:有何不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全真派(道)和正一派(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 詳解道教聖壇——欽安殿的十二雷將神像畫
    在道教正一派法事中,通常在祈雨、拜鬥的道場中召請張天君臨壇助道,又稱張使者。在道教正一派法事中,通常在開工動土、起煞的道場中召請殷天君臨壇助道。在道教正一派法事中,通常在拜鬥解厄、延生的道場中召請馬天君臨壇助道。
  • 此地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還與名著《水滸傳》有關聯
    它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均華居此地,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9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兩大世家。龍虎山有四絕,分別是丹霞絕美、道宗絕聖、古越絕唱、陰陽絕妙。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正一道士主修的是符籙科儀,大家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道士畫符,還有高功道士步罡踏鬥的齋醮科儀都是屬於正一派。